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地理复习资料一 名词解释 地理大发现:指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自然带:是指地球表层中呈现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3. 季风环流: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4. 非纬向地带性:即地表自然地理现象的分布呈偏离纬向地带性规律的特性。5. 民族:指的是一群人觉得他们自己是一个被历史、文化、和共同祖先所连结起来的共同体。 6. 欧盟:为促进欧洲政治 经济 文化一体化在欧共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体化组织。7. 中东: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
2、地理上也是非洲东北部与亚洲西南部的地区。8.五大湖:美洲北部美国 加拿大国界上的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由休伦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组成。9. 产业软化:是指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和物质资源的消耗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知识的消耗增长,与此相适应,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地位日益被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10 进口替代工业化:进口替代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 经济结构的倒金字塔:是指一国以价值形态方式存在的金融工具总价值与经济产出总量之比值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形成了虚拟资产规模大于实际资产规模,虚拟资产与实际
3、资产非对称性的倒置金字塔结构二 简答题. 地表形态的演化机制答:造山运动、火山爆发、地震活动等地球内营力的作用是造山造海,使地表崎岖不平;而风化、流水、冰川、海浪等地球外营力的作用则是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夷平。(一)板块的划分和板块运动1)板块的划分所谓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在地幔对流的驱动下,岩石圈板块驮覆在地幔软流层上,像传送带那样作大规模水平运动,大陆只是传送带上的“乘客”。板块边界类型:(1)离散型板块边界(2)汇聚型板块边界(3)平错型板块边界2)板块运动一幅现代板块运动的全球图像,就是由板块的扩张、俯冲、碰撞和错动构成的,它们相互协调,彼此关联
4、。环太平洋的汇聚边界大致把全球地表分成不对称的两大部分,即太平洋部分和地表的其他部分。岩石圈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简单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种解释:早期所主张的地幔对流的“传送带模式”。有些学者认为板块的扩张作用不是主要的,而“冷”板块俯冲时下沉拖拉力才是板块运移的主要驱动。由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而促使岩石圈板块的运动。也有的学者想用地球周期性的膨胀、收缩或有限膨胀来解释板块运动。近年来,根据大洋钻探的成果,发现大洋中有两次巨大的陨石撞击事件,有的学者推测,巨大的陨击作用使岩石圈表层物质发生显著的亏损,在岩石圈均衡补偿作用的影响下,诱发深部地幔物质上涌,造成海洋板块的张裂、扩张,从而使周边板块沿着不同
5、的方向运移。. 全球气候分布答:(一)陆地低纬度气候 低伟度气候主要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的控制,全年高温,月平均气温最低也在15以上。影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热带辐合带、信风、赤道西风、热带气旋和副热带高压等。这些系统的季节移动,导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陆地低纬度气候带包括赤道带和热带。具体来说,陆地低纬度气候带包括:1)赤道多雨气候;2)热带海洋性气候;3)热带干湿季气候;4)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5)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气候类型分布特征植被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两侧全年高温多雨 茂密的热带雨林 热带海洋性气候信风带的大陆东岸、热带海洋中的岛屿终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热带干湿季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
6、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草原 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荒漠 热带季风气候亚洲南部和东南部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季雨林 (二)陆地中纬度气候 中纬度地带是热带气团和极地气团相交绥的地带,影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极锋、盛行西风、温带气旋和反气旋、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等,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均较大。按热量情况,陆地中纬度气候带分为陆地温带和亚热带。由于全球大陆在中纬度地区被海洋分割得最为厉害,所以往往出现大陆东、西两岸和大陆内部不同的气候现象和特征,而表现出干湿带性,并由此影响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1陆地温带气候:(1)温带
7、大陆性湿润气候;(2)温带季风气候;(3)温带海洋性气候;(4)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温带气候类型分布特征植被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中纬大陆东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东侧与季风气候有些相似,但不如其明显,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有对流雨,雨量不集中温带落叶阔叶林、草原温带季风气候中纬亚欧大陆东部 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夏季风来自低纬海洋,暖热多雨;冬季风来自高纬大陆,寒冷干燥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大陆西岸 终年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小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中纬大陆内部 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集中夏季 草原、沙漠 2陆地亚热带气候:(1)
8、亚热带湿润气候;(2)亚热带季风气候;(3)亚热带夏干气候;(4)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温带气候类型分布特征植被亚热带湿润气候中低纬大陆东部冬夏温差比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小,年内降水分配也均匀亚热带阔叶林亚热带季风气候中低纬亚洲东部 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夏季风来自低纬海洋,高温多雨;冬季风来自高纬大陆,寒冷干燥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夏干气候中低纬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中低纬大陆内部 冬温夏热,降水少草原、沙漠 (三)陆地高纬度气候 陆地高纬度气候带主要包括北半球50N以北的亚寒带和北极圈内的陆地寒带,以及南半球的南极大陆地区。
9、在冰洋气团和极地气团的控制下,气温极低。主要气候类型: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长寒气候;极地冰原气候寒带、高山气候类型分布特征植被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北极圈附近中高纬地区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和亚寒带针叶林极地长寒气候亚欧、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 长冬无夏 ,降水稀少苔藓、地衣 极地冰原气候南极大陆、北冰洋岛屿 终年严寒 冰雪覆盖 (四)高地气候主要分布在世界的各大山地,由于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随地势增高而呈垂直变化从而形成垂直气候带结构。以“温”定带 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寒带指标最冷月15C最冷月0C15最冷月0C最热月015最热月10C以“水”定型年雨型夏雨型冬雨型少雨型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温带海洋
10、热带草原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地中海热带沙漠、温带大陆亚寒带针叶林. 全球自然带的分布() 热带雨林分布于赤道带的湿润大陆地区和岛屿上。()热带稀树草原带本带与热带雨林带南北相连,在非洲和南美州有着广泛的发育,而在澳大利亚,中美和亚洲的相应地则仅有局部分布()热带荒漠带此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背风侧,在北非的撒哈拉,西南亚的阿拉伯半岛,北美的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中部和西部,南部非洲及南美部分地区表现明显() 亚热带荒漠带本带位于热带荒漠带和亚热带森林带之间,在北半球很清楚的表现于热带荒漠带的北缘,在南半球则表现于澳大利亚南部,南美南部的部分地区。()亚热带森林带亚热带的非纬向地带性因素表现
11、得最为强烈,亚热带森林带被大陆内部的荒漠草原所隔开,而分成大陆西岸与大陆东岸两种类型。()温带荒漠带本带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内部和北美大陆西部的一些山间高原上,在南美大陆东侧也有所表现。() 温带草原带在北半球表现非常典型,如亚欧大陆中部,从东欧平原的南部到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南部,就是一条很宽的温带草原带。()温带阔叶林带温带大陆的东部和西部,()亚寒带针叶林带属于整个温带森林带的北部亚带,它沿亚欧大陆北部及北美大陆北部,呈非常宽阔的带状东西伸展,是温带森林带的主要部分,几乎横贯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是一条全球性的自然带。() 苔原带本带位于亚欧大陆及北美大陆的最北部以及北极许多岛屿地区()冰原带亦
12、称冰漠带,它几乎占有南极大陆的全部,格陵兰岛的大部分以及极地的许多岛屿。. 大洋表层的环流活动. 信息社会的人地关系的阶段性分布特征. 简述各类洋流的成因() 梯度流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而产生() 风海流由于风对海面的摩擦作用而产生() 补偿流由于海水的流失和相邻海区的海水补充空缺所形成的海流。其中垂直方向的补偿流又可分为上升流与下降流。() 寒暖流根据海流的温度性质而划分的。. 简述工业社会人地关系的阶段性分布特征() 工业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协调() 工业社会人地关系主要问题涉及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诸多领域() 工业社会是以消耗能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其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全球工业
13、进程的地区差异明显. 简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 完成发展观念的转变() 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 与贫困作斗争() 确立环境友好和生态友好的发展方式() 生态与环境保护. 简述陆地中纬度地带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布演变以英国一极为主导的世界工业发展时期时期:以英国一极为主导的世界工业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也就是产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发端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后遍及整个欧洲。这次技术革命实现了自然力代替人力的变革,开创了人类的机械化时代。特征:在这一阶段中,英国的工业生产领先于世界,其拥有当时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9%,生铁产量的1/2以上,煤产
14、量的1/3,它生产的棉纺织品80%用于出口,有“世界工厂”之称。因此,这一时期世界工业体系是一国支配下的“世界帝国型”的世界工业体系。产业革命也使英国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生产的地域体系,形成了一批工业城市和资本主义的工业区。机理:在创新的地理扩散规律技术扩散、市场空间开拓和圈层式传递的作用下,继英国产业革命之后,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也相继进入产业革命时期。西欧和北美的共同发展时期时期: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征:由于自由资本主义竞争的加剧和技术对经济作用的加强,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第二次技术革命,因此世界工业技术体系得到全面变革,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和“化学化时代”。世界工
15、业生产活动分布变化:a. 工业生产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并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在原料地和交通、区位优越的地方形成一批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b. 形成了西欧和北美两大资本主义工业地带和资本主义发达的工业区,如美国的东北工业区、英国的中部区和东南部区、德国的鲁尔区等c. 随着西欧和北美帝国主义势力的增强,其为了最大限度的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工业原料和农产品,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开矿设厂和开辟大的种植园等。西欧、北美与日本三足鼎立及其后的多极化发展时期 时期:二战后至今。特征:出现了第三次产业革命,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兴技术群引起了当代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世界经济格局新趋势: a. 工业格局的多极化:
16、由战后初期美、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占有绝对优势,到20世纪60年代后世界工业遂形成了西欧、北美与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工业格局的多极化开始出现。b.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出现,其中最突出的是亚洲“四小龙”和巴西、墨西哥等国。中国是中纬度温带地区,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c. 第三次科技革命也使世界产业分工加深,生产的部门结构日趋复杂,地区专门化生产得到发展。d. 世界工业生产分布呈现出不同层次的集中和相对分散的趋势。目前世界工业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日本及中国的东部等地。同时,南欧、东欧、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工业也都有了迅速发展。.为什么全球工业在陆地中纬度地带分布十分集中?首先,从原料
17、地来看,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世界上主要铁矿有大部分分布在该地带的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和中国其次,从燃料与动力来源地来看,全球煤炭地质储量目前已知约为八次方,北半球拥有煤炭总地质储量的以上。其中的中纬度地区是主要含煤带,占世界以上的煤炭地质储量。第三 从消费地来看,世界人口的大多数集中在占地球面积不大三分之一的陆地上,其中亚洲大部,欧洲大部和非洲南部就占世界人口的以上人口的众多经济的发达,城市的繁荣等使这里成为工业品的主要消费地第四 从人力资本集中地来看,这里既有科技实力相当雄厚的发达国家,也有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第五 从交通与区位条件来看,这里扼据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第二次世
18、界大战以后,临近海洋的国家先后在沿海地带发展了现代工业和现代城市,使得沿海地带成为世界生产力布局的重心地带 简述人类主要种族的分布() 黄种人其分布集中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黑种人其聚集地和发源地在非洲大路上主要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白种人欧洲和美洲是白种人的集中分布地区但欧洲是源地 简述人类世界城市化问题() 城市贫民() 城市犯罪() 城市交通问题() 城市环境问题 为什么说非洲是古老的高原大陆?非洲是世界著名的高原大陆,平均海拔高度750米,仅次于亚洲和南极洲;但非洲高原面积之广冠于各洲,在全洲总面积中40的面积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35在1,0002,000米之间,
19、2,000米以上的面积占5,即 75的面积海拔在5002,000米之间。全洲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大致以刚果河口与埃塞俄比亚高原北部边缘一线为界。东南部地势最高,海拔多在1,0001,500米以上,叫高非洲,自北而南有埃塞俄比亚高原(被称为非洲屋脊)、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西北部地势较低平开阔,大型波状起伏的高原台地地形为主,海拔一般在2001,000米之间,叫低非洲,除个别山地外,绝大部分为被低缓岗丘分隔的浅平洼地和盆地,起伏不大。加上整个非洲大陆轮廓比较完整,四周为高陡海岸,更显出非洲是一个高原大陆的特征。 简述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化的异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经济国际化(一般表
20、现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生产的一体化);区域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像是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等);世界经济一体化(包含经济、政治甚至文化的相互融合和统一)区域化是指根据国家的地理位置,国民经济等组成的区域经济组织,例如欧盟,东盟。目的是互相帮助,扩大市场,共同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多个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交流、发展构成了全昂说球经济的一体化。其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争取自己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区域化是一体化的前提,发展的必然阶段,一体化是区域化的结果和最终方向。 为什么世界上大多数地方都是传统经济?() 符合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地区并不多()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创新只能是小部分地区和少部
21、分人的经济形态() 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仍然是他们必须经历的发展过程() 世界经济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分工格局下实现的,一部分地区先进,另一部分地区被先进地区所带动举例说明是什么原因使欧洲人明白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三 分析题 亚洲工业化进程答:亚洲有很大范围属于季风气候区(尽管成因有不同),在自然界的恩惠下,亚洲很早就产生了高效率的农业,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和自给自足型的农业社会,从而形成了缺乏交流、对土地高度依赖和保守的经济社会特质,这些显然不利于工业文明的产生。至于冷湿气候和贫瘠土壤条件下的欧洲,其经济社会则建立在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易基础之上,地理大发现、重商主义、产业
22、革命都与其贸易和对外侵略紧紧联系在一起。1)进口替代工业化所谓进口替代工业化,就是用国产化工业品替代进口品,是为减少对发达国家资本和技术的依赖,从发达国家的竞争攻势中保护本国幼稚产业,建立本国完整的产业体系而采取的“内向型”工业化战略。进口替代一般经历消费品国产化中间产品国产化(原材料、零部件等)资本品国产化(生产设备)的依次递进过程,这往往需要很长的发展过程。 局限性:首先除少数大国外,各国国内市场普遍狭小,工业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其次,即便进口替代取得成效,那也只是消费品的国产化,中间产品和资本品的对外依赖反而更加深;从而严重影响对外贸易的收支结构。2)出口导向型工业化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
23、际分工,把所生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向国外出口,以此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即为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措施:政府采用了降低汇率、提供出口补贴和出口信用、设立出口促进机构、建设出口加工区等诸多政策支持措施,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背景:世界经济的空前繁荣,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体系下世界贸易的自由化,交通通讯等克服空间距离的技术大发展,跨国公司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寻求低成本生产基地等。3)新一轮混合型战略在不同产业领域和同一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是互为转移的,既为“混合型”战略。 在不同产业领域和同一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是互为转移的,表现出“混合型”战
24、略特点。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再度工业化”过程也表现出两种战略并存的特点,如其劳动密集型纺织工业和率先完成进口替代的家用电器以及电子通信设备工业倾向于出口导向,而资本密集的钢铁、石油化工等基础材料工业和汽车等工业则处于进口替代阶段。 为什么非洲经济仍有较为严重的殖民地特征?非洲的经济属於殖民式经济,所以经济和早期殖民的因素有很大原因,有以下几个特点1都市化严重:因为早期将都市集中港口,以利货品出口逾殖民母国2初级产品为主:例如原料,农业作物,顶多进营初级加工,其目的为了保护殖民母国的利益3产业多半以集约的型态为主,需要高人力4大规模种植,但容易受到市场价格波动,损失惨重5多以经济
25、作物为主,但粮食生产不足,需要向外进口以上几点原因造成,非洲地区经济直受到殖民母国或是世界列强的控制,导至即使是资源矿产,生物资源充足的国家,整体发展仍为世界倒数。 简述欧洲的语言,宗教及种族答:(一)欧洲的语言及其分布欧洲的语言种类众多,主要属于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以及闪-含语系和独立语系,其中印欧语系是最大的语系。使用者达6.6亿人,占全洲人口90%以上。(二) 基督教是欧洲的主要宗教(三) 人种构成一白种人为主,人口增长缓慢 分析英国伦敦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1)国际贸易、金融方面长期的经营历史,对许多外国银行具有特殊的吸引力2)在长期的金融业务中,拥有大量的金融机构、
26、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和最完备的通讯网3)政府的金融管制,特别对外国银行的管制,比较适宜4)国内银行对外国银行也都抱欢迎态度5)金融企业在分布上要求高度聚集以便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伦敦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融中心,外国银行在伦敦设立机构成为掌握国际金融市场动态的必然要求6)伦敦、美国的纽约和日本的东京之间大致相隔8个时区,三大金融交易中心在一天里可以实现工作时间的接替(按8小时工作日),这样就保障了全球的金 融交易可以在任何时间里进行 分析美国领土组成,地理位置特点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大陆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成因(澳大利亚)主要原因是受水分差异原因 东北部为热带雨林带 原因1东南信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气 受大分水岭的影响形成地形雨 2 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湿润北部受东南信风 和副高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带南部受中纬西风带的影响气候湿润西 中部受 副高和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形成荒漠带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