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1.0.46×2.47的积有( )位小数;37.6÷0.25的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 2.小明买了两张电影票,一张票上的“11排5号”用数对记作(11,5),另一张票是同排7号,用数对记作( )。 3.在括号里填上“>”“<”或“=”。 3.78( )3.78÷0.99 2.6×1.01( )2.6 0.75÷0.5( )0.75×2 8×2.37( )2.37×8 4.5.08×0.16的积是( )位小数;1.24×0.65的积是
2、 ),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 5.同时掷两个相同的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6),把两个朝上的数字相加,和最小是( )。要使和最大,两个骰子朝上的数字应该都是( )。 6.育才小学六年级植树87棵,五年级比六年级少植棵。87-表示( )。 7.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少12dm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dm2,三角形的面积是( )dm2。 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花坛,底为5米,高为7米,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为( )
3、平方米。 9.一个梯形若上底增加4厘米,可成为一个正方形;若上底缩短6厘米,则成一个三角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一个圆形的广场周长是200米,每隔20米装一盏灯,一共要装( )盏灯。 11.与6.1×9.9的计算结果最接近的算式是( )。 A.6×10 B.6×9 C.7×9 D.7×10 12.计算过程“25×4.4=25×(4+0.4)=25×4+25×0.4”是利用了( )。 A.加法结合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结合律 D.乘法分配律 13.肖红和王静在竞选班长时得票同样多,用以下( )
4、的方法决定谁当班长是不公平的。 A.比身高 B.抛硬币 C.猜扑克牌的正反面 D.石头、剪刀、布 14.和数对(4,6)在同一行的数对是( ) A.(6,4) B.(5,4) C.(5,6) 15.一个梯形面积是80平方分米,高是4分米,上底和下底分别可以是( )。 A.5和15分米 B.10和30分米 C.不能确定 16.小红今年a岁,她的妈妈今年()岁,再过n年后,她们相差( )岁。 A.a B.30 C. 17.直接写出得数。 0.03×1000= 0.3×0.15= 65-5.6=
5、 0.21÷3= 0.43+0.03= 5.3÷100= 6.5a+3.5a= 6.4y-4y= 18.列竖式计算。 1.92×0.9= 12.6÷0.28= 19.解方程。 8x-1.5×6=6.2 3.99+x=5.7 3(x-7.8)=15.6 20.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6、 21.某市水费收费标准如下图,小飞家12月用水量为4.8吨,要付水费多少钱? 水费收费标准①3吨以内每吨收费1.1元(包括3吨) ②超过3吨的部分,每吨1.3元(不足1吨,按1吨计算) 22.填一填,画一画。 (1)有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它的其中三个顶点所在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A(4,3),B(7,3),C(6,1)。尹晨晨已经画出一条边(如下图),点D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在方格纸上用直尺把平行四边形ABCD画完整。 (2)在方格纸上用直尺画一个与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23.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300千米
7、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5千米。填空并回答问题: (1)相遇时,两车行了( )小时。 (2)相遇时,甲车行了( )千米。 (3)相遇后两车立即返回各自的出发地,这时甲车把速度提高到原来的,乙车速度不变。当甲车返回到A地时,乙车还需多少小时才能到达B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4.成人鞋子中国标准的尺码与脚的长度有着这样的关系:鞋子的尺码比脚的长度的2倍少10厘米。小阳的妈妈买了一双38码的皮鞋。妈妈的脚大约有多长? (1)小阳这样解答:( 38-10)÷2=14(厘米)。 他的解答是__________的。(填
8、对”或“不对”) (2)请列方程解答。 25.甲、乙两地相距570km,小客车和卡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小客车的速度是卡车速度的,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26.下面是一块荒地平面图. (1)这块荒地如果种花椒,大约可以种多少株?如果种桑树呢? (2)如果每株桑树上的桑叶养的蚕可卖3.5元,每株花椒树上的花椒可卖15元,你觉得种什么树比较划算?算算看,将过程写在下面. 27.妈妈到商业广场第11层去做美容,由于电梯维修,只能走楼梯,如果妈妈从第一层走到第三层需要30秒,她用同样的速度从第三层继续往上走到第11层,还需要走多少分钟? 28.家乐园超市搞活动,小
9、明的妈妈给了他100元钱,让他去买洗衣液,要求正好花完100元钱,可以有几种买法?各买多少瓶?(用列表法解答) 【参考答案】 1. 四 百 【解析】 (1)两个因数末尾6×7=42没有0,直接把两个因数末尾小数位数相加即可; (2)运用小数除法计算37.6÷0.25,然后再看最高位是哪一位填空即可。 (1)0.46是两位小数,2.47是两位小数,2+2=4,所以0.46×2.47的积是四位小数; (2)37.6÷0.25=150.4,所以37.6÷0.25的商的最高位在百位。 【点睛】 本题关键在于对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灵活掌握。 2.(11,7)
10、 【解析】 由题意可知,数对中括号里面逗号前面的数字表示排数,逗号后面的数字表示号数,另一张票在11排7号,用数对表示为(11,7),据此解答。 小明买了两张电影票,一张票上的“11排5号”用数对记作(11,5),另一张票是同排7号,用数对记作( 11,7 )。 【点睛】 掌握数对的表示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 < > = = 【解析】 (1)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比1小的数,商反而比这个数大; (2)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3)一个数(0除外)除以0.5等于这个数乘2; (4)根据乘法交换律
11、a×b=b×a进行解答。 (1)因为 0.99<1,所以3.78<3.78÷0.99; (2)因为1.01>1,所以2.6×1.01>2.6; (3)0.75÷0.5=1.5 0.75×2=1.5 所以0.75÷0.5=0.75×2; (4)8×2.37=2.37×8 【点睛】 本题考查不用计算判断积与因数之间大小关系、商与被除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以及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4. 4 0.806 0.81 【解析】 当积的末尾没有0时,积的小数位数等于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先算出积,再求积的近似数即可。 5.08×0.16的积是4位小数; 1.24
12、×0.65=0.806≈0.81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乘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5. 2 6 【解析】 每个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6,要使两个朝上的数字相加,和最小,只需每个骰子投出的数字最小。要使两个朝上的数字相加,和最大,只需每个骰子投出的数字最大。 1+1=2,两个数字1相加,和最小是2。 6+6=12,和是12的时候最大,两个骰子朝上的数字应该都是6。 【点睛】 解决此题关键是求出把两颗骰子同时扔出后,朝上的两个数字相加,分析和最大和最小的两种情况。 6.五年级植树的棵数 【解析】 已知五年级比六年级少植棵,用六年级
13、植树的棵数减去棵,即是五年级植树的棵数。 87-表示五年级植树的棵数。 【点睛】 本题考查用字母表示式子,找到数量关系,按数量关系写出含字母的式子。 7. 24 12 【解析】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少12dm2,说明三角形面积是12dm2,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2,据此分析。 12×2=24(dm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dm2,三角形的面积是12m2。 【点睛】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三角形面积=底×高÷2。 8.35 【解析】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
14、高,据此解答即可。 5×7=35(平方米)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9.80 【解析】 根据题意,梯形的上底缩短6厘米,则成一个三角形,说明梯形的上底是6厘米;若上底增加4厘米,可成为一个正方形,根据正方形的特点可知,梯形的下底、高都是(6+4)厘米;再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这个梯形的面积。 如图,梯形的上底是6厘米,梯形的下底、高都是:6+4=10(厘米); 梯形的面积: (6+10)×10÷2 =16×10÷2 =160÷2 =80(平方厘米) 【点睛】 找到梯
15、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是解题的关键。题意较复杂时,可利用画图帮助理解题意。 10.10 【解析】 根据题意,在圆形上植树,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相等,直接用200除以20即可。 根据题意可得: 200÷20=10(盏)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植树问题,掌握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相等,即:棵数=间隔数是解题关键。 11.A 解析:A 【解析】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将一位小数近似成整数。 6.1≈6;9.9≈10 结果最接近的是6×10,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近似数的应用,采用“四舍五入”法找近似数比较合适。 12.D 解析:D 【解析】 乘法分配
16、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计算过程“25×4.4=25×(4+0.4)=25×4+25×0.4”是利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D 【点睛】 整数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13.A 解析:A 【解析】 如果两人身高不同,用比身高的方法确定谁当班长等于量身定做,是不公平的;抛出的硬币落下时,只有两种可能,规则公平;猜扑克牌的正反,扑克牌只有反、正面,对两人的也是公平的;石头、剪刀、布谁赢的可能性是相同的,规则公平。 肖红和王静在竞选班长时得票同样多,用比身高的方法决定谁当班长是不公平的。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可能性
17、的大小,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的关键是看参与游戏的各方出现的可能性是否相同。 14.C 解析:C 【解析】 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中间用“,”隔开,第一个数字相同,表示在同一列,第二个数字相同,表示在同一行,据此解答。 (4,6)在第6行,(5,6)在第6行; 故答案为:C 15.B 解析:B 【解析】 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面积=(上底+下底)×高÷2,上底+下底=面积×2÷高,代入数据,求出上底与下底的和,再根据选项进行解答。 80×2÷4 =160÷4 =40(分米) 上底+下底=40分米=10分米+30分米 故答案选:B
18、 【点睛】 本题考查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灵活运用。 16.B 解析:B 【解析】 要求再过n年小红和妈妈相差的岁数,只要求出今年她们相差几岁即可,因为妈妈再过n年,长n岁,小红再过n年,也长n岁。 (a+30)-a =a+30-a =a-a+30 =30(岁)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用字母表示数,关键是理解他们两个人都再长n岁,每一年相差的岁数是一个不变的数量。 17.30;0.045;59.4;0.07 0.46;0.053;10a;2.4y 【解析】 18.728;45 【解析】 小数乘小数:小数乘小数计算时,先按照整
19、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算出乘积;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即可;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先把除数的小数点去掉使它变成整数,看除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几位(位数不够时补0),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1.92×0.9=1.728 12.6÷0.28=45 19.x=1.9;x=1.71;x=13 【解析】 根据等式的性质: 1.在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据此进行解方程即可
20、 8x-1.5×6=6.2 解:8x-9=6.2 8x=15.2 x=15.2÷8 x=1.9 3.99+x=5.7 解:x=5.7-3.99 x=1.71 3(x-7.8)=15.6 解:x-7.8=15.6÷3 x-7.8=5.2 x=5.2+7.8 x=13 20.397;50; 12.4;12.57 【解析】 (1)根据乘法分配律a×c+b×c=(a+b)×c进行简算; (2)根据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进行简算; (3)根据乘法结合律(a×b)×c=a×(b×c)进行简算; (4)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
21、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减法。 (1) (2) (3) (4) 21.9元 【解析】 小飞家12月用水量为4.8吨,按5吨计算,3吨按每吨1.1元收费,超过的(5-3)吨按每吨1.3元收费,最后求出两种费用之和,据此解答。 4.8吨≈5吨 3×1.1+(5-3)×1.3 =3×1.1+2×1.3 =3.3+2.6 =5.9(元) 答:要付水费5.9元。 【点睛】 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不同阶段的费用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2.D 解析:(1)D(3,1),图形见详解; (2)见详解 【解析】
22、 (1)D点一定在C点左边,且在同一行。再结合A、B之间有3格这个条件,D点一定在C点左边3格处。 (2)平行四边形的底是3厘米,高是2厘米,面积就是3×2=6(平方厘米)。画一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考虑底不变,高扩大到原来的2倍,面积就一样了。 (1)D(3,1);(2)答案不唯一 【点睛】 本题考查用数对表示位置以及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3.A 解析:(1)4;(2)160;(3)0.8小时 【解析】 (1)先把两车的速度相加,求出速度和,再用总路程除以速度和,就是两车的相遇时间,即两车行驶的时间。 (2)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甲车的速度乘4小时即可解答。
23、 (3)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甲车的速度乘求出甲车返回的速度,再用甲车行驶的路程除以返回的速度求出返回的时间,再用4小时减去甲车返回的时间(即乙车返回的时间)即可解答。 (1)300÷(35+40) =300÷75 =4(小时) (2)40×4=160(千米) (3)4-160÷(40×) =4-160÷50 =4-3.2 =0.8(小时) 答:当甲车返回到A地时,乙车还需0.8小时才能到达B地。 【点睛】 本题考查了路程问题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的灵活运用。 24.(1)不对 (2)24厘米 【解析】 (1)根据题意,鞋子的尺码比脚的长度的2倍少10厘米
24、如果鞋子的尺码加上10厘米,就正好是脚的长度的2倍,再除以2,即是脚的长度;所以列式应是(38+10)÷2,原解答是错误的。 (2)等量关系:脚的长度×2-10=鞋子的尺码,据此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1)他的解答是不对的。 正确的是: (38+10)÷2 =48÷2 =24(厘米) (2)解:设妈妈的脚大约长厘米。 2-10=38 2-10+10=38+10 2=48 2÷2=48÷2 =24 答:妈妈的脚大约有24厘米长。 【点睛】 从题目中找到等量关系,并按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5.小客车100km/h;卡车90km/h 【解析】 根据题
25、意,小客车的速度是卡车速度的,设卡车速度为xkm/h,客车速度是xkm/h,卡车3小时行驶3xkm/h,客车3小时行驶x×3km/h,卡车行驶 解析:小客车100km/h;卡车90km/h 【解析】 根据题意,小客车的速度是卡车速度的,设卡车速度为xkm/h,客车速度是xkm/h,卡车3小时行驶3xkm/h,客车3小时行驶x×3km/h,卡车行驶的距离+客车行驶的距离等于甲、乙两地的距离,列方程:3x+x×3=570,解方程,即可解答。 解:设卡车速度为xkm/h,则客车速度xkm/h。 3x+x×3=570 3x+x=570 x=570 x=570÷ x=570× x=9
26、0 客车速度:×90=100(km/h) 答:客车速度是100km/h,卡车速度是90km/h 【点睛】 本题考查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速度、时间、距离三者的关系,列方程,解方程。 26.(1) 825株花椒树, 4125株桑树. (2)种桑树比较划算. 【解析】 (1)75×40+75×30÷2=4125(m2) 4125÷5=825(株) 可以种825株花椒树,可以种4125株桑 解析:(1) 825株花椒树, 4125株桑树. (2)种桑树比较划算. 【解析】 (1)75×40+75×30÷2=4125(m2) 4125÷5=825(株) 可以种825株花椒
27、树,可以种4125株桑树. (2)4125×3.15-14437.5(元), 825×15=12375(元),14437.5>12375,所以种桑树比较划算. 27.2分钟 【解析】 从第一层走到第三层,总共爬了(3-1)层,用30÷(3-1)求出爬一层的时间;从第三层到第11层,总共需要爬(11-3)层,再乘爬一层的时间即可。 30÷(3-1)×(11-3) 解析:2分钟 【解析】 从第一层走到第三层,总共爬了(3-1)层,用30÷(3-1)求出爬一层的时间;从第三层到第11层,总共需要爬(11-3)层,再乘爬一层的时间即可。 30÷(3-1)×(11-3) =3
28、0÷2×8 =120(秒); 120秒=2分钟; 答:还需要走2分钟。 【点睛】 先求出爬一层的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4种 【解析】 根据两种洗衣液的总价之和是100元,按一定的顺序列表解答即可,可以从1瓶A种与几瓶B种洗衣液的价格和是100元开始列表,依次类推,注意总价之和是100元。 12×1+8×11 =12 解析:4种 【解析】 根据两种洗衣液的总价之和是100元,按一定的顺序列表解答即可,可以从1瓶A种与几瓶B种洗衣液的价格和是100元开始列表,依次类推,注意总价之和是100元。 12×1+8×11 =12+88 =100(元) 12×3+8
29、×8 =36+64 =100(元) 12×5+8×5 =60+40 =100(元) 12×7+8×2 =84+16 =100(元) 列表如下: A种 7瓶 5瓶 3瓶 1瓶 B种 2瓶 5瓶 8瓶 11瓶 花费 100元 100元 100元 100元 答:有4种不同的买法,可以买1瓶A种与11瓶B种洗衣液,也可以买3瓶A种与8瓶B种洗衣液,或买5瓶A种与5瓶B种洗衣液,或买7瓶A种与2瓶B种洗衣液。 【点睛】 要明确,不管怎么买,两种洗衣液的总价之和是100元。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