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9 ,大小:174KB ,
资源ID:4637560      下载积分:2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6375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为本站上传会员【精****】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

1、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资料仅供参考(四)社会心理学1社会化,再社会化,图式定义社会化,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即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特点 社会化以个体生物遗传物质为基础。 社会化对个体具有强制性。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具有能动性(个性)。 社会化具有某种共性。所谓图式,是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再社会化用补偿教育或强制方式对个人实行与其原有的社会化过程不同的再教化过程。在某种情况下,青少年和成人经过再社会化,有意忘掉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重新塑造出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生命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阶段。

2、基本类型1、主动再社会化。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自动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和参与新的社会生活。一般出现在社会急剧变动或移民生活中。2、强制再社会化。是一种社会性的强迫教化,对背离当时社会规范的人,经过特别机构在强制的条件下进行社会化。再社会化不同与继续社会化,后者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高,常在不知不觉间进行。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印象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是交际心理中较重要的名词。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我们常说的 “ 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 ,一般就是指的第一印象,这里就存在着首因效应的作

3、用。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能够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这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您的硬件完备。这就需要你加强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不然则会导致另外一种效应的负面影响,那就是近因效应。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利用近因效应,在与朋友分别时,给予她良好的祝

4、福,你的形象会在她的心中美化起来。有可能这种美化将会影响你的生活。 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她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居住在同一个地区、从事同一种职业、属于同一个种族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因此,刻板印象一般说来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

5、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不能代替 活生生的个体,因而“以偏概全”的错误总是在所难免。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在与人交往时,“唯刻板印象是瞻”,像“削足适履”的郑人,宁可相信作为“尺寸”的刻板印象,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经验,就会出现错误,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自然也就无助于我们获得成功。光环效应:由于对人的某种品质右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较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它品质或特点的现象。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因此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如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就会被认为是一个智力很高,聪明,热情,灵活,有创造性的学生。如果学生在某一

6、方面表现不好,如成绩不好或玩皮捣蛋,那么往往就会被教师认为什么样都有不行,一无是处。“情人眼里出西施”.3印象,印象形成与印象整饰印象整饰,有时又称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是心理学家库利、戈夫曼等人提出的,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她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一般,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以确保她人对自己做出愉快的评价。印象整饰的形式第一种是常模(常规模式)下的印象整饰比如,大家都喜欢漂亮的外形,那么,都来减肥瘦身吧,或者见面的之前化妆打扮吧。若在常理范围内,适当地减肥瘦身以及梳妆打扮并无不妥。予人欢喜,自己欢喜。第二种印象整饰是戴上面具掩饰自我比如,一个

7、常常急噪虚浮的人,在特殊场合,为了掩饰自己,会装得斯文柔和,很多人在这个场合温文尔雅,在另一个场合就颐指气使了,因为,温文尔雅是她的面具,而颐指气使是拉下面具后她的习性。很多外表彬彬有礼的人,内心可能禽兽不如,外人看她完美无缺,家人看她可能诸多重要毛病。如果你注意观察,会发现很多人的面具根深蒂固地长在脸上。这种人很难识别,需要造化。第三种印象整饰是抬高自我一般,抬高的自我都懂得自夸,更高明的抬高自我的人会在自夸之前先自贬,露出自己一些无关紧要的弱点与瑕疵,再抬高自己的优点与长处,那往往会使对方对自己印象更深刻更真实。这种人相当危险,城府太深。第四种印象整饰是投其所好比如顺从、诌曲、逢迎、恭维、

8、施惠,这些都是很多人喜好的,但不表示就是人们自己喜欢的,因此,那个笑眯眯地听你说话的人,可能心里在骂你傻瓜,而那个送给你金钱的人可能心里在嘲讽挖苦你。4海德的归因理论,维纳归因理论,罗特的归因控制点理论,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海德认(归因思想创始人)为人们归因时,一般使用不变性原则,就是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如果某特定原因在许多条件下总是与某种结果相联,如果特定原因不存在,相应的结果也不出现。这就可把特定结果归结于那个特定原因。不变性原则的思想方法是科学的,用这种方法可找到某种行为或其结果的关键原因。韦纳归因理论(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

9、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能力,努力,任务(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其它因素(外界环境),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1、控制点(因素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维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它各项则属于外控。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它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3、可控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

10、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能够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它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这两种不同的归因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韦纳的归因理论的主要论点:1、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她的归因。2、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她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3、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罗特的归因控制点理论罗特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

11、不同的解释。对某些人来说,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因此这种人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称为内控者。对另外一些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她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这种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她们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称为外控者。由于内控者与外控者理解的控制点来源不同,因而她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也不相同。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进,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

12、。她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而外控者看不到个人努力与行为结果的积极关系,面对失败与困难,往往推卸责任于外部原因,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企图寻求救援或是赌博式的碰运气。她们倾向于以无助、被动的方式面对生活。显然这种态度与行为方式是不可取的。个体对自己的控制点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对控制点的不同认知会影响个体的情绪、期望、动机和行为,从而对其生活、工作、学习、健康等产生间接的影响。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归

13、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1)客观刺激物;(2)行动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归因判断标准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1、特异性信息(特殊性或区分性):针对客观刺激物,即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例如,教师甲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下只批评了A,而没有批评其它学生,那么,这个行为就是区别性高的。2、一贯性或一致性:针对情境,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做相同的反应。如,这人总对。在不同时间点、不同情境中,同一行为人面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例如,如果在其它的时间和

14、情境下也有同样的行为,那么一贯性高,否则一贯性低。例如,教师甲总是批评学生A,还是只有今天批评A了。3、共同性信息(共识性、一致性):针对人,即其它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做出与行动者相同的反应。如,每个人都对。不同人在面对相同刺激时,行为反应是否与被观察的人行为一样?即其它人对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说该行为表现出一致性。例如,所有的教师都批评学生A,教师甲也批评了学生A。那么着一行为就是一致性高的。凯利认为这三个方面信息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还提出了协变原则、折扣原则)根据上述三方面的信息与协变,能够将人的行为归因于行动者、客观

15、刺激物或情境。 如果一名员工完成当前工作的水平,与其它类似的工作相同,即低区分性,而在这项工作中其它员工的水平总是和她的水平十分不同(或低工高),即低一致性,而且她的这一工作绩效无论何时都是稳定的,即高一贯性,则她的管理者或其它任何人在判断她的工作时,都会认为她自己对这一绩效负有主要责任(内部归因)。高特异性:马力只对一个小丑笑,没对其它笑。高共同性:每个人都对这个小丑笑。高一致性:马力总对这个小丑笑。归因于刺激物小丑。5归因过程的偏差现象归因偏差归因理论所描述的基本上是一种合理的、有逻辑的过程。它假定人们是用合理性的方法处理信息资料的,而且在估计信息资料并加以综合做出结论的过程中是相当客观的

16、。可是,人们在对她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并不总是既合逻辑又合情理的,因此会出现归因偏差(attributional bias)。这里主要介绍三类比较典型的偏差。1认知性偏差(1)行动者与观察者。行动者对自身原因的分析与旁观者对同一行为的归因分析是不相同的,行动者倾向于强调情境的作用,做出情境归因;而观察者倾向于强调行动者特质的作用,做出内部归因。这种差异是导致归因偏差的最重要因素。例如,某学生考试成绩不好,就学生本人(行动者)来说,她可能以试题太难、范围太广等外在因素来解释考试失败的行为;但就教师(旁观者)来说,她往往以学生不用功、没有做充分的准备,或者基础太差等内在因素来解释这种考试失败

17、的行为。换句话说,对于考试失败,行动者本人所做的归因分析大都是外在的、情境的因素,而一般人对于别人的行为所做的归因分析大都是内在的、个人的因素。导致行动者与观察者归因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EJones & RNisbett,1972)认为,行动者与观察者的着眼点不同。行动者对于自身的行为很难作直接深入的观察,于是,她们的注意力偏重于外在的情境因素;相反,观察者把注意力集中于行动者及其内在因素。例如,如果问你(观察者),你的朋友甲(行动者)为什么喜欢乙,你会列举甲的一些个性品质去说明。可是,如果问你,你(行动者)为什么喜欢乙,你可能更多地描述乙的个性品质,而不是你自己的个性品质。

18、第二种解释认为,行动者与观察者的信息来源不同。行动者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比较了解,她们的反应会因不同的情境而有所差别,这种信息是观察者难以获得的。旁观者由于对行动者过去的行为方式了解较少,她们往往假定行动者当前的行为方式与过去的行为方式是一致的,于是归因于行动者的内在因素。当然,如果行动者和观察者经过移情,采取对方的观点,情况就会有所不同。斯托姆斯(MDStorms,1973)的一项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在这项研究中,她让成正确男性被试进行简短的交往谈话,另外两个被试在旁观察。随后问这些人,个性品质和情境特点在交谈的行为表现上的重要性如何。结果,被试表现出一般的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差异。然后,让部分行动者

19、和观察者观看谈话录像。这时,每个行动者看自己就像观察者看她一样。而每个观察者则从行动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情境。经过这种移情转换,结果,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差异大大减少了,更多的行动者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内部归因。(2)显著性与获得性。显著性(salience)主要指刺激引起注意的特点。例如,一只火烈鸟在一群乌鸦中是显著的。显著性的影响有助于解释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对于行动者来说,情境是显著的;而对于观察者来说,行动者是显著的。什么东西显著,什么东西就被认为是主要原因。认知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发现,一般人在估计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常常因为相关信息是否容易在脑海里呈现而有所不同,越容易被想起、被记起的刺

20、激,在决定某一事件的原因上越是具有重要性。特沃斯基和卡尼曼(ATversky & DKahneman,1973,1974)提出人们在归因过程中的三种简单的启发:表征性启发,获得性启发,调整性启发。参见本书第四章第三节。所谓表征性启发,是指人们往往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具体事例,据之进行推论。所谓获得性启发,是指利用易于进入头脑的信息去推论现实事件的可能性。如果一个事件易于进入头脑,人们就会认为它是可能的。例如,在1976年美国总统选举时,心理学家卡罗尔(JSCarroll,1978)进行了一项研究。她让某些被试想象卡特取得胜利,让另一些被试想象福特取得胜利。然后,让被试预测谁将取胜。结果,那些曾想象

21、卡特取胜的人倾向于预测卡特将取胜;而那些曾想象福特取胜的人则倾向于预测福特将取胜。获得性启发也能够解释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对于观察者来说,行动者的行为被记住了,从而易于回忆。(3)歪曲的思维方式。歪曲(distortion)的思维方式会以各种形式使人们脱离现实。譬如,歪曲会使人们在对一个人或者事件做出判断之前就给人或事件贴上标签;歪曲会使人们的认识不准确和不精确;歪曲会使人们把一个具体的环境和特征无限地扩大;歪曲会使人们只看到问题的一面,而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歪曲还会使人们感情用事而不是理性判断。歪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魏运华著:自尊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0

22、45页。泛化(overgeneralization)泛化是一种与科学方法完全相反的思维方式。科学方法要求人们经过考察所有可收集到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能够用来解释所有信息的规律,然后再检验这个规律的合理性。而泛化则是只根据某一个事实或者某一个事件来形成一般的规律,而且从不检验这个规律的合理性。譬如,某部门的男经理邀请某女职员下班后一起出去吃晚饭,结果那位女职员拒绝说,她从不与老板一起外出吃饭。于是那位男经理便下结论说,部门里的所有女职员都不愿意与她一起外出吃饭。在这里,这位男经理就是犯了泛化的错误,仅仅根据一个女职员的拒绝就推论所有女职员都会拒绝,从而不再去邀请别的女职员泛化容易使人们

23、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例如,看到某个人一次做了一个摇摇晃晃的桌子便认为这个人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木匠;看到某个人一次偶然地删除文件便认为这个人是个电脑盲;等等。人们的这些泛化习惯不会让她再去检验这些规律。人们在泛化时会经常使用“从不”“永远”“所有”“每个”等词汇。综合标定(global labeling)所谓综合标定,是指对整类人、整类事、整类行为、整类经验等贴上定型式的标签。习惯于进行综合标定的人生活在一个由各种固定角色聚集成的世界里,而这些固定角色在现实世界里根本不存在。这种思维方式与泛化很相近,可是在这里,歪曲是以标签的形式出现的,而不是以规律的形式出现的。在制造定势的过程中,综合标定比

24、泛化更加绝对。譬如,一个具有远大志向的学生在某次考试中没有取得理想成绩,于是她就给自己周围的一切都贴上标签:老师们都是一些恶魔,同学们都是一群虚伪的家伙,父母都是自私的人,自己是个十足的大笨蛋。她喜欢的词都是带有贬义的。她有无数的口号,可是这些口号都充满了失望和不满。由于她给自己的生活贴上了太多的标签,因此,她被这些标签紧紧地束缚着,难以做出任何改变。当人们对于自己的外表、行为、智力、社会关系等的评价信息都是一些带有贬义的内容时,人们就应该怀疑自己是否在进行综合标定。譬如,“我只是一个失败者”“我的家像个猪窝”“我一钱不值”“我是个笨蛋”等。过滤(filtering)所谓过滤,就是指人们经过有

25、色眼镜看世界,她只能看到和听到某些事情,而不能看到和听到其它事情。在过滤的过程中,人们只注意到那些特殊的刺激,如失败、拒绝、不公平等,只选择现实世界中的某些特定事实进行注意,而忽视所有其它事实。譬如,一对年轻夫妇正在共进晚餐。妻子夸丈夫买了她喜欢的葡萄酒和鲜花,还夸她做的菜也很好吃,只是暗示她下一次能够在汤里少放些盐。丈夫突然感到自己是个无能之辈,因为妻子不喜欢自己做的汤。她无法从妻子的赞扬中安慰自己,因为她完全听不进那些赞扬的话,她只是忙于过滤,只注意到谈话中带有批评的内容。过滤就像一个蹩脚的政治评论家一样,只根据自己的喜欢或者只从她所属团体的角度来评论事实,而完全不考虑她人的喜欢和其它团体

26、的立场。过滤挡住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看不到自己有价值的方面,就像驾驶一辆所有窗户都已被涂上黑色的汽车一样极化思维(polarized thinking)所谓极化思维,就是指人们往往根据绝对标准对自己的行为和经验做要么有要么无、要么好要么坏的二分评价。习惯于极化思维的人生活在一个没有彩色只有黑白的世界里,她们认为自己不是天使就是魔鬼,不是好人就是坏蛋,不是成功者就是失败者,不是英雄就是懦夫等。譬如,某公司女职员在一次周末聚会上饮酒过多喝醉了,星期一没能去上班,待在家里。为了这一偶然事件,她一个星期都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因为,她认为人们要么是一个冷静理智的人,要么就是酒鬼。在她的眼里,人们一旦开了

27、酒戒,就会堕落为酒鬼。极化思维的问题在于,人们最终必然会走向正负两极中的消极一面。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旦犯错误,极化思维的人便会对自己全盘否定。自责(self-blame)所谓自责,是指人们无论对于什么事情不论是否真是自己的错误都要责备自己。自责的人生活在一个充满错误的世界里,而且认为自己处于这个错误世界的中心,一切错误都源于自己。自责的人会责备自己的所有缺点,如自己的粗俗、肥胖、懒惰、浮躁、无能等。自责的人会因为有些错误只不过与自己稍微有点关系而责备自己,如自己身体不好、她人对自己的反应,等等。可是,如果自责成为人们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的话,那么,人们会对那些与自己明显毫无关系的错

28、误也要承担责任,如天气、运程、同伴的心情,等等。当然,人们乐于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是无可厚非的,而且是应该提倡的,可是如果一味地自我责备,那就是一种病态的责任感了自责的一个最普遍、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没完没了地道歉。服务员烤糊了面包,自责的人要向她道歉;配偶不想看自己喜欢的电影,自责的人也要向她道歉;邮局的职员说没有贴足邮票,自责的人会对职员说:“哦,我真笨,对不起!”自责的人永远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成就。譬如,某男士养育了三个儿子,其中一个成了勤勤恳恳的社会工作者,另一个成了优秀的化学家,最后一个成了吸毒者。于是,这位父亲的后半生一直对自己没有培养好第三个儿子深深自责,她完全忽视了自己还培养了另外两个

29、成功的儿子。个人化(personalization)所谓个人化,是指人们把自己当作整个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或多或少地与自己有关。不幸的是,这些人往往会觉得自己根本没有权力和能力来控制这一切。相反,更多的情况是,她们往往处于其周围人的压力、包围和监视之下。个人化具有一定的自恋成分。具有个人化倾向的人一旦走进人群中,便立即会开始把自己与其它人进行比较,看看谁比自己更聪明,谁比自己更漂亮,谁比自己更有能力,谁比自己更受欢迎,等等。具有个人化倾向的人,如果其室友抱怨房间狭窄,那么她立即会认为室友是在抱怨自己的东西太多;如果朋友说心里很烦,那么她立即会认为朋友是在讨厌自己。个人化的最大弱点是使得人们

30、以不恰当的方式做出反应。人们可能因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矛盾与室友发生争执。人们可能会试图经过开一些无聊的玩笑来使自己变得不那么令人讨厌,结果真的变得令人讨厌了。这些不恰当的反应会使人们与其周围的人产生隔阂。人们的敌意和否定刚开始时可能只是想象,可是渐渐地可能会变成现实,并进一步形成恶性循环。看透她人心思(mind reading)所谓看透她人心思,是指人们自以为世界上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样。这是一种很容易犯的错误,是在投射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样的人认为,别人都会以与自己一样的方式行事。她们往往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不论实际上是否存在,人类的特性和经验都是共同的。由于看透她人心思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每个人

31、都同意自己的消极观点,因此,这种歪曲的思维方式对于自尊的危害也是致命的。这样的人经常会这样想:“她一言不发是因为我迟到了,她很生气。”“她正在观察我的一举一动,包括最微小的错误,她想开除我。”等等。看透她人心思还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譬如,有一对年轻夫妇,当妻子脸上皱着眉头嘴里嘟哝着房子时,丈夫推测妻子是在生她的气。于是,她以少言寡语和冷漠来处理这一情况。事实上,妻子皱眉头可能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或者太忙了,或者正在为房租发愁,等等。可是,丈夫的冷漠很难使妻子告诉她皱眉头的原因。她以为丈夫的冷漠是因为缺乏兴趣因此才一言不发的。由此可见,正是丈夫最初的看透她人心思破坏了夫妻双方真正的沟通机会。控制

32、错觉(control fallacies)所谓控制错觉,是指人们或者是错误地认为自己能够控制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或者是错误地认为其它人都能控制而只有自己不能控制。过度控制(overcontrol)的错误思维方式,容易使人们产生万能的错觉,错误地认为自己能够控制一切事物的各个方面。譬如,具有过度控制错觉的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应该对参加晚会的每个客人的行为负责,应该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负责,应该对送报人的准时负责,应该对母亲的更年期负责等。于是,当客人把脚放到椅子上时,当孩子在数学考试不及格时,当送报人迟到时,当母亲情绪失调时,具有过度控制错觉的人会有一种失控感,会产生怨恨、愤怒和强烈的失败感。如果人们经常

33、这样思考问题:“我必须让她听我的。”“她应该照我说的去做。”“我确信她能准时到达。”而实际上人们根本没法控制这些事情,这时,就要考虑是否是一种过度控制错觉。控制无能(undercontrol)的错误思维方式,容易使人们产生自己对一切都无法控制的错觉,错误地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与自己毫无关系,任何人都不受自己影响。譬如,莫莉是一家电话公司的接线员,经常陷入这种控制无能的错觉。她因为经常迟到而被老板训斥,银行账户也开始透支,男朋友也不理她。一想到这些,她就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似乎是老板、银行、男朋友她们一起在合伙攻击她。由于有控制无能的错觉,她不会去制定一个早起的计划,不会到银行存钱,也不会想办法与

34、男朋友改进关系。情绪性推理(emotional reasoning)所谓情绪性推理,是指人们不以理性的规律而是以变化不断的情绪体验来认识世界。这种思维方式的错误在于没有把自己的思维综合起来考虑,从而使得思维大打折扣。情绪性推理的人只依赖于情绪来解释现实。譬如,苏珊是一个服装设计师,她就是那种习惯于情绪性推理的人。如果今天她感到很愉快,那么她会推想她的生活将是幸福的。可是,如果明天她很沮丧,那么她会告诉人们她的生命将是一场悲剧。如果下星期她很紧张,那么她又会断言她的生活正处于危险之中。事实上,她的生活并没有每天都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只是她的情绪在不断变化。情绪性推理对自尊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因为,如

35、果人们觉得自己毫无用处,那么她就真的会毫无用处。如果人们觉得自己没有价值,那么她就必然会没有价值。如果人们觉得自己长得很丑,那么她就是长得丑的人。2动机性偏差(1)自我服务。自我服务(self-serving),又称自我标榜(self-enhancing),是指一般人对于良好的行为都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否认自己应负的责任。例如,学生在考试考得好时,大多以能力强、准备充分来解释;当考试考得差时,大多埋怨试题太难、打分太严等外在因素。自我服务偏差把成功归因于自己努力,而否定自己对失败负有责任的倾向性。往往随自我卷入(ego involvement)的深浅而不同,自我卷入愈深,

36、自我服务的程度也愈高。自我服务能够从印象管理的观点来解释。布雷特利(GWBradley,1978)认为自我服务主要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提供一个良好的印象,我们对自己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虽有正确认识,但在她人面前,为了使别人对自己产生一个良好的印象,我们只好“往自己脸上贴金”,推卸自己的责任。(2)自我设阻。自我设阻(self-handicapping)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做法。例如,一年一度的高考对于考生关系重大,任何考生对于考试的成败都没有绝正确把握,万一考砸了,别人的耻笑和轻视难以忍受。为了避免面对这种不愉快的后果,有些考生可能采取自我设阻的技巧,如考前丢失笔记、书本,考试时忘了带眼镜、手表等,

37、诸如此类都可能对考试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此做是为将来万一落榜时留一条后路,归咎于这些因素,从而减少个人对行为后果所应负的责任。如果有这许多困难存在的情况下依然能获得金榜题名,那么就更能显示个人“功力”的不凡。自我设阻的人虽然能够不必面对自己缺乏某种优良特质的难题,但却会减少成功的可能性。(3)社会比较。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指的是个体就自己的信念、态度、意见等与其它人的信念、态度、意见等做比较。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适当的背景因素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只有当有关的背景因素相当时,比较出来的结果才有意义。然而,人们出于自尊往往会选择背景不同的人作比较,以得出合乎己意而有偏差的结

38、论。社会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与比自己强或好的人比较,一般称为上行比较(upward comparison);另一种是与比自己弱或差的人比较,一般称为下行比较(downward comparison)。人们常常认为,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会产生嫉妒、敌意、挫折等消极的情感体验,而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则会产生优越、满足、幸福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其实不然,无论是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还是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都不必然导致积极的或消极的效果,究竟会产生哪种效果还取决于具体的情境。在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中,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密切,或同属一类,那么会产生积极效果。如,有的人常常在众人面前说自己认识某位知名人物

39、,或说某位名人与自己是同学或朋友,等等,以此来提高自尊。这种现象,在心理学里我们一般称之为辐射效应(radiative effect),即比较目标的优良品质会辐射到自己身上,从而激发积极的情感体验。相反,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疏远、陌生,或不属一类,则会产生消极效果,这就是人们一般的理解。如,一个长相中等的女性与一个她不认识的漂亮女性走在一起时会显得难看,并降低自尊。这种现象,在心理学里我们一般称之为对比效应(comparative effect),即感觉到与比较目标的差距,从而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在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中也同样存在这样两种情况,只是效果正好相反。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密切,或同

40、属一类,那么会产生辐射效应,即对方的不良品质会辐射到自己身上,从而降低自尊;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疏远、陌生,或不属一类,则会产生对比效应,即感到比对方强,从而提高自尊。3性别偏差(1)动机上的偏差。研究认为,女性的成就之因此没有男性高,主要是因为在女性的人格中存在着“害怕成功”(fear to success)的动机因素。一般女性大都不愿出人头地,虽然传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早已为时代所唾弃,但女董事长、女总经理等“女强人”仍被认为是对一般女性角色的偏差。因此,当女性成功时自己或她人常不愿将之归因于能力。(2)观念上的偏差。美国心理学家贝姆(SLBem,1981)提出的性别图式理论(g

41、ender schema theory)强调社会图式在性别角色上所扮演的重要意义。在前面“泰勒和克洛科的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中我们已经阐述过,所谓社会图式是指一个人对社会事物所持有的某种看法。根据这些看法,人们设法将环境中所遇到的事物加以整体归纳,以利于个人适应社会。个人所拥有的许多观念深深地影响到我们的日常行为,行为表现上的性别差异也能够追溯到原始观念上的差别。贝姆认为,性别的观念早在孩提时代就开始形成,日后的发展又时刻增强这种观念,性别图式起着帮助个人应付、整理环境的作用。(3)环境上的偏差。美国心理学家达利(SADarley,1976)认为,个人所处的环境对其行为反应影响很大。当人们采取

42、某一行动时,人们会注意到这一行动的正确性和合意性,而正确、合适与否,则有赖于别人对这一行动的反应,有赖于文化与社会的期望,即有赖于环境因素。性别角色的期望是这些众多环境因素中的一种。性别角色的行为是为了迎合社会的期望和她人的赞许而造成的。人们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的倾向,称为自我中心偏差。6态度,态度的维度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反应倾向。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三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1)方向,即态度指向,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还是否定指向。包括是与否、赞同与反对、接纳与拒绝、喜欢与厌恶。在态度测量时最多涉及的维度。(

43、2)强度,即态度方向的强度。态度倾向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3)深度,即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卷入程度。态度对象对个体意义越大,卷入越大。(4)向中度,即某种态度在其整个态度价值体系中的核心程度。(5)外显度,即某种态度在其行为方式和行为方向上的外露程度。7态度转变的理论(认知失调论、分阶段变化理论)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认知因素,当各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各项态度之间的一致。如果态度中有两种认知不一致,就会造成认知失调;如果失调认知的成分多于协调认知的成分,则会引起更大的失调;认知失调给个人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

44、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此时,个体就会产生清除失调、缓解紧张的动机,经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达到认知协调的平衡状态;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有四种原因: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的矛盾以及新旧经验相悖。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1.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二个认知因素协调。2.引起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3.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即依从-认同-内化。1.依从:依从指个体为了获得奖励或逃避惩罚而采取的与她人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依从不是个体自愿的,而是迫于外界的强制性压力采取的暂时性的行为。在态度形成的过程

45、中,依从是很普遍的现象,在个体早期生活中,态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依从。2.认同:认同是个体自愿地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心目中榜样的观念和态度相一致。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依照社会中其它角色的态度来指导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3.内化:内化是指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她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有机组成部分。内化在个体态度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每个团体都有其一定的规则,有的明确,有的模糊,但团体不可能对所有的行为都制定一定的规则,这就要求成员在大多数场合下都自觉地按照社会的期望来行动。8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1)文化因素:倡导利她行为的文化特征:温暖和慈爱;重复灌输亲

46、社会的价值观念;主流文化融于日常生活2)情境因素:三种假设:服从互动的社会标准;人们的依赖本能;榜样作用;3)家庭成员的行为:A、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利她主义形成的重要原因;B、父母对利她行为要求:受到一系列传统美德的熏陶;C、父母对利她行为的归因;D、诱导和强化;E、移情训练:经过情绪追忆情感换位作品深化作品评析进行教育;4)学校、同伴与媒体的影响:如果一个学校仅仅重视升学率,忽略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对学生之间恶性竞争和有意伤害不论;如果我们同伴队我们帮助她人的举动不屑一顾并冷嘲热讽,那么我们久而久之也会面对她人的困境漠然;5)受助者特征:A、性别;B、相似性:同一群体、种族

47、、国家、政治态度一致;C、外部特征:有魅力者更容易受帮助,包括长相,打扮;D、人格特征:看起来善良,友好的人,没有伤害过我们的人,由于外部原因需要帮助的人;6)助人者特征:A、年龄与性别:随年龄增长,一般道德标准会增长,道德标准内化水平高的个体在助人更积极;男性对陌生人而且又比较危险环境更愿意帮助,安全点的环境女性帮助多,女性在从长期照顾和亲密关系上更愿意帮助。B、人格特征:有强烈社会动机;相信自己有影响力;有适合情境特殊能力的人;同情理解她人与责任感和利她行为正相关;C、认知特点:对当前情景的认知(情境是否严重,自己能力是否够,对象是否需要帮助);自我认知(自我认知,自我角色认知)D、心境,

48、好心境帮助,坏心境儿童会降低,成人会增加(亲社会行为有自我奖励作用)注意力转移;比较自我状态和受助人状态,自己比她是否更不幸。9侵犯行为,侵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侵犯行为,心理学术语:侵犯:是个体的行为,也称侵犯行为,这种行为涉及个体对她人的伤害和危害。凡是侵犯行为都指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她人的行为。1.移情能力的培养2.成熟个性的培养3.宣泄4.社会公平的建立10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和交往中简历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有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一)定向阶段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一般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注意也是选择,它本身反映着某种需要倾向。比如在我们选择恋人时,某些与我们观念中理想的情人形象相接近的那些异性,特别会吸引我们的注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