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8 ,大小:1.35MB ,
资源ID:467864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678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一种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_闫强伟.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一种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_闫强伟.pdf

1、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Petroleum Geology 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2023 年 2 月 第 42 卷第 1 期Feb.,2023Vol.42 No.1DOI:10.195/J.SSN.1000-3754.202106052一种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闫强伟 韩创辉 李文娟(西安长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710000)摘要:针对传统的无机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容易对地层造成结垢堵塞和采出液后续处理及排放较困难等问题,使用与地层水配伍性较好的有机碱和低毒、易生物降解以及价格低廉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主要处理剂,研制了一种新

2、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具有较低的界面张力,老化90 d后界面张力仍能维持在0.004 4 mN/m;驱油体系与原油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较强,在60 下放置120 min析水率为33.6%,放置24 h电动电位仍能达到73.5 mV;驱油体系具有良好的抗吸附性能,吸附5次后界面张力仍能维持在0.009 3 mN/m;驱油体系的生物毒性较低,EC50值可以达到58 450 mg/L,并且易生物降解,BOD5与CODcr比值可以达到 34.6%,环保性能良好。实践证明,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驱油效果较好,在岩心水

3、驱后注入0.5 PV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后能使采收率继续提高25.5%以上,在三次采油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关键词:三元复合驱;生物表面活性剂;有机碱;低伤害;驱油效果;采收率中图分类号:TE35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754(2023)01-0115-08New lowdamage organic alkali ASP flooding systemYAN Qiangwei,HAN Chuanghui,LI Wenjuan(Xi an Changqing Chemical Group Co Ltd,Xi an 710000,China)Abstract:In view

4、of th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ASP flooding system easy to cause scaling and blocking damage to formation and difficult to subsequently treat and discharge produced fluid,organic alkali with good compatibility with formation water and low toxicity,biodegradable and low-cost biosurfactants are used a

5、s main treatment agent to develop a new type of low-damage organic alkali ASP flooding system and evaluate its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ASP flooding system has lower interfacial tension,and the interfacial tension can still maintain at 0.004 4 mN/m after 90 days of agi

6、ng.The emulsion formed by displacement system and crude oil has high stability.Water syneresis rate is 33.6%after 120 min at 60,and Zeta potential can still reach-73.5 mV after placed for 24 hours.The system has good anti-adsorption performance,and interfacial tension can still maintain at 0.0093 mN

7、/m after adsorbed for 5 times.Biological toxicity of the system is lower,EC50 value can reach 58 450 mg/L and easily to be biodegraded,BOD5/CODcr value can reach 34.6%,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ng performance is good.Practice shows that the new low-damage organic alkali ASP flooding system has bette

8、r oil displacement effects.After core waterflooding,oil recovery can be furtherly enhanced by more than 25.5%after injecting 0.5 PV ASP flooding system,therefore the new system has better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ertiary oil production.Key words:ASP flooding;biosurfactant;organic alkali;low damage;o

9、il displacement effect;recovery收稿日期:2021-06-28 改回日期:2022-01-06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新方法与关键技术”(2017ZX05013)。第一作者:闫强伟,男,1980年生,工程师,从事油田化学、石油化工方面研究。E-mail:97I2023 年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0引 言随着水驱开发的不断深入,中国大多数油田已经进入了高含水开发阶段,注水开发的效果正在逐渐变差,大量剩余油滞留在油藏孔隙中得不到有效动用。为了提高油藏水驱开发后的采收率,国内外众多石油工作者开展了各种化学驱油技术的研究,其中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

10、P)三元复合驱油是最常见的一种三次采油技术15,碱与原油中的石油酸类物质反应可以生成石油皂类表面活性物质,并与 ASP 中的表面活性剂产生协同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而聚合物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驱油体系的波及效率,改善油藏的吸水剖面,碱、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三者协同作用能够达到有效提高驱油效率的目的。三 元 复 合 驱 中 通 常 使 用 的 碱 类 型 主 要 为NaOH、NaHCO3以及 Na2CO3等无机碱,表面活性剂类型主要为石油磺酸盐类以及其他合成表面活性剂。无机碱容易与地层水或者地层岩石中的高价金属离子反应而产生结垢问题,从而对地层造成堵塞。而石油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生物毒性较

11、强,并且不易生物降解,从而对化学驱采出液的处理和排放造成影响,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并增大了开采成本69。因此,研究低毒、低伤害、高效的新型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具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机碱的碱性相对于无机碱而言比较弱,与高价金属离子的作用也较弱,而其与原油中石油酸类物质的反应与无机碱相差不大。有些研究者1016提出有机碱可以替代无机碱应用于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中,结果表明有机碱不仅可以避免结垢堵塞储层现象的出现,还可以与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并能够达到较好的驱油效果。生物表面活性剂不仅具有一定的界面活性,而且具有绿色环保、易生物降解、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在化学驱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具备良好的

12、应用前景1721。本文以生物表面活性剂和有机碱为主要处理剂,研制了一种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以期为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1实验部分1.1实验材料及仪器实验材料:生物表面活性剂 A(多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 B(糖脂类和类脂衍生物的混合物)、生物表面活性剂C(脂肽类),西安长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乙醇胺、二乙醇胺、三甲胺、三乙胺、聚醚胺,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水解度为 30%,相对分子质量为 20106),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NaOH,Na2CO3,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陆上某油田模拟地层水(总矿化度为 35

13、165 mg/L,其中Ca2+质量浓度为1 251 mg/L),使用无机盐和蒸馏水配制而成;陆上某油田储层脱气脱水原油(常温下黏度为 2.16 mPas,密度为 0.885 g/cm3);陆上某油田储层段油砂;人造环氧树脂胶结柱状均质岩心(岩心尺寸:长度30 cm,直径2.5 cm)。实验仪器:TX500C 旋转滴界面张力仪,北京品创思精密仪器有限公司;WZS185A 型浊度测定仪,上海仪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IKA T25高速分散机,上海土森视觉科技有限公司;HaakeRS300旋转流变仪,德国哈克公司;SHAC 水浴恒温振荡器,常州市亿能实验仪器厂;JS94H型Zeta电位测量仪,上海中晨数

14、字技术设备有限公司;高温高压多功能岩心驱替实验装置,海安县石油科研仪器有限公司。1.2实验方法1.2.1界面张力测定按照石油与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53702018 表面及界面张力测定方法22中的实验方法,使用 TX500C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定不同类型溶液与储层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1.2.2碱与地层水的配伍性使用蒸馏水配制模拟地层水,然后将其与不同类型的无机碱及有机碱溶液按不同比例(体积比)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在 60 下放置 48 h,观察混合液的外观变化情况,并使用浊度仪测定混合液的浊度。1.2.3溶液黏度测定使用 HaakeRS300 旋转流变仪测定不同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实验温度均为

15、60,剪切速率均为10 s-1。116第 42 卷 第 1 期闫强伟 等:一种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1.2.4乳化性能评价将储层原油和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按体积比为 11 进行混合,然后将其在60 下恒温加热 30 min,再使用高速分散机进行搅拌乳化,搅拌速率设定为 2 000 r/min,搅拌时间为 5 min,最后将混合溶液放置在 60 恒温下,记录不同时间点析出水的体积,并计算析水率,以此评价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乳化性能。1.2.5Zeta电位测定按照1.2.4中的实验方法配制乳状液,然后将乳状液在 60 恒温下放置不同时间后,取油相液面下层的浑浊水

16、相 4 mL,使用 Zeta 电位测量仪在室温下测定其Zeta电位。1.2.6抗吸附性能评价将油砂过 80120 目筛后,将其与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按固液比为 19 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将其在 60 下恒温振荡反应 24 h,取上层清液,测定其与储层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变化情况;一次吸附实验完成后,更换油砂,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多次吸附实验,以此评价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抗吸附性能。1.2.7生物毒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测定按照石油与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67882010水溶性油田化学剂环境保护技术评价方法23和SY/T 67872010水溶性油田化学剂环境保护技术要求24,

17、分别评价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生物毒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能。1.2.8驱油性能评价采用岩心驱替实验评价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驱油性能,配制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溶液,准备岩心、地层水和储层原油,使用高温高压多功能岩心驱替实验装置开展驱油性能评价实验。实验步骤:(1)将人造岩心抽真空饱和模拟地层水,并测定液相渗透率,备用;(2)以流速0.1 mL/min注入储层原油,饱和岩心,在60 下恒温老化72 h;(3)水驱油阶段,使用模拟地层水以流速0.3 mL/min驱替岩心,直至岩心出口端产出液含水率达到 98%以上时停止,记录注入压力,计算水驱油的采收率;(4)以流速

18、0.3 mL/min注入0.5 PV的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记录驱替过程中含水率、注入压力、采收率的变化情况;(5)继续以相同的流速使用模拟地层水驱替岩心,直至岩心出口端产出液含水率达到 98%以上为止,记录注入压力变化情况,计算最终采收率以及三元复合驱提高的采收率。2实验结果2.1表面活性剂优选实验结果2.1.1单一表面活性剂按照1.2.1中的实验方法,评价不同类型生物表面活性剂溶液与储层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见图1。由图 1结果可知,随着 3种类型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的不断增大,油水界面张力逐渐降低。其中生物表面活性剂 A(多糖脂类)和 B(糖脂类+类脂

19、衍生物)的界面活性优于生物表面活性剂C(脂肽类),当表面活性剂 A、B、C 的质量浓度均为3 000 mg/L时,其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值分别为 0.142、0.187、0.329 mN/m,均为 10-1mN/m 数量级。因此,为了达到更低的界面张力水平,应考虑将2种表面活性剂复配。2.1.2复配表面活性剂实验方法同上所述,考察了不同类型生物表面活性剂按不同体积比例混合复配后与储层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设定表面活性剂总质量浓度均为3 000 mg/L(图2)。图1不同类型生物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与时间的关系Fig.1 Relations of interfacial tensio

20、n of different biosurfactants with time1172023 年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由图 2 结果可知,3 种复配后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组合均能使油水界面张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生物表面活性剂A与B复配后的效果较好,当A 与 B 按体积比 12 进行复配时,能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 0.057 mN/m,说明生物表面活性剂 A和B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这可能是由于生物表面活性剂B属于一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分子中疏水链段之间能够产生一定的静电排斥作用,而加入相对少量的非离子型生物表面活性剂 A 后则能够有效减弱这种静电排斥作用,使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更容易聚集,从而产

21、生更强的界面活性。因此,选择生物表面活性剂 A 与 B 按体积比 12进行复配继续进行下面的实验。2.2有机碱优选实验结果2.2.1对界面张力的影响根据2.1中的实验结果,在优选出的复配表面活性剂中加入不同类型的有机碱,考察其对表面活性剂溶液界面张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3。由图3结果可知,不同类型有机碱的加入均能有效降低复配表面活性剂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并且随着有机碱质量浓度的不断增大,油水界面张力值逐渐降低,其中有机碱聚醚胺的效果最好,当其质量浓度为5 000 mg/L时,可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 0.005 mN/m 以下,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水平。这是由于有机碱聚醚胺不仅能够像无机碱那样与原

22、油中的酸性组分发生反应生成石油皂类表面活性物质,达到降低界面张力的效果,而且其本身就属于一种小分子表面活性物质,能够在油水界面产生吸附,起到与常规表面活性剂类似的效果,使油水界面张力进一步减小。2.2.2与地层水的配伍性按照1.2.2中的实验方法,评价了不同类型碱与模拟地层水之间的配伍性,碱溶液质量浓度均为5 000 mg/L,实验结果见表1。图2复配生物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与时间的关系Fig.2 Relations of interfacial tension of compound biosurfactants with time图3有机碱质量浓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Fig.3 Influenc

23、es of organic alkali mass concentration on interfacial tension表1不同类型碱与地层水混合后的浊度Table 1 Turbidity valu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alkali mixed with formation water碱溶液类型乙醇胺二乙醇胺三甲胺三乙胺聚醚胺NaOHNa2CO3混合液浊度/NTUV碱溶液 V地层水=1 90.91.61.30.90.8108.688.4V碱溶液 V地层水=3 71.32.11.61.21.1135.2115.6V碱溶液 V地层水=5 51.52.61.91.81

24、.6189.2154.5V碱溶液 V地层水=7 31.21.91.11.41.3143.5125.9V碱溶液 V地层水=9 11.31.61.00.80.7128.6110.7118第 42 卷 第 1 期闫强伟 等:一种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从表 1可以看出,无机碱 NaOH和 Na2CO3与模拟地层水按不同比例混合后浊度均较大,配伍性较差,这是由于地层水中的钙镁离子与无机碱产生了反应,产生了沉淀。而几种有机碱与模拟地层水混合后均未产生明显浑浊,浊度均在 3 NTU以下,配伍性较好,无沉淀产生。这是由于有机碱与地层水中钙镁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不易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从而使其与

25、地层水具有更好的配伍性。综合上述实验结果,选择有机碱聚醚胺作为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中的碱组分,推荐其质量浓度为5 000 mg/L。2.3表面活性剂和有机碱对聚合物黏度的影响配制质量浓度为2 000 mg/L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然后分别加入 2.1和 2.2中优选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和有机碱,再分别将聚合物溶液在60 下放置不同时间,最后按照 1.2.3 中的实验方法测定其黏度变化情况,以此考察表面活性剂和有机碱对聚合物溶液黏度以及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 2。由表 2 结果可知,不同类型聚合物溶液在 60 下放置不同时间后,黏度均有所降低,但降低的幅度均较小。在聚合物溶液中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

26、后,溶液的黏度有所增大,这可能是由于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之间产生了有利的协同效应,使聚合物的水解作用增强,有利于黏度的增大;而在聚合物溶液中加入有机碱聚醚胺后,溶液黏度稍有降低,但降低的幅度很小,这说明有机碱的加入不会对聚合物溶液黏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仍能使其保持较高的黏度。另外,在聚合物溶液中同时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和有机碱聚醚胺后,驱油体系具有较高的黏度,并且在60 下老化90 d后的黏度仍能达到30 mPas以上,与初始黏度相比,黏度保留率可以达到 88.5%,这说明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具有良好的增黏稳定性,能够确保驱油体系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增黏效果。2.4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

27、油体系配方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在确定了表面活性剂和有机碱的类型及质量浓度的基础上,选择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作为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聚合物,形成了一套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其具体配方为:A表面活性剂1 000 mg/L+B表面活性剂 2 000 mg/L+聚醚胺 5 000 mg/L+水解聚丙烯酰胺2 000 mg/L。2.5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2.5.1油水界面性能评价2.5.1.1界面张力将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在60 下放置不同时间后,按照 1.2.1 中的实验方法,测定了驱油体系与储层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值,实验结果见图4。由图4结果可知,驱油体系老化90 d后

28、,其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值有所升高,但仍保持在超低界面张力水平(10-3 mN/m),说明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能够使其在驱油过程中长时间保持较低的界面张力,从而提高驱油效率。2.5.1.2乳状液析水率按照1.2.4中的实验方法,评价了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乳化性能,实验结果见图 5。由图 5 结果可知,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表2表面活性剂和有机碱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surfactants and organic alkali on viscosity of polymer solution溶液类型聚合物A活性剂1

29、 000 mg/L+B活性剂2 000 mg/L聚醚胺5 000 mg/LA活性剂1 000 mg/L+B活性剂2 000 mg/L+聚醚胺5 000 mg/L溶液黏度/(mPas)0 d30.635.930.234.810 d29.934.429.134.030 d29.433.828.033.050 d29.133.227.432.570 d28.332.426.332.290 d27.630.925.130.8界面张力/()mN m-1.102-10-30102030405060708090时间/d图4驱油体系老化不同时间后的界面张力Fig.4 Interfacial tensions

30、of oil displacement system after aging for different time periods1192023 年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与原油形成的乳状液的析水率逐渐增大,当放置时间达到120 min 时,析水率为 33.6%,析水率较小,说明研制的新型低伤害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具有较强的乳化能力。这是由于驱油体系中的有机碱一方面能够与石油酸反应生成表面活性剂物质,从而有利于原油的乳化;另一方面,小分子的有机碱还能吸附在油水界面上,增强了界面膜的强度和韧性,使其具有更强的乳化能力。2.5.1.3Zeta电位按照1.2.5中的实验方法,测

31、定了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与储层原油形成的乳状液放置不同时间后下层水相的 Zeta 电位,实验结果见图6。由图 6 结果可知,随着乳状液放置时间的延长,下层浑浊水相的 Zeta 电位绝对值逐渐降低,但降低的幅度并不大,当放置时间达到 24 h 时,Zeta电位仍能达到73.5 mV,此时乳状液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这是由于三元复合驱中的表面活性剂、有机碱和聚合物能够通过渗透、扩散和吸附的作用使形成的乳状液带有一定的电性,从而使乳状液滴在相互靠近时能够产生一定的静电斥力,阻止其聚集结合,增强了乳状液的稳定性。2.5.2抗吸附性能按照1.2.6中的实验方法,评价了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

32、油体系的抗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见图7。由图7结果可知,随着吸附次数的增加,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逐渐增大,当吸附次数达到 5 次时,界面张力值仍能维持在10-3mN/m 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范围内,说明研制的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具有良好的抗吸附能力,可以减少表面活性剂等化学剂在储层岩石表面聚集吸附所造成的损耗,能够保证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发挥长效驱油的作用。2.5.3生物毒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按照1.2.7中的实验方法,评价了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生物毒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结果表明,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 EC50值为 58 450 mg/L,属于无毒等级;

33、体系的 BOD5/CODcr(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值为 34.6%,属于易生物降解等级,说明研制的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在化学驱后续采出液的排放和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环境污染。2.5.4驱油性能按照1.2.8中的实验方法,评价了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驱油性能,实验结果见表3和图8。020406080100120时间/min010203040析水率/%图5放置不同时间后乳状液的析水率Fig.5 Water syneresis rates of emulsion after placed for different time periods70-80-9

34、0-100-24681012141618202224放置时间/hZetamV电位/图6乳状液放置不同时间后的Zeta电位Fig.6 Zeta potential values of emulsion after placed for different time periods界面张力/()mN m-1.10-3010-210-1吸附次数123456图7界面张力与吸附次数的关系Fig.7 Relations between interfacial tension and adsorbed times120第 42 卷 第 1 期闫强伟 等:一种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由表 3 实验结果

35、可以看出,3 块岩心水驱采收率均能达到 40%以上,而注入 0.5 PV 的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后,直至后续水驱结束,可使采收率继续提高 25%以上,最终采收率均在65%以上。由图 8 结果可知,在 DQ2 岩心水驱阶段,随着注入量的不断增大,含水率和采收率逐渐升高,注入压力先升高后降低,然后逐渐趋于稳定。在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阶段,含水率迅速下降,最低可以降低至 60%左右,此时的采收率和注入压力均明显升高。三元复合驱结束时,采收率可以达到55%以上,注入压力可以达到2 MPa以上,这是由于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黏度,并且其良好的界面活性和乳化性能可以与

36、岩心孔隙中的原油形成比较稳定的乳状液,使驱油流体的流度比得到了改善,调整了岩心的吸液剖面,使驱替流体更多的进入到岩心中的中、小孔隙,增大了波及体积。因此,在三元复合驱阶段,岩心出口端产出液的含水率明显降低,采收率和注入压力明显升高;在后续水驱阶段,含水率和采收率持续升高,注入压力逐渐降低,直至趋于稳定。综合来看,DQ2 岩心在水驱结束后继续注入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可以使采收率继续提高 25.5%,驱油效果较好,能够较大幅度的提高原油的采收率。3结论(1)将生物表面活性剂 A 和 B 按 12 的体积比进行复配,并加入有机碱聚醚胺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研制了一种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

37、合 驱 油 体 系,具 体 配 方 为:A 表 面 活 性 剂1 000 mg/L+B 表 面 活 性 剂 2 000 mg/L+聚 醚 胺5 000 mg/L+水解聚丙烯酰胺2 000 mg/L。(2)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与原油形成的乳状液具有良好的油水界面性能,包括较低的界面张力、良好的乳化性能和较高的Zeta电位;驱油体系还具备较强的抗吸附性能、较低的生物毒性和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此外,驱油体系的驱油效果较好,岩心水驱后注入 0.5 PV 的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可以使采收率继续提高25.5%以上。参考文献:1 王云超.三元复合驱工业应用跟踪评价及措施调整方法J.大

38、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0,39(1):107-113.WANG Yunchao.Tracking evaluation and measure adjusting method of ASP flooding industrial application J.Petroleum Geology&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2020,39(1):107-113.2 孙焕泉.薄储层超稠油热化学复合采油方法与技术 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0,41(5):1100-1106.SUN Huanquan.Hybrid thermal chemical recover

39、y of thin extra-heavy oil reservoirs J.Oil&Gas Geology,2020,41(5):1100-1106.3 岳青.基于乳状液渗流机理的三元复合体系设计方法及应用J.特种油气藏,2021,28(2):144-149.YUE Qing.Desig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ASP flooding system based on emulsion seepage mechanism J.Special Oil&Gas Reservoirs,2021,28(2):144-149.4 徐清华.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

40、特征 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9,38(4):110-116.XU Qinghua.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cro-remained oil after ASP flooding in Daqing Oilfield J.Petroleum Geology&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2019,38(4):110-116.5 姜丽丽.乳化作用对弱碱三元复合驱增油效果的影响 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1,40(4):119-124.JIANG Lili.Influence of the emulsif

41、ication on the oil increment 表3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驱油效果Table 3 Oil displacement effects of ASP flooding system岩心编号DQ1DQ2DQ3渗透率/(10-3m2)207158102采收率/%水驱43.742.141.3三元复合驱+后续水驱25.925.525.1最终69.667.666.4图8新型低伤害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驱油效果(DQ-2岩心)Fig.8 Oil displacement effect of new low-damage organic alkali ASP flooding system

42、(Core DQ-2)采收率/%、含水率/%注入量/PV0123注入压力/MPa02040608010001234三元复合驱含水率采收率注入压力水驱后续水驱1212023 年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effect of weak alkali ASP flooding J.Petroleum Geology&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2021,40(4):119-124.6 杨双春,张传盈,潘一,等.国内外三元复合驱各“元”驱油效果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7,37(1):28-32.YANG Shuangchun,ZHANG Chuanying,PAN Yi,

43、et al.Research advance in the oil-displacement effect of ASP flooding system J.Modern Chemical Industry,2017,37(1):28-32.7 王欣然.海上油田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流度优化设计J.断块油气田,2020,27(3):344-349.WANG Xinran.Mobility optimum design of polymer-surfactant binary composite flooding in offshore oilfield J.Fault-Block Oil

44、&Gas Field,2020,27(3):344-349.8 CHAVALI R V P,VINDULA S K,REDDY P H P,et al.Swelling behavior of kaolinitic clays contaminated with alkali solutions:A micro-level study J.Applied Clay Science,2017,135:575-582.9 FLURY C,AFACAN A,BAKHTIARI M T,et al.Effect of caustic type on bitumen extraction from Ca

45、nadian oil sandsJ.Energy&Fuels,2014,28(1):431-438.10 XIE D H,HOU J R,DODA A,et al.Application of organic alkali for heavy-oil enhanced oil recovery(EOR),in comparison with inorganic alkali J.Energy&Fuels,2016,30(6):4583-4595.11 WANG Z Z,HU R T,REN G H,et al.Polyetheramine as an alternative alkali fo

46、r alkali/surfactant/polymer flooding J.Colloid&Surface A,2019,581:123820.12 石静.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与胜利原油的协同作用J.石油化工应用,2013,32(1):16-19.SHI Jing.Synergism between organic alkali ASP flood and Shengli crude oils J.Petrochemical Industry Application,2013,32(1):16-19.13 郭淑凤.有机碱三元复合驱体系与正构烷烃间的界面张力J.油田化学,2016,33(1)

47、:120-124.GUO Shufeng.Interfacial tensions between organic alkaline/surfactant/polymer flooding system and n-alkanes J.Oilfield Chemistry,2016,33(1):120-124.14 张献平.乙醇胺提高延长稠油油藏聚/表二元驱采收率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16(14):170-174.ZHANG Xianping.The study of organic alkali enhancing polymer/surfactant flooding oil

48、recovery in heavy oil recovery J.Science Technology&Engineering,2016,16(14):170-174.15 杨开.稠油油藏有机碱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研究与应用 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7,18(3):22-25.YANG Kai.Research on organic base binary flooding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igh-viscosity oil reservoir J.Advances in Fine Petrochemicals,2017,18(3):22-25.1

49、6 王增宝,赵修太,白英睿,等.不同碱/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 体 系 的 性 能 对 比 J.油 田 化 学,2015,32(4):564-569.WANG Zengbao,ZHAO Xiutai,BAI Yingrui,et al.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alkaline/surfactant binary combination flooding system J.Oilfield Chemistry,2015,32(4):564-569.17 郑江鹏,梁生康,石晓勇,等.生物表面活性剂/碱复配体系的界面性能及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

50、学学报2015,45(6):72-77.ZHENG Jiangpeng,LIANG Shengkang,SHI Xiaoyong,et al.Oil-water interfacial activities of rhamnolipid-sophorolipid mixed biosurfactants systems and their effects on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J.Periodic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2015,45(6):72-77.18 陈金凤.脂肽复配弱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性能及试验效果J.大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