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通市七年级下册期末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一、选择题1下列陈述中不属于观点、属于事实的是:A“露西”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方式运动B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C1929年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D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如图是人类同卵双胞胎形成的过程示意图,代表生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都发生在输卵管中B过程伴随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C过程所需能量均来自卵黄中的营养物质D两个胚胎发育成的个体性别相同、性状极为相似3在学习过程中,框架图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概念的有效方法,下列选项中符合该框架图中、对应关系的是()A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B动物细胞液泡细胞壁C
2、无机物水蛋白质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4将花生种子在白纸上挤压,可以看到纸上留下油迹,这说明花生中含有( )A蛋白质B糖类C维生素D脂肪5图是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曲线代表脂肪消化过程,Y曲线代表淀粉消化的过程B淀粉、蛋白质、脂肪主要消化的部位是C胃C在消化道D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D食物进入大肠前,X被分解成葡萄糖,Y被分解成氨基酸6下图是某同学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的实验操作过程,下列各项关于实验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1变蓝,2变蓝B1变蓝,2不变蓝C1不变蓝,2变蓝D1不变蓝,2不变蓝
3、7下列不属于人和动物体的消化器官的结构的是A胃B肝C肾D肠8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的示意图。由b到c和由c到d分别表示正在 ( )A吸气、呼气 B呼气、吸气C吸气、屏气 D屏气、呼气9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不包括()A肺泡数量多B包绕丰富的毛细血管C肺泡壁很薄D肺泡壁由一层细胞膜构成10鼻腔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清洁和温暖,与此功能无关的是( )A鼻黏膜能够分泌黏液B鼻黏膜内有嗅细胞C鼻腔内有鼻毛D鼻腔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11血液流经下列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的是( )肝脏 小肠 大肠 肾脏 胰腺 肺 皮肤 膀胱ABCD12如图是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代表不同的
4、结构,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肾单位是由图中构成的B都是动脉,其内流的都是动脉血C正常情况下,中液体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D正常情况下,中液体流经时,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13肾脏相当于人体的净化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分子蛋白质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B正常人的尿液中一般检测不到葡萄糖C流出肾脏的血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减少D人体每天排出的尿量远远小于原尿量14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尿素是流经甲后形成的B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流经甲后会明显减少C甲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在丙处会被重吸收15人体中血液循环是物质运输的主要方式,
5、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动脉里流动脉血,静脉里流静脉血B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3层细胞膜C同一个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拥有相同的基因组成D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是少量输血时,O型可以万能输血,AB型可以万能受血16如图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其中H为上肢动脉能表示该图含义的正确组合为()A曲线代表氧气在血液中的变化B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变化B曲线代表氧在血液中的变化I表示上肢静脉J表示上肢毛细血管I表示上肢毛细血管ABCD17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具有细胞核的是()A红细胞B血红蛋白C白细胞D血小板18如图是人体肺部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6、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图中a表示二氧化碳进入肺泡B当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膈肌收缩C图中b表示氧气进入血液D当血液流经肺泡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19如图甲为“观察小鱼尾鳙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材料:图乙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表示血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B是小动脉,判断依据是血液由主干血管流向分支血管C观察到红细胞呈红色是因为富含血红蛋白D可观察到静脉比动脉管壁厚、分布深20生物体的一些生命活动是按照一定方向进行的,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A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方向:静脉毛细血管动脉B尿液排出体外的方向:
7、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C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中传导的方向:短突起细胞体长突起D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胚胎的方向:母体胎盘脐带胚胎21下列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C脑干不属于脑的组成部分D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22如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某人被针扎之后,能感觉到疼痛,但不能完成缩手动作,可能受损的结构是()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23如图是关于狗的“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未经过训练的狗进食时,分泌唾液是条件反射B未经过训练的狗,铃声也能引起唾液分泌反射C无
8、关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反复结合而建立条件反射D条件反射建立后,一般是比较稳定,难以消退24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细胞体,是树突B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C兴奋或神经冲动只能由传导D该图可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25如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图中序号代表( )A细胞体B神经末梢C树突D神经纤维26清刘老残游记第二回中这样描写说书姑娘白妞:“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文中的“白水银”和“两丸黑水银”分别指()A巩膜、瞳孔、晶状体B视网膜、瞳孔、虹膜C巩膜、虹膜、瞳孔D角膜、瞳孔、晶状体27一些同学经常玩
9、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导致患上近视眼。下列关于近视眼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晶状体曲度过大B玻璃体曲度过小C晶状体曲度过小D眼球前后径过小28我国北方人主要靠摄入禾谷类食物,经过消化系统转化为葡萄糖后进入血液(如图),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作为能量的来源。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可在人体口腔中进行B胰岛素参与调节人体的血糖平衡C血糖最终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D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29如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引起图中cd段血糖浓度快速下降的激素是( ) 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D雌性激素30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己吹响,美丽中
10、国将由我们来建设。这就要求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转变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下列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B大力提倡并推广新能源汽车等交通工具C避免长明灯和长流水D“使用公筷,模筷有爱”,因此大力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二、实验探究综合题31坐在考场的你此刻大脑如陀螺般飞速运转,笔尖轻快地写下答案,这些生命活动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而能量来自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食物中主要供能量的有机物是_。(2)在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标号_,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标号_。(3)在图二中X、Y、W三条曲线代表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
11、道中的变化情况,表示淀粉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淀粉最终消化成_才能被吸收。(4)我们感冒时吃的胶囊往往是用淀粉做成,主要原因是避免对图一中标号_产生刺激,图二中曲线_所代表的营养物质是从这部位开始被消化的。(5)图二中C是_,里面含有许多环形皱襞和_,能加大其表面积。(6)为保证在期末考试中能有充足的能量,餐厅的午餐中有大米饭、红烧肉、麻辣豆腐从合理营养的角度还应该添加_(选项:清蒸鱼、炒小白菜、牛肉汤)。32下图为模拟膈肌运动实验的装置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模拟的结构是_,D模拟的结构是_。(2)乙模型模拟的状态是_(呼气,吸气),此时,瓶内气压_(大于,小于)外界气压。(3)图
12、甲状态中,膈肌处于_(收缩,舒张)状态。(4)大气中有很多可被人体吸人的细微颗粒物,其直径越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对 _的影响最大。33下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血管中流的血液是_,血管中流的血液是_。(2)图中和l之间的瓣膜叫做_,和之间的瓣膜叫做_。(3)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其中肺循环的起点是 _,终点是 _。(4)在血液循环过程中,和的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处于_(结合或分离)状态,原因是这条循环途径在_处进行了气体交换。34下图是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结构 _ 和 _构成肾小体
13、,肾小体和图中的 _构成一个肾单位。(2)如果尿液中出现红细胞,则发生变病的可能是 _。(3)中的液体叫做_ ,正常情况下,它与血浆的成分相比,缺少了_ 。(4)图中能够重新吸收管内液体中全部的_ ,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35“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云南保山“最美警察”马红的不懈追求.下面是她工作中的寻常一幕。(1)马警官看到一辆行驶异常的汽车由远而近开来,主要是由于图1中 _的曲度可以调节,在 _上形成物像,最终在_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2)她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_(选填“简单”或“复杂”)反射。(3)“请你出示你的驾照”,随着马警官声音的响起
14、,司机图2 _中的感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沿着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由于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司机在接受相应处罚的同时也面红耳赤地向马警官表示以后一定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此现象说明人体生命活动在受到_的调节和控制的同时,还受到_调节的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科学家的观点是根据事实提出的,对同一个问题,科学家因为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同,可能会发现不同的事实,提出不同的观点;对于同一个事实,科学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注意区分事实与观点是十分重要的。【详解】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只是一种观点,因为无证据可证明其能直立行走,A不符
15、合题意。B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还只是科学家推测的一种观点,无确凿 证据可以证明,B不符合题意。C1929年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这是事实,C符合题意。D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是对问题的看法,属于观点,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事实和观点含义。2C【详解】观图可知:受精、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过程发生在输卵管中,A正确;过程伴随着细胞的分裂、分化,B正确;过程所需能量来自卵黄中的营养物质,所需能量均来解析:C【详解】观图可知:受精、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过程发生在输卵管中,A正确;过程伴随着细胞的分裂、分化
16、,B正确;过程所需能量来自卵黄中的营养物质,所需能量均来自母体,C错误;两个胚胎有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因此性别相同、性状极为相似,D正确。点睛:关键:胎盘是胎儿在子宫中发育时获取营养的通道。营养物质是来自于母体。3A【分析】观图可知:I包括II和III,II和III是并列关系,解答即可。【详解】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内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和线粒体是并列关系,A符合题意;动物细胞无液泡和细胞壁,B不符合题意;蛋白质是有机物,无机物中不包括蛋白质,C不符合题意;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是并列关系,D不符合题意。【点睛】仔细观图,掌握图中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D【分析】种子的成分如下图:,有机物是含
17、碳的化合物,容易燃烧,而无机物是不含碳的,熔点高,不易燃烧。不同种子的成分有所差异。5C【解析】【分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如下:【详解】淀粉的消化始自口腔,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适于胃,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在小肠内进行,最终消化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曲线X代表的物质自口腔开始消化,在小肠内被消化完,此物质应为淀粉;曲线Y代表的物质在胃内开始被消化,在小肠内被分解完毕,此物质应为蛋白质;曲线W代表的物质只在小肠内被消化,此物质应为脂肪,故A不符合题意;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它对蛋白质、脂肪和淀粉都有消化作用,三种物质均在D小肠内彻
18、底消化数量剧减,曲线大幅度下降,小肠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消化的主要场所,故B不符合题意;小肠中的消化液有胆汁、肠液、和胰液。其中,胆汁是一种特殊的消化液,由肝脏分泌产生,储存在胆囊中,流入小肠发挥作用,不含有消化酶,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故C符合题意;食物进入大肠前,X淀粉被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Y是脂肪,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6B【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
19、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详解】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的实验过程是制备淀粉浆糊;在1和2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淀粉浆糊;1试管中加清水起对照作用,2号试管加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两支试管进行恒温,主要是酶消化淀粉时需一定的温度;分别在1和2试管中加入碘液,结果是1号试管变成蓝色,因为没有唾液淀粉酶,淀粉没有被消化,所以淀粉遇碘变成蓝色,2号试管不变成蓝色,因为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
20、了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成蓝色。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7C【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构成消化道的器官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肝脏、胰腺、唾液腺、胃腺和肠腺。【详解】A、胃是消化道的器官,不符合题意。B、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属于消化器官,不符合题意。C、肾脏属于人体的泌尿系统,不属于消化器官,符合题意。D、肠属于人体的消化器官,不符合题意。【点睛】知道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8A【解析】曲线图中,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当肋间
21、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导致外界气压气管气压肺内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图cd时和图曲线a-b段表示的相似,都是呼气状态。曲线图中,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导致外界气压气管气压肺内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当人在水中站立时,感觉呼吸
22、不畅,是因为bc表示的吸气过程受到了影响。故选A。点睛: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差而形成的。图示中表示的是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9D【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详解】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
23、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肺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10B【分析】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详解】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呼吸道还具有温暖、清洁和湿润进入体内空气的作用:鼻腔黏膜内的丰富的毛细血管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嗅细胞与人的嗅觉有关,B符合题意。【点睛】此题考查了鼻腔对吸入空气的作用。11D【分析
24、】血液中运输的代谢废物是二氧化碳、尿素、水和无机盐等,其中二氧化碳必须通过呼吸排出,也就是血液经过肺的时候进行了气体交换,氧气进入人体,二氧化碳被呼出;而尿素等则是在肾脏里以形成尿液的形解析:D【分析】血液中运输的代谢废物是二氧化碳、尿素、水和无机盐等,其中二氧化碳必须通过呼吸排出,也就是血液经过肺的时候进行了气体交换,氧气进入人体,二氧化碳被呼出;而尿素等则是在肾脏里以形成尿液的形式排出的,所以血液经过肺的时候二氧化碳大大减少,而经过了肾脏之后,尿素等代谢废物也大大减少。血液流经肺后,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二氧化碳会减少,血液流经皮肤后,形成了汗液,尿素等代谢废物也大大减少。【学科网考点定位】排泄
25、的概念、途径和意义。【名师点睛】排泄的三条途径,即: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把水、尿素和无机盐排出体外;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把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把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详解】12A【分析】图中是入球小动脉,是肾小球,是出球小动脉,是肾小管,是肾小囊。【详解】A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因此,解析:A【分析】图中是入球小动脉,是肾小球,是出球小动脉,是肾小管,是肾小囊。【详解】A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因此,肾单位是由图中肾小球、肾小囊、肾小
26、管构成,A错误。B是入球小动脉,是出球小动脉,其内流的都是动脉血,B正确。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正常情况下,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C正确。D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正常情况下,肾小囊中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所以尿液中不含葡萄糖,D正确。故选A。【点睛】注意掌握泌尿系统、肾单位的组成和尿的形成过程有关知识点。13A【详解】分析:血液通过肾动脉
27、流入入球小动脉,再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解析:A【详解】分析:血液通过肾动脉流入入球小动脉,再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详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都能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A错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会把全部的葡萄糖重吸收,所以
28、尿液中没有葡萄糖,B正确;从肾流出的血液,氧减少,无机盐减少、营养物质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C正确;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所以人体每天排出的尿量远远小于原尿量,D正确。 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尿的形成过程。14B【分析】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图中甲是肾脏,乙是输尿管,丙是膀胱,丁是尿道。【详解】甲是肾脏,尿素是人体的组织细胞进行生理活动时产生的,并不是在甲处形成的,A解析:B【分析】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图中甲是肾脏,乙是输尿管,丙是膀胱,丁是尿道
29、。【详解】甲是肾脏,尿素是人体的组织细胞进行生理活动时产生的,并不是在甲处形成的,A错误;乙为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血液在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与肾小管的重吸收等过程,将血液中多余的水分、尿素等物质形成尿排出体外,B正确;体内的一些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所以乙为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除了肾脏之外,还有呼吸系统和皮肤等,也可以排出
30、废物的作用,C错误;丙是膀胱,有暂时储存尿液的功能,血液中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在肾小管重吸收,D错误。【点睛】尿的形成和排出是中考的常考点,要好好掌握。15D【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详解】A.动脉血和静脉血主要
31、是根据是血液中的含氧量来划分的,不是依流动的血管来划分的,如肺动脉里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A错误。B.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肺泡壁的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的细胞膜2层、进入红细胞的细胞膜1层,因此共需穿过5层细胞膜,B错误。C.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白细胞有细胞核,拥有不同的基因组成,C错误。D.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是少量输血时,O型可以万能输血,AB型可以万能受血,D正确。16C【详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两图对照可知,血液流经上肢组织细胞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流经组织细胞
32、时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H为上肢动脉,H内的血液是含氧丰富、含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上肢动脉中的血液流经上肢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不断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通过气体扩散,血液中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当血液流经上肢静脉时,不再发生气体交换。因而,I是上肢毛细血管,J是上肢静脉,A曲线代表氧气在血液中的变化,B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变化。故选C。17C【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详解】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呼吸载体携带氧气至全身各组织,A不符合题意;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一直种红色含铁
33、的蛋白质,无细胞结构,B不符合题意;白细胞有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少的,其主要功能就是抵御病毒和细菌的侵袭,保证人体的健康,C符合题意;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得多,无细胞核,,D不符合题意。【点睛】知道血细胞中三种细胞的结构即可解答。18D【解析】图中a表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气体是氧气。c表示吸气,d表示呼气。图中a表示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A正确;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即肺吸气。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
34、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B正确;图中b表示氧气扩散进入血液,C正确;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D错误。19D【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图中是动脉,是毛细血管,是静脉。【详解】A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含色素少的活小鱼,A正确。B图中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B正确。C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C正确。D动脉较厚、弹性大,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静脉有的分布较深
35、,有的分布较浅,较薄,弹性小,D错误。故选D。【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20A【分析】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解析:A【分析】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
36、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详解】A由分析可知,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方向: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A错误。B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至膀胱;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而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因此, 人体尿液排出的过程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B正确。C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够将兴奋传导到其他的神经元,这种可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树突(短突起)细胞体轴突(长突起),C正确。D人的胚胎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
37、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胚胎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胚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故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胚胎的方向是母体胎盘脐带胚胎,D正确。故选A。21C【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详解】A大脑半球的解析:C【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详解】A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称为大脑皮层。大脑皮
38、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A正确。B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B正确。C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C错误。D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是神经元胞体聚集部位,有反射功能;白质由神经纤维构 成,有传导功能,D正确。 故选C。22D【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题图中:是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是神经中枢、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详解】反射的进行必须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若感受器解析:D【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39、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题图中:是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是神经中枢、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详解】反射的进行必须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若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受损,人被针扎之后,不能完成反射(缩手),也不会产生疼痛的感觉。若传出神经受损,人不能完成反射,故不能缩手。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传导给大脑,人会感觉到疼痛。所以, 如果传出神经断裂,该人会感觉到疼痛(有感觉),但不会不会产生缩手现象。故选D。23C【分析】狗的“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给狗进食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给狗听铃声不会引起唾液分泌,铃声与唾液分泌无关,称为无关刺激。但是,如在每次给狗进食之前,
40、先给听铃解析:C【分析】狗的“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给狗进食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给狗听铃声不会引起唾液分泌,铃声与唾液分泌无关,称为无关刺激。但是,如在每次给狗进食之前,先给听铃声,这样经多次结合后,当铃声一出现,狗就有唾液分泌。这时,铃声已成为进食(非条件刺激)的信号,称为信号刺激或条件刺激。由条件刺激(铃声)的单独出现所引起的唾液分泌,称为食物唾液分泌条件反射。使狗建立了“铃声-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可见,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非条件刺激与无关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详解】A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
41、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狗在进食时出现流唾液现象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活动,称为非条件反射,A错误。B铃声能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是复杂的条件反射,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未经过训练的狗,铃声不能引起唾液分泌反射,B错误。C条件反射建立后,必须用非条件刺激物强化条件刺激物,才能巩固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否则,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退。所以无关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反复结合而建立条件反射,C正确。D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才能形成,条件反射建立后,如长期未加训练,还是会消退的,D错误。故选C。【点睛】关键是知道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以及特点。24B
42、【分析】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图示中:是树突,是细胞体,是轴突,是神经末梢。【详解】图示中:是树突,是细胞体,是轴突,是神经末梢,A错误;神经元是神经系解析:B【分析】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图示中:是树突,是细胞体,是轴突,是神经末梢。【详解】图示中:是树突,是细胞体,是轴突,是神经末梢,A错误;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其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B正确;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树突细胞体轴突。可见神经冲动不是只能由传导的。C错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该图缺少感受器、效应器,不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错误。【点睛】
43、牢记掌握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解题关键,可结合神经元的结构图来掌握。25B【分析】观图可知:是细胞核、是树突、是轴突、是神经末梢、是胞体,解答即可。【详解】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解析:B【分析】观图可知:是细胞核、是树突、是轴突、是神经末梢、是胞体,解答即可。【详解】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
44、它的神经元。分析可知,是细胞核、是树突、是轴突、是神经末梢、是胞体。故选B。26C【详解】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解析:C【详解】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