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1.编制依据32.工程概况32.2、建筑设计概况42.3、结构设计概况63.施工准备73.1场地准备73.2测量仪器准备73.3 技术准备83.3.1施测组织83.3.2 技术规定83.3.3施测原则94.重要施工测量方法94.1座标及高程引入94.1.1座标点、水准点引测依据94.1.2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104.1.3引测座标点、水准点,建立局域控制测量网104.2.1轴线控制方法114.2.2高程传递方法114.2.3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114.3基础测量放线134.3.1轴线投测134.3.2标高控制134.4主体结构测量放线144.4.1楼层主控轴线传递控制144.4.2楼层标
2、高传递控制144.5安装工程标高控制154.6测量注意事项154.7细部放样的规定155.质量标准166.测量复核和资料的整理167.施工管理措施167.1保证质量措施167.2安全技术措施178.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171.编制依据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23)1.2建设单位给定的坐标点及水准点。1.3张家口市老年活动中心施工图纸1.4张家口市老年活动中心施工组织总设计2.工程概况2.1、工程综述本工程位于张家口市人民公园附近,东侧和北侧为居民住宅区,西侧为张家口市附属医院,西南侧为张家口市人民公园。工程总建筑面积10639.81。2.2、建筑设计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类别房屋建
3、筑工程2建筑面积层数层高建筑高度楼号建筑面积()层数(地下/地上)层高(m)建筑高度(m)老干部活动中心10639.81地下一层;地上6层,局部5层会议室部分层高6.5m;其它部分首层4.3m,二层及以上3.7m30.653建筑用处地下为大坝泵房,消防水池,地上为老年活动中心教师及活动用房4建筑特点外墙外保温;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50.00绝对标高770.606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7建筑防火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上部分耐火等级为二级8墙体构造地下部分外墙为350厚钢筋混凝土墙;内墙为240厚多空页岩砖墙;地上部分外墙为25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隔墙;9外装修外包
4、磨光花岗石幕墙饰面10门窗不锈钢框组合门、断桥铝合金框门、木门、塑钢窗(平开窗、连门窗)、断桥铝合金玻璃幕墙11内装修内墙面水泥砂浆墙面、混合砂浆墙面、釉面砖墙面顶棚胶粉聚本颗粒保温、矿棉装饰板、铝扣板、腻子楼地面磨光花岗石、陶瓷地砖、陶瓷地砖防水、细石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楼板不解决、水泥砂浆踢角水泥砂浆、磨光花岗石、面砖踢脚、墙裙水泥砂浆墙裙12防水工程地下地下外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防水等级为P6),4mm厚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屋面防水等级为级,SBS聚合物改性沥青柔性防水卷材两道3+3mm卫生间采用1.51.8厚聚氨酯防水涂膜13屋顶、外墙等部位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外墙40厚挤塑聚本保温板(
5、容重30kg/m)屋面130厚模塑聚本板采暖(空调)地下室外墙65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地面(周边地面)50挤塑聚苯板保温外窗(涉及透明幕墙)塑钢窗中空玻璃6中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2.3、结构设计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结构形式基础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形基础主体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2抗震等级三级3地质、地下水位情况土质情况根据本工程岩土工厂勘察报告,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场地土从地表至下选用天然地基,以层卵石层作为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的特性值为350KPa地下水位不考虑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4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C10地下外墙C35,抗渗等级P6基础C35,抗渗等级P6一、二层墙、柱、
6、梁、板、楼梯C35其它楼层墙、柱、梁、板、楼梯C30构造柱圈梁等其它构件C25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室内正常环境楼板15梁主筋25柱主筋25露天环境、与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楼板、剪力墙25梁主筋20柱主筋206重要抗震技术指标抗震设防烈度7度抗震类别丙类抗震等级三级结构安全等级二级7钢筋类别HPB235I级HRB335HRB400级8钢筋接头形式搭接绑扎直径18滚轧直螺纹直径18钢筋9结构断面尺寸(mm)墙体(砼)厚度地下外墙353mm厚框架柱600600、700900、500500、700700、550550、700500、600600、550700、600500框架梁、梁300600、3
7、00500、250550、350850、350700、300700、250600、200450、200300、200350、板100、150、120、1603.施工准备3.1场地准备本工程施工时三通一平工作已就绪,现场地势基本平担,定位测量施工前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障碍物后并可进行施工定位放线工作。3.2测量仪器准备根据本工程的规模、质量规定、施工进度拟定所用的测量仪器,所有测量器具必须经专业法定检测部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时应严格遵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23)规定操作、保管及维护,并设立测量设备台帐。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序号测量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光学经纬仪EDJ2台
8、12自动安平水准仪DZS32台13激光铅垂仪JDA96台14全站仪RTS62B台15钢卷尺50m把17.5m把45.5mm把156塔尺5m把23.3技术准备3.3.1施测组织1)本项目部特派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张家口市城乡规划局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施测,并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具体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2)测量人员及组成:测量负责人:1名。测量技术员:2名。测量员:4名。3.3.2技术规定1)所有参与施工测量人员、验线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放线人员要固定,不能随便更换,如有特殊需要必
9、须由现场技术负责人批准后负责调换,以保证工程正常施工。2)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学习测量规范,充足掌握轴线、尺寸、标高和现场条件,对各设计图纸的有关尺寸及测设数据应仔细校对,必要时将图纸上重要尺寸摘抄于施测记录本上,以便随时查找使用。3)测量人员测量前必须到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复核测量控制点及水准点,保证测设工作的正常进行,提前编制施工测量方案。4)测量人员必须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规定,施测方案,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绘制测设草图,以此来保证工程各部位按图施工。3.3.3施测原则1)认真学习执行国家法令,政策与法规。明确一切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2)遵守“先
10、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拟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细部轴线的定位放线。3)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对的性,坚持“现场测量放线”与“内业测量计算”工作步步校核的工作方法。4)测法要科学、简捷,仪器选用要恰当,使用要精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5)定位工作必须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6)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4.重要施工测量方法4.1座标及高程引入4.1.1座标点、水准点引测依据根据张家口市城乡规划局提供的工程测量成果,得知场外座标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见下表:建筑物外侧坐标控制点点号纵坐标(X)横坐
11、标(Y)规点14514277.13739445028.974规点24514258.11239445101.939规点34514241.75839445097.674规点44514253.12639445121.059规点54514236.77339445116.795规点64514183.86139444947.884规点74514179.92639445023.611规点84514164.73439445019.650规点94514161.40739445032.410规点104514176.59039445036.371建筑物外侧高程控制点点号高程(m)点号高程(m)BMA709.645B
12、MB35.0974.1.2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布设平面控制网形一方面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本工程各楼座控制桩布设在混凝土护坡坡顶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4.1.3引测座标点、水准点,建立局域控制测量网1、座标点从现场场地的实际情况来看,地下室部分采用大开挖,现场可用场地较狭小。所以布设的控制点规定通视,便于保护施工方便。根据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兼顾0.000以上施工,拟定控制控轴线为:1#楼1M、11、1D、1442#楼21、244、2Q、
13、2E3#楼355、335、3M、3B4#楼4-1、4-39、4-56、4-M、4-C车库及服务用房:5-5、5-8、5-17、5-26、5-L、5-G第一步,施测时,一方面,采用全站仪分别置于“规2点”、“规4点”,对中整平,后视照准“规1点”,前视“规3点”和“规点5”,校核测绘院提供的1#、2#楼这几点相对距离、夹角是否符合。第二步:采用全站仪分别置于“规7点”、“规10点”,对中整平,后视照准“规6点”,前视“规8点”和“规点9,校核测绘院提供的3#、4#楼这几点相对距离、夹角是否符合。第三步,采用全站仪坐标测量功能,复查各楼座定位点。全站仪置于“规6点”,对中整平,输入规6点的绝对坐标
14、前置光靶于各楼座定位点,测读各楼座的坐标,复查校核各楼座坐标数据。至此,建立了本工程各楼座测量的控制轴线网见如附图1。2、水准点高程控制点根据测绘院提供的BMA高程控制点,采用往返闭合的方法,将外侧水准点引测至场内,向建筑物四周边墙上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为709.465m,东侧,南侧各设一个点。根据引测结果,拟定高程点布置位置并绘制水准点控制图见附图24.2测量控制方法4.2.1轴线控制方法基础部位重要采用“轴线交会法”,主体结构重要为“内控天顶法”。4.2.2高程传递方法基础部位重要采用“钢尺挂垂球法”,主体结构为“钢尺垂直传递法”。4.2.3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1)基础工程测绘院提供平面控
15、制点(接桩)引测施工控轴线(定位放线)验 线砼垫层标高抄测验槽基坑标高抄测土方开挖土方开挖边坡及标高控制放基础底边线监理报验报监理验收基础施工标高控制地下结构2)地上结构施工4.3基础测量放线4.3.1轴线投测1)土方开挖:由于本工程基础土方为地下室大开挖,开挖前根据控制桩放出槽边上口线,在挖出工作面后,先钉出距槽边1米控制桩,以此控制槽的开挖尺寸和边坡坡度。2)垫层混凝土浇筑后,根据轴线控制网将轴线投测到垫层面上,在垫层上弹出井字控制墨线,并进行校测后,计算出基础大方脚的外皮线,弹上墨线作为支模、绑筋的依据。3)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为
16、防止轴线上墙、柱钢筋、模板影响测量观测,故采用轴线偏离80cm设定施工观测控制线。再按施工观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施工观测控制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4)基础部分电梯井、集水坑,根据其与主控线关系拟定其长短边方向的中心线对称放样,以便复核。5)区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毕后,将施工观测控制线弹设到顶板面上,在控制线交点上设钢板标志。区首层顶板施工完毕后,将施工观测控制线弹设到顶板面上,在控制线交点上设钢板标志。4.3.2标高控制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一方面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
17、的标高。2)标高的施测: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规定,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对的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互相校核,校核后三点的偏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边坡立面位置上,所标部位应先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测设定施工用基准标高点,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3)为了控制基槽的开挖深度,当基槽快挖到槽底设计标高时,用水准仪在槽壁上测设一些水平木桩,使木桩的上表面离槽底的标高为一固定值。为施工时方便,一般在槽壁各拐角处和槽壁每隔34米均测设一水平桩。必要时可沿水平桩上表面挂线检查
18、槽底标高。4)根据标高线分别控制垫层标高和混凝土底板标高,墙、柱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上定出墙、柱标高线。柝模后,抄测结构1米线控制顶板高度,在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传递标高的工具。4.4主体结构测量放线4.4.1楼层主控轴线传递控制1)在首层平面复测校核楼层施工主控轴线,并按照施工流水段划分规定细分二级控制点。在首层平面施工时留置二级控制线交叉内控点,预埋钢板(2002008mm),在内控线的钢板交点上用手提电钻打1mm小坑并点上红漆作为向上传递轴线的内控点。以后所有上层结构板均在同一位置预留200200mm的洞口,作为依次向上传递轴线的窗口,照准点投测到作业层后,校核距离,用钢尺
19、丈量,校核垂直度,以一排三个点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其精度误差不超过2mm。1#-4#内控天顶法轴线传递控制图见附图3-6。2)激光控制线投测方法:在首层控制点上架设激光经纬仪或激光铅垂仪,调置仪器对中整平后启动电源,使激光经纬仪或激光铅垂仪发射出可见的红色光束,投射到上层预留孔的接受耙上,查看红色光斑点离耙心最小点,将仪器旋转4个900画圆,将4点连成十字,其中0点即为圆心,此点即作为第二层上的一个控制点,其余控制点可用同样的方法向上传递,弹出控制线。3)根据内控轴线控制网线进行楼内细部放样,统一以墙中心线外侧0.5m控制模板边线。4.4.2楼层标高传递控制1)高程控制网的布置:本工程高程控制
20、网采用水准法建立,设立于1#楼0.00=709.50m、2#楼0.00=709.85m、3#楼0.00=708.30m、4#楼0.00=708.50m高程控制分别设在现场周边的围墙和永久的建筑物上,点距约30米。2)标高传递:主体上部结构施工时采用钢尺直接丈量垂直高度传递高程。首层施工完后,应在结构的外墙面抄测50cm交圈水平线,在该水平线上方便于向上挂尺的地方,沿建筑物的四周均匀布置四个点,作出明显标记,作为向上传递基准点,这四点必须上下通视,结构无突出点为宜。以这几个基准点向上拉尺到施工面上以拟定各楼层施工标高。在施工面上一方面应闭合检查四点标高的误差,当相对标高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值
21、作为该层标高的后视读数,并抄测该层50cm水平标高线。3)由于钢尺长度有限,因此向上传递高程时采用接力传递的方法,传递时应在钢尺的下方悬挂配重(规定轻重适宜)以保持钢尺的垂直。4)每层标高允许误差3mm,全层标高允许误差15mm,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规定控制,尽量减少误差。4.5安装工程标高控制1)主体结构施工时以该楼层钢筋上50cm线为准。装修时安装以该层室内墙面50cm线为准。2)装饰工程施工放线室内装饰面施工时,平面控制仍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依据,标高控制引测建筑50标高线,规定交圈闭合,误差在限差范围内。外墙四大角以控制线为准,保证四大角垂直方正,经纬仪投测上下贯通,竖向垂直线供贴砖控制校
22、核。外墙饰面施工时,以放样图为依据,以外门窗洞口、四大角上下贯通控制线为准,弹出方格网控制线(方格网大小以饰面石材尺寸而定)。4.6测量注意事项1)仪器限差符协议级别仪器限差规定。2)钢尺量距时,对悬空和倾斜测量应在满足限差规定的情况下考虑垂曲和倾斜改正。3)标高抄测时,采用独立施测二次法,其限差为3mm,所有抄测应以水准点为后视。4)垂直度观测,若采用吊垂球时应在无风的情况下,如有风而不得不采用吊垂球时,可将垂球置于水桶内。4.7细部放样的规定1)用于细部测量的控制点或必须通过检查。2)细部测量坚持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3)方向控制尽量使用距离较长的点。4)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5.质量
23、标准工程测量应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标准,二倍误差作为极限误差。为保证误差在允许限差内,各种控制测量必须按工程测量规范执行,操作按规范进行,各项限差必须达成下列规定1)建筑物控制网允许误差1/15000(边长相对中误差)20”2)竖向轴线允许偏差每层3mm全高15mm3)标高竖向传递允许偏差每层3mm全高15mm6.测量复核和资料的整理6.1工程定位、测量工作完毕后,由监理单位和业主参与验线,验线方法和验线仪器与放线时程序相同,以保证验线工作的检查独立性。6.2楼层验线由现场质量员及专职验线员复验合格各楼层的放线结果后,报监理工程师抽查复验。6.3外业记录采用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回到内业及
24、时整理并填写有关表格,并由不同人员将原始记录及有关表格进行复核,对于特殊测量要有技术总结和相关说明。6.4有高差作业和重大项目的要报请相关部门或上级单位复核认可。6.5对各层放样轴线间距离等采用钢尺复核,达成准确无误。6.6所有测量资料统一编号,分类装订成册。7.施工管理措施7.1保证质量措施1)为保证测量工作的精度,应绘制放样简图,以便现场放样。2)对仪器及其他用品定期进行检查,以避免仪器误差导致的施工放样误差。测量工作是一个极为繁忙的工作,任务大、精度高,因此必须按工程测量规范规定,对测量仪器、量具按规定周期进行检定,在周期内的经纬仪与水准仪的重要轴线关系还应每23个月进行定期校验。此外,
25、还应做好测量辅助工具的配备与校验工作。3)每次测角都应精确对中,误差0.5mm,并采用正倒镜取中数。4)高程传递水准仪应尽量架设在两点的中间,消除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轴的误差。5)使用仪器时在阳光下观测应用雨伞遮盖,防止气泡偏离导致误差,雨天施测要有防雨措施6)每个测角、丈量、测水准点都应施测两遍以上,以便校准。7)每次均应作为原始记录登记,以便能及时查找。7.2安全技术措施1)轴线投测到边轴时,应将轴线偏离边轴1米以外,防止高空坠落,保证人员及仪器安全。2)每次架设仪器,螺旋松紧适度,防止仪器脱落下滑。3)较长距离搬运,应将仪器装箱后再进行重新架设。4)轴线引测预留洞口200200mm预留后,
26、除引测时均要用木板盖严密,以防落物打击伤人或踩空,并设安全警示牌。5)向上引测时,要对工地工人进行宣传,不要从洞口向下张望,以防落物打中。6)外控引测投点时要注意临边防护、脚手架支撑是否安全可靠。7)遵守现场安全施工规程。8.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8.1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仪器管理台帐,由专人保管、填写。8.2所有仪器必须每年鉴定一次,并经常进行自检。8.3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8.4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擦拭,并填写使用情况表格。8.5仪器在运送过程中,必须手提抱等,严禁置于有振动的车上。8.6仪器现场使用时,司仪人员不得离开仪器。使用过程中防爆晒、防雨淋,对的使用仪器,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使用。8.7水准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准尺不得做工具使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