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溃退/馈赠 镌刻/隽永 翘楚/翘首而望 颁发/颔首低眉B佃农/河畔 解剖/陪伴 悄悄/悄无声息 荆棘/筋疲力尽C缰绳/僵硬 畸形/崎岖 屏风/屏息敛声 拖沓/杳无消息D逊色/殉职 娴熟/弦乐 周济/同舟共济 嘹亮/眼花缭乱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马思远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战争与和平,真是妙手偶得啊!B有一个道理不用讲,军人就该上战场。打仗这根弦松了,当“和平兵”的思想就会潜滋暗长。C有些地方为增产粮
2、食而盲目毁林开荒,结果事半功倍,不仅粮食没增产,还破坏了生态环境。D梅雨季,雨总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连绵不断,感觉整个人都要发霉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沪昆高铁开通后,从昆明到上海的时间大约需要12小时,比原来减少了三倍。B6月5日,中国选手马龙在2017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以43的比分打败了对手樊振东,再次蝉联冠军。C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曲靖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满意的成绩单。D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月下
3、飞天镜,云生结海楼。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正确的是(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吟诗作对了。ABCD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2)_,_。从流飘荡,任意西东。(吴均与朱元思书)(3)老骥伏枥,_。(曹操龟虽寿)(4)晴川历历汉
4、阳树,_。(崔颢黄鹤楼)(5)两岸石壁,五色交辉。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6)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7)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衬托出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娄公盛德(娄)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尝与李昭德偕行,师德素丰硕,不能遽步,昭德迟之,恚曰:“为田舍子所留。”师德笑曰:“吾不田舍,复在何人?”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及同列,数挤令外使。武后觉,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
5、:“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又问:“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后曰:“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出其奏,仁杰惭,已而叹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注)遽:急。田舍子:乡巴佬。逮:及。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尝与李昭德偕行/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B及同列/及郡下(桃花源记)C数挤令外使/使老有所终(大道之行也)D诚知人矣/帝感其诚(愚公移山)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弟守代州A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B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C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北冥有鱼)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
6、汉语。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4文章主要写了关于娄师德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三、现代文阅读。(30分)1、老街小面老街小面,老街人最喜爱的小吃。貌不惊人的一道面,里头大有讲究。巴掌大的面团,要加一遍蛋、两遍水、九九八十一遍揉,直至面团柔润光滑,再将其抻好。有了年月的师傅手如杆秤,要几两全凭手抓,眯着眼都不差毫厘!面细,入锅不合盖,多用笊篱来煮,八分熟捞出,冷水凉过,长筷挑起,那面条根根细如银丝,条条绵如垂柳。老街上,平时跑腿抡膀子的苦力,给人缝补洗涮的婆娘,口袋里有了几个不用救急的铜板,就会带着老人孩子过来,给老人孩子弄碗面,一家老小这就算解了馋。老街首富海爷,也特好这口。时常,
7、饭点一到,海爷对着府上一桌子山珍海味皱眉瞪眼,筷子拿在手里,戳戳猪肘,点点螃蟹而后咂咂嘴,筷子一扔,走啦!管家瞧见,不用问,立刻抄起海爷用的正德碗、拎个酒壶,跟着走吧,海爷一准儿想吃小面了!海爷吃面,总是先喝三口鲜汤开胃,再吃口面、续口酒,面吃完,碗里必留一口鲜汤。最后碗一抬,头一仰,胡须一捋,呼出一口热辣辣的白气。此时,再看海爷的脸,笑起来花白胡子都是一抖一抖的。这天,面馆孙掌柜隔着几桌人瞅见海爷正往外呼白气,立刻从柜台里头出来,到门口候着,海爷的管家正欲结账,孙掌柜弓着腰作揖道:“海爷,您老的账,早有人结了。”海爷心想:“必定是刚才哪位东家、掌柜,付账时就手把自己的面钱给付了。”一碗面不值
8、几个钱,无需吆喝。平日,海爷他自个儿不吭声地帮人结了多少碗面,也都没个数。海爷遂转身,抬脚就走。此后,隔三差五,海爷又来吃了几次小面,回回都被人预先结了账。海爷忍不住问孙掌柜,“谁啊这是?”孙掌柜说:“我也不认识,这人浓眉阔脸大胡子,来时吃了碗面,狼吞虎咽地拨到嘴里,喊了声好,就是这个味儿!而后就向我打听您,边说边扔了两块银锭给我,说海爷这辈子的面钱,他都包了。”海爷纳闷了,多新鲜的事儿!哪有光给人掏银子不留名的?孙掌柜作揖道:“要我猜,定是海爷您早年积德,暗中报您的恩来了。”海爷微微一笑,哪有报恩报到面馆来的?转脸,海爷扔了块碎银子给孙掌柜,他再来,就说好意我心领了。我吃面,让别人付钱,这样
9、的面,我吃不香!几天后,孙掌柜又碰见海爷,赶忙笑脸相迎道:“海爷,那位爷又来了,我把您的话照实告诉他,他那脸沉得像块黑秤砣,愣说您不给面子。您看这事”“这样好了”,海爷说,“今后,我来吃面,面钱我照给。他的那份心意,你就记下来,贴到墙上,我吃一碗,你就贴一张。将来,若有老幼病残孤儿寡母的流落到这儿,你就撕一张,替我给人家下碗面。如何?”孙掌柜点了点头,弓腰拱手,佩服不已。这事,很快传遍了老街。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吃小面时也学海爷,吃一碗,付两份钱,那一份贴墙上。墙上的纸片,不断有人撕,也不断有人贴,天长日久的,纸片不仅没少,反而密密麻麻的,越来越多。现今,当年的面馆早已消失。那时的小面传到今天
10、也变了很多味道。惟有这个吃面的故事,连同那些鲜活的人物,在老街百姓的嘴里,津津乐道,代代相传。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本文人物描写生动形象,试赏析下列语句。时常,饭点一到,海爷对着府上一桌子山珍海味皱眉瞪眼,筷子拿在手里,戳戳猪肘,点点螃蟹而后咂咂嘴,筷子一扔,走啦!3小说中写了一个给海爷付面钱却不留姓留名的人,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海爷的形象特点。2、母 亲 鞋梁晓娜临近母亲节,不知道从哪传出儿女送鞋给母亲,母亲便可平安的说法。聪明的商家自是不肯错过狠狠赚一笔的商机,各种优惠条幅铺天盖地:“母亲节,全场买两双即送一双母亲鞋”“母亲节当天,买母亲鞋五折”“买
11、母亲鞋满88即送康乃馨一支”等等。我接孩子放学的路上,碰到朋友一手拿康乃馨,一手提着新鞋,和母亲有说有笑,朋友一脸灿烂。我真想也能给自己的母亲买一双鞋,可再也没机会了!心里对母亲的愧疚油然而生。母亲去世的时候,穿的是那种极其便宜的凉鞋。我们找遍了她的箱箱柜柜,连双像样的皮鞋都没有。我们兄妹四个,虽说不是百万富翁,可家家小日子都过得有滋有味。谁家也不缺吃不缺穿,但谁也没有想起为故乡的母亲做些什么,母亲从未开口要求过什么。她总是说:“家里有钱花,我们有衣服有鞋,身体也好,什么都不缺!”我们每年为爱人、为孩子、为自己添置着不同款式的皮鞋,唯独忘了母亲。一直到那个暴雨骤起的夏夜,母亲猝不及防地走了。母
12、亲没来得及说一句话,她做的最后一个动作,就是用仅能动的那条腿强撑着下地,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她的意思,她是要回家,不愿做开颅手术。也许她在那一刻,想的最多的是,为我们省下那笔高昂的手术费。我和二姐怕她光着的双脚撑在地上,再冻着了,便握着她的光脚往床上挪。可当我触摸到那双痩瘪的光脚时才发现,母亲的脚是那样的冰,是那样的凉。母亲生病住院后,我们为了方便照顾,竟一直让她光着双脚,没为她穿过一双暖和的鞋,全然不知她的冷暖。母亲就这样走了,光着双脚,带着我们不知不顾的寒冷,走了。安葬了母亲之后,我们兄妹几个又像多年前一样,在高速路口挥挥手,各自向不同的方向奔去。一年后,我们又从天涯海角飞回故乡为母亲过周年
13、祭日。母亲的坟头已长满了青草,我们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找到母亲的坟。打电话给父亲,告诉他我们到了村外。父亲知道我们一定会先去坟地看母亲,就打着雨伞,拿着两双旧胶鞋来了。父亲说:“家里下一星期雨了,快把你们的高跟鞋脱了吧,路太难走!这是你妈的胶鞋,下葬的时候忘了烧。你们凑合着穿一天!”我和二姐接过父亲递过来的鞋,鞋上布满了补丁,里面仿佛还有母亲的余温。我终于没能忍住,失声痛哭。姐姐说:“除了哭,咱们还能给母亲做什么?”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更加大声地哭泣。那夜,我做了个梦,梦见一个金灿灿的黄昏,母亲就坐在门前的枣树底下纳鞋底。母亲每扎几下,就抬头看看红彤彤的天,暖暖的阳光斜照在母亲干皱的脸上。小时
14、候的我们,不知道踩碎了母亲多少个斜阳。如今回想起来,母亲就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黄昏里,将自己一生的年华,都纳进了儿女们脚上的千层鞋底。母亲一生为我们做过太多的鞋,可是长大后,我们谁也不愿穿母亲做的布鞋,觉得穿着一双黑布鞋走在楼宇林立的都市里特别寒碜,尽管母亲做鞋的手艺是村里最好的。母亲仍不厌其烦地做着我们水远都不会穿的布鞋,一双一双挤满了家里那个蓝色的布包。母亲走了,这些崭新的布鞋成了母亲的遗物,一双双布鞋静静地望着我们,望得我们泪如泉涌(选自河南能源报2016年11月03 有删改)1文章开头写商家热闹的促销活动和遇见朋友与母亲有说有笑的情景,有何作用?2你如何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母亲就是在这
15、样一个又一个的黄昏里,将自己一生的年华,都纳进了儿女们脚上的千层鞋底。3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母亲走了,这些崭新的布鞋成了母亲的遗物,一双双布鞋静静地望着我们,望得我们泪如泉涌4下面句子划线部分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何作用? (1)她总是说:“家里有钱花,我们有衣服有鞋,身体也好,什么都不缺!” (2)那夜,我做了个梦,梦见一个金灿灿的黄昏,母亲就坐在门前的枣树底下纳鞋底。母亲每扎几下,就抬头看看红彤彤的天,暖暖的阳光斜照在母亲干皱的脸上。四、写作题(4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
16、或许是一种思想请以“重拾”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并把题目誊抄到答题卡指定位置。(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600字。(3)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参考答案:一 DBDDB(1)隔江犹唱后庭花(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3)志在千里(4)芳草萋萋鹦鹉洲(5)青林翠竹,四时俱备(6)月下飞天镜(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二 1A2D3娄公有高尚的德行,我被他包容却不知道,我不及他太远了4娄师德笑对李昭德的嘲讽;教辞行将要赴任的弟弟,遇事要忍耐;举荐狄仁杰。三 1海爷打听每次帮他结账的人,但是“付账人”没留姓名,海爷把“付账人”的
17、那份面钱记在墙上,留给更需要的人用。2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和叠词的运用(答出其中一点也可),形象地描写出海爷面对一桌子的山珍海味时毫无胃口不感兴趣,与后文写海爷吃面时的惬意享受形成鲜明对比。3侧面突出海爷形象,写出海爷豪爽热心,仗义助人的性格特点。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好奇心,推动情节发展。升华主题,画龙点睛。4(1)海爷平时没少帮助贫弱的人结账,看出他乐善好施、热道古肠。( 2 )海爷第一次接受别人的付账,“无需吆喝”,之后婉拒每次被人结账,“让别人结账,这样的面,我吃不香!”看出他重义轻利,为人豪爽。(3)海爷把付账人的那份面钱记在墙上,留给更需要的人用,看出他为人仗义,乐于助人,处世变通。1照应题目(点题),引出我对母亲的追思(思念、缅怀),衬托出我内心无母可孝的难过和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2母亲为我们做布鞋耗去了她美好的人生岁月,她把对子女深沉的爱都纳进了一双双鞋里。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3“望”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鞋人的情态。作者睹物思人,仿佛觉得是母亲在望着自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内心的自责以及失去母亲的痛苦之情。4语言描写。表现母亲处处为子女着想,不愿给子女添麻烦。(2)环境(景物)描写。写出了傍晚时的美丽温馨,烘托出母亲纳鞋底时内心的愉悦,衬托了母亲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四 9 / 9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