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春节的民间习俗调查报告实践目的: 为响应我院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 改变学习方式, 拓展学习资源, 拓宽发展空间; 激发学习兴趣, 增进生存体验; 形成服务意识, 强化社会责任。我于 1月26日至 2月17日期间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 感受节日氛围的社会实践活动, 结合新春佳节来临的契机, 依靠自己所学知识及走访长者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作业。 实践内容: 在开展活动之前, 调查传统节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们市区乡村的饮食文化习俗、 乡村的文娱及传统活动。 在调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大文化习俗时, 采取先农村后城市的方法进行调
2、查, 在此期间我发现我们的过年讲究热闹、 喜庆, 年俗也特别多。 有民谣道出过年的习俗:二十三, 送灶王; 二十四, 扫房子; 二十五, 冻豆腐; 二十六, 去买肉; 二十七, 宰公鸡; 二十八, 把面发; 二十九, 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 初二满街走。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 祭灶。有首民谣:”糖瓜祭灶, 新年来到”。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 关东糖等小食品, 由胶状麦芽糖制成, 甜中略带些酸味儿。扫尘 腊月二十四, 为扫尘之时, 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 晦气统统扫出门。在年前将房间里外打扫干净, 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扫除, 也叫除旧迎新,
3、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春节的准备 杀猪:在农村, 旧时没有冰箱, 最好的杀猪季节为春节前, 一是喜庆, 二是此时天气最冷, 能够保存较长时间, 杀猪的时候要宴请左右邻居好几桌人热热闹闹的, 现在也有二十六买猪肉之说。 蒸馒头: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 因此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 也为春节祭祖用, 也做粘豆包之类,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 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 意指做油扎食品。 置办年货:采购春节用品, 如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碗筷, 为了人丁兴旺因此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 给孩子买新衣服, 以图喜庆; 春节期间出去给长辈拜年的礼物等等。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 春贴、
4、 对联、 对子、 桃符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 ”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 ”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 ”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 贴于相应的地方; ”斗斤”也叫”门叶”, 为正方菱形, 多贴在家俱、 影壁中。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 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贴窗花、 挂年画 窗花不但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 也集装饰性、 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中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 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 因此也被称其为”窗花”。福倒( 到) 了 每逢新春佳节, 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 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代表着”幸福”、 ”福气”、 ”福
5、运”。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 都将”福”字倒过来贴, 表示”福倒( 到) 了”。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 图案有寿星寿桃、 鲤鱼跳龙门、 五谷丰登、 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 家家写大字”的说法, 写的就是”福”字。”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上、 商店中均有出售。请财神 每家为了来年财源广进, 春节都要请财神, 有的是送上门的, 说是请都要花钱买, 可是绝对不能说买。祭神祭祖 春节时, 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 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 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 后来就和”吉庆有余”、 ”连年有余”相联系。鱼既是美食, 也是供品。祭祖也是很重要的
6、, 有传下家谱的就要给祖宗供奉丰盛的祭品、 上香, 全家男丁都要祭拜, 也有在除夕之夜烧纸送”钱”祭祖, 祭祖一般要到初三结束, 在结束前女婿是不允许看丈母娘家家谱的。守岁与”年夜饭” 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 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 从掌灯时分入席, 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菜必须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 其它的随自己喜欢的定。在这”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年”的晚上, 家人团圆, 欢聚一堂。 主食是饺子, 饺子的说道很多, 最好是猪肉芹菜的, 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 一个放糖, 看谁能吃到, 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 幸福甜蜜。其实这个祝福很好,
7、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气。饺子煮好了要从锅心涝第一下几个丢外面去, 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 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过年摆供, 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 这叫作”平平安安”。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 干果、 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 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 守岁辞岁时的美食。放鞭炮 年夜饭做好还没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 这是孩子门最喜欢的节目了。其实烟花春节一般要放两次的除夕和元宵夜, 鞭炮就多了, 除夕晚饭和年夜饭前, 初一早中晚饭前都要放, 还有逢五的日子。初一初二不扫地 大年初一、 初二这两天, 孝感人不扫地、 不挑水、 不生火, 饭菜都预先弄熟
8、, 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 并在井台边烧纸钱, 说是”买水”。门神要在初二取下烧掉。拜年 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辈拜年, 给爸妈、 爷爷奶奶、 叔叔伯伯磕头, 然后大人准备红包, 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 祝福老人长寿、 健康。然后就是从初一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 要很多天。一般已婚男子携全家除夕、 初一要在父母家过年, 初二要到岳父家拜年。也有”初一不出门、 初二拜家庭、 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破五”破五”吃饺子, 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 幸福的寓意。清晨起, 家家户户放鞭炮, 特别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 把”晦气”、 ”穷气”从家中崩走。”送穷”正月初六”送
9、穷”, 是中国自古就有的一种很有特色的过年风俗, 其意就是祭送穷鬼。早在宋朝时, 送穷风俗已相当普遍。宋以后, 送穷风俗依然流行。 送穷风俗的仪式大多是: 送穷时, 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 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看来, 各地送穷, 各有各的办法。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 反映了中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 送走旧日贫穷困苦, 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元宵节 元宵节, 家家户户买元宵。元宵古称”浮元子”, 是一种雅俗共尝, 甜而不腻, 脍灸人口的民间小吃。”星灿乌云里, 珠浮浊水中”。”轻圆绝胜鸡头肉, 涌腻偏宜蟹眼汤”。古诗人如此描摩元宵圆,
10、 难怪此物历经千年, 风行不衰。挂花灯, 是山西人民欢庆元宵节必备的一种形式。每逢元农宵节来临之时, 家家户户都挂起各式各样的灯, 从十四至十六, 每晚都开, 远远望去, 楼房张灯结采五颜六色, 将整个城市装扮的富丽辉煌。放焰火, 为山西人民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 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 去看那美丽的烟火, 烟火越来变得越美, 越来越大, 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颜色越来越美越来越艳丽。文艺踩街, 堪称民间文化化妆大游行。”装扮故事, 盛饰珠宝, 钟鼓喧天, 一国若狂”。从十四到十六, 连续三天各县区的都组织大大小小的各种文艺汇演到市里来, 有民间艺术, 有现代艺
11、术展示, 有传统文艺, 有古老乐曲, 有八音会, 有古装戏, 花样之多, 数不胜数。办大型灯展。各单位都想声, 光色俱全的大型灯展在街上展出。有代表吉祥的, 有代表幸福的, 有代表古老传说的, 有带有启迪意义的。 实践总结: 春节, 全国各地除了一些共同的习俗外, 各个地方也有自己的地域色彩。近些年来, 社会上关于传统民间习俗问题的争论不少。有人认为应该移风易俗, 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反对者认为, 如果把以前的习俗都改了, 节日就会不像节日, 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人提出, 如果一律不放鞭炮, 那么过年还像过年吗? 正因为此, 因此一些城市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 又改为有条件的开禁。 由于价值取向不一样, 喜好不一样, 遇到具体事物时, 各人会有各人的选择和判断。对于传统习俗, 我们不妨采取包容的态度, 允许大家保留各自的观点和做法。随着社会的发展, 当绝大多数人的认识趋于一致时, 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与时俱进。如果不顾现实和民众心理, 单凭理想就去推行所谓的新政策、 新观念, 那会遭到群众抵制的。传统习俗的形式和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我们只可因势利导, 顺势而为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