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74.03KB ,
资源ID:4672274      下载积分:8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6722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三历史模拟训练试卷一.doc)为本站上传会员【天****】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高三历史模拟训练试卷一.doc

1、高三历史模拟训练试卷一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2019山东滨州二模24)战国时期,“天下”意识逐渐普及,许多思想家提出统一天下的主张。韩非子中“天下”一词使用频率最高,如“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等。这反映出该时期()A法家思想融合了百家之长B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C秦国为统一制造舆论准备D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2(2019广东汕头三模24)北宫錡向孟子请教西周的爵位等级与俸禄制度。孟子回答说详情已不可知,因为诸侯担心妨碍自身而将这方面的典籍销毁了,自己也只是听说过一些大概情况。这说明,当时()A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B思想文化领域因循守旧C儒家思想并未受到重视D中

2、央集权思想开始出现3(2019广西桂林、贺州二模24)周天子分封时要举行一定的“授民”仪式,即将原属周天子的臣民分封给诸侯。“授民”仪式后,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这一“授民”制度()A标志西周大一统政权的建立B体现西周政权的宗法制特征C清除了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D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观念4(2019辽宁沈阳三模24)表1信息出自于中国军事史编写组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爆发情况的统计。该表反映出()表1 时期 时间起止 诸侯国数量变化(个) 战争爆发频率(次) 战争爆发次数(年平均) 没有战争的年份(年) 春秋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1232 203 1859 90 战

3、国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271 150 1527 105 A大一统成为大势所趋B和平发展占据主流C富国强兵是时代主题D战争规模不断扩大5(2019四川南充三模24)左传记载有“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此外,天子和诸侯还经常举行“合族之食”的典礼。材料反映了()A民间的宗法关系比较浓厚B利用宗族关系来维护政治认同C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相同D分封制是维系西周统治的基础6(2019安徽蚌埠三模25)有学者研究认为,郡的设置最早出现在晋、秦边地。秦晋与戎狄邻,两国国君一般赋予郡守处置突发事变的权力,郡守可以征发郡壮丁,征收一郡财赋。据此

4、可知,郡的设置()A表明两国实现了中央集权B最初是为了满足军事需要C成为地方的常设行政机构D说明分封制已经趋于崩溃7(2019山东济南二模25)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名称 主要职能 名称 主要职能 郎中令 宫中警卫 宗正 皇室宗族 卫尉 宫门警卫 廷尉 司法和首都警卫 少府 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 典客 少数民族事务 太仆 宫廷车马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和税收 奉常 宗教、礼仪和教化 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8(2019广东茂名二模25) 表1 内容 刻石名称 “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

5、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 泰山刻石 “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普施明法,经纬天下” 之罘刻石 “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碣石刻石 “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絮(洁)诚”“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会稽刻石 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巡游天下,采纳齐鲁儒生刻石颂德的建议,在齐、楚旧地七处刻石。表1是刻石部分内容。据此可知,秦朝()A以法治强化伦理观念B注重社会行为规范的建设C对齐楚旧地恩威并施D以神权维护统治的合法性9(2019吉林吉林三模25)“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中央的丞相与地方的郡守掌民事,中央的太尉与地方的郡尉掌军事,中央的御史大夫与地方的郡监则掌纠察。材料反映了()A

6、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体制B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C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D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10(2019山东滨州二模26)唐代时期在中书省和门下省设有一批谏官,具有先他官言事的优越权。他们是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拾遗,“左”隶属中书省,“右”隶属门下省。这一做法()A旨在加强专制皇权B提高了办事效率C利于防止决策失误D加强了中央集权11(2019山西太原二模26)宋太宗选拔将领,重视其是否“循谨”,即能很好管束下属,武勇则次之。宋真宗御制武臣“敕七条”规定,将领的关键在于修身、守职及威严三项,无一条涉及果敢用兵等要求。由此可见宋朝初年()A治军突出理学思想B实行重文

7、轻武政策C制衡兵权管控过度D铲除地方割据势力12(2019湖北武昌区高三5月调研考试25)东汉崔寔曾在政论中引用了一句当时流行的俚语:“今典州郡者,自违诏书,纵意出入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上述俚语折射出东汉()A相权强化专制强化B察举制度流于形式C朝廷权威危机重重D地方管理效率低下13(2019四川雅安三模25)唐朝李氏属于关陇士族集团,武则天统治期间,修订姓氏录,禁止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等豪族通婚。这些措施()A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清除了政治上的异己势力C维护了关陇军事集团的利益D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14(2019福建厦门二模2

8、5)据新唐书载,御史台事权高度集中,朝廷百司及地方官员无不在其监察范围之内;而尚书省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据此推断,唐代()A行政职能分工不明B政令畅通得以确保C中枢机构发生异变D监察制度有所完善15(2019江西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6)元史所载,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置驿站达1383处,“汉地”由兵部统领,“北地”由通政院统领,“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与驿站相辅而行的有急递铺,“梯航毕达,海宇会同,元之天下视前代所以为极盛也”。这些举措()A开创了古代的驿传制度B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C导致了民族隔阂的加剧D促进了交通工具的进步16(201

9、9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5月押题考试27)明代继承了元朝的行省制,行省之下有府、州、县,县是中央政府任命官员的最基层单位。每个县有一个县官,根据省籍回避制度,必须由非本省出身者担任。明代推行“省籍回避制()A激化了社会矛盾B有利于中央集权C净化了官场风气D推动了地区交流17(2019福建泉州二模27)明朝前期,内阁成员大多是资历浅、品阶低的官员,对皇帝的旨意绝对服从。明朝中后期内阁成员中有不少资历深、品阶高的元老,对皇帝的决策形成严重制约。不少皇帝采取“打老提新”的手段,频繁更换内阁成员,却始终无法改变这种局面。这说明了明朝()A君权与相权矛盾不断激化B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强化C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

10、完善D专制皇权不断受到挑战18(2019河南郑州三模27)美国史学家罗威廉在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一书中认为清朝有三个机构创新,三个创新指向了清王朝统治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具体情况如表所示: 机构 职能 主要表现 理藩院 管理 对汉族中国本部十八行省之外的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 内务府 保护 对皇帝个人及其有关家族的保护 军机处 控制 满洲统治者对核心包括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的高度控制 这说明清朝()A倾向于推行满汉民族分治政策B构建了较独特的帝国管控体系C实行家国同构的国家管理模式D对边疆地区控制相对比较松散19(2019广东二模27)据学者研究,雍正朝有权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从康熙朝1

11、00多人增至1200多人。除京官和地方督抚大员外,甚至部分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上奏权。这表明当时()A官员制衡机制初步建立B权力机构设置混乱失序C皇权专制制度得以强化D特务机构渗透领域广泛20(2016广东茂名一模24)历史学家杜家骥认为“无论是先秦的领主封建制时期,还是秦以后到清的中央集权时期,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C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D君主权力受到族权的制约21(2019百校联盟高三8月摸底考试17)古代希腊城邦形成初期,往往只有贵族或具备定财产资格的人才能成为公民;下层平民在城邦民主比较发达

12、时才获得公民权;当战争危机或公民人数不足时,还吸收外邦人和被释放奴隶加人公民团队。由此可见,古代希腊()A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B公民范围有一定的扩大C直接民主等级色彩浓厚D经济实力影响政治地位22(2019广东湛江高三高考测试二32)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雅典至少有150个到170个村社。村社的职能之一为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可决定于所居住的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来自由民也取得了公民权。村社职能的扩大()A使个人自由受到一定的妨碍B完善了雅典的权力运行机制C意在保护雅典平民阶层利益D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23(2019四川宜宾三模32)雅典法律

13、规定,一般公民接受或提供嫁妆不得超过五十德拉克玛的价值,最富裕阶层也不得超过这个数目的两倍,如果超过标准,超过的部分应奉献给赫拉和宙斯。这反映出雅典()A公民生活受到限制B公民的等级差异演化C巧立名目掠夺财富D俭朴的社会风尚形成24(2019河南郑州三模32)色诺芬在雅典政制中写道:“在雅典,奴隶和定居外邦人放肆无比,在那里,你不能打他们,奴隶也不会为你让道我们已经建立起奴隶与自由人之间的平等、定居外邦人和公民之间的平等”。材料表明当时的雅典()A政策具备人性化的特点B政策立足于保护奴隶的利益C实现了公民的直接民主D自由人和奴隶是公平平等的二、材料阅读25(2018河南郑州一模31)(14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全国后,正式确立了宰相制度,丞相即宰相是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内与皇帝参决军国大事,外则总领朝政百官,综理朝政,汉武帝时期,在宫廷内任用尚书、侍中等官员作为自己的助手,组成内朝,发布一切政令,隋朝采用了“三省”制度,三省长官为尚书令(正一品)、左右仆射(从二品)、纳言(正三品)、内史令(正三品)均是宰相职务。唐代大力推行人才选拔上的变革,使宰相的人数突破三省长官的范围,大量增加。北宋前期。“中书令,侍中,及丞、郎以上至三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为正宰相。”并将门下、尚书两省置于外朝,尚书令、侍中没有特招不于预政事。 摘编自浅析中国宰相制度

15、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据皇明祖训记载,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在问文学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 明史辑要 材料三 军机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大臣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政,与丞相取务不同的是,此为没有任何品阶的非定制职衔,也无俸禄。 摘编自中国历史同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相权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16、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相权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双向作用。(6分)26(2019山东临沂二模45)历史选修1:中外历史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清初,称明代瓦剌为“厄鲁特蒙古”,以后成为西蒙古诸部的统称。在厄鲁特蒙古诸部中,以噶尔丹为首领的准噶尔先后征服南疆的回部,进兵青海笼络西藏,侵扰甘肃地区。公元1696年康熙帝率军亲征,平定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公元1720年,康熙帝又派兵进入西藏,驱逐了准噶尔的势力。清朝统治者还与内外蒙古上层长期联姻,积极传播佛教,利用上层联络和文化影响的作用,促进了内外蒙古与内地的相互了解,解决了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受游牧势力南下威胁的问

17、题。自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流域,也归入清朝的版图。 方铁试论历代王朝的疆域与边疆 材料二 且自古中国一统之世,幅员不能广远,其中有不向化者,则斥之为夷狄。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雍正大义觉迷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治理边疆的指导思想和民族政策。(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上述指导思想和政策的意义。(8分)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战国时期天下意识逐渐普及,许多思想家提出统一天下的主张”可知此时国家统一成了众多思想家的

18、共识,统一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故选D项;根据材料“战国时期天下意识逐渐普及,许多思想家提出统一天下的主张”可知此时国家统一成了众多思想家的共识,并非法家思想的融合,排除A项;墨家主张“非攻”,排除B项;根据材料“战国时期天下意识逐渐普及,许多思想家提出统一天下的主张”可知此时国家统一成了众多思想家的共识,并非都是为秦国统一制造舆论,排除C项。2【答案】A 【解析】材料中提到,诸侯因担心妨碍自身而将西周的爵位等级与俸禄制度的典籍销毁了,而这些典籍都是分封宗法制的体现,这说明诸侯有意突破宗法分封制度的限制,进一步说明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故选A项;材料中诸侯敢于销毁传统典籍,说明他们有意突破传

19、统不愿意因循守旧,排除B项;材料中虽提到孟子,但并没有提到孟子的思想主张,也没有提到统治者对孟子的态度,所以无法看出当时儒家思想是否受到重视,排除C项;中央集权思想是法家韩非子提出来的,他比孟子生活的时间要晚,排除D项。3【答案】D 【解析】由材料“授民仪式后,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可知周天子通过“授民”后,各诸侯所有的臣民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从而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文化心理,故选D项;西周通过分封制进行管理,不是一个大一统政权,排除A项;宗法制适用于同姓贵族间,但周天子也可能向异姓贵族“授民”,因而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授民”的分封制度下,贵族独立

20、性强,易形成割据势力,因而“授民”制度达不到清除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排除C项。4【答案】A 【解析】根据表格可知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减少,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的统一,集权趋势加强,这为全国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大一统成为大势所趋,故选A项;根据表格可知战国时期战争爆发频率仍然很高,排除B项;材料主旨涉及兼并战争,未涉及改革内容,排除C项;材料主旨涉及兼并战争频率、次数,未涉及战争规模,排除D项。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利用宗族的关系来维护其统治,故选B项;材料反映天子、诸侯重视宗族关系,没有体现“民间”的宗法关系比

21、较浓厚,排除A项;根据“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可知,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不相同,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制,排除D项。6【答案】B 【解析】“最早出现在晋、秦边地。秦晋与戎狄邻”“赋予郡守处置突发事变的权力,郡守可以征发郡壮丁,征收一郡财赋”,可见郡最初设置为了巩固边防,具有军事功能,故选B项;“郡的设置最早出现在晋、秦边地”战国时期还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排除A项;秦朝设立郡县制后才使郡成为地方的常设行政机构,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各诸侯国的地位和分封制的崩溃,排除D项。7【答案】D 【解析】九卿是国家的行政机构,但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郎中令、卫尉、少府、宗正

22、等都是主要处理皇家事务的,体现了家国同构的色彩,故选D项;九卿的职责分工表看不出国家是否统一,排除A项;官僚政治是在中央对官员的选拔和任命的基础上建立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贵族血缘和世袭基础上的,九卿的任职来源在表格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地方制度,无法判断是否强干弱枝,排除C项。8【答案】B 【解析】据材料“男女礼顺”、“建定法度”、“事各有序”等都是确立社会行为规范,故选 B项;材料“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只是说明社会秩序没有体现法治,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百姓遵守秩序,没有体现恩惠,排除 C项;据材料“采纳齐鲁儒生刻石颂德的建议”可知目的是颂德不是以神权维护统治,排除D项。9

23、【答案】C 【解析】“中央的丞相与地方的郡守掌民事,中央的太尉与地方的郡尉掌军事,中央的御史大夫与地方的郡监则掌纠察”可见一套系统从中央到地方,类似一种垂直的管理,故选C项;“央的丞相与地方的郡守掌民事,中央的太尉与地方的郡尉掌军事,中央的御史大夫与地方的郡监则掌纠察”没有强调开创性,排除A项;“中央的丞相与地方的郡守掌民事”没有说明官吏的来源,不能说明是官僚政治,排除B项;“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体现了效率,没有重叠,排除D项。1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谏官“具有先他官言事的优越权”并结合所学可知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这一做法有利于防止决策失误,故选C项;三省六部制度加强专制皇权,与材料

24、主旨谏官制度不符,排除A项;谏官的设置降低行政效率,排除B项;谏官是在中央设置的官员,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D项。11【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宋太宗选拔将领的标准是“能很好管束下属,武勇则次之”,到宋真宗时期,则进一步演化为“无一条涉及果敢用兵等要求”,这充分说明在宋朝时期,为了防止武将专权,统治者严格控制其军权,故选C项;根据宋真宗时期“将领的关键在于修身、守职及威严三项”,说明其以理学控制武将的目的在于严格控制其军权,而不是治军突出理学思想,排除A项;题干主要反映宋朝统治者控制军权,而不是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排除B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北宋建立之初,宋太宗已经结束唐末五

25、代以来藩镇割据局面,排除D项。12【答案】C 【解析】据材料“典州郡者,自违诏书,纵意出入,得诏书,但挂壁”,可知地方郡守不听从于中央,中央政府权威下降,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而非皇权与相权,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而非选官制度的变化,排除B项;据材料“典州郡者,自违诏书,得诏书,但挂壁”可知地方不听命于中央,而非地方管理效率低下,排除D项。13【答案】A 【解析】由材料“禁止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等豪族通婚”可知通过禁止通婚的举措来削弱世家大族的权利,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故选A项;材料强调削弱地方士族权利的举措而非

26、排除政治异己势力,排除B项;修订姓氏录旨在削弱士族集团,排除C项;由材料可知这一举措促进社会流动,不利于阶层固化,排除D项。14【答案】D 【解析】通过题干可知,御史台掌管监察职权,同时,尚书省左右丞又对御史有所监督,即“劾御史举不当者”,可知唐代的监察制度较前有所完善,故选D项;题干只是述及了唐朝“尚书省左右丞”对“御史”有所监察,防止出现冤假错案,这是监察制度完善的表现,并非行政职能的分工不明,排除A项;题干述及的是唐朝“尚书省左右丞”对“御史”有所监察,这是监察制度完善的表现,不是政令畅通的表现,排除B项;监察制度的完善,并没有改变唐朝中枢机构的建制,排除C项。15【答案】B 【解析】由

27、材料“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置驿站达1383处,汉地由兵部统领,北地由通政院统领,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可知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置驿站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以利于国家的统一,故选B项;古代驿传制度始于殷商时期,排除A项;材料强调驿传制度而非民族关系,排除C项;材料强调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而非交通工具的进步,排除D项。16【答案】B 【解析】据材料“明代的省籍回避制度规定,县令必须由非本省出身者担任”分析利于减少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 B项;省籍回避制度有利于减少徇私舞弊,减少社会矛盾,排除A项;省籍回避制度不能限制官员腐败,因此不能净化官场风气,排除C项;省籍回避制度是政

28、治制度,这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17【答案】D 【解析】题干中“明朝中后期内阁成员中有不少资历深、品阶高的元老,对皇帝的决策形成严重制约。不少皇帝采取打老提新的手段,频繁更换内阁成员,却始终无法改变这种局面”等可知皇权也受到牵制,故选D项;明太祖朱元璋已经废除宰相,排除A项;题干意旨与B项刚好相反,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君主专制演进情况,而中央集权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18【答案】B 【解析】据材料理藩院管理多民族与大疆域,内务府保护皇帝及其家族,军机处控制军事、行政等核心权力,这说明清王朝构建了较独特的帝国管控体系,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故选B项;材料的

29、三个机构创新没有体现满汉民族分治政策,排除A项;家国同构早在西周就已实施,体现不出“创新”,排除C项;理藩院的专门设置体现的是对边疆地区控制的严格,排除D项。19【答案】C 【解析】据材料“雍正朝有权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从康熙朝100多人增至1200多人”可知,雍正朝加上了对官员的监督控制,体现了皇权的加强,故选C项;材料只强调向皇帝密奏的人员增加,与官员制衡机制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材料所说“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的增加,与权力机构设置无关,排除B项;材料所涉及的官员并非局限于特务机构,排除D项。20【答案】B 【解析】题干中先秦时期并未体现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结合,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

30、“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说明了“家天下”观念在各个时期都存在,故B项正确;先秦以后的朝代并不能体现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结合,故C项错误;题干并未提到族权与君主权力的关系,故D项错误。21【答案】B 【解析】材料的内容是希腊公民范围的扩大,没有涉及到公民权利与义务,故A项错误;“往往只有贵族或具备定财产资格的人才能成为公民;下层平民在城邦民主比较发达时才获得公民权;当战争危机或公民人数不足时,还吸收外邦人和被释放奴隶加人公民团队”表明希腊公民范围有一定的扩大,故B项正确;材料的内容是希腊公民范围的扩大,没有涉及到直接民主等级色彩浓厚,故C项错误;材料的内容是雅典公民范围的扩大,没有涉及到经

31、济实力影响政治地位,故D项错误。22【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认可公民权,由“氏族族籍”变为“村社”登记,由血缘变为地域,这种变化推动了雅典民主的确立,推动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故选D项;由材料“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来自由民也取得了公民权”可以看出原来没有公民权的人也取得了权力,是公民权的扩大,扩大了公民的自由权,排除A项;雅典的权力运行机制是通过公民大会来实现,材料中论述的是扩大民主范围,不是公民大会如何运行的问题,排除B项;村社职能的扩大,把主导因素由血缘变为地域,削弱了贵族的权力,没有体现保护平民利益的目的,排除C项。23【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雅典公民在接受或提供嫁妆方面受到

32、一定数额的限制,说明公民的财物并不能完全由自己支配,从而反映出公民的生活受到一定限制,故选A项;材料中,一般公民和最富裕阶层在接受或提供嫁妆方面都要受到限制,说明公民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等级差异,排除B项;材料只是表明公民接受或提供嫁妆不能超过一定数额,超过了的才要献给神灵,这并不能说明雅典巧立名目掠夺财富,排除C项;俭朴的社会风尚需要从生活的多个方面体现,而材料中只涉及一个事例,故证据不充分无法体现,排除D项。24【答案】A 【解析】在雅典奴隶、自由人、定居外邦人和公民平等,说明雅典政策具备人性化的特点,故选A项;材料强调平等,看不出政策保护谁的利益,并且奴隶社会下一般保护奴隶主利益,排除B项;

33、材料强调平等,没有涉及公民的直接民主,排除C项;平等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公平是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材料没体现公平,排除D项。25【答案】(1)趋势:相权不断被分割和削弱;相权由实到虚,地位下降;由合法独立权力变为皇权附庸。(一点2分,三点6分) 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2分) (2)作用: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和完善,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完善具有重大意义;一定程度上牵制皇权,平衡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有利于国家政局稳定,政治清明;辅佐皇帝决策机要,对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具有重大作用。(任答两点得4分)位高权重,威胁皇权,加剧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造成政治

34、动荡,一定程度上削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分)【解析】(1)第一小问相权的发展趋势,根据材料一“秦统一全国后,正式确立了宰相制度,丞相即宰相综理朝政,汉武帝时期组成内朝隋朝采用了三省制度,三省长官均是宰相职务。唐代宰相的人数大量增加”分析出宰相由一个变成三个到唐朝的多个,得出第一个得分点:相权不断被分割和削弱;根据材料一“北宋前期,中书令,侍中,及丞、郎以上至三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为正宰相。并将门下、尚书两省置于外朝,尚书令、侍中没有特招不于预政事”分析出宰相逐步变成有名无实,不参与具体政事,得出第二个得分点:相权由实到虚,地位下降;根据材料三“军机处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

35、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与丞相取务不同的是,此为没有任何品阶的非定制职衔,也无俸禄”得出清朝类似宰相的军机处非制度赋权而是临时非法定机构,是为皇帝服务的私人秘书处,得出第三个得分点:由合法独立权力变为皇权附庸。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历代封建王朝皇帝为了进一步强化皇权,不断通过分化事权或者另立机构的方式削弱相权,得出相权不断下降的原因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2)评价中国古代相权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双向作用,要进行一分为二的作答。首先是积极性,根据所学宰相制度作为君主专制制度的组成部分,在官僚政治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得出第一个得分

36、点: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和完善,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完善具有重大意义;根据所学隋唐之后特别是宋朝以降,宰相多出身科举,本身具有较高的素养,且是文官集团的首领,对皇帝的怠政和独裁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得出第二个得分点:一定程度上牵制皇权,平衡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有利于国家政局稳定,政治清明;根据材料一“秦统一全国后,正式确立了宰相制度,丞相即宰相是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内与皇帝参决军国大事,外则总领朝政百官,综理朝政”得出宰相百官之长,助理万机,在行政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得出第三个得分点:辅佐皇帝决策机要,对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具有重大作用。其次是消极性,根据材料

37、二“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 抑君怠政而有此欤”得出一旦出现宰相专权的情况,就会导致政治动荡,乃至祸国殃民,得出宰相制度的消极性是位高权重,威胁皇权,加剧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造成政治动荡,一定程度上削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6【答案】(1)以传统的大一统观念作为指导思想;武力平叛、满蒙联姻、文化渗透、传播佛教、因地制宜。(7分) (2)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继承汉族传统文化观念,有利于民族交融。(8分)【解析】(1)第一小问思想,据材料二“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

38、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得出以传统的大一统观念作为指导思想。第二小问政策,据材料一“公元1696年康熙帝率军亲征,平定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公元1720年,康熙帝又派兵进入西藏,驱逐了准噶尔的势力。清朝统治者还与内外蒙古上层长期联姻,积极传播佛教,利用上层联络和文化影响的作用”等,得出武力平叛、满蒙联姻、文化渗透、传播佛教、因地制宜。 (2)据材料一“促进了内外蒙古与内地的相互了解,解决了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受游牧势力南下威胁的问题。自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流域,也归入清朝的版图”,结合(1)的答案,从经济、文化、政治、民族方面来思考得出,经济文化: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政治: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民族融合:继承汉族文化观念,有利于民族交融。10 / 10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