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火安全管理制度范本732020年5月29日文档仅供参考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单位: 三团加工厂 修改日期: 3月目 录1、消防安全工作管理制度。.。32、单位的防火职责。113、防火制度。174、防火检查巡查制度。185、火灾隐患整改制度。196、安全用电管理制度。207、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职责。218、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229、重点工种消防去管理。2310、消防设施器材的设置及用途。2711、义务消防队的职责和任务。2912、消防防火应急救援预案。3013、棉花储存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3314、皮棉包货场消防应急预案。3515、籽棉货场消防应急预案。3916、加工厂监控设备分布图。4117、
2、场地照明分布图。4218、巡更器线路图。4319、地下消火栓网络图。4420、生产区籽棉货场平面图。4521、机采棉货场平面图。4622、皮棉货场(北)平面图。4723、皮棉货场(南)平面图。4824、籽棉货场平面图。4925、消防水池平面图。5026、车间消防安全管理制度。5127、班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5128、操作工消防安全管理制度。52消防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加工厂是重点防火单位。为了加强我厂的消防管理工作,杜绝火灾发生,根据和的规定,认真贯彻”隐患隐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精神,按照”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加强企业员工的消防教育,加强监督检查,遵照安全工作”谁主管,谁
3、负责”的原则,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责任,扎扎实实地把消防工作贯彻到各项管理工作中去,特制成以下消防工作管理制度。 一、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组 长:陈忠副组长:杨建平 柯新蕲成 员:郭慧渊 石学宁 赵锡林 王新贵 黄清萍杨生利 职责分工:组长:陈忠同志负责全厂消防安全工作;副组长:杨建平同志协助主要负责人抓安全工作;副组长:柯新蕲同志协助主要负责人抓安全生产工作和负责消防安全 制度的制定;成员:郭慧渊 王新贵 赵锡林 石学宁 杨生利 王永军 齐文魁 周九江 芦伟 陈全福 沈军民等同志负责消防工作的实施和检查落实;二、消防检查制度1、值班人员每天对本岗位区域进行一次火情安全检查,排除本身能够排除的一般不
4、安全因素。2、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及时报告,否则发生事故则由本岗位当班人员负责。3、每天应将当班情况检查结果向领导汇报。4、接班应提前10分钟进入岗位,并向上班了解安全情况检查内容进行验收签名,发现问题一般由交班长的处理。较大的问题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处理,不得忽视或拖延。三、消防管理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1、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消防安全情况;2、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3、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4、确定各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5、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
5、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6、根据消防法规建立义务消防队; 7、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教预案,并实施演练四、消防安全管理人职责 (一)、拟定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组织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 (三)、拟定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 (四)、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五)、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六)、组织管理义务消防队;(七)、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训练,组织灭火和应急硫
6、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八)、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它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五、消防主要岗位职责(一)、认真贯彻执行消防规章制度;(二)、监督贯彻执行消防规章制度;(三)、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学习;(四)、每天对全厂区消防器材设施进行检查每月组织一次厂区消防安全大检查,发现隐患,签发隐患整改通知单并督促除患和管理好消防器材;(五)、管理单位义务消防组织,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消防知识和训练不断提高消防业务水平;(六)、配合消防机构调查火灾原因;(七)、交流防火工作经验,争当无火灾单位;(八)、协助部门负责人做好部门工作。六、消防巡逻员职责(一)、对上级领导的指令要绝对服从;(二)、熟悉
7、本岗位的任务要求;(三)、会使用各种灭火器材,熟悉掌提消防报警控制系统;(四)、熟悉加工厂环境、消防设施的分布,灭火器材的摆放地点、防盗、报警器材的位置: (五)、爱护本岗位上的各种设备和器材; (六)、灵活、果断地处理当班期间发生的问题,遇到处理不了的问题,立即报告厂领导; (七)、负责检查动火部位、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处理报警和烟感器故障。七、消防设备维修保养制度1、严格维护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的设备,定期进行测试检查,保证设备完好;2、室内消火栓、地下消火栓,每月放水二次;3、消防潜水泵和消防机动泵每年维护、保养一次;4、消防水泵和消防机动泵不定期启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5、厂区各种电器设
8、备每半年联合进行检查一次;6、备用发电机由加工厂安全技术部根据设备检查情况安排时间定期启动检查八、消防要求职工必须严格执行防火安全制度,积极参如消防活动,做好宣传教育 1、做好班前、班后安全教育,使每个职工都能做”一熟、三会”(一熟悉:熟悉消防器材,三会: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人员疏散); 2、熟悉自己的岗位环境、操作的设备及物品情况,知道安全出口的位置和消防器材摆放位置,懂得使用方法并做好保管; 3、牢记火警电话”2330119”,报火警时,要沉着冷静,讲清失火单位、地点、什么东西着火、报警人姓名、单位和电话号码; 4、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或仓库,要有”严禁吸烟”明显标志的字样,物
9、品碎片、垃极要及时清理,保持安全通道的畅通和常闭式防火门的关闭: 5、发现有异声、异味、异色时,要及时报告并积极采取措施处理,不查明原因决不能放过; 6当发生火警、火灾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可惊慌失措,应迅速查明情况向消防中心报告,报告时要讲明地点、燃烧物质、火势情况、本人姓名或工号,并积极采取措施,取附近的灭火器材灭火,电器着火时,应先关掉电源;气体着火先关气阀,如果气阀无法关紧,先不灭火,设法关掉气阀门的情况才能灭火。救火时,听从消防中心人员和现场指挥员的指挥,有人受伤先救人,后救火(火小时可同时进行)。九、消防三级检查基本内容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贮存保管、使用要符合安全要求,贮存容器、
10、贮罐、管道要定期测试有无跑、冒、滴、漏等现象;2、使用液化气瓶、氧气瓶是否按照要求操作,摆放位置是否符合安全规定;3、严禁烟头,火种带入厂区;4、仓库物资分类及存放是否符合安全规定,库房灯光规定在60W以下,灯距、推放高度、通风、室温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值班人员是否做到人走灯灭;5、电器设备运行正常有无超负荷运行,电线、电缆的绝缘有无变化、裸露、受潮、短路等,电机有无空转现象,防雷设备是否完好,有无乱接、乱拉、乱搭电线现象。6、使用各种可燃易燃油类足否符合安全要求,以及残油、气的处理情况;7、危险场所是否办理相关手续,员工操作是否按照要求操作;8、消防器材、消防系统的完好情况,各都门的消防器材有
11、无保管好、用好和到期换药,保证压力完好;9、门卫对出生入人员是否严格检查,对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人是否把关。十、安全检查制度1、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2、安全疏敬通道、疏散指示、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3、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4、灭火器材配备及有效情况:5、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6、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共她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7、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8、易燃易爆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它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9、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10、防火巡查情况;11、消防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12、其它需要检查的内容。十一、防
12、火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加强加工厂的消防安全工作,保护厂区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订本制度;2、根据和公安部颁布的要求,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和自防自救的原则,实行严格的料学管理;4、实行专与群结合的原则,厂长为防火安全工作第一负责人,防火日常工作由治安员承担,负责各项消防工作计划、规章制度的监督实施及专职消防人员、义务消防人员的管理、训练等项工作;5、常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杜绝火险隐患,尽力防止火灾发生。如发生火突,做到发现早、扑灭快,将火灾控制、扑灭在最小范围,使火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二)、消防训练1、使每个义务消防队员懂得火灾预防的知识具有善
13、于发现和杜绝火险隐患的能力,掌握灭火战斗的本事。2、义务消防业务教学训练,每年都要计划,除进行必要的专项教学训练外,还要有选择地进行一些基本功训练,结合灭火预案每月进行一次实地演练。3、义务消防训练要从实际出发,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外,经常组织队员进行消防业务学习或训练教学。训练要进行考核、评比,对在学习训练中认真刻苦、守纪律、成绩优秀的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扬或奖励。4、义务消防队员需经如下内容的培训:(1)、一般的防火知识;(2)、接到火警后,迅速集中穿着消防灭火服装;(3)、佩带、使用防毒面具:(4)、员工熟悉本部门的消防应急预案,发生火灾后,按应急预案积极参战,坚守岗位,服务指挥。(三)火
14、灾扑救紧急预案1、火灾后,按灭火预案实施,统一指挥火场的抢险灭火行动。义务消防队员和全体员工要坚守岗位,未接到命令,任何人不准擅离岗位进入火场,以免造成混乱,出现意外事故。2、除自动报警装置外,任何人在任何部位发现火灾,首先要用电话向总机报警消防中心在确认发生火灾后,立即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并向电话总机报告。3、在灭火战斗中,应首先组织足够的力量抢救受火势、烟雾威胁的人员。4、被抢救出火场的人员,应集中至安全地点,并有专人看护,以兔被教者因故重返火场或出意外事故。抢救出来的物件应交由专人负贵看管,以免丢失。5、灭火战斗要尽力接近火源,做到不见火不出水,防止水渍损失;对油品着火点要使用灭火毯和干
15、粉灭火器。做到:沉着果断、快捷不乱、科学灭火。6、火场以外的部位,要做好警戒工作,防止发生意外事故。7、发生火灾后派专人迎接消防队,并主动介绍现场情况。火场指挥权移交给公安消防指挥员,并协助其工作。8、在抢险灭火期间,除上级机关和公安消防、救护大队等有关单位外,其它任何单位和群众不得进入火场。十二、安全奖惩制度1、对预防大灾发生和灭火工作中作出优异成绩的职工,分别予以嘉奖、奖励。2、对违反本制度,不遵守防火安全制度,无视防火安全规程,造成火灾事故的员工,视其性质和影响大小,损失轻重、认识态度,分别给予罚欲,行政处分,或交由公安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十三、动用明火作业制度1、所有动火作业(电焊、气
16、焊施工)人员,都要持证上岗,未无证施工者一律不准动火作业。2、范围内动火作业的有关部门(外单位施工)人员,必须向消防中心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能动火。3、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操作流程操作人员有权拒绝不符合防火管理要求的作业。4、消防中心在批准动火前,须到现场检查并提出安全注意事项,必要时应配备灭火器材,预防突发性火灾事故。5、动火作业方必须有明确的安全措施和动火监护人。6、在动火期间,消防巡检员要经常到现场检安,交接班时要交清动火状况。7、动火作业后,操作人、监护人、消防巡检查、清理现场的火种及可燃物质,确证无隐患时才能离开现场单位的防火职责一、单位的基本职责(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居民住
17、宅区的管理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1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第一,对于法人单位,应当明确法定代表人为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于非法人单位,应当明确主要负责人为该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第二,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级、本岗位的消防安全负责,建立起单位内部自上面下的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第三,单位能够根据需要确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实施和组织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2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消防安全制度包括用火用电制
18、度、消防安全检查制度、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值班制度、消防宜传教育制度等。对于企业单位,不但要有消防安全制度,还要制定消防安全操作规程。3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对职工的消防宣传教育要针对本单位的特点,经过教育,增强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使职工了解本岗位的火灾特点,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期火灾、会自救逃生。4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防火检查是指单位组织的对本单位进行的检查,是单位在消防安全方面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过去一直认为防火检查是消防部门的职责,使单位产生了依赖心理,消防部门检查了,就认为没有问题了,就一劳
19、永逸了。这种观念要改变,做好消防工作是各单位的责任,经过本单位的经常性的检查,便于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5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而且要定期组织对消防设施和器材进行检验、维修,确保其应有的使用效果。这里要求单位组织检验、维修,是因为单位不一定有能力进行检验、维修,但有责任去委托有资格的企业进行检验、维修。6.确保通道安全 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二)重点单位的职责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第14条规定的6项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1建立防火档案,确定消
20、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防火档案是单位防火工作的文字记录,是考核单位防火工作及发生火灾事故时处理的依据。防火档案应当包括单位的基本情况,逐级消防安全责任人,各项消防安全制度,防火检查情况,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情况,本单位消防工作的重大决议、文件,消防设施、器材配置及维护保养情况,义务消防队组织情况等。2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防火巡查是单位确定的专门人员负责在责任区内进行防火巡视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火灾苗头,扑救初期火灾。防火巡查内容应包括:员工遵守消防安全制度情况,纠正违章违规行为,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无阻,安全疏散标志是否完好;各类消防设施、
21、器材是否完整,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妥善处理等。3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安全培训不同于宣传教育,培训不但要讲授消防安全知识,还要让参加培训的人员实际操作使用灭火器材等。培训的重点是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和其它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4,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包括:各级、各岗位人员职责分工,人员疏散、疏导路线,以及其它特定的防火灭火措施等。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是指按照预案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练,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完善预案。经常演练也可使职工掌握灭火技能,一旦发生火灾不慌、不乱,做到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灭
22、火工作,达到及时、成功的控制和扑救火灾。二、单位的消防安全义务消防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消防安全涉及每个单位,为了加强日常的防火安全管理,预防各类火灾发生,各单位应当高度重视消防安全管理,认真按照、的要求履行各项义务。(一)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建立各种制度,如用火用电制度、消防安全检查制度、值班制度等,还应包括消除火灾隐患的措施,如增加投入,按照国家标准建设消防设施,配置消防器材等。(二)建立本单位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考核、奖惩制度针对本单位建立的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其制度要结合本单位的防火工作特点,针对性强,内容详实,便于操作,不能流于形
23、式。在考核制度中本单位可经过多种形式来考核其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如口试、笔试或实际操作等。考核对象为负有消防工作责任的各级人员,包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以及各岗位负责人。考核的结果应与晋级、增资等挂钩。奖惩制度是对考核制度的进一步要求,即对经考核被评为优秀或成绩突出的个人、集体,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对违反规章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等惩罚措施的制度,此制度应认真贯彻。(三)定期进行消防技术训练,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由于用火用电和使用可燃物装修等情况日渐普遍,随之火灾隐患也不断增多,这就
24、需要各单位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抓好对本单位的员工灭火技术能力的培养,达到自防自救的要求。实践中不少火灾是由于火灾初发阶段,在场的工作人员不懂得如何扑救和如何逃生,从而延误了扑救火灾的有利时机,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里所说的灭火技术训练其形式能够是多种多样的,如怎样使用灭火器,如何报火警,如何逃生等,这都是灭火技术训练中的基本内容。本项规定要求”定期进行灭火训练”,这里所说的”定期”可视情况而定,但要注重效果。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至少半年对员工训练一次,一般单位至少每年对员工训练一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要求很高的工作,作为一名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不但要有丰富的消防工作经验,而
25、且应做到:能够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能够了解掌握一定的消防法规和技术规范;能够对单位员工进行消防培训等。因此,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必须要经过消防安全培训,经过公安消防机构统一考试,考试合格后,才能从事消防安全工作。能够说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是单位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重要力量。(四)内部进行经常性的防火安全检查,及时制止、纠正违法、违章行为,对暂时难以消除的火灾隐患,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安全,这是对各单位领导及其防火安全工作人员的要求,从事营业性场所更应严格按此项规定执行。防火安全工作是单位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各单位应针对本单位特点和性质,进行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检查,特别是重大节假
26、日期间和火灾多发季节,发现有违法违章行为应依据单位的内部管理规定进行处理,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对暂时难以消除火灾隐患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不发生火灾。(五)对公安消防机构指出的火灾隐患,在规定期限内予以消除火灾隐患分为一般火灾隐患和重大火灾隐患。根据公安部的规定,火灾隐患是指存在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行为,可能导致火灾或在火灾发生时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后果。重大火灾隐患是指存在严重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行为,可能导致火灾或火灾发生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火灾隐患”包括以下三类情形:一是增加了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二是火灾时会增加对人身、财产的危害;三是火灾时会严重影响灭火救援行动。(六)完善
27、灭火设备,灭火设备要有专人负责维护管理这里所说的”灭火设备”一般是指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自救逃生器、灭火器、防烟面罩等。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消防技术标准、规范,建设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器材,对已建设的消防设施和已配备的消防器材要有专人管理,并按时维修。(七)防火值班、巡逻人员坚守岗位,不得脱岗,井掌握防火和灭火基本知识单位应明确规定值班、巡逻人员的岗位、形式及职责。火灾特别是重、特大火灾往往发生在夜间或节假日,此时由于单位人员相对较少,存在的火灾隐患不易被发现,致使火灾发生或者小火变成大灾。因此,值班、巡逻人员坚守岗位及时发现火情,对单位的消防
28、安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防火值班员、巡逻人员应当做到身体健壮,责任心强,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期火灾,会自救逃生。(八)火灾扑灭后,未经公安消防机构许可,不得进入、撤除、清理火灾现场 这是对失火单位在火灾扑灭后的要求。规定,公安消防机构能够根据需要封闭火灾现场,其目的是为了调查、认定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火灾现场一经破坏将无法再恢复,火灾调查工作也就无法开展,因此,未经公安消防机构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进入、撤除、清理火灾现场。实践中发现有的单位为减轻责任或怕影响正常工作,擅自将火灾现场撤除或清理,这给公安消防机构调查火灾原因、分清火灾责任带来很大困难,因
29、此,对单位增加了此项限制性条款的规定。(九)不得不报告或者延误报告火灾情况这是对火灾报警的规定。报告火警是每个人的基本义务,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发现火灾后,在具备报火警的条件下,没有立即报警的行为就属”延误”。(十)贯彻执行本规章规定的其它有关防火安全义务这里所说的本市规章是指与相配套的其它的14个消防规章。(十一)有关单位建立义务消防队的责任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乡、村能够根据需要,建立由职工或者村民组成的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是人民群众同火灾作斗争的自防自救组织。义务消防队在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以及公安消防机构的支持和领导下,开展防火、灭火工作。(十二)
30、发生火灾时有关单位的责任(1) 发生火灾的单位必须立即报警并组织力量扑救火灾,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火灾扑救,对灭火和防止火势蔓延、扩大,减少火灾损失有重要作用。邻近单位应当给予全力支援,协助起火单位灭火。 (2)扑救特大火灾时,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人员、调集所需物资支援灭火。防火制度第条 各车间应认真做好所辖施工区域的防火安全管理工作,任何个人不得占用防火通道和防火间距。第条 坚持三级防火管理巡查制度,做到班前有部署,班后有检查,及时消除火险隐患,发现火情及时组织扑救并向有关部门报警。第条 因工作需要用明火作业时,必须向部门防火负责人提出书面用火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作业,作业中应对消防灭火器
31、材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第条 从事电、氧焊等具有火灾危险性作业的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防火责任制,并做好必要的防护。第条 配电室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严禁吸烟和将火种带入,对所配备的灭火器材做到勤检查、保养,保证数量齐全、状态良好。熟知防火、灭火的基本方法,能熟练操作所配的消防器材。第条 厂区内应按规定的消防器材配置标准,配备足够的消防灭火器材,民工住所电线路不得私拉乱接,禁止使用明火、电炉。施工现场废旧物品严禁乱推乱放,以确保道路畅通。员工、民工应熟知防火、灭火的基本方法,能熟练使用所配备的消防器材,能扑救初起火灾。防火检查、巡查制度一、领导
32、要亲自抓,凡是法人代表必须经公安消防部门培训,全面落实消防抓法人,法人抓消防安全管理的局面。二、按规定成立义务消防队,做到活动常常化,全年活动不少于四次。 三、消防设备完整好用,值班人员会操作固定消防系统,消防器材按规定面积配备,做到随时可用。 四、力量要落实,不准睡觉值班,并做到常检查,勤巡逻。 五、特别工种经专业部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六、电器设备要完好,禁止乱拉乱接,定期维护保养,电加热器要专人严管。七、凡经营场所,重要通道,均需按规定设置应急事故照明。 八、装修要符合有关消防建设规范,严禁采用可燃,易燃材料装修。九、落实”三清三关”,做到:垃圾清、烟蒂清、场地清;关煤气、
33、关门窗、关电源。天天做到有专人检查。十、各种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严禁在通道或楼梯口堆物、上门等。 火灾隐患整改制度第一条 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确定专门部门和人员及时予以清除。第二条 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由消防管理部门根据管理分工,及时将火灾隐患向消防安全管理人或消防安全责任人书面报告,并提出整改方案。、第三条 对随时可能引发火灾的隐患或重大火灾隐患,应将危险部位停止生产、经营或工作,立即进行整改,并落实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措施。第四条 消防安全管理人或消防安全责任人应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以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并落实整改资金。第五条 对公安消防机关检查或抽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指定专人
34、落实整改。整改完毕后,写出火灾隐患整改报告报消防机关。第六条 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认真填写检查记录。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后存档备查。第七条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要组织进行检查验收。第八条 对本单位无力进行整改的火灾隐患要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用电管理制度1、电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国家规定的专门业务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2、电工人员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3、各种用电设备设施应当有可靠的接地保护,不允许超负荷运载。4、电源导线不许缠绕和捆绑在金属
35、管道和金属构件上。5、未经允许不得拉接临时电源线和使用电炉子等表面炽热的大功率电器。6、移动电源线必须使用绝缘良好的橡胶护套线,严禁使用塑料双绞线。7、电线接头必须压接牢固,绝缘包扎良好。8、胶盖闸用于电源开关使用时,胶盖闸内应装设与设备负荷相匹配的保险丝或易熔片,不准用铜丝或铁丝替代保险丝。9、凡是电器(设备)自身电源线为三相插头的,应采用已接好地线的三孔插座,接地极不准甩掉不用。10、对用电机械、设备要求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禁止同一开关设备同时控制两台及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含插座)。11、对漏电开关应定期检查,做好记录。失灵的漏电开关应及时更换。12、使用60瓦(不含)以上的灯泡
36、要用磁灯口。13、组合插座及插座电源导线应完好无损,不得吊挂使用,不允许超负荷使用,严禁使用伪劣插座。14、电气设备维修、检修必须由正式电工进行作业。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职责(一)拟订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二)组织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三)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四)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五)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六)组织管理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七)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
37、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八)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它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九)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按照要求对灭火器材建立档案资料,记明配置类型、数量、位置、检查维修单位、更换药剂的时间等基本情况。2.消防设施维修和使用检查并每年需对厂的消防设施全面维修、检查一次。. 大型消防设施每半年保养检测一次,一般消防设施(如消防灯具等)按责任区域由所在车间负责日常保养和维护,治安员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每季度或重大节日、重要任务前,负责人会同工程部检查消防设施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维修。5. 如发现消
38、防设施已无法维修,应立即购买,尽快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行。6. 各车间应爱护消防设施,不得损坏或移作她用,并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重点工种消防安全管理重点工种管理,是指对从事具有较大火灾危险性和从事容易引 发火灾的操作人员的管理。加强对重点工种岗位操作人员的管理,是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一、消防安全重点工种的分类和火灾危险特点 (一)消防安全重点工种的分类消防安全重点工种根据不同岗位的火灾危险性程度和岗位的火险特点,可分为以下三级:一级工种是指引起火灾的危险性极大,在操作中不慎或违反 操作规程易引起火灾事故的岗位操作人员。例如:从事可燃气体、液 体设备的焊接、切割,超过液体自燃点的熬炼,使用易燃
39、溶剂的机件清洗、油漆喷涂,液化石油气、乙炔气的灌瓶,高温、高压、真空等易燃易爆设备的操作人员等。二级工种是指引起火灾的危险性较大,在操作过程中不慎或 违反操作规程容易引起火灾事故的岗位操作人员。例如:从事烘烤、 熬炼、热处理,氧气、氨气等乙类危险品仓库保管等岗位的操作人员等。三级工种是指在操作过程中不慎或违反操作规程有可能造成 火灾事故的岗位操作人员。例如电工、木工、丙类仓库保管等岗位的操作人员等。(二)消防安全重点工种的特点消防安全重点工种主要有以下特点:1、所使用的原料或生产的对象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如乙炔、氢气生产、盐酸的合成,硝酸的氧化制取,乙烯、氯乙烯。丙烯的聚合等。这些生产岗位火
40、灾危险性大,安全操作要求严格,一旦出现事故,将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2、工作岗位分散,人员少,操作时间、地点灵活性大,如电工、电焊、切割工、木工等都是操作时间、地点不定、灵活性较大的工种。二、消防安全重点工种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 由于重点工种岗位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因此,重点工种人员既是消防安全教育的重点对象,也是消防安全工作的依靠力量,必须 加强对其管理,重点是:(一)提高专业素质和消防安全素质重点工种人员上岗前,要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全面地熟悉岗位操作规程,系统地掌握消防安全知识,通晓岗位消防安全的”应知应会”内容。为达到这个要求,可采取如下管理办法:1、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对操作复杂、技术
41、要求高、火灾危险性大的岗位作业人员,加工厂生产和技术部门应组织她们实习和进行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 能上岗。电气焊工、电工、锅炉工、热处理和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等工种,要经考试合格取得证书后才能上岗。2、建立重点工种人员档案为加强重点工种队伍的建设,提高重点工种人员的安全作业水平,应建立重点工种人员的个人档案,其内容既应有人事方面的,又应有安全技术方面的。对重点工种人员的人事概况以及事故等方面的记载,是对重点工种人员进行全面、历史地了解和考查的一种重要管理方法。这种档案有助于对重点工种的评价、选用和有针对性地再培训,有利于不断提高她们的业务素质,因此,要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作为考察、评价、选用
42、、撤换重点工种人员的基本依据;档案记载的内容,必须有严格手续。安全管理人员可经过档案分析和研究重点工种人员的状况,为改进管理工作提供依据。3、抓好重点工种人员的日常管理要定期组织重点工种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消防知识学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训练和考核计划,研究和掌握重点工种人员的心理状态和不良行为,帮助她们克服吸烟、酗酒、上班窜岗、闲聊等不良习惯,不断改进重点工种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将改进工作环境的工作纳入加工厂规划。(二)制定和落实岗位防火责任制度建立重点工种岗位责任制是加工厂消防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工厂责任制度的组成部分。建立岗位责任制的目的是使每个重点工种岗位的人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建立起合理、有效、文明的安全生产和工作秩序,消除无人负责的现象。重点工种岗位责任制要同经济责任制相结合,并与奖惩制度挂钩,有奖有惩,以使重点工种人员更加自觉地担负起岗位防火安全的责任。三、重点工种岗位的防火要求 (一)焊工1、焊工未经学习和考核,无操作证,不能进行焊接和焊割作业;2、盛装过易燃液体或气体的设备,未经彻底清洗和分析,不得动焊;3、有负有压力的管道、气瓶(罐、槽)不得进行焊接作业;4、对靠近木板墙、天棚、木地板以及经过板条抹灰墙时的管道等金属构件,不得在没有采取防火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进行焊割和焊接作业;5、电气焊作业现场周围的可燃物以及高空作业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