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5 ,大小:1.54MB ,
资源ID:463460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634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文旅融合背景下苏州昆曲旅游演艺研究_付钰展.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文旅融合背景下苏州昆曲旅游演艺研究_付钰展.pdf

1、68文旅融合昆曲文化可以经过再设计后融入历史文化旅游景区,成为受游客欢迎的文旅演出或其他文化产品。现有相关研究关注昆曲旅游演艺现象,总结其发展特点,如马振总结课植园牡丹亭旅游演艺的特征:重复性强、与非遗关联密切、以市场为导向。周南归纳观光昆曲的演出特征:场地人员精简化、演出片段固定、演员妆容简便且一专多能,并分析昆曲民间“草台班”的市场性。苏州不同旅游景区依据自身基础,利用夜间黄金时间与景区园林设施组织的昆曲演出活动吸引不同游客,在盈利的同时也传播了非遗文化。艺术人类学家方李莉教授在费孝通先生“人文资源”理论的基础上,基于长期田野调查实践,提出“遗产资源论”,认为“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

2、保护,还应该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其变成新的文化的一部分,新的社会肌体的一部分,使其溶解在民族的血液中,不断循环和更新。”1非遗资源是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同时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的关系应得到重视。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对苏州地区的昆曲旅游演艺进行研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当地旅游演艺实践与非遗保护。一、演剧时空的古今相通(一)夜间演出时间中国戏曲演出素来有夜间演剧的传统,在商业经济的推动下,戏曲演出不仅成为一种民众与上层文人士大夫们的娱乐方式,而且其戏曲生态是随时代不断更新发展的。明清夜间演戏活动丰 文旅融合背景下苏州昆曲旅游演艺研究付钰展 摘 要:苏州依托当地戏曲博物馆、茶馆、园林景区、

3、名人故居等场所,逐渐形成了姑苏夜间旅游中的特色昆曲演出。本文追溯夜间昆曲旅游演出的时空特征,对苏州地区的昆曲旅游演艺进行研究,分析当地演艺实践对于昆曲活态化保护的影响,并总结苏州地区昆曲旅游演艺的相关经验。关键词:昆曲;活态化保护;文旅融合DOI:10.15947/ki.dwt.2022.011069 2022 年第 6 期文旅融合富,于民众中风靡之盛象蔚为大观。而清代乡村夜戏更是民众云集,政府甚至需要不断颁布禁令禁止乡村夜戏。不仅民间如此,在文人士大夫阶层,私人家班的兴起,更让演剧时间变得灵活可控。齐如山曾说:“前清只有在私人家中或会馆、旅馆中演堂会戏,可演至深夜。”2近代社会,随着照明技术

4、进入剧场,夜间观剧成为可能。而现代社会,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同城市依托自身的场地空间,开发多种多样的夜间旅游项目,夜间演出也在全部演出类型中占据极大的比例。为了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以及满足经济盈利的需求,苏州夜间戏曲文旅形式异彩纷呈。夜间戏曲文旅演出可以为单独呈现戏曲艺术,如全本戏演出、折子戏演出、带有仪式祭祀色彩的仪式剧演出,也可以是戏曲与其他传统表演艺术相结合构成的综合类演出活动。例如苏州市的大部分景区,将昆曲作为景区夜游的组成部分,与古典舞、评弹曲艺、乐器演奏类表演有机结合,共同构成整场夜游活动。多样的夜间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市民夜生活,同时也为城市夜游吸引更多游客流量。(二)户外实景

5、演出场所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方差异较大,各地文化习俗丰富多彩,戏曲艺术历经起源、发展、成熟阶段,历史悠久。戏曲文化内涵的展现一直包含于人文生态系统之中,因此其展现时空灵活多变,演出场所也因此因地制宜,变化万千。廖奔认为戏曲演出经常随时利用各种地形和建筑进行,他将我国古代剧场的类型大致分成商业性剧场、神庙剧场、宫廷剧场、园林剧场、临时性剧场。堂会演剧的演出场所随主家要求而定,随意性很大。当今苏州夜间旅游演出项目有较长运营历史,而旅游景区中的戏曲演出场地同样随景区自然地理条件与活动组织形式而定,景区设施与观众数量决定不同演出场所。牡丹亭等经典文本塑造了生动的园林形象,园林中的戏曲与戏曲中的园林交相辉

6、映。而当今的园林昆曲演出剧目仍旧以牡丹亭为主。当前苏州市的文旅融合着眼于生活背景,生活场景是昆曲、评弹等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原点。昆曲艺术的综合性、戏曲演出“随处作场”的特点也为园林演出提供便利。二、苏州昆曲旅游演艺的几种形态(一)传统茶楼演剧:兰芽昆剧团苏州当地旅游演出最普遍的模式是组织者在街区人流量较大的位置租占空间,室内搭起戏台,邀请人们购票进入观看演出。表演通常在白天至晚间固定时间持续进行。以单独评弹演出居多,少数场馆内评弹、昆曲二者均有。室内戏台演出的模式类似茶园剧场,游客购票获赠免费茶水,也可以另外付费购买其他茶水小吃和点唱其他曲目。兰芽曲苑山塘评弹昆曲馆位于苏州知名旅游街区山塘街的入

7、口,一楼门前场地有昆曲爱好者俊扮展示作为宣传,游客购票后可以进入二楼观看演出。兰芽曲苑山塘评弹昆曲馆的昆曲演员主要由毕业不久未能进入国有院团的昆曲专业学生,和因爱好等学习昆曲并以此为事业的人员构成。当沉浸式实景演出等新的演出形式更为流行后,传统室内戏台演出的形式受到影响。两者虽然都能够使游客体验当地文化特色,但侧重点与演出效果不同。在景区传统体验馆购票、观看演出的观众欣赏剧目表演,短暂歇息,场地提供的茶水与周围复古座椅布置则提供了简单的复古生活场景体验。(二)片段式游园演艺:网师园夜花园、山塘街寻梦山塘网师园古典夜花园项目开办于 1990 年,是苏州地区开办最久的夜间演出项目。项目最早是为了满

8、足外国宾客夜间游览需求而开办,但随着国内大众旅游兴起,夜经济发展,网师园夜游面向市场招标,2016 年游园今梦版、2021 年网70文旅融合师戏语版等演出在保持特色节目内容不变的基础上均有不同创新。演艺项目包含南昆、北昆、评弹、古琴、古典舞、茶艺书画、萧诗吟唱、江南丝竹等,分别散落在园内不同场地,全部节目循环流动表演,沿路有身着汉服、提着灯笼的导游进行导览。在移步换景的演出设置里,观众围绕着网师园走到一处站下来听两句,然后继续前往下一个表演场景。在濯缨水阁演出的全息昆曲惊梦,通过投影手段配合网师园园林的古韵味,游客隔水面听来演员的唱念并观看表演。在集虚斋上演的昆舞玉兰运用光影,将白玉兰的形象与

9、昆舞表演融合。网师园演出整体上属综合类演出,包含多种类型表演,游客在欣赏节目表演之外,漫步精致园林,体会亭阁倒影意境,感受园林中的演艺氛围。寻梦山塘演艺项目在苏州山塘街的真趣园内进行,节目包含昆曲游园寻梦、箫独奏、笛独奏、评弹、原创歌曲等。游客购票排队入场后领取苏式点心茶水,自行寻找座位,可以选择距离舞台近的座位,也可以选择较远的回廊落座。演出的主舞台建设在水面之上,可升降调节,昆曲节目在水面舞台表演,上下场中走过小桥、石阶与观众近距离接触。评弹、歌曲吟唱分别在水畔的不同建筑内表演。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寻梦山塘的演出观感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声、光、电、色彩的观感享受是第一个基础层面;第二个层面是演

10、出的四十五分钟里苏州六百年的昆曲、五百年的园林、四百年的评弹、一百年的苏式点心共同带给游客综合的苏式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体验;第三个层面则是昆曲 牡丹亭游园、评弹白蛇传赏中秋等节目背后的文化内涵体验。(三)戏曲院团文旅演出探索:苏州昆剧院园林版游园惊梦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园林版游园惊梦的演员、乐队均来自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宣传营销则由游园惊梦(苏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表演在昆剧传习所旧址上重修的苏州昆剧传习所中进行。位于第二进厅堂的造型展示源于演员、幕后工作人员多年实践得来的经验,半开放式的化妆间方便观众一览平时并不多见的扮戏绝活。化妆、穿戴过程的展示也是在公开展示过去那些被视为行业内部人员才能知晓

11、的秘密知识,观众对戏曲本身有着大概认知和向往,对这些内容更感兴趣。演出晚八点正式开始,但六点钟观众就可以入场,根据当天情况参与昆曲体验活动。演出呈现的是完整的一段牡丹亭,面向喜爱昆曲、对表演有更高期待值的群体。虽然游客不会真的将演出作为明清时期真实场景再现,但在风格古典的苏州昆曲传习所中,精致环境营造出的真实感很难不让观众将自身带入其中。这种真实感也是周围多样化文化体验带来的。三、苏州昆曲旅游演艺的特点与发展经验(一)彰显地方传统文化非遗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在自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影响下,各地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苏州的演艺活动大多依托当地的评弹、昆曲文化,室外演出多在传统苏州

12、园林中进行。苏州园林以精致小巧著称,适合因地制宜发展包含夜间昆曲演出在内的特色夜游。旅游的理念和实践都表现出强烈的“地方化”个性价值。而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夜间演出无疑也满足人们逃离日常生活固有环境的需要。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演出活动区凸出旅行过程的特殊性,与日常生活工作形成强烈反差。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探索地域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苏州市的夜间戏曲演出不是过去的明清时期的园林演剧,或其他表演形式原封不动的复原,而是在借鉴了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打造的苏式文化生活体验。在苏州昆曲演艺中存在着不同程度再造的“传71 2022 年第 6 期文旅融合统”。此种沟通古与今,现在与未来的艺术形式,是新旧不同之间

13、的相通,是对在场的超越。苏州文旅产品既有新旧交替的非连续性,也有新旧界限冲破与融合的连续性。随着社会历史发展以及人们实践与认识的深化,面临旅游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由遗产到资源的转化成为可能。当下由于种种原因相对式微的戏曲艺术,在文旅融合中发挥出独特价值,成为文旅产业重要的内容支撑。(二)游客体验逐步丰富“走马观花”式旅游背后是旅游者与当地风土文化互动体验的缺失,而深度文化体验在国内景区开发夜间旅游演出时显得格外重要。深度文化体验强调游客主体的体验度与参与感,嵌入日常生活的场景才是民众喜爱的,苏州当地昆曲、评弹演出场所大多位于人们日常出游的生活情景之中。寻梦山塘夜间演艺项目活动的主角不是舞台上的演

14、员,是现场的每一位游客。在活动的四十五分钟里,苏州的昆曲文化、园林文化、评弹文化带给游客综合的苏式文化体验。游客们在近一个小时中,放松心情,沉浸在美轮美奂的园林中,喝茶,吃糕点,听曲,聊天,赏月等等,享受一场原汁原味的苏州精致文化生活体验。网师园夜花园中,游客置身于不同的艺术形式、空间场景,在园典雅的园林景观中,边行走边感受,在行进式观演中移步异景,几乎十步一戏,体会全域沉浸式的观演。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的实景版游园惊梦 在演出前设置的脸谱绘画体验、拍曲、化妆观摩等项目,同样使游客在正式欣赏演出前一步步了解昆曲艺术的不同要素,丰富游客体验。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苏州昆曲旅游演艺项目也借助不同

15、社交媒体进行宣传,微信、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平台都有相关的图片、文字和视频。在线游客看到苏州昆曲演艺的视觉内容,听到背景宣传音乐或短视频讲解的配音,被吸引后来线下空间进行沉浸式体验。景区的游客在实景沉浸式演出中与环境中的人、事、物互动,他们并不是专门看一场表演,而是完成旅游休闲的综合生活体验。传统的园林实景演出已经将园林物质文化遗产与昆曲、评弹等非遗项目相结合,而当下内容版本更新的夜间演出,更是在视觉、听觉之外,刺激着游客的嗅觉、味觉等多重感官。网师园演出中加入了香薰蜡烛的地灯,苏州昆剧院演出前的茶道、香道展示,无不为观众营造更为丰富的生活场景体验,使观众在一场活动中就较为系统地感受玲珑雅致的

16、苏式生活,当地旅游正由单一节目欣赏向文化空间中的苏式生活体验转化。(三)经济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双重选择随着文旅融合发展,昆曲的经济价值不断凸显,但表演的艺术水准无疑是昆曲演艺项目需要格外关注的内容。仅将昆曲表演当作吸引客流、带来利润的噱头,在昆曲表演之外无序穿插其他文艺表演,一味追求炫目的灯光效果,对剧目进行不合理删改等违背昆曲艺术本质的行为并不可取。“艺术品涵化的过程”3可以被看作在形式和内容、功能及生产工具等方面完全不同的艺术生产过程。创新形式下的夜间戏曲文旅演出同样可以看作是表演艺术的涵化。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夜间戏曲演出最终目的仍要归于游客购票入场进行消费,但涉及到传统艺术,在节目创排、演出

17、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节目的艺术标准。传统艺术表演的形式或许改变,但其原本的艺术价值、带给观者的审美体验不应降低。艺术作品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二者平衡,方能够更好地实现作品的社会价值,从而实现昆曲活态保护。园林昆曲演艺组织者的出发点之一是让人们能够以较低的门槛领略昆曲之美。然而,即便是只呈现片段性的演出,也需要主办方以良好的态度和水平,把控演员水准,保证演出质量,从而使游客在娱乐放松之外,能体会到昆曲的魅力。72文旅融合旅游演出面向的主要是外地游客,游客也多为一次性消费,演出节目可以长时间保持基本不变,但景区或组织方需要保证自身艺术品质才能够良性发展,而非单向考虑收益,压缩成本,进而降低演出品质。随

18、着苏州文旅经济快速发展,当地也有其他景区因游客与演员隔着亭台楼阁水面的较远距离,降低表演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游客走马观花式观看表演,将演员的表演物化为自己拍照的内容素材。只有具备较好审美价值的演出才能够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提升景区夜游口碑,吸引更多游客,带来门票与周边文创等经济收益,为景区进一步完善夜间演出提供资金,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游园欣赏体验中各个演出场景之间虽然可以通过导游人员讲解过渡,但游览时间紧凑,观众静下心来欣赏昆曲的时间被大幅压缩,传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最理想的状态下,游客通过游览感受昆曲魅力,进而产生进一步了解昆曲的意愿,购票进入剧场观看完整演出或了解昆曲相关知识,参与非遗实

19、践。但一些片段化的演出呈现,实际上降低了昆曲的审美门槛,需要要持冷静态度对待,明确保护和利用的界限。同时,我们有必要关注到昆曲演艺为了谁这一问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理念真正融入具体实践情境,建立兼顾非遗社区群体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结语在观看景区夜间戏曲演出的过程中,人们感受到过去文人雅士的生活体验,重温原本存于生活场景中的表演,受到传统审美价值的熏陶。真正意义上的昆曲传播应当让人们从感性、审美的角度喜欢昆曲之外上升至更深层面,即理解昆曲文化内涵,关注昆曲对增加社会凝聚力,慰藉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社会意义。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游客对旅行

20、的品质和文化内涵要求也会更高。苏州昆曲旅游演艺再次让我们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只留存于传统和过去,而是活在当下。伴随着社会变迁,昆曲在今天被建构成为文化旅游产品,而发展昆曲相关的旅游演艺需要注重可持续性,关注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才能更好地实现昆曲活态化保护。注释:1 方李莉:从“遗产到资源”的理论阐释以费孝通“人文资源”思想研究为起点,江西社会科学,2010 年 10 期,第 196 页。2 齐如山:前清无夜戏,中国演员,2009年第 2 期,第 48 页。3 纳尔逊格雷本:艺术及其涵化过程,张晓萍译,民族艺术研究,2002 年 1 期,第44 页。参考文献:1马振:昆曲旅游演艺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以上海课植园 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6期。2周南:文旅产业视域下苏州观光昆曲的演出生态,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 年 6 期。3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年。4周晓薇:生活、场景、内容:苏州地方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艺术百家,2020 年 1 期。(付钰展,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 级硕士研究生)责任编辑/陈慧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