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理答题分析思路 一、自然环境特征 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河湖)/植被/土壤、自然资源(如矿产)、自然灾害等 二、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其它位置(如交通位置、经济位置) 三、地形特征 ①地形类型(以…为主、分区) ②地势高低 ③地势起伏 ④独有的地貌特点 四、气候特征 气温:均温、最冷(热)月、年较差 降水:总量、雨季(分配)、季节变化 光照:强弱、时间长短 影响光照因素:海拔高低、天气、纬度(昼长及太阳高度角)、坡向、能见度 风 :风向、风速 影响风向因素: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影响风速因素:下
2、垫面状况、源地远近、地形等(若有等压线则看疏密) 五、河流 1.水文特征 ①流量(水位)、②含沙量、③汛期、④结冰期、⑤凌汛、⑥流速(水能) 我国内流河水文特征:①流量较小 ②夏季流量较大,冬季可能断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③含沙量较大 ④夏季形成汛期 ⑤冬季有结冰期 2.水系特征 (1)流向、流程、流域、支(汊)流——四流 (2)河道曲直、落差、水系形状 (3)源地、上中下游分界、注入 3.水运 ①河流:流量及季节变化、流速、通航里程、结冰期、河宽水深状况、运河 ②社会经济:人口城市、经济状况 4.水能:径流量大小、落差 5.(1)水灾(暴
3、雨洪灾) 自然原因:①气候:该时段降水多、降水集中或降水变率大 ②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河流:支流多或支流同时汇集、流域面积广、河道弯曲 无天然入海口(淮河)、地上河(黄河下游、荆江) 人为原因:④上游植被破坏,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⑤围湖造田,湖泊调节作用减弱 (2)水灾(融雪洪灾) 季节:春季 天气:晴 (3)水灾(冰凌洪灾) 季节:初春或深秋 河流:有结冰期、低纬向高纬 6.水量:(1)时间变化: 夏汛(原因:降水多或气温高冰川融水多) 冬汛(原因:降水多) 冬季断流(原因:无冰川融水补给或河流封冻) (2)空间变化:内流河流量减少直至
4、断流(蒸发、下渗、无支流补给、上游用水量大) 流量增加(上游来水、支流汇入、流域河水补给) 7.水库: 有利——调蓄防洪(水利)、水运、水电、水产、供水/灌溉(水资源)、旅游(水景); 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降解污染物、拦截泥沙。 不利——迁移居民、淹没耕地和文物古迹、上游河床淤积 8-10.河水补给、水循环、海水运动——洋流 六、湖泊 1.湖泊增大(缩小)成因分析: 外流湖缩小原因:①泥沙淤积 ②围湖造田 内流湖缩小原因:(1)气候变干旱,降水减少 (2)降水少蒸发大、全球变暖蒸发加大 (3)大量引河水灌溉,入湖径流减少 (4)植被破坏,涵养水源功能
5、下降 内流湖增大原因:降水增多、全球变暖冰川融水增多、生态好转 七、描述 1.一条等值线描述:走向(形态、凸向)描述,尤其要关注走向的变化 2.数条等值线描述: (1)走向(形态、凸向) (2)递变 (3)疏密 3.通过线状等值线来描述某地理事物分布特征: (1)总体或分区 (2)递变 (3)梯度(疏密) (4)极值 八、因素 1.气候:纬度、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海陆因素、地形、洋流、人类活动 2.气温:纬度、下垫面(热力性质/反射率)、地形(海拔与阻挡气流)、洋流、气象(反射作用)、人类活动 3.降水:大气环
6、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 4.影响光照因素:海拔高低、天气、纬度(昼长及太阳高度角)、坡向、能见度 5.风速:下垫面状况、源地远近、地形等(若有等压线则看疏密) 6.雪线高低因素:气温、降水、地形 九、区位 1.农业 自然:地形、气候、土壤、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市场、交通、政策、地价、技术、劳动力、种植经验、主食消费习惯 2.工业 自然:地形、水源、矿产 社会经济:原料/能源/市场/劳动力/技术;交通/土地/集聚;环境;政策/基础/信息/平衡性别/个人偏好。 3.城市 自然:地形、气候、河流(湖/海) 社会经济:交通/资源/政治;科技/旅游;农业/城市/
7、口岸;军事/宗教。 4.商业:大量的消费人口(市场)、便捷的交通 5.铁路、公路 自然:地形平坦、地质灾害少、占用耕地少、生态破坏少等 社会经济(首要):■交通:人口、城市多,交通流量大,交通紧张 ■经济: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矿产开发、旅游、区域交流等 ■政治:巩固国防、民族团结等 ■技术:先进技术的支撑 6.港口:自然条件:①水深水阔 ②港湾避风 ③地面平坦,易于建港 社会经济:④腹地 ⑤城市(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①②为水域 ——③④⑤为陆域 7.机场 自然:①良好的地质条件,保证地基稳定 ②地形平坦开阔,有适当的坡度,以利于排
8、水 ③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小,风速较小的地方 ④布置在城市郊区 社会经济:机场与城市之间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8.卫星发射基地 纬度: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离心力大),节省能源。 气候:晴天多,能见度高 地形:平坦开阔 安全性:人口、城镇稀少/环海 交通:海运优势,可以运送大型设备 9.渔场 ①寒暖流交汇 ②上升流(冷海水上泛) ③地处大陆架,生物光合作用强 ④位于河流入海口,营养盐类(饵料)丰富 10.盐场 ①地形平坦 ②降水较少 ③光照强、气温较高,蒸发大 11.滑雪场 山地、降水(雪)多
9、 十、其它 1.含沙量:流域状况(植被、土质、降水强度、地形坡度)、流速流量、水库 2.植被丰富:垂直地带性、地面水热条件好或存在多种气候 3.正比例与正相关、逐年上升或波动 4.喀斯特地貌影响:(1)旅游资源 (2)多地下溶洞,易引起坍塌 (3)地表水下渗,易造成干旱 (4)土层薄,易引发石漠化 5.河谷、内陆盆地夏季气温高 ①河谷(盆地)热空气不易扩散 ②周围空气流向谷地(盆地),气流下沉温度升高 ③河谷(盆地)海拔低 ④晴天多 6.大气污染物减低:对流扩散(上)、风(平)、降水(下) 7.干旱:西北干旱、华北春旱、江淮伏旱、西南冬春连旱、华南冬春连旱 7.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