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书姓 名:张倩学 号:821611030063专业类别(领域):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导 师 姓 名:贺波彬导 师 职 称:讲师培 养 单 位:中文学院开 题 时 间: 2017 年 6 月 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工作处二0一六年十月制填写说明1、“专业类别(领域)”一栏请填写专业学位名称,如: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等。2、“选题来源”指国家项目、省部项目、横向合作项目、自选、其他等。3、“开题时间”请填写选题报告获得通过时间。4、“学位论文的工作成果形式”含论文、报告、作品等。5、“经费项目名称”包括实验耗材、分析检测、市场调研、学术活动、会议差
2、旅、文献资料、论文发表、专著出版、专利申请费等。6、选题报告书需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于选题报告会前3-5天交培养单位研究生秘书。7、选题报告通过后,正式选题报告需双面打印一式三份经培养单位主管研究生的负责人审查签字后由研究生、指导教师、培养单位各存档一份。8、编辑时不能改变表中格式,可以增加版面。一、学位论文基本信息拟定学位论文题目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研究以苏教版为例选 题 来 源自选学位论文工作的成 果 形 式论文起 止 时 间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 研究内容摘要 教学改革二十多年来,渐进教改的深水区。尽管课标及教材的编写者们在引导教学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材的使用
3、上仍然在一课一课地教,学生仍然在一课一课地学,老师没有感受到教学的轻松,学生没有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语文教学没有实现生命成长的目的。单元主题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研究以苏教版为例主要从单元主题教学概念、依据、存在的主要问题,单元主题教学改革策略,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几方面入手。本论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阐述课题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阐述了单元主题教学的概念、依据、实践意义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结合教学案例
4、,提出单元主题教学改革策略,从教学实际出发,发挥教材价值。第三章对苏教版语文教科书单元主题编排情况进行分析、解读,并以某一单元为例进行教学实践。二、立论依据2.1选题背景与意义2.1.1选题背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按照“主题”来组织单元教学内容,教材的这种组织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单元主题,充分发挥单元主题的教学功能。教学改革二十多年来,渐进教改的深水区。尽管课标及教材的编写者们在引导教学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当前的现状是众多的一线教师对于这一编排特征较多的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上。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材的使用上仍然在一课一课地教,学生仍然在一课一课地学,老师没有
5、感受到教学的轻松,学生没有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语文教学没有实现生命成长的目的。主题单元教学与往常的教学有所不同,它是把同一专题的几篇课文整合到一起,统筹安排。把各篇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突破零碎散落的文本教学,将单一的内容在统一的主题下进行重组;增大教学密度和教学容量,给课堂教学带来变化;如何在众多的教学资源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如何利用获得的信息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如何在主题材料的阅读中实现语文能力的获得和知识的系统建构。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研究主题单元教学背景下的教师教学行为,寻求新的教学策略。2.1.2选题意义 从知网的文献来看,多数研
6、究都针对单一的单元进行主题教学设计,尚未出现对苏教版小学语文12册书的单元主题进行汇总与分析的研究成果。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是泛泛而谈,并未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本文根据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课文安排特点、可搜集到的课堂案例以及较多的文献资料,分析单元主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苏教版12册书的单元主题编排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在教科书、学生、文本之间架起了桥梁,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2.2国内外现状(附中英文参考文献)在“小学单元主题教学研究”方面,可以查阅到的与单元主题教学相关的期刊有120余篇,硕博论文有20余篇。但大多数期刊论文是对单元主题教
7、学存在的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浅显的阐述,或者是进行单个单元的教学案例的设计,并没有对单元主题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与讨论。同样,硕博论文虽然详细的对单元主题教学进行全面的阐述,但是很少涉及到教学中选择的问题,只关注与教学案例的设计。并且,现今可以查阅到的硕博论文没有对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进行详细而深入的研究。在语文教科书使用研究方面,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是来自一线教师个人课堂教学的经验。并且多是对单一的一个单元进行教学设计,这些研究成果缺乏一个整体性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研究,不够具体、细致、深入,缺乏代表性。其中,一些观点是语文教科书编制人员对教科书的使用提出的参考与建议,没有给予更多的有利
8、于进行课堂实践教学的建议,不具有课堂实际教学的操作性。在语文教科书编制研究方面,大多数的研究成果都是简要说明语文教科书单元主题的呈现方式和特征,只有很少的研究成果对此进行详细分析以及探讨。至今为止,并没有研究成果对小学语文苏教版教科书单元主题教学进行一个全方面的分析与探讨。在小学语单元主题教学方面,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主张挖掘主题,讲读主题,主题作文主题阅读三条路径进行主题教学。2006年,李希贵老师提出“语文单元主题学习”的实验,在全国推广。该实验是希望学生重视阅读,推广对文本进行赏析,分享自身独特的阅读体验,诵读古今中外优秀作品,运用比较阅读,以写促读等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
9、的语文素养。综上所述,大多数研究成果都在实践层面进行,并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教师在进行单元主题教学的过程中,也多是在进行教学内容整合的教学实践,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参考文献:1美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博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桑标.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范印哲.教材设计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赖瑞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叶圣陶,周益民.怎样学好语文 叶圣陶谈语文教育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7巴班斯基.教
10、学过程最优化回答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8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王光龙.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0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1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成都:四川出版社,2000.11洪宗礼、柳士镇、倪文锦.母语教材研究7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3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4刘占泉.汉语文教材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3于海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
11、,2015,(36)4周啸天.古典诗词鉴赏方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5王松泉,王相文,韩雪屏.语文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孙春成.语文课堂立体教学模式M.南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焦炎.谈小学语文课的诗歌教学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2(01).8黄玲.一诗三型,一诗三叹小学现代诗教学的窥见与反思J.小学教学研究,2011(14).9张伟.诗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价值J.语文建设,2013(18).10张大均.教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12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
12、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15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17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8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9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20张秋玲.语文教学设计:优化与重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21郑国民.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23倪文
13、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5时金芳.语文教学设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6施平.中国语文教材经纬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5.27巢宗棋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8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9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2002,.2,1.30窦桂梅.“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人民教育,2004(12).31张孔义.语文教学方法创新刍议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5).32李洪
14、先.互文性视野中的语文解读J.教育评论,2005(6).33倪文锦.“文选型语文教材反思”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2).34施平.主题组元潜藏的危机J.语文学刊,2012(6).35吴丹青.为诗意人生而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2012(32).36王荣生.建设确定性程度较高的语文教材J.语文建设,2007(4).37倪文锦.教学目标:功能定位于任务转换J.语文学习,2011(10).38郑国民.对“主题单元教学”的几点思考J.人民教育,2005(Z3).39郑国民,陈晓波.新世纪语文教科书编排方式的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9(9).40赵年秀.语文教材单元结构设计策略J.人民教育,2
15、005(Z3).2.3工作基础(研究生本人的研究经历及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自入学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高效合理的使用教材,将单元主题教学运用到实际中去。在阅读大量教学方面的书籍和论文后,我主题单元教学与往常的教学有所不同,它是把同一专题的几篇课文整合到一起,统筹安排,并且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我就把研究方向定在了单元主题教学上。2.3.1理论 我阅读了许多国内外关于单元主题教学的资料。如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2.3.2实践一直以来的语文教学给予我很多的帮助,让我可以把单元主题教学渗透到平常的教学中去。 2.3.3导师与群众基础 导师在课题研究中有丰富的经验和丰硕的
16、成果,为我论文的选题、写作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帮助。2017年下半年的实习中,拥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将会对我的论文提出实践指导。三、研究方案3.1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3.1.1研究目标 本研究要实现以下目标:第一,对于单元主题教学的概念、依据以及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第二,在学习者与学习内容间找到平衡点,即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水平确定单元主题教学应如何设计;第三,实现单元主题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目标促进学习者、教者的发展。3.1.2研究内容本研究希望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第一,从主题单元教学的概念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抓住“共振点”,把原来破碎分解的知识体系以及
17、人文内涵整合成一个“集成块”,由个及类,由类及理,个性与共性组成立体的主题。第二,对苏教版语文教科书单元主题编排情况进行分析、解读,寻找单元主题改革策略,并以某一单元为例进行教学实践。 3.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单元主题教学改革策略有哪些? 第二,单元主题教学应注意什么?3.3研究方法、技术路线3.3.1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已有的“单元主题教学”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比较,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主流思想,同时把握研究前沿和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且结合当下课堂教学现状,从而展开新的具有可行性以及操作性的单元主题教学研究。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按研究内容写出
18、阶段性总结。行动研究法通过一系列语文课内外的实践活动,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在研究的同时重点写好教育日记(教学后记)、教育案例、教育随笔和教育论文。分析归纳法首先是通过图书馆、期刊论文、网络平台等途径,搜集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资料来分析归纳当前单元主题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是明确关于“单元主题”这个概念。在查阅和总结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众多定义以及理论观点,明确本文研究的“单元主题”这一概念的内涵。只有明确了基本概念的内涵,才能更进一步的开展论文撰写工作。最后归纳总结以上写作成功,将策略以及教学创新点应用在教学设计中,付诸于教学实践中,为进一步优化单元主题教学的发
19、展而努力。案例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观看一线教师的教学视频,分析经典的教学案例搜集可供文本研究的教育案例,对教学案例进行还原与剖析,结合当下语文教学现状分析现今课堂教学中单元主题教学存在的问题,为本文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撰写与课堂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教学设计法基础理论的研究最终是为日常的教学工作服务的。本文采用的教学设计研究方法,将以某一册经过整合重组的一个单元作为案例,进行教学设计,期望能为教师日常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工作提供一些思考与启示,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供一些方法。 访谈法在实验前后,对师生进行访谈。实验前,听取教师对单元主题教学的看法和预期。试验后,了解单元主题教学的效果,学生是
20、不是喜欢,教师认为单元主题教学存在哪些不足和优势,教学效果如何等一些列的反馈,以便改进单元主题教学方式。3.3.2技术路线不足展望实验结果 总结文献研究法教科书单元主题编排情况分析与解读实验结果单元主题教学改革策略实验实施过程确定实验内容提出实验假设实证研究单元主题教学概述实践意义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概念、依据小学生认知特点实践中的单元主题教学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义课题研究背景确定研究课题3.4 预期成果首先,完成一篇高质量有价值的毕业论文,完成学业;其次,通过对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四、进度安排序号工 作 内 容完成日期1
21、23456789搜集资料,填写开题报告撰写论文提纲撰写论文初稿完成初稿,并审查撰写论文二稿撰写论文三稿论文查重及修改答辩资格审查,论文校对打印论文答辩准备,完成论文答辩2017-04-20至2017-07-022017-07-03至2017-07-202017-07-21至2017-11-012017-11-02至2018-01-232018-01-24至2018-02-102018-02-02至2018-03-012018-03-02至2018-03-082018-03-09至2018-03-212018-03-22至2018-04-12五、研究经费预算 经费项目名称金额(元)备注六、审查意见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选题审核专家小组评审结果1、选题价值: 有理论意义;有工程背景;有实用价值;意义不大。2、研究内容的创新性: 好;较好;一般;较差。3、选题难度: 偏高;适当;偏低。4、实施方案的可行性: 好;较好;一般;不可行。5、工作量: 偏大;适当;偏小。6、选题报告内容表述的规范性: 好;较好;一般;较差。7、对论文选题报告的评审结论: 通过;修改后通过;不通过。 (在相应的方块内作记号“”)选题审核专家小组具体意见或建议组长签名:成员签名: 年 月 日培养单位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名 : 年 月 日学位点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名 : 年 月 日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