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我的祖国, 我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摘要: 文化, 特别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 在人类历史中, 文化, 文明正是经过教育这种社会遗传方式延续下去, 又借助人们的不断创新而造成变化, 由量变的积累和积淀, 而导致质的飞跃、 从而形成在质上明显不同的进化着的文化、 文明的历史。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正是这一传统文化的力量滋养着中华民族优秀儿女, 推动着中华民族向前发展, 也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我们当然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
2、化, 并正确运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继承和发扬 青少年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身为华夏子孙, 中华民族的一员, 对祖国的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门必修课。五千年的文明孕育出今天的中国,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涌进, 对于外国事物的接触越来越多, 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对于节日的态度。在情人节的玫瑰、 巧克力, 圣诞节的苹果, 万圣节的南瓜灯, 装扮在我们城市的街头时, 我们却忘记了在重阳节为家中的老人送上一句问候。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 忙碌中甚至连春节都无法抽身回家陪伴年年迈的父母。我们的传统节日中除了端午以外, 都跟”合家团圆”有关
3、系。但处在家庭小型化初期的中国, 年轻人的家庭观念是相对淡薄的。而且中国人总是习惯性的把某种节日和食品联系在一起, 仿佛除了吃这种食品过节就没别的了。 总之, 这都是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浮躁心态所导致的。传统节日是有生命力的, 等到整个社会重新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力、 重新找回传统文化的价值时, 也就重新重视传统节日了。如何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1 去其精髓, 去其糟粕 我认为我们过外国节日是在吸取外国的一些好的内容, 这是能够的, 可是我们也应该要更加关注我们的传统节日, 关注外国节日固然不伤大雅, 可是我们却不应该将外国节日看得比中国的传统文化更重要, 过外国节日只不过是一种娱乐而已, 而
4、我们的传统文化却已是根深蒂固, 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我们要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 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使民族精神世世代代得以继承和发扬,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 做到古为今用。2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 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不断进行文化创新, 努力繁荣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我们应该全面、 系统地认识。应以以人为本, 在尊重为前提而继承, 在创新的理念下进一步充实、 完善、 提高, 以满足广大人民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我的祖国是多民族国家, 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多种多样, 绚烂多彩。
5、少数民族也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那么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样是我们伟大祖国传统文化的灿烂瑰宝一是尊重传统。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 都有其既有的文化传统。这个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 文化积淀, 构成了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标识、 文化血脉和价值系统。只有从传统文化的母体中汲取丰富滋养, 才能惠及当代、 泽被后人。正如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的那样,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如果丢掉了, 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而割断了”命脉”, 就谈不上文化繁荣发展, 从而更谈不上执政兴国, 甚至可能丧失执政资格。秦一统天下后, 废文用暴, ”焚书坑儒”, 二世而亡; 汉以秦为鉴, 尊儒重文, 以礼仪治
6、天下, 开创了四百多年盛世。这就是对待传统文化不同态度导致的不同后果。”两创”方针的基本前提, 就是要自觉礼敬、 尊崇传统文化, 从内心深处强烈认同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的价值理念。 二是古为今用尊重传统不是仅仅将其作为文字存放在古籍里, 也不是仅仅将其作为文物收藏在禁宫里, 而是要让其活起来、 用起来, 达到经世致用、 学以致用的目的。中国历来就有古为今用的传统, 孔子作春秋、 司马迁著史记、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 都是古为今用、 以古鉴今的典型例子。”两创”方针的重要内涵, 就是要积极运用古人的智慧解决当下的问题, 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 使之有益于个人、 社会的教化和国家的治理。 三是推陈出新
7、运用传统不能食古不化, ”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更不能作茧自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每个时代, 文化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解决面临新问题、 与其它文化碰撞交流的过程中, 与时迁移、 应物变化, 必然从传统中孕育出新的文化形态。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学到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学, 再到程朱陆王为代表的宋明理学, 儒家思想”都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 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脉。”两创”方针的鲜明指向, 就是立足于实践, 把跨越时空、 超越国度、 富有永恒魅力、 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以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 借鉴其它优秀
8、文明成果, 经过转化再造、 丰富发展, 焕发新的生命力。对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现在的青少年就是我们祖国的未来, ”少年强, 则国强”, 因此, 要由青少年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教育, 并在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 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 以经典诵读为先导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因此, 千百年来尽管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千锤百炼, 但传统美德依然流传至今, 并散发着无人能及的独特魅力, 也正是这样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打造了国人”忠勤, 仁义, 厚德, 睿智 ”的优秀品质。为了更好地加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学校要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
9、年龄特点, 分别布置经典诵读内容。从低年级的弟子规、 三字经, 到中年级的唐诗到高年级的宋词。要求学生每天利用晨读时间, 饱览古今传统经典, 理解内容, 注重理论实践结合, 阐述表示现实意义。从”学而知”入手, 逐步达到”知而行”, 从而完成”行更知”的德育途径。( 二) 以校园环境建设为导向学校不但要在理论上给学生提供各多更好的教材及图书, 同时, 也要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及传统氛围的营造。结合班级的特色, 把学生的日常行为与传统美德的学习结合起来, 有批评, 有表扬, 有反省, 有鼓励, 有悔悟, 有希望, 真正实现了传统美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中华传统美德是
10、中国传统美德文化的精华, 将中华传统美德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 在自主创新中深化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 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要适应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 坚持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深入浅出, 寓教于乐, 循序渐进。首先,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注重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品德修养教育, 在社会与生活中灌输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在语文课中升华爱国主义、 革命传统教育, 在音乐美术学科中渗透情感教育、 审美教育等, 不断促进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发展, 提升青少年的精神境界, 加强其对传统美德的认识及深化。其次, 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使传统美德的深入人心。再次, 利用重大节日
11、,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华美德教育。学雷锋纪念日的学生实践活动, 清明节祭扫烈士墓、 中秋节举办手抄报比赛等。另外, 为了更好地实现”古为今用”的教育理念, 注重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有机结合, 让学生把传统美德的理论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四) 以家庭为阵地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思想教育的第一课堂, 家庭教育在孩子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成立家长学校, 定期为家长开设家校课堂, 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 为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并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 逐步向家长宣传和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首先, 在传统美德教育
12、的初期, 采取孩子做、 家长看、 共同感受中华美德的方法。 其次, 在传统美德教育的中期, 采取孩子做、 家长同做的方式, 共同实践中华美德。作为一个中国人, 包括作为少数民族的一员, 了解, 继承和发展我们的传动文化使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身份标识, 是中华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寄托。我们应该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对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 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结束语智、 信、 忠、 孝、 礼、 义、 廉、 耻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 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只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才能使中华民族更加生机勃勃、
13、更加和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 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 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 社会进步、 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 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以热爱祖国、 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 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 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盖章处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41班刘文龙目录摘要1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1如何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21 去其精髓, 去其糟粕22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 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不断进行文化创新, 努力繁荣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2一是尊重传统。3二是古为今用3三是推陈出新4对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悟4( 一) 以经典诵读为先导5( 二) 以校园环境建设为导向5( 三)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5( 四) 以家庭为阵地6结束语7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