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8 ,大小:1.56MB ,
资源ID:464572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645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五山文学中陶渊明的忠臣形象及其探源_赵文珍.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五山文学中陶渊明的忠臣形象及其探源_赵文珍.pdf

1、第 卷第 期 年 月北 方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五山文学中陶渊明的忠臣形象及其探源赵文珍(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芜湖)摘 要 日本五山文学中将陶渊明塑造为忠臣的汉诗是从室町前期开始出现的,以江西龙派为首的建仁寺友社起到关键性的引领作用。五山文学中仰慕诸葛亮、不事二朝的陶渊明形象受到黄庭坚,以及中国南宋诗论和其他宋金元诗歌的影响。五山咏菊诗中充满愤宋情绪的陶渊明形象受到刘因与僧一初的影响。陶渊明的忠臣形象常与其隐士形象在五山汉诗中交织呈现,凸显了陶渊明儒家隐逸的特点。关键词 五山文学;陶渊明;忠臣形象;汉诗;日本文学分类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日本五山文学别集的校注与研究”();安徽

2、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日本室町前期五山文学对苏轼的接受研究”()。作者简介:赵文珍,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日比较文学。陶渊明忠臣形象的形成背景中国文学史上,自从南朝钟嵘在诗品中评论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以来,陶渊明作为隐士的形象被世人所广泛接受。然而,与钟嵘大约同时期的沈约认为陶渊明是一位“耻复屈身后代”的忠臣。沈约宋书隐逸传陶潜传记载:“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此后,萧统陶渊明传南史隐逸传也沿袭此说。五臣注文选于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作诗题下进

3、一步言说道:“良曰渊明诗晋所作者皆题年号,入宋所作者但题甲子而已。意者耻事二姓,故以异之。”自此以后,“耻事二姓”之说在中国得以确立,开始流传。如颜真卿咏陶渊明诗云:“张良思报汉,龚胜耻事新。狙击不肯就,舍生悲缙绅。呜呼陶渊明,奕叶为晋臣。自以公相后,每怀宗国屯。题诗庚子岁,自为羲皇人。”赞颂陶渊明有张良、龚胜般的报国之志,弃官归田,宁为晋臣。北宋僧人思悦等人对陶渊明入宋后只书甲子的“耻事二姓”之说提出质疑,但仍有很多文人沿用旧说。到了南宋,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从理学的角度极力肯定陶渊明的君臣大义,陶渊明忠臣论大为盛行。南宋学者汤汉在陶靖节诗集注中将陶渊明的忠义气节归纳为“忠愤”二字。南宋之后

4、,陶渊明的“忠愤”人格被不断扩大,掀起了一场以“忠愤”论渊明的热潮。处于易代之际的南宋人不再关注陶渊明“耻事二姓”之说是否正确,反而要借此发挥,对陶渊明的诗文、生平作出易代意味的解读。此后,每当易代之际,文人志士争相赞颂陶渊明的忠义气节,来表达自己的易代之悲和坚决的政治态度。日本五山禅僧甚为青睐作为隐逸诗人的陶渊明。镰仓时期至南北朝时期,五山文学中的陶渊明形象主要是超凡脱俗、高韬避世的隐士形象。五山禅僧常在汉诗中表达对陶渊明的仰慕之情。如虎关师炼()重阳 诗曰:“僻居无闹事,淡薄忆陶家。”五山禅僧对陶渊明的仰慕主要源于,五山禅僧生活在五山官寺制度之下,常在官寺中任职,并把升任高职作为人生的最高

5、追求。他们身为禅僧却有了世俗之累,因此常在汉诗中表达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禅僧所追求的清净的禅修生活与陶渊明的隐逸生活恰相契合,五山禅僧笔下的陶渊明之隐逸常涂满了浓厚的佛教色彩。五山禅僧常把陶渊明饮酒其五诗所体现的高洁行径视作一种禅机,以助参禅悟道。他们常在上堂说法及偈颂、道号颂等作品中引用陶典及其诗歌。如铁舟德济(?)菊隐:“透得三玄三要句,年年篱下见黄花。渊明去后无消息,门掩西风秋日斜。”作为陶诗冲淡幽远的典范之作,饮酒其五诗本无禅宗因素,却成为禅僧借以修禅悟道的重要诗歌。陶渊明之隐逸,在五山禅僧笔下也具有了禅之意蕴。到了室町前期(),相当于中国的明朝初期,日本五山诗坛出现了大

6、量歌咏陶渊明忠臣之德的汉诗。有研究认为五山文学接受陶渊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把陶渊明看作对晋朝尽“臣节”之人,翱之惠凤(?前后)是最早描写陶渊明“臣节”的日本人。而实际上作为翱之惠凤的前辈,建仁寺友社(定期举行诗会的僧人团体)僧人江西龙派()和瑞岩龙惺()对陶渊明忠臣之德的歌颂应当早于翱之惠凤。陶渊明的忠臣形象与五山禅僧的生活并无相近之处,那么五山禅僧为何如此关注陶渊明的忠义气节?他们受到哪些中国文学作品的影响?五山禅僧笔下陶渊明的忠臣形象有何特色?以下将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讨论。仰慕诸葛亮、不事二朝的陶渊明形象及其探源 室町前期,建仁寺友社僧人江西龙派最早直接歌颂陶渊明的忠臣之德。江西龙派渊明荷锄

7、图诗云:不事二朝其徳贤,荷锄归去送残年。若销农器作兵器,典午山河寄一肩。江西龙派赞颂陶渊明“不事二朝”的贤德,认为这正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即使归隐田间,陶渊明仍然不忘守护晋室之志。江西龙派的同门师弟瑞岩龙惺亦有相近的题咏,其渊明图诗云:晋鼎迁时宋祚新,田园勇退是忠臣。宅边偏爱五株柳,翠似前朝不换春。瑞岩龙惺亦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归为其不事二朝的坚贞气节,直接赞颂陶渊明为“忠臣”,连门前的五柳也不愿其长在刘宋朝之下。二诗皆用上引渊明“耻复屈身后代”的典故来描写陶渊明之忠。江西龙派、瑞岩龙惺之后,二人的同社诗友、学艺弟子竞相歌颂陶渊明的忠义气节。南江宗沅渊明画像诗云:“国势飘摇人白头,长沙余

8、烈续无 由。宅 边 凋 落 黄 花 雨,不 照 元 嘉 以 后秋。”“元嘉”是刘宋朝宋文帝的年号。“长沙”,指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封长沙郡公。诗写陶渊明在国事飘摇之中,无法继承祖辈之余烈。宅边如雨般凋落的菊花,也不愿面对元嘉以后之秋。显然描写了陶渊明的忠晋之心。东沼周曮赞松下渊明诗云:“典午山河期霈泽,虬枝卧似孔明龙。”东沼将陶渊明比作“孔明”(诸葛亮),谓陶渊明有中兴晋室之志。建仁寺友社僧人创作的渊明濯足图题诗多描写刘宋朝泥水污足,濯足而不清,从侧面歌颂陶渊明不仕二朝之节,立意独特,別具一格。如南江宗沅渊明濯脚图诗云:“一官若踏寄奴国,双脚尘

9、泥濯不清。”又如瑞溪周凤渊明濯足图诗云:“近慕长沙远孔明,义熙年后一先生。水犹污足君休濯,四海归刘不复清。”瑞溪周凤谓陶渊明对曾祖父陶侃、诸葛亮等忠义之士有无限仰慕之情,因四海之水皆已归服刘宋朝,已为污水,不能用以濯足。此诗被禅僧如月寿印编入中华若木诗抄,且看如月寿印的注解:晚年改名陶元亮,取诸葛亮之“亮”字乎。义熙,(晋)安帝之年号也。渊明,晋臣也。晋之司马,故转称典午。在诗中云晋时,作“典午山河”。典,司也。午,马也。云司马之心也。山河,云天下之心。晋世衰微,陶渊明有中兴晋室消灭刘裕之志。然天运不济,不叶也。在此期间,作归去来辞而隐居,常醉酒而忘怀天下之事。晋之旧臣皆属刘裕,只渊明一人云不

10、仕二朝,终不出仕。亦不用刘裕之年号也。渊明诗中,至刘裕世,不书年号,只记干支也。陶用甲子之类也。三四句,前作渊明行状,此句入题。见此图,书渊明濯足之处,然濯足无用也。谓休再濯足。水虽清洁,与渊明行迹相比,若干不清也。渊明不仕二朝,四海之水归服刘裕。此注解认为瑞溪诗歌颂了陶渊明“不仕二 第 期 赵文珍:五山文学中陶渊明的忠臣形象及其探源朝”之德,后世诗人言晋时常用的“典午山河”一语,有歌咏陶渊明中兴晋室的志向之义。“典午山河”确实是中日诗人常用的诗语,如明朝僧一初墨菊诗中有句“典午山河无寸土”,又如江西龙派渊明荷锄图诗中有句“典午山河寄一肩”等,皆用以描写陶渊明的忠晋之心。注解对陶渊明仰慕诸葛亮

11、,因不仕二朝而归隐的行迹进行了详细描述。可见,五山僧人对陶渊明不仕二朝的行迹烂熟于心,故而常常对陶渊明的忠晋之心进行歌颂。那么,五山禅僧笔下仰慕诸葛亮、不仕二朝的陶渊明形象究竟源自何处?.黄庭坚的影响室町前期,五山禅僧开始全面讲授、学习黄庭坚诗,黄庭坚诗在五山禅林普及开来。五山文学中仰慕诸葛亮的陶渊明形象本自黄庭坚诗及其任渊注。黄庭坚在中国文学史上最早描写陶渊明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高度赞扬其忠臣义节。如其宿旧彭泽怀陶令诗云:“潜鱼愿深眇,渊明无由逃。彭泽当此时,沉冥一世豪。司马寒如灰,礼乐卯金刀。岁晚以字行,更始号元亮。凄其望诸葛,肮脏犹汉相。时无益州牧,指挥用诸将。平生本朝心,岁月阅江浪。空

12、余诗语工,落笔九天上。向来非无人,此友独可尚。”黄庭坚盛赞陶渊明为“一世豪”,是“独可尚”之友。陶渊明在晋亡后,更改字号为元亮,意欲像诸葛亮那样兴复故国。可惜陶渊明的这种匡扶晋室的“本朝心”,最终无法实现,只能在岁月流逝中消磨殆尽。黄庭坚推重古人,重诗文风格,也重人格风貌,提倡“行要争光日月,诗须皆可弦歌”(黄庭坚再用前韵赠子勉四首其二),崇尚陶渊明“不烦绳削而自合”(黄庭坚题意可诗后)的平淡自然诗风,也推尊其安贫乐道、固穷守节、耻事二姓的儒士之志。又如黄庭坚题伯时画松下渊明诗云:“南渡诚草草,长沙慰艰难。终风霾八表,半夜失前山。”任渊注云:“晋书陶侃传苏峻平改封长沙郡公,薨后,成帝下诏曰:作

13、藩于外,八州肃清;勤王于内,皇家以宁。昭明太子作陶渊明传曰:曽祖侃,晋大司马。又云:自以曽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著,不复肯仕。蜀中旧本元作:平生梦管葛,采菊见南山。言渊明初名元亮,本慕诸葛孔明,有当世志,晚年耻屈身异代,始自放于山林也。”“管葛”即管仲、诸葛亮并称,皆为贤相。任渊以蜀中旧本异文强调陶渊明“本慕诸葛孔明,有当世志”,报国之志甚坚,因耻于屈身异代而不得不去官归隐。任渊注黄庭坚诗集注是五山禅僧的必读书目,任渊注亦当对五山诗僧产生过影响。五山禅僧月舟寿桂编山谷幻云抄在黄庭坚宿旧彭泽怀陶令“平生本朝心,岁月阅江浪”句下注云:“萧云: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云者,所以有

14、本朝心也。菊之傲霜者,陶晚节也。南山高者,君象也。当卯金扛鼎时,不忘君者,陶一人也。”“萧”,指江西的学艺弟子正宗龙统()。他用君臣比附的方式解陶诗,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诗句中,“菊”象征陶之晚节,“南山”是“君”之象征,正与黄庭坚所论陶渊明忠晋之“本朝心”相合。然而,正宗龙统君臣比附的阐释方法存在穿凿附会的弊端。陶渊明饮酒其五诗中的“南山”意象本为逍遥自在、悠然自得的自然情趣之象征。“南山”,从其泛指南边之山的意义上来说,在中国文学中主要有两种象征意义:一是象征长生不老,长寿之义,见于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二是指隐士隐居之地,常用以表现逍遥自

15、在的精神,陶渊明饮酒其五诗即用此义。中国文学中,“南山”并无象征天子之义。正宗龙统用五山禅僧常用的君臣比附的方式解释陶诗,甚为牵强附会。不过,从中可以看出正宗龙统拥护黄庭坚所主张的陶渊明忠臣论的坚定态度。五山禅僧除了模仿黄庭坚描写陶渊明对诸葛亮的向往仰慕之情,在诗歌语言方面,还经常借鉴黄庭坚的诗语描写陶渊明的忠义气节,主要有“司马寒灰”“长沙”“本朝心”等。用“司马寒灰”者,如江西龙派读五柳先生传:“义气高哉刘宋年,更藏姓字岂非贤。可怜司马灰寒日,五柳春风吹不燃。”江西认为陶渊明正因为胸怀忠晋之心,才在刘宋年隐藏姓字,而自称“五柳先生”的。又如江西龙派渊明醉石图:“怪石古来虽屹然,伏波兴汉试龙

16、泉。可怜司马灰寒日,付与先生一醉眠。”“伏波兴汉”是指东汉开国功臣马援(前),封伏波将军,少有大志,北 方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卷以功名自许。广西桂林伏波岩有“马伏波试剑石”。马伏波曾在石边试剑展鸿志。晋宋易代,陶渊明却只能在石边一醉眠,空有报国之志。用“长沙”“本朝心”者,如翱之惠凤扇面渊明像:“长沙三世孟嘉孙,扶起本朝心独存。九鼎已移南渡后,一抔不换晋乾坤。”作为陶侃、孟嘉之后裔,陶渊明独有匡扶晋朝之心。晋元帝南渡后建立的晋朝已灭亡,九鼎已移宋,只有身边的寸土仍是“晋乾坤”,强调陶渊明的晋臣身份。又如横川景三陶渊明赞(童子负酒壶):“长沙门户夕阳多,治乱兴亡醉里过。童子不知瓮头重,

17、酒中自有晋山河。”谓陶渊明的酒壶之中“自有晋山河”,立意甚为新奇。.南宋诗论与宋金元诗歌的影响五山禅僧高度关注陶渊明的忠臣形象,经常赞颂陶渊明不事二朝之贤德,这与上引沈约宋书等文献中“耻复屈身后代”的典故有关,此外亦当受到南宋诗论与宋金元诗歌的影响。南宋诗论和宋、金、元诗歌皆极其关注陶渊明的忠义气节。南宋爱国诗人、宋末元初抗元志士在理学的影响下,不断吟咏陶渊明的忠义高节与亡国悲愤。元代的很多诗歌仍然把陶渊明视为忠义之士。首先,南宋的类书、诗话、笔记、文集等文献中的陶渊明论常论及陶渊明的忠义气节。葛立方韵语阳秋、祝穆事文类聚、王应麟困学纪闻、洪迈容斋随笔、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刘克庄后村诗话等文献,

18、多引朱熹、真德秀、韩驹、汤汉等人的言论,肯定陶渊明的忠义气节。如真德秀跋黄瀛甫拟陶诗:“或者徒知义熙以后不着年号,为耻事二姓之验,而不知其眷眷王室,盖有乃祖长沙公之心。独以力不得为,故肥遁以自绝。食薇饮水之言,衔木填海之喻,至深痛切,顾读者弗之察尔。”真德秀认为陶渊明素有曾祖长沙公报国之志,只因力所不及,不得不退隐以断念,深感遗恨之语屡见于其诗。胡仔渔隐丛话引韩驹对陶渊明述酒诗的评论,韩驹认为述酒诗有微言大义,是为国家时局而感伤之作,体现了渊明之“忠义”。洪迈容斋随笔“桃源行”条,引宋书、五臣注文选“耻复屈身后代”之典,论曰:“此说虽经前辈所记,然予切意桃源之事,以避秦为言。至云无论魏、晋,乃

19、寓意于刘裕,托之于秦,借以为喻耳。”洪迈认为陶渊明桃花源记也表现了其“耻事二姓”之志。南宋的陶渊明忠臣论,以理学家为主导,多从陶诗中寻找立论依据,得到很多文人的赞同与支持。以上文献皆在五山诗僧的读书范围之内,应当对他们的陶渊明论产生过影响。其次,南宋、金、元诗人常常赞颂陶渊明的忠义高节。如天隐龙泽编锦绣段中收有文天祥重阳:“世事濛濛醉不知,南山秋意满东篱。黄花何故无颜色,应为元嘉以后诗。”月舟寿桂注云:“文山不事元朝,渊明不事宋,二者并无不同。以此心见此诗则有味也。晋亡时,渊明饮酒忘世事而居,文山之心亦同。渊明诗:酒能驱百虑,菊为制颓龄。文山诗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即汗青。”月舟把陶渊明

20、之忠与文天祥之忠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解释,充分肯定了陶渊明“不事二君”的忠臣之德。上引南江宗沅渊明画像“宅边凋落黄花雨,不照元嘉以后秋”当本自此诗。又如,刘克庄陶渊明诗云:“卜筑堪容膝,休官免折腰。宁书处士卒,不践寄奴朝。”江西龙派袭用其成句作题渊明像诗云:“经丘寻岳鬂飘萧,遗像犹存百世标。数亩秫田三径菊,终身不践寄奴朝。”二诗皆把陶渊明归隐的原因归为其“不事二朝”之志。再如,方回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七诗云:“九日戏马台,二谢词翰英。良辰各有句,得无差过情。元嘉事其子,不救巢卵倾。渊明东篱下,焉识笳鼓鸣。兀坐把寒菊,竟亦了一生。”方回题渊明采菊图诗亦曰:“宁入东邻白莲社,不上徐州戏马台。”东晋义

21、熙十四年()九月九日重阳节,刘裕北征,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戏马台举行集会,为跟随其北征而将归隐的尚书令孔靖设宴饯行,并命群僚即兴赋诗,谢灵运即作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方回以上二诗皆以陶渊明不上戏马台为题旨,颂扬其不仕宋之德。五山诗僧仿效方回诗的汉诗有:希世灵彦戏马台图诗云:“九日登临戏马台,山河尽属寄奴来。独留典午风流在,陶令东篱菊自开。”月舟寿桂宋武帝九日游戏马台阁图诗云:“戏马台前人姓刘,重阳把酒作豪游。可怜陶令不陪宴,残菊霜荒三径秋。”此二诗诗题为戏马台图,实则是写陶渊明不愿登临戏马台的傲骨。第 期 赵文珍:五山文学中陶渊明的忠臣形象及其探源 五山咏菊诗中充满愤宋情绪的陶渊明形象及

22、其探源 五山文学中有一类咏菊诗很有特色,这类咏菊诗用“菊”意象象征陶渊明,用“刘寄奴草”意象象征刘宋朝宋武帝刘裕,通过两者的对比描写,寄寓陶渊明的愤宋情绪 对刘宋朝充满的愤恨之情。这类咏菊诗多出自建仁寺友社僧人之手,反映了同一诗社相同的创作倾向。.刘因的影响较早的题咏见于惟肖得岩,其渊明赏菊图诗云:“离离黄菊讬高趣,奴视草间刘寄奴。”“刘寄奴草”的典故与宋武帝刘裕有关,寄奴是其小名,刘寄奴草是因之而命名的一种药草。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记载:“宋武帝微时,伐荻于新洲,见一大蛇长数丈,遂射之,伤。明日复往观之,闻杵臼声,觇见数青衣童子捣药,问其故,答曰:我王为刘寄奴所射,今合药傅之。帝曰:何神也。童子

23、不答。帝叱之,皆散,收得药。人因名此草为刘寄奴。”惟肖诗中“奴视草间刘寄奴”之句出于元诗体要所收宋末元初诗人刘因()归去来图:“渊明豪气昔未除,翱翔八表凌天衢。归来荒径手自锄,草中恐生刘寄奴。中年欲与夷皓俱,晚节乐地归唐虞。”刘因诗写不得已而归田隐居的陶渊明,昔日之报国“豪气”并未去除,荷锄归隐之时,仍然对刘宋朝及刘裕抱有愤恨之情。惟肖诗借鉴刘因诗句“草中恐生刘寄奴”,亦当隐含陶渊明的愤宋情绪。上引江西渊明荷锄图题诗用陶渊明荷锄之事歌咏陶渊明的忠义气节,亦当本自此诗。元诗体要是江西龙派编纂新选集时的参考书之一,而且记录桃源瑞仙与景徐周麟的授课内容之笔记蕉窗夜话(年左右成书)“寄奴草”条亦载有刘

24、因此诗三四句,可以见出刘因此诗在五山禅林流传甚广,对五山禅僧产生了深刻影响。惟肖得岩之后,建仁寺友社后辈僧人亦常化用刘因诗句“草中恐生刘寄奴”来寄托陶渊明的愤宋情绪。如瑞岩龙惺渊明采菊图诗云:“柴桑归去鬓斑斑,忍见刘公起草间。”又如希世灵彦渊明采菊图,用儿子翰(有邻灵翰)韵诗云:“悠然采采菊花新,肯顾草间移鼎人。”再如九鼎竺重野菊诗云:“莫言野外无人撷,怕有草间刘寄奴。”以上三首诗皆隐含陶渊明对刘裕的愤恨和憎恶感,从侧面赞颂了陶渊明不仕二朝的高风亮节。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化用刘因诗句的汉诗皆同时塑造了陶渊明之隐士形象,这里描写的陶渊明之隐逸属于哪种隐逸?刘因诗句“归来荒径手自锄,草中恐生刘寄奴”是

25、对归去来图的题咏,着重描写了陶渊明作为一名儒士的隐逸,所依据的是儒家“无道则隐”的原则。刘因的陶渊明观与他的隐逸思想有很大关联。宋末元初儒士之隐逸,在时人眼中常蕴含忠义的政治意味。刘因即依据儒家“无道则隐”的原则而退隐。在刘因的影响之下,建仁寺友社僧人笔下的陶渊明之隐逸,亦当是儒家之隐逸。这就与上述前期五山文学中具有佛教色彩的陶渊明之隐逸产生了很大不同,凸显了其儒家隐逸的特点。.僧一初的影响稍晚于惟肖得岩,江西龙派的瓶菊诗亦通过菊与刘寄奴草的对比描写,寄寓陶渊明的忠晋愤宋情绪,其诗云:“世间微菊奈陶何,禁野无端刘氏 多。一 朵 宜 开 半 瓶 水,东 篱 亦 不 晋 山河。”诗写东篱亦不再是“

26、晋山河”,只有这半瓶水为陶渊明所爱之菊的容身之地,描写陶渊明作为晋遗民的坚守。这首瓶菊诗借鉴了江西龙派编新选集中所收明初僧一初(?)墨菊诗:“陶家旧本徧林丘,野草无端亦姓刘。典午山河无寸土,篱边分得一枝秋。”此诗之后被天隐龙泽选入锦绣段,宇都宮由的注云:“渊明为晋司马氏之臣,因刘裕夺晋世成刘氏而忧愁万分,云不仕二姓而隐遁。言司马氏之山河已无一寸土地,皆归刘宋之物,只有篱边一枝菊花不付刘宋,仍为晋地,与宋相分隔。因是渊明所爱之菊,故如是说。”此诗谓刘宋朝之下,陶渊明只能退而隐居,典午山河皆归刘,只有篱边一枝菊花宁愿为晋臣。菊是陶渊明之象征,歌颂了陶渊明归隐后仍坚守晋遗民的身份。江西诗反用僧一初诗

27、,谓东篱亦不再是晋山河,只有这半瓶水尚为可容身之地,亡国之悲更进一层。江西龙派还有一首寄奴草诗亦仿效僧一初墨菊诗而作:“寄奴成草数茎长,欲夺渊明篱菊香。司马灰寒不烧尽,天诛何日降秋霜。”诗题虽为寄奴草,歌颂的却是“司马灰寒”之 北 方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卷时,宁为晋臣的“渊明篱菊”之香。此诗以“寄奴草”为题,足以引起室町诗坛对“寄奴草”一词的关注与重视。室町禅林的诗坛巨匠江西龙派将僧一初的墨菊诗介绍到日本,并创作了相近的诗歌,促使“寄奴草”意象被广泛用于塑造陶渊明的忠臣形象,对“寄奴草”意象在五山禅林的流传作出了重要贡献。五山文学中陶渊明的忠臣形象与隐士形象之关联 如前所述,镰仓时代

28、末期至南北朝时期,五山文学中的陶渊明形象主要是隐士形象。到了室町前期,陶渊明的忠臣形象与隐士形象一起成为五山禅僧的描写对象。上引化用刘因诗句的五山咏菊诗在塑造陶渊明忠臣形象的同时,塑造了陶渊明之隐士形象,凸显了陶渊明儒家隐逸的特点。实际上,陶渊明的忠臣形象在五山文学中被描写之初,便离不开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描写,因为陶渊明“不事二朝”之德是从其辞官归隐的行为中体现出来的。很多禅僧把“耻事二姓”作为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来理解,在汉诗中表现其隐居生活中的“不事二朝”之志。如上文所引江西龙派渊明荷锄图:“不事二朝其徳贤,荷锄归去送残年。”瑞溪周凤陶渊明像亦云:“宋武乾坤事事新,归田甘作晋遗民。”笔者把

29、这类汉诗定义为塑造陶渊明忠臣形象的汉诗,但其实这类汉诗中塑造的忠臣形象是与其隐士形象交织在一起的,只不过凸显了其儒家隐逸的特点。另一方面,五山禅林着重塑造陶渊明隐士形象的汉诗中,也有陶渊明忠臣论影响的痕迹。如江西龙派柴桑归隐图:“故里归来鬓作翁,长沙大节力难同。门前春老五株柳,醉眼卧看飞絮风。”“长沙大节力难同”之语道出陶渊明并不是没有继承祖志之愿,只是“力”不足而已。又如,东沼周曮渊明醉像曰:“地有涌泉天酒星,卯金岁月醉中经。阿宣驾腋阿舒袂,五柳春风吹不醒。”强调陶渊明在“卯金岁月”,即刘宋朝时才选择了嗜酒酣醉。以上二诗中的“长沙”“卯金”等诗语的使用当受到黄庭坚的影响。再如,西胤俊承五柳先

30、生图:“典午山河鹿已逃,柴桑一室卧蓬蒿。风霜不入五株柳,能使先生晩节高。”如前所述,如月寿印在中华若木诗抄中说“典午山河”一语中蕴含了陶渊明的中兴晋室之志,中日诗人常用以歌颂陶渊明之忠义。“鹿已逃”,用“秦失其鹿”的典故。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裴骃集解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典午山河鹿已逃”,谓晋室丧失政权。这是对晋亡后陶渊明归隐田园之背景的强调。实际上,陶渊明于晋安帝义熙元年()作归去来兮辞归隐。陶渊明并不是晋亡后归隐的,西胤俊承诗起句当是受到陶渊明忠臣论的影响。以上汉诗虽然没有直接表达陶渊明的忠晋愤宋思想,却有陶渊明忠臣论影响的痕迹。结语综上所述,室町时期五山禅

31、僧在中国文学的深刻影响之下,创作了大量歌咏陶渊明忠臣之德的汉诗。这一方面是由于五山禅僧的“儒佛合一”思想,儒家的道德观念对他们来说是不难接受的。另一方面,这也与室町时期五山文学的纯文学化倾向有很大关联。江西龙派编纂的中国诗歌总集新选集与义堂周信编贞和集在选诗门类上最大的不同是:刻意剔除了偈颂色彩浓厚的门类,增加了怀古、从军、闺情等世俗化的门类。江西龙派的续翠诗集与续翠诗稿,以及瑞岩龙惺的蝉闇外稿等汉诗集中,也没有偈颂作品,禅语较少。走向高度纯文学化的五山文学极为关注陶渊明的儒士气节,存在其合理性和必然性。注释:笔者校勘:复,原作亦,翰林五凤集、中华若木诗抄均作“復”(同”复”),据之改。此句谓

32、陶渊明有不仕二朝之德,四海之水皆归刘宋朝宋武帝刘裕,则水不再清澈,不能用以濯足。故当作“复”。笔者校勘:原作杯,语义不通,当误。据诗意,当作“抔”。谓晋宋易代后,只有身边的寸土仍是“晋乾坤”。元吴当咏怀旧隐十五首其十三中有句:“乾坤一抔土,霜露百年心。”又明马如玉过马十娘墓其二中有句:“花月人千古,乾坤土一抔。”笔者校勘:禁,原作“埜”,同“野”,与下文“野”字重复,当误。据高木家文库本翰林五凤集改。禁野,朝野之义。第 期 赵文珍:五山文学中陶渊明的忠臣形象及其探源参 考 文 献 沈约 宋书(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萧统,选编 六臣注文选 李善,等,注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王启兴,主编

33、校编全唐诗(上)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朱自清 陶诗的深度 评古直陶靖节诗笺定本萧望卿 陶渊明批评 北京:北京出版社,:蔡丹君 文献与易代诗学传统之关系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虎關師煉 濟北集上村觀光,編 五山文學全集(第一卷)京都:思文閣,:张哲俊 日本文学中陶门柳的隐仕融合 外国文学评论,():太田亨 日本中世禅林陶淵明受容 初期場合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鐵舟徳濟 閻浮集上村觀光,編 五山文學全集(第二卷)京都:思文閣,:大矢根文次郎 陶淵明研究 東京:早稻田大学出版部,:以心崇伝,編 翰林五鳳集仏書刊行会,編 大日本仏教全書 東京:名著普及会,:,南江宗沅 渔庵小藁玉

34、村竹二,編 五山文學新集(第六卷)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東沼周曮 流水集玉村竹二,編 五山文學新集(第三卷)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瑞溪周凤 臥雲藁玉村竹二,編 五山文學新集(第五卷)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如月寿印,抄 朝倉尚,等,校注 中華若木詩抄新日本古典文学大系(第 册)東京:岩波書店,:黄庭坚 黄庭坚诗集注 任渊,等,注,刘尚荣,校点 北京:中华书局,:,月舟寿桂,抄 山谷幻雲抄 東京:慶応義塾大学附属研究所斯道文庫藏撮影本,程俊英,等,注 诗经注析 北京:中华书局,:翱之惠鳳 竹居清事上村觀光,編 五山文學全集(第三卷)京都:思文閣,:横川景三 補庵京華外集玉村竹二,編 五

35、山文學新集(第一卷)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李剑锋 元前陶渊明接受史 济南:齐鲁书社,:真德秀 西山文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胡仔 渔隐丛话(前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洪迈 容斋随笔 穆公,校点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天隠龍澤,編,月舟寿桂,注 新刊錦繡段抄(卷一)京都:野田弥兵衞刊,。刘克庄 刘克庄集笺校(第三册)辛更儒,笺校 北京:中华书局,:季弘大叔 蔗軒日録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編大日本古記録 東京:岩波書店,:方回 桐江续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希世靈彥 村庵藁玉村竹二,編 五山文學新集(第二

36、卷)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島田修二郎,入矢義高,監修 禅林画賛:中世水墨画読 東京:毎日新聞社,:任昉 述异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宋绪,编 元诗体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张珍 日本中世时期所编的中国诗歌总集研究 南京:南京大学,桃源瑞仙,等 蕉窓夜話續群書類從(第三十二辑下)東京:續群書類從完成會,:周鑫 乡国之士与天下之士:宋末元初江西抚州儒士研究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堀川貴司 翻刻建仁寺両足院蔵新選分類集諸家詩巻付同系統他本補遺:新選集新編集 研究(一)斯道文庫論集,():天隱龍澤,編 新刊錦繡段抄 宇都宮由的,注 京都:花園大學図書館万治 年藏本,江西龙派 續翠詩集玉村竹二,編 五山文學新集(别卷一)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西胤俊承 眞愚稿上村觀光,編 五山文學全集(第三卷)京都:思文閣,:裴骃,集解 史记集解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陶渊明 陶渊明集笺注 袁行霈,笺注 北京:中华书局,:北 方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卷 (,),;(上接第 页)“”(,)“”,“”,“”,“”,“”“”,;“”;第 期 赵文珍:五山文学中陶渊明的忠臣形象及其探源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