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8卷第 3期 2 0 1 0年 6月 南水北调与水利 科技 S o u t h - t o - No r t h Wa t e r Tr a n s f e r s a n d Wa t e r S c i e n c e Te c h n o l o g y Vo 1 8 No 3 J u r L 2 0 1 0 d o i : 1 0 3 7 2 4 S P J 1 2 0 1 2 0 1 0 0 3 0 3 9 雨水径流污染与城镇排水 系统规划 姜文超 , 管继玲 , 吕念南, 杨政成 ( 重庆大学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 0 0 0 4 5 ) 摘要: 随着生
2、活污水污染逐步得到控制 , 城镇雨水径流污染问题 日益受到关注。对城镇雨水径流的污染特征进行了分 析, 并将其污染效应与截流式合流制溢流水污染进行了对比, 提出了城镇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必要性。指出城镇排水 系统是随着环境、 生态、 社会、 经济条件和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演化的, 未来城镇排水系统规划应将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 排水系统方案整合考虑 , 并对相应的控制措施和设施及其对排水系统的影响做出适应性的安排。 关键词: 城镇雨水径流污染; 初期雨水 ; 排水体制; 排水系统规划 中图分类号: X 5 2 ; TU9 9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1 6 8 3 ( 2 O
3、1 0 ) 0 3 一 O O 3 9 一 O 3 Pe r s p e c t i v e s o n Ur ba n Ru no ff Po l l ut i o n an d Dr a i n a g e Sy s t e m Pl an n i ng J I ANG W e n - e h a o , GUAN J i l i n g , L U Ni a n - n a n , YANG Z h e n g - e h e n g ( Ke yL a b o r a t o r y o fT h r e e Go r g e s Re s e r v o i r Re g i o n
4、 IsE c o - E n v i r o r r m ont , Mi n i s t r yo fE d u c a t i o n , C h ong q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 C h ong q i n g 4 0 0 0 4 5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Po l l u t a n t s a n d 1 o a d i n g s d e r i v e d f r o m u r b a n r a i n wa t e r r u no f f ha v e b e e n i nc r e a s i ng
5、l y e mp h a s i z e d b y i n v e s t i g a t o r s wi t h t h e i mpr o v e me n t o f u r b a n d o me s t i c wa s t e wa t e r p o l l ut i o n c o n t r o l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P ol l u t a nt s o f ur ba n r a i n wa t e r r u n of f o n wa t e r e nv i r on me nt a s we l 1 a s t he inf
6、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a r e r e v i e we d By c o mp a r i n g wi t h c o mb i n e d s e we r o v e r f l o ws( CS Os ), t h e p a p e r t h i n k s t h a t u r b a n r a i n wa t e r r u n o f f p ol l u t i o n c o nt r o l i s n e c e s s a r y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o f u r b a n d r a
7、 i n a g e s y s t e m h a v e b e e n f o u n d t o b e e v o l v e d wi t h t h e c o n j u n c t i v e n e e d s f r o m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 e c o l o g i c a l , s o c ia l a n d e c o n o mi c a r e a s Fu t u r e u r b a n d r a i n a g e p l a n n i n g s h o ul d i nt e g r a t e t he
8、 r e q u i r e me n t o f u r b a n r a i n wa t e r p o l l u t i o n c o n t r o l a n d ma k e a r r a n g e me n t o n t he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a nd l a n d u s e Ke y wo r d s :Ur b a n r un o f f p ol l u t i o n; f i r s t f l u s h r a i n wa t e r ; dr a i n a g e s y s t e m; d r
9、a i n a g e s y s t e m p l a n n i n g U 刖 置 2 O世纪 9 O 年代以来, 我国城镇水污染控制取得了较大 的发展, 很多县级以上城市建设了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 设施, 从而大大地改善了城镇水环境质量。随着全 国各地城 市化进程加快 , 由截流式合流制溢流水及分流制初期雨水所 造成的城镇地 表径 流污染危 害 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 目前我国仍主要采用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排水系统, 对城镇 雨水径流污染的危害还尚未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使其成为 当前影响城镇河流水系水质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再次引发了 关于城镇排水体制“ 合” 与“ 分” 的争
10、议, 因此迫切需要对其污 染及 规划控制措施进行 深入 的思 考。 1 城镇雨水径流污染的特征和影响 1 1概 述 2 0 世纪中叶, 美国环保局( 1 S E P A) 率先开展了城市降雨 径流污染的调查研究, 随后其它一些发达国家也开展了大量的 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研究_ 1 , 包括降雨场次污染物平均浓度 ( E v e n t Me a n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 E MC ) E 、 初期冲刷效应( F i r s t Hu s h E f f e c t ) E 、 不同下垫面地表径流污染特征影响因素_ 4 J 以及初期 冲刷效应的产生及其规模对于城市径
11、流污染控制的影响_ 5 等。 我国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的研究起步较晚, 2 0世纪 8 O年代初率 先在北京开展了有关研究, 随后在上海、 杭州、 南京、 苏州、 成都 等大中城市也逐渐开展了类似研究_ 6 , 一些城镇雨水控制及利 用技术( 如纳入中水系统、 建设独立的雨水利用系统、 初期雨水 弃流技术等) l 7 蜘也相继得以提出, 同时取得了城镇雨水径流污 染物种类 、 污染物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为城镇雨水径流污染的认识和控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1 2 城镇雨水径流污染特征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物的来源复杂, 一般来说, 主要来自大 气降水、 道路径流以及屋顶径流冲刷等。由于
12、不同城镇雨水 径流的实际发生过程受到下垫面等多种可变因素的影响, 其 收稿 日期 : 2 0 1 0 - 0 2 0 2 修 回日期 : 2 0 1 0 0 4 2 3 基金项 目: 国家水体污染 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三峡库区山地小城镇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 研究与示 范” ( 2 O O g z xO 7 3 1 5 0 0 5 0 1 ) 作者简介 : 姜文超( 1 9 7 3 一 ) , 男 , 河南上蔡人 , 副教授 , 工学博 士 , 主要从事城镇水 污染控制及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研究 。 |采|谦鬻 |凌 3 9 l 一 a | | 船 第 8卷 总第4 8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
13、 0 1 0年第 3期 所包含的污染物及其浓度也相应地会有所不同, 但总体上看 城镇雨水径流污染大都含有碳氢化合物、 S S和 C OD及一定 的重金属和营养物污染物, 而道路与屋顶径流是城镇雨水径 流污染 的主要原 因。 城镇雨水径流污染般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路面条 件。道路的建设坡度可以影响汇流的时间, 一般坡度越大, 汇 流时间越短。此外, 不同材质的路面上在形成雨水径流的过 程中, 产生的径流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是不同的, B a n n e r ma n e t 等的研究 O 表明: 在对不同材质的路面上进行监测时, 仅 沥青路面的雨水径流中存在悬浮固体、 磷、 镉、 铜、 铅、 锌等
14、污 染物质。此外, 不同材质的路面在同样的降雨条件下形成的 径流量也会不同, J e n n i f e r 等l 】 1 通过测定沥青、 可渗透铺路材 料及碎石三种不同材料路面的雨水渗透率发现, 不同的路面 对雨水的渗透率存在显著差距。屋顶条件。屋顶面积可 占 城市总不可渗透表面的 3 0 以上, 其对雨水径流污染的影响 一 方面源自城市大气降尘的积累, 另一方面则源 自屋面 自身 材质( 如铺装材料) 的影响, 如重金属污染等_ 】 。 。 。降雨条 件。降雨条件主要包括降雨强度、 两次降雨的间隔时间、 降雨 量的大小等, 一般来说, 降雨强度越大, 降雨时间间隔越长, 降 雨量越大产生的
15、雨水径 流污染越严重 。 我国部分城市的雨水径流污染浓度见表 1 。 表 1 我 国典型城市雨水径流主要污染物浓度 mg I ( 注: 北京浓度值 为初期径 流浓度值 , 珠海 、 广州径流污染物浓度为算术 平均值 ) 从表 1 可以看出, 城市雨水初期径流的污染物浓度存在 一 定的地区差异, 但总体上看, C OD、 S S等均高于污水综合排 放标准的有关限值。其中尤其是悬浮物等会在降水期间增加 城镇水体的瞬间污染 , 带来较突出的污染效应, 加上未测定的 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城镇雨水径流的污染效应的确应引起高 度重视。事实上 , 在特定的城市或特定的时期, 城镇雨水初期 径流污染甚至 比截
16、流式合流制排水 系统更 为显著 ( 见表 2 1 9 ) , 特别是 C OD、 S S 、 浊度等较为突出。 表 2 北京城区分流制初雨水与合流制溢流水污染物浓度的比较 由表 2可以看出, 在一些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的城市, 雨 水径流污染较严重 , 若将雨水径流直接排放至自然水体, 会对 水生态环境造 成非 常严 重的污染 。 耩 l 罄 鞲 薄 啭辨 壤 I 藏 3 糌 糍 4 O 水 环 境 1 3 城镇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必要性 如前所述, 城镇雨水径流污染较为突出呦 , 由暴雨径流 引起的城市面源污染 已成为城市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 一 ,同时, 地表径流中携带大量氮磷营养物质和重金
17、属排入受 纳水体, 水体中水生植物大量繁殖, 破坏水体溶解氧平衡, 大 量重金属流入水中, 人类因食用底栖鱼类引起重金属累积, 可 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欧美一些国家在治理面源污染时付 出了巨大代价, 一些城市至今仍受其困扰。鉴于上述影响, 对 城镇雨水径流污染进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2 基于雨水径流污染的城镇排水系统规划思考 2 1 城镇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主要措施 城镇雨水径流污染主要集中在初期雨水径流, 目前城镇 雨水径 流污染控制 的主要措施如下 l_ 2 。 2 1 1 控制源头污染 源头污染控制可以大大改善收集雨水的水质和提高后续 处理的效果。可以通过控制污染材料的使用, 如尽量避免
18、采 用平顶油毡等污染性材料直接做屋面表层防水, 对新建工程 规定限制污染性材料屋顶的使用等。 2 1 2 源头截污控制 针对屋面雨水和路面雨水等采取适当的截污措施, 如通 过设置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滤网截污装置 、 路边植草沟、 植物 截污带等作为源头截污措施 , 保证雨水利用系统的安全性和 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2 1 3 加强环境管理和宣传教育 大部分径流污染物可以通过清扫去除, 通过加强卫生管 理, 及时清扫等措施有效减少雨水径流污染量。制定严格的 卫生管理条例和惩罚措施, 减少乱扔垃圾、 材料堆放、 垃圾堆 放收集等环节产生的大量污染 , 可以明显改善雨水径流水质。 2 2 城镇雨水径
19、流污染控制对城镇排水系统规划的 影响 2 2 1 排水体系的发展演变规律 长期以来, 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所采用的排水体制主要有 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 由于其流行性 , 以至于大多数人包括专 业技术人员都将其视为当然。事实上, 城镇排水体制的发展 是随着城镇环境、 生态的需要及社会、 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 发展变化 的。 在较早时期, 排水系统建设主要基于环境卫生及城镇排 涝等较单纯的目的, 一般均未修建后续的污水处理设施, 且大 多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城镇不透水地 面的增多, 一方面, 人们对快速排水的要求更加突出, 另一方 面, 人们对合流制所带来的溢流水污染及其控制也引起较
20、大 的关注, 排水体制的选择主要基于城镇安全和环境污染方面 的考虑, 于是许多城市新建地区推荐选用分流制系统 , 或推荐 将旧城区的合流制改建为分流制系统。但是实践结果表明往 往不尽如人意, 一方面, 分流制系统仍然存在一定的污染效 应, 另_方面, 合流制改建为分流制也往往并不成功, 如深圳 市排水工程的规划与建设完全采用分流制, 但后来发现特区 姜文超等 雨水径流污染与城镇排水系统规划 内开发最早的罗湖、 上步两区的实际情况是雨水、 污水几乎全 部混流 z , 于是 引起了分流制和合流制选择上 的争议 和分 歧。随后,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提高, 人们对城镇水系水质及 景观效果的要求也随之提
21、高 , 加之对雨水利用要求的提高, 一 些新型的生态排水体制相继出现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总之, 城镇排水体制的选择应当与城镇的生态环境要求及社 会经济条件相适应。 2 2 2 排水体制的选择 目前我国很多新建城市或地区在选择排水体制时不加分 辨地选择分流制, 在对待城市排水体制和雨水径流污染问题 上, 仍主要还停留在单纯排水的思维上 , 简单地倾向靠分流制 来解决点源污染的控制, 忽视了雨水排放和非点源污染的关 系_ 2 。分流制使污染严重的初期雨水排人河流, 在解决合流 制溢流污染的同时却增加了非点源污染的程度。 因此, 在排水体制选择时, 首先应克服盲 目性, 既不能单 纯地追求短期
22、的经济性而选取合流制系统, 也不能过分相信 分流制系统的优越性而选择分流制。城市排水体制的选择要 与城市的整体规划、 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城市自然条件相结合。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 热岛效应、 地下水位下降、 城市径流污染 严重、 城市环境恶化、 城市水文规律改变、 城市内涝严重等问 题纷纷出现。针对这些问题, 一些城市发展规划中融人了越 来越多的自然、 和谐的因素, 如城市绿化面积增大、 绿色节能 建筑以及应用各种小区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 发展和应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城市雨水径流的污染程度 , 在 这样的地区建设分流制排水系统, 是 比较适宜的。而对于城 镇合流制溢流水污染相对不太严
23、重、 城镇地下空间有限的城 市, 选择合流制可能是比较合适的。而对于经济发达、 城镇水 环境质量较为敏感, 同时具有较好的经济条件的城市, 采用全 处理合流制系统或全处理分流制系统则可能是必须的。 2 2 3 基于雨水径流控制的城镇排水系统规划思考 城镇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措施有很多种, 除管理方面的措 施外 , 大都要求采用附加的设施, 如要么需要增加一些浅草沟 等源头减量设施 , 要么需要修建雨水调蓄池及相应的管道, 或 者需要在分流制上增加初期雨水弃流设施或跳跃井等附属设 施。这些设施的增加必然会对城镇排水系统规划带来较大的 影响。首先, 需要在城镇用地规划上进行安排, 特别是对于用 地较为
24、紧张的山地城市, 提前规划雨水调蓄池、 初雨水弃流装 置或跳跃井等设施的位置更为必要; 其次, 当在分流制系统中 采用雨水径流污染措施时, 也会对污水管道的流量和水质等 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可能导致单纯按照污水量设计的管道超 过输水能力造成管道冲刷或污水溢流到地面, 因此, 需要根据 初期雨水径流的截流量对污水管道进行校核 ; 再次, 采取雨水 径流污染控制措施时, 也会对城镇污水厂的处理水量和处理 水质产生影响, 在进行污水厂规划和设计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如按照旱季流量进行规划设计时, 需要对处理设施的雨季流 量进行校核, 而且在污水处理设施设计中也需要对初期雨水 截流造成的水质变化进行校核
25、 3结语 城镇雨水径流中包含有悬浮物、 C O D、 重金属及 N、 P营 养物质等多种污染物, 个别污染物的浓度甚至比截流式合流 制的溢流水的还高 , 已经成为城镇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威胁, 尤 其是现阶段, 随着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污染逐步得到控制, 城镇 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在未来将显得越来越必要。 城镇排水体制的选择及革新对于城镇雨水径流的污染控 制具有重要的影响, 从城镇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角度看, 传统 上要么选用合流制要么选用分流制的做法显得过于简单和不 合适 。除投资和维护管理等方面外 , 现代排水体制的选择必 须综合考虑城镇雨水径流污染控制、 雨水综合利用与处理、 城 镇水文规律的维持及
26、城镇水景观等多重因素, 尽可能建设“ 复 合” 型的生态排水体制。而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角度看, 城 镇排水系统规划也必须在用地、 污水管道设计、 污水厂主要处 理设施的设计水量和设计水质等方面做出适应性的应对 。同 时, 从技术上看 , 目前城镇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措施( 如修建 调蓄池等) 需要较大的用地或地下空间, 对于人 口稠密的高度 城镇化地区或山地城市来说局限性很大, 未来还需要在适应 性的革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上开展更多的工作。 参考文献: E l i J T S i mil l e n , AL S h a h c r o s s Up d a t i n g t h e U S
27、n a t i o n wi d e u r b a n r u n o f f q u a l i t y d a t a b a s e J Wa t e r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 1 9 9 9, 3 9 ( 1 2 ):9 - 1 6 2 U S E P A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n a t i o n a l u r b a n r u n o f f p r o g r a m F i n a l R e p o r t( Vo 1 1 ) R Wa s h i n g t o n I X; :US E P
28、 A Wa t e r P l a n n i n g Di v i s i o n, 1 9 8 3 3 K Gu p t a , A J S a u 1 S p e c i f i c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f o r t h e f i r s t f l u s h l o a d i n c o mb i n e d s e we r f l o ws J Wa t e r R e s e a r c h , 1 9 9 6 , 3 0( 5 ) : 1 2 44 1 2 5 2 4 M C h a n g , MW Mc B r o o m, R S
29、c o t t B e a s l e y Ro o f in g a s a s o u r c e o f n o n p o i n t wa t e r p o l l u t i o n J J o u r n a l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Ma n a ge me n t , 2 0 0 4, 7 3: 3 07 3 1 5 5 J S o l l e r , J S t e p h e n s o n , K Ol i v i e r i , e t c E v a l u a t io n o f s e a s o n a l s c a
30、l e f i r s t f l u s h p o l l u t a n t l o a d i n g a n d i mp l i c a t io ns f o r u r b a n r u n o f f ma n a g e me n t J J o u r n a l o f En v i r o n me n t a l Ma n a g e me n t , 2 0 0 5 6 宫莹, 阮晓红 , 胡 晓东 我 国城市地 表水环境非 点源污染 的研究 进展 J 中国给水排水 , 2 0 0 3 , 1 9 ( 3 ) : 2 1 2 3 7 车武, 汪慧珍, 任超, 等
31、 北京城区屋面雨水污染及利用研究 J 中国给水排水 , 2 0 0 1 , 1 7 ( 6 ) : 5 7 6 1 8 刘鹏, 傅文华 初期雨水径流要不要弃流的思考 J 给水排水, 2 0 0 4, ( 1 2) : 7 8 7 9 9 施为光 街道地表物的累积与污染特征以成都市为例 J 环境科学 , 1 9 9 0 , 1 2 ( 3 ) : 1 8 2 3 r 1 O R T B s n n e , D W Ow e n s , R B D o d d s , e t c S o u r c e s o f p o l l u t a n t s i n Wi s c o n s i n
32、s t o r m w a t e r - J Wa t e r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 1 9 9 3 , 2 8( 3 5 ): 2 4 1 2 5 9 1 1 J K Gi l b e r t , j c Cl a u s e n S t o r mwa t e r r u n o f f q u a l i t y a n d q u a n t i t y f r o m a s p h a l t , p a v e r , a n d c r u s h e d s t o n e dr i v e wa y s i n Co n
33、 n e c t i c u t J Wa t e r R e s e a r c h , 2 0 0 6 , 4 0 : 8 2 6 8 3 2 1 2 MC Gr o ma i r e , S Ga r n a u d , M Saa d , e t c C o n t r i b u t io n o f d i f f e r e n t s o u r c e s t o t h e p o l l u t i o n o f we t we a t h e r f l o ws i n c o mb i n e d s e w e r s J Wa t e r R e s e a
34、r c h , 2 0 0 1 , 3 5 ( 2 ) : 5 2 1 5 3 3 ( 下转第 5 4页) | 4 1 瓣 l l 嘲 l t l 自| 第8卷 总第4 8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 0 1 0年第3期 溴酸盐的生成量减少 5 O 左右L 1 。 3 6 离子 强度 的影 响 离子强度对溴酸根的生成过程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离子 强度增加能引起次溴酸 p Ka 在一定幅度内变化 , 进而影响次 溴酸的氧化速度。Vo n Gu n t e n等l_ 2 在研究中将硫酸钠浓度 从 1 mmo l I 增加至 5 0 mmo l L , 溴酸根的生成速率增加 了 近 1 5 倍。何茹等
35、口 研究了不同硫酸根浓度时, 单独臭氧化 和氧化铈存在下的臭氧催化氧化过程中溴酸根生成情况, 纯 水中加入硫酸钠增加了溶液的离子强度, 增快了氧化反应速 率, 无论是单独臭氧化, 还是氧化铈存在下的臭氧催化氧化, 溴酸根的生成量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非常明显的是氧化铈 催化臭氧化相对于单独臭氧化可以减少溴酸根生成量的作 用, 在硫酸根浓度增加时受到了抑制。 4 展 望 虽然目前对臭氧消毒副产物溴酸盐的研究已经取得 了许多成果, 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 关于饮水中溴 酸盐的致癌性先后在实验动物上得到了证实, 然而它们的致癌 机制还不十分清楚, 因此, 应进一步研究溴酸盐的致癌作用机 制、
36、联合毒性以及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资料, 对饮水中溴酸盐的 致癌性进行科学的评价, 并确保严格的饮水卫生标准的制定。 导致饮水臭氧消毒中溴酸盐产生的因素非常复杂, 除了 受原水中溴化物含量的影响外, 尚受到臭氧浓度、 接触时间、 原水的氧化还原电位等因素的影响。因此, 今后还需继续开 展有关溴酸盐产生机理方面的研究, 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有效的控制消毒过程中溴酸盐的产生。 除了不断寻找更好的用于饮水消毒的方法外, 对于水质 的改善还需要全盘考虑水处理工艺, 充分利用水处理工艺的 各个环节对细菌等致病微生物的去除作用, 优化消毒前的各 单元工艺对水体中致病微生物或导致溴酸盐产生的物质的去 除, 尽可
37、能的降低消毒工艺的负荷, 从而为消毒工艺的优化创 造良好的条件 , 以提高饮用水中溴酸盐去除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Wo r l d He a l t h Or g a n i z a t i o n Gu i d e l i n e f o r d r i n k i n g - wa t e r q u a l i t y M G e n e v a , 2 0 0 4 E 2 1 Vo n Gu n t e n U, Ho i g n e J B r o ma t e f o r ma t i o n d u r i n g o z o n a t i o n o f b r o mi
38、 d e - c o nt a i n i n g wa t e r s : i n t e r a c t i o n o f o z o n e a n d h y d r o x y l r a d ic a l r e a c t io n s J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 1 9 9 9, 2 8( 7 ) : 1 2 3 4 1 2 4 2 3 Ku r o k a wa Y, Ma e k a wa久 C a r c i n o g e n i c i t y o f P o t
39、a s s i u m B r o m a t e A d m i n is t e r e d O r a l l y t o F 3 3 4 R a t s J J o u n a o f t h e N a t i o n a l Ca n c e r I n s t i t u t e , 1 9 8 3, 7 1 ( 5 ): 9 6 5 9 7 2 4 C o n g r e s s i o n a l F e d e r a l Re g i s t e r C P a r t 1 3 9 , 5 9 , No 1 1 4 5 , 1 9 9 4,5 8 6 6 8 3 8 8
40、2 9 5 安东, 李伟光 , 崔福义, 等 溴酸盐的生成及控制 J 水处理技 术 , 2 0 0 5 , 3 1 ( 6 ) : 5 4 5 5 6 魏建荣 饮用水中消毒 副产 物研究进展 J 卫生研究 , 2 0 0 4 , 3 3 ( 1 ) : 1 1 5 - 1 1 8 7 3 Ku r o k a wa Y,Ma e k a w a A, Ta k a h a s h i M,e t a 1 To x i c i t y a n d c a r c i n o g e n i c i t y o f p o t a s s i u m br o ma t e A n e w r e
41、 n a l c a r c i n o g e n E n v i r o n J H e a l t h P e r s p e c t , 1 9 9 0 , 8 7( 1 ) : 3 0 9 3 3 5 8 Ma t s u mo t o I , Mo r i z o n o T ,P a p a r e l l a M , L H e a r in g l o s s f o l l o w i n g p o t a s s i u m b r o m a t e : T w o c a s e r e p o r t s J O t o l a r y n g o 1 He a
42、d Ne c k S u r g,1 9 8 0,8 8 ( 5 ):6 2 5 6 2 9 r 9 Mu r a t s u k a Y,Ue d a H,Ko n i s h i T E f f e c t s o f s o d i u m b r o ma t e o n ion i c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a n d o s mo l a l i t i e s o f t h e c o c h l e a r f l u ids i n g u i n e a p i g s J H e a r R e s , 1 9 8 9 , 3 9 (
43、3 ) : 2 4 1 2 5 0 1 O 吴清平 , 盂凡亚 , 张菊梅 , 等 臭氧消毒 中溴酸盐的形成、 检测与 控制 J 1 中国给水排水, 2 0 0 6 , 2 2 ( 1 6 ) : 1 2 1 5 u W e s t e r h o f f P, S o n g R,Amy G L,e t a N OM s r o l e i n b r o mi n e a n d b r o m a t e f o rma t i o n d u r i n g o z o n a t i o n J J A wwA , 1 9 9 8, 9 O ( 2 ): 8 2 9 4 1 2 何茹
44、 鲁金凤, 马军, 等 臭氧催化氧化控制溴酸盐生成效能与 机理 J 环境科学 , 2 0 0 8 , 2 9 ( 1 ) : 9 9 1 0 3 1 3 李继, 董文艺, 贺彬, 等 臭氧投加方式对溴酸盐生成量的影响 口 中国给水排水 , 2 0 0 5 , 2 1 ( 4 ) : 1 4 1 4 尹军, 张小雨, 刘志生, 等 含溴矿泉水臭氧化过程中溴酸盐的 生成及控制 J 供水技术, 2 0 0 8 , 2 ( 6 ) : 1 - 4 ( 上接 第 4 1页) 1 3 P C Va n Me t r e , B J Ma h l e r T h e c o n t r i b u t i
45、 o n o f p a r t i c l e s wa s h e d f r o m r o o f t o p s t o c o n t a mi n a n t l o a d i n g t o u r b a n s t r e a ms J Ch e mo s p h e r e , 2 0 0 3, 5 2: 1 7 2 7 1 7 4 1 1 4 1 车伍, 刘燕, 李俊奇 国内外城市雨水水质及污染控制L J 给水 排水 , 2 0 0 2 , 2 9 ( 1 0 ) : 3 8 - 4 1 1 5 3 常静, 刘敏, 许世远, 等 上海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时空分布与初 始冲
46、刷效应 J 地理研究, 2 O 0 6 , 2 5 ( 6 ) : 9 9 4 1 0 0 2 L 1 6 罗鸿兵 , 罗麟, 黄鹄, 等 城市入河径流排放IZ l 总污染特征研究 J 环境科学, 2 0 0 9 , 3 0 ( 1 1 ) 1 7 卓慕宁, 吴志峰, 王继增, 等 珠海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初步 研究 _ J 土壤学报 , 2 0 0 3 , 4 0 ( 5 ) : 7 7 5 7 7 7 1 8 1 甘华 阳, 卓慕宁 , 李定 强 , 等 广 州城市 道路雨水径 流的水质特 5 j 永 环 鬻 _蟪 | 征 J 生态环境, 2 0 0 6 , 1 5 ( 5 ) : 9 6
47、 9 9 7 3 刘翠云, 车伍, 董朝阳 分流制雨水与合流制溢流水质的比较 口 给水排水 , 2 0 0 7 , 3 3 ( 4 ) : 5 1 5 5 尹澄清 城市面源污染的控制原理和技术 M 北京: 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 , 2 0 0 9 车伍, 李俊奇 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 M 北京: 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 , 2 0 0 6 奉桂红 , 刘 世文 , 胡永 龙 深圳市实施 排水 系统分流制 的探讨 L J 中国给水排水, 2 0 0 2 , 1 8 ( 1 0 ) : 2 4 2 6 王淑梅, 王宝贞, 曹向东, 等 对我国城市排水体制的探讨 J 中国给水排水 , 2 0 0 7 , 2 3 ( 1 2 ) : 1 6 2 1 =1 口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