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12页 共212页物流管理导论教案物流管理导论课程组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物流管理学的历史沿革,掌握物流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理解物流管理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随着物流技术的进步和物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提升,物流作为一门科学得到了快速发展。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物流活动涉及到许多方面和环节,因此,物流科学中包括了许多子学科和分支领域,其中物流管理学是受到广泛关注的新兴学科之一。一、物流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如果从“物体的流动”来理解,物流就是一种古老又平常的现象。可以说,自从有了物流活动就有了人们对如
2、何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的思考,就有了物流管理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由于当时作战形式发展很快,致使美军战线频繁变动,这对军需品的及时有效供给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挑战。如何合理组织军需品的供给,如何合理配置供应基地、中间基地和前线供应点,如何确定各级供应基地的最佳库存量,如何确定最佳的运输路线,如何合理选择运输工具,来最大限度的减少浪费,形成了一系列综合性的研究课题。为了妥善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军事部门运用运筹学、预测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了科学研究,较好地完成了研究任务。这是物流管理科学的萌芽阶段。20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的复苏和生产的发展,产品数量急剧增长,生产成本相对下降,而流通成本有相对上
3、升的趋势。于是,人们开始了对各种物流活动的规律的认真研究,以图找出降低流通费用的途径。由于目标是降低整个流通过程的费用,因此,必须考查和研究物流的全过程,研究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等所有物流活动及这些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以系统的视角研究整个物流活动。这种研究的开展使原来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潜隐状态的物流系统显现出来,结束了各种物流活动处于孤立、分散、从属地位的历史。这是物流管理学的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随着新型商业业态的不断涌现,随着企业物流服务的不断外包,随着第三方物流的不
4、断发展,随着物流活动复杂性的不断提高,随着企业边界生产力的不断挖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管理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物流管理学研究日益得到社会广泛重视。物流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在不断拓展和深化:从传统物流管理研究延伸到后勤管理研究,从保障性物流管理研究延伸到准时性物流管理研究,从企业物流管理研究延伸到供应链物流管理研究,从绩效考核的财务标准型物流管理研究延伸到以平衡记分卡考核绩效的物流管理研究,从强调经济效益型物流管理研究延伸到强调社会效益型物流管理研究,从国内物流管理研究延伸到国际物流管理研究,从微观物流管理研究延伸到宏观物流管理研究,从局部的物流系统管理研究延伸到全局性的
5、物流系统管理研究,等等。目前,物流管理学已成为一门内容丰富、发展程度比较成熟的管理科学。二、物流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物流管理学主要是研究物流活动的管理问题。由于物流活动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环节,由于管理主要包括计划、组织与控制职能,所以物流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具体地说就是研究物流基本环节和由物流基本环节构成的物流系统的计划、组织与控制等管理问题。物流基本环节需要人、财、物、设备、方法、信息、环境等诸要素的支撑,物流管理学还要研究这些要素的具体管理问题。从物流属性和形态来看,现代物流分为企业物流和社会物流。企业物流是一种微观物流,是企业这
6、一特定社会主体的物流活动;社会物流是宏观物流管,是全社会物流的整体。既然物流存在两种不同形态,物流管理学实际上也就可以分为微观物流管理学和宏观物流管理学。宏观物流管理学主要从整个国民经济角度研究物流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物流产业政策与法规的制定、社会物流资源的配置、社会物流网络的构建、社会物流活动的整体效益提升等管理问题;微观物流管理学以企业为对象,主要研究企业物流战略、物流作业、物流组织、物流控制等管理问题。三、物流管理学的性质尽管物流管理学发展很快,但毕竟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学科体系还在不断完善之中,但是从物流管理学的学科特性和发展趋势考察,该学科表现出以下基本特点:(一)综合性物流活动跨越许多
7、领域,认识物流活动需要综合知识,解决物流问题也不是单一专业管理所能完成的,这就决定了物流管理学必然属于综合学科。物流管理需要与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环境管理、战略管理等问题相协调,在相关方面相互配合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整体优化的效果,因此物流管理学的视野是广阔的、综合的。(二)集成性现代物流系统由许多要素和子系统构成,要素和子系统按照系统论的思想形成有机整体,传统的将物流过程分割和过度分工的方式已经制约了物流系统质量和物流效率。集成性特点意味着物流、商流、信息流是统一的,要求利用更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解决物流问题,实现系统的优化。(三)交叉性物流管理学通过多学科的交叉、渗
8、透,发展为一门边缘学科。传统物流活动主要是技术问题和工程问题,物流管理主要侧重于工学领域,以研究物流的技术和工程措施为主,物流技术管理比重较大。但是,现代物流活动已经远远超越了技术和工程领域,它涉及企业运作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涉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涉及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它需要研究物流战略、物流服务方式和市场竞争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工学是无法胜任的,于是出现了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向物流学渗透的趋势,物流管理学本身就是物流学与管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成为物流学和管理学的分支学科。(四)应用性物流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随着物流规模和广度的发展,物流实
9、践活动不断增加,物流管理学就是以物流实践为对象,运用科学分析的手法为人类的物流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依据、手段和方法,借以提高物流实践的效果。随着物流要求的提高,企业、用户、社会对物流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技术进步和需求变化的情况下,物流管理面临着大量新的课题,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鉴于此,物流管理学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应用性不断提高。四、物流管理学与相关学科关系(一)与生产管理学的关系企业物流从大的方面看包括企业内部物流和企业外部物流,所谓企业内部物流就是指货物在企业系统内部从上游工序向下游工序的空间位移,这种位移的特点是不发生货物所有权的转移(没有商流)、受生产工艺等方面的技术制约
10、、属于产品物质转换(加工制造过程)过程的一部分等,这些特点说明企业内部物流大多数与生产作业活动有紧密关系,物流管理与生产管理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难以分割,因此在物流管理学尚未独立之前,物流管理问题一般都纳入生产管理学研究的领域。尽管生产管理学可以研究物流管理问题,但物流管理学还是应该从生产管理学中独立出来。首先,物流管理不是生产管理学所能完全囊括的,许多物流活动,特别是企业边界外的物流活动,已经超越生产管理系统;其次,将物流管理学从生产管理学中独立出来,可以摆脱生产管理的局限,提高物流管理和生产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和精度,促进物流管理学的发展;第三,物流管理学的指导思想与生产管理学有很大的差别,
11、前者需要浓厚的开放意识。(二)与营销管理学的关系企业外部物流是指企业与交易企业、用户和其他关系者发生的物流。现代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需要与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能源动力供应商、经销商、用户等利害关系者发生交易,在交易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物流问题,其中典型形态是采购物流和销售物流。这些物流问题通常被纳入企业市场营销渠道中加以解决,因此在市场营销学中对营销过程中的实体流通(物流)问题也十分关注。营销管理学与物流管理学具有紧密关系,营销管理学为物流管理学提供了正确的观念、原则和指导思想,比如营销管理中强调的以客户为中心和满足客户需求的思想和方法对物流管理学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营销管理学不能代
12、替物流管理学,因为两者研究的范围和重点是不同的,物流管理学侧重研究物流活动本身的客观规律,营销管理学侧重于研究商流活动本身的客观规律,两者的研究方法与手段也是不同的。复习思考题:1物流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物流管理学有哪些基本性质?3物流管理学与生产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有什么关系?第二章 物流的内涵与效用创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物流的定义与要素,理解物流与商流的关系,理解物流创造效用机理,掌握有关物流价值的重要学说,了解物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随着物流产业和物流服务的发展,物流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尽管物流活动多种多样、物
13、流系统结构复杂,但人们对物流内涵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物流价值的认识越来越深化。第一节 物流的基本内涵一、物流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理解物流定义需要把握几点:(1)物流中的“物”是一切可以进行物理位置移动的实体物质资料。(2)物流起点是“供应地”,终点是“接受地”,只要符合这个条件的实体流动过程都是物流,物流具有广泛性。(3)物流中的“流”泛指一切运动形态,具有移动、运动、流动的含义,物流环节中的静止(如储存)可以看成是物流中“流”的一种特殊形态。(4)物流的基本功能要素不是彼此孤立
14、的,而是有机结合,物流是系统化的产物。二、物流三要素物流包括许多具体活动,人们进行物流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什么样的具体物流活动,都要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的要素,即流体、载体和流向。(一)流体流体指物流中的“物”,这里的“物”是处于不断流动状态的。流体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根据流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可以计算流体的价值系数,即每立方米体积商品的价值。该系数可以反映商品的贵贱,对物流部门确定物流作业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二)载体载体指流体借以流动的设施与设备。载体分成两类:一类是指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水路、码头、车站、机场等基础设施;另一类是直接盛载并运送物品的设备和容器
15、,如车辆、船舶、飞机、装卸搬运设备和集装箱等。物流载体的状况,尤其是物流基础设施的状况直接决定物流的质量、效率和效益。(三)流向流向指流体从起点到止点的流动方向。物流的流向有四种:一是自然流向;二是计划流向;三是市场流向;四是实际流向。在确定物流流向时,理想的状况是商品的自然流向与商品的实际流向相一致,但由于计划流向与市场流向都有其存在的前提,还由于载体的原因,导致商品的实际流向经常偏离自然流向。进行物流活动要注意处理好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否则就会使物流成本提高、服务降低、效益低下、效率下降。三、商流与物流(一)商流“商流”是商品所有权的转让,流动的是“商品所有权证书”。商品通过交易活动由供给方
16、转让给需求方的,这种转让是按价值规律进行的。商流研究的内容是商品交换的全过程,具体包括市场需求预测、计划分配与供应、货源组织、订货、采购调拨、销售等。商流与物流是商品流通的两个方面。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看,在流通这一统一体中,商流明显偏重于经济关系、分配关系、权力关系,因而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是流通的社会属性。“物流”是物体位置移动的全过程,物流是空间行为,即马克思讲的“实际流通”,是商品实体的流通。物流偏重于工具、装备、设施及技术,因而属于生产力范畴,是流通的自然属性。(二)商流与物流的关系商流与物流关系密切,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最终实现商品由供方向需方的转移过程,商品流通才能最终结束
17、。一般在商流发生之后,即所有权的转移达成交易后,商品必然要根据新货主的要求进行转移,这就引致了物流活动的发生。需要指出的是:只有在有物流需求情况下,才能有发生商流的契机。因此,物流是产生商流的物质基础,在发生次序的先后上商流则是物流的先导。商流和物流是商品流通的“两条腿”,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在流通的局部环节,在特殊情况下,商流与物流才可能独立发生,一般而言,从全局来看商流和物流总是相伴发生的。(三)“商物分离”原则尽管商流和物流相辅相成,但是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活动内容和规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实物流动的最佳路线必经之处。如果商品的交易过程和实物的运动过
18、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发生实物流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由此可见,商物分离不仅有可能性,而且实行商物分离的原则有利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当然,商物分离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第一,商物分离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分工的发展。没有发达的社会分工,就很难有发达的商物分离。第二,商物分离的社会基础是社会信用的发展。第三,商物分离的技术基础是信息系统的完善。第二节 有关物流价值的学说一、“黑大陆”说1962年德鲁克在美国财富杂志发表题为经济的黑暗大陆一文,指出:“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这里德鲁克泛指的是流通,但是,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尤其突出,是流通领域
19、中人们更加认识不清的领域,所以,“黑大陆”说法现在转向主要针对物流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说,“黑大陆”说是一种未来学的研究结论,是战略分析的结论,带有较强的哲学抽象。但这一学说对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到了很好得启迪和动员作用。二、“冰山”说“冰山”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它的含义是指人们对物流成本的总体内容并不掌握,提起物流成本往往只看到露出水面上面的冰山一角,而没有看见潜藏在海水里的整个冰山,海水中的冰山才是物流成本的主体部分。一般情况下,在企业财务统计数据中,只把支付给外部运输企业、仓库企业的费用列入物流成本,实际这些费用在整个物流成本中犹如冰山的一角。物流冰山说之所以成立,除了会
20、计核算制度没有考虑到物流成本外,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物流成本的计算范围太大。二是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以及信息等各物流环节中,以哪几个环节作为物流成本的计算对象问题。三是把哪几种费用列入物流成本中去的问题。三、“第三利润源”说“第三利润源”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先生1970年提出的,第三利润源是对物流潜力及效益的描述。从历史发展来看,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第一个是资源领域,第二个是人力领域。自然资源领域起初是廉价原材料、燃料的掠夺或获得,其后则是依靠科技进步、节约消耗、综合利用、回收利用乃至大量人工合成资源而获取高额利润,习惯称之为“第一利润源”。人力领
21、域最初是廉价劳动,其后则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力消耗或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来降低劳动耗用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这个领域习惯称做“第二利润源”。在前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被人所重视,按时间序列排为“第三利润源”。这三个利润源关注于生产力的不同要素:第一利润源的挖掘是生产力中的劳动对象;第二利润源挖掘的是生产力中的劳动者;第三利润源主要挖掘生产力要素中的劳动工具的潜力,同时又挖掘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潜力,因而更具有全面性。四、“效益背反”说“效益背反”说是物流领域中经常出现的普遍现象,是这一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
22、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亦即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虽然在许多领域中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着的,但物流领域中,这个问题似乎尤其严重。“效益背反”有许多有力的实例予以支持。在认识了“效益背反”的规律之后,物流科学迈出了认识物流功能要素这一步,寻求解决和克服各功能要素“效益背反”现象。将运输、包装、仓储等功能要素的有机联系寻找出来,成为一个系统来认识物流,进而有效解决“效益背反”,追求总体的效果,这是物流科学的一大发展。第三节 物流的效用创造一、时间效用“物”从供给者到需要者之问有一段时间差,
23、由改变这一时间差所创造的效用,称作“时间效用”。时间效用通过物流获得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一)缩短时间创造效用缩短物流时间,可获得多方面的好处,如减少物流损失、降低物流消耗、加速物的周转、及时满足市场需要、节约资金等。(二)弥补时间差创造效用由于需要和供给的不对称性和不均衡性的存在,经济社会中,普遍地存在着需要和供给时间差。物流通过仓储等手段能够以科学系统的方法弥补、乃至改变时间差,以保持和充分实现物品的效用。(三)延长时间差创造效用当然,一般来讲,这是一种特例,不是普遍的现象。二、空间效用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也就是说,供给者和需求者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
24、间有一段空间差。由改变场所的位置创造的效用称作“空间效用”。(一)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效用(二)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效用(三)从甲地生产者流入乙地需求者创造空间效用三、形质效用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现代市场需求变化的一些新特点从事一定的补充性的加工活动,这种加工活动不是创造商品主要实体,形成商品主要功能和使用价值,而是带有完善、补充、增加商品功能性质的加工活动。这种活动必然会赋予劳动对象以附加的形质效用。物流可以创造效用,这是流通理论的一个创新,这个创新改变了长期以来许多经济学家乃至更权威的人士对于流通的传统理论认识,也就是改变了对流通仅只作为“
25、桥梁和纽带”作用的认识,赋予了流通能动性与积极的意义。不过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虽然物流有创造效用的作用,但是物流的本质目的并不是创造效用而是提供服务,创造效用仅只是服务的一个派生现象,或者说物流创造效用的理论认识,可以使服务高水平化。第四节 物流的经济社会作用一、物流的宏观国民经济作用(一)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物流通过不断输送各种物质产品,使生产者不断获得原材料、燃料以保证生产过程的征常进行;又不断将产品运送给不同的需要者,以使这些需要者生产、生活得以正常进行。这些互相依赖的存在是靠物流这条动脉来维系的,国民经济因此才得以成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二)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物流不仅是国
26、民经济发展的动脉,而且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一,物流的发展是社会生产规模经济实现的基础。其二,物流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分工深化的基础。其三,物流的发展是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三)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效益源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其一,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其二,物流费用的下降还有巨大的空间。二、物流的微观企业经济作用从企业这一微观角度来看,物流对企业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物流是企业的生存环境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转,必须有这样一个外部条件:一方面,要保证按企业生产计划和生产节奏提供和运达原材料、燃料、零部件;另一方面,要将产品和制成品不断运离企业。这个最基本
27、的外部环境正是要依靠物流及有关的其他活动创造和提供保证的。(二)物流是企业生产运行的保证企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衔接性,要靠生产工艺中不断的物流活动,有时候生产过程本身便和物流活动结合在一起,物流的支持保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三)物流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企业的发展,靠质量、产品和效益,靠服务来赢得客户。物流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环,是接近用户阶段的质量保证手段;物流是企业和用户联结的环节,整个供应链的水平,往往通过物流对客户的服务来实现;对物流系统的任何改善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例如,库存的改善可以使企业管理中一些隐性矛盾显性化,使人们能及时发现管理问题并予以改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根据
28、“第三个利润源”的理论,物流通过降低成本、间接增加企业利润,通过改进物流直接取得效益,这些都会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三、物流的社会进步作用(一)通畅的物流会促进人们的思想开放物流是促进交往的重要手段,通畅的物流会使地区经济与外界交往活跃,会增加人们的交往,因而极有利于人们开阔视野,启迪思维,促进观念的更新,而这又是社会进步的非常重要的标志。(二)通畅的物流会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通畅的物流促进科学技术的交流,这也是提高科技水平,进而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因。(三)畅通的物流会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落后地区之所以落后在某种意义上与“两头”不畅关系密切:一是缺乏先进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的“进口”;一是缺乏地方产品
29、和地方资源的“出口”。落后地区很多地方都有孤岛经济特征。“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生动表明重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对落后地区开发的重要性。复习思考题:1理解物流定义要注意哪些问题?2简述商流与物流的关系。3简述“第三利润源”说。4怎样正确理解“效益背反”说?5物流能创造哪些效用?6简述物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用。第三章 物流的基本类型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物流的基本类型,掌握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与废弃物物流的概念与这些物流改进的基本方法,理解城市物流、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的含义与特点。社会经济领域中物流活动无处不在,对于各个领域的物流,虽然其基本要素大致相同,但由
30、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不同,物流范围和范畴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物流。既然有不同类型的物流,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分类,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研究物流问题,提高物流管理的科学性。第一节 物流的基本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物流可作不同的分类,通常物流可以按以下几种方式分类:一、按照物流研究对象分类按照物流研究对象不同,可以把物流划分为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两大部分。(一)宏观物流宏观物流是指社会生产和消费领域中全部物流活动的总和,是从社会再生产的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宏观物流研究具有全局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物流总体构成、物流与社会的关系、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社会物流系统和
31、国际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作等。(二)微观物流微观物流是相对于宏观物流而言的,是各类企业和经济组织实施的具体物流活动。微观物流包括: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生活物流等。微观物流研究具有具体性和局部性以及贴近企业的特点,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物流规划和管理、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物流系统合理化、供应链物流、配送和配送中心合理化等。二、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按照物流系统性质不同,可以把物流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和企业物流。(一)社会物流社会物流是全社会物流的整体,是一种宏观物流。社会物流伴随商业活动的发生而发生,与商品所有权的更迭密切相关。(二)行业物流同一行业的不同
32、企业,虽然在产品市场上是竞争对手,但是在物流领域内却常常可以相互协作,共同促进行业物流的合理化,因为行业物流合理化可以使所有参与企业都得到相应好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赢”。(三)企业物流企业物流属于微观物流的范畴,是指企业这一特定社会主体的物流活动。制造性企业和流通性企业在物流的具体内容和重点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三、按照物流服务提供主体分类按照提供服务的主体不同,将物流分为企业自营物流、专业子公司物流、第三方物流。这三种物流形态目前在市场上共同存在,它们的成长变化过程反映了现代物流社会化发展的一种变化趋势。(一)企业自营物流企业自营物流是指企业自备车队、仓库、场地、人员,自给自足地满足物流服
33、务需求的经营方式。在物流活动出现的早期,绝大多数都是有需求者自己完成的,即使在今天自营物流方式在社会分工比较低、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地区,依然相当盛行。(二)专业子公司物流物流专业子公司一般是指从企业传统物流运作功能中剥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运作的专业化实体。它与母公司(或集团)之间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它以专业化的工具、人员、管理流程和服务手段为母公司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三)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指企业为了更好地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以及降低物流成本而将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的做法。四、按照物流的性质分类按照物流的性质,可以把物流划分为一般物流和特殊物流。(一)一般物流一般物流是指适用于社
34、会经济需要的具有普遍性的物流活动及其系统。一般物流研究的出发点是物流的一般规律和共同特点。(二)特殊物流专门范围、专门领域、特殊行业,在遵循一般物流规律基础上,带有特殊制约因素、特殊应用领域、特殊管理方式、特殊劳动对象、特殊机械装备特点的物流,都属于特殊物流。特殊性物流进一步可细分为:按物流对象划分,可分为水泥物流、煤炭物流、原油物流、化学品物流、危险品物流等;按物流对象的数量、物理形态划分,可分为多品种小批量物流、少品种大批量物流、长件物品物流和重(大)件物品物流等;按物流服务方式划分,可分为配送、快递物流等;按物流的装备技术划分,可分为集装箱物流、托盘物流等;其他物流,如军事物流、废弃物流
35、、回收物流和流通加工物流等。五、按照物流理念和管理手段分类按照物流的理念与管理手段的先进性不同,可以把物流分为传统物流和现代物流。从最一般意义上讲,传统物流是由物品的储存、运输及附属业务而形成的物流活动模式。传统物流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仓储、库存和运输方面。现代物流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整合包装、运输、装卸、搬运、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而形成的综合性物流活动模式。第二节 企业物流企业物流具体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一、供应物流(一)供应物流的概念供应物流是指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二
36、)供应物流的构成供应物流包括采购、供应、库存管理和仓储管理等。(三)供应物流的改善企业供应物流不仅要保证供应任务的完成,而且还要以最低成本、最少消耗、最高的可靠性为前提,因此,供应物流管理有很大的难度。供应物流的改善,需要高度重视需求预测、库存控制、采购决策制定和物料供应保证等问题。二、生产物流(一)生产物流的概念生产物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二)生产物流的内容1工厂布置它是指在工厂范围内,各生产手段的位置确定,各生产手段之间的衔接和以何种方式实现这些生产手段,具体来讲,就是机械、装备、仓库、厂房等生产手段和实现生产手段的建筑设施的位置确定
37、。2工艺流程工厂的工艺流程既是生产流程,对于加工类型的工厂又是加工流程。它是工业生产从原材料投入,通过设备、机械、传送带、管道的不同加工、反应、变化过程直到生产出产品的全过程。3装卸搬运在生产物流中,装卸搬运是其中一种发生最广泛、发生频度最高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甚至会决定整个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例如,用转送带式工艺取代“岛式”工艺,大大缩短了工艺时间,提高了工艺水平,提高了质量。“科学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业研究,是研究工人搬运作业的时间、方法和定额。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装卸搬运耗费巨大,所以实际上它是在生产领域中物流功能要素的主要体现,是生产领域中物流挖掘的主要“利润源”。4生产物
38、流的物流结点生产物流中结点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必须设置这种结点,在生产物流系统中没有物流结点的是极为罕见的。生产物流结点主要以仓库形式存在,虽然都名为仓库,但生产物流中各仓库的功能、作用乃至设计、技术都是有区别的。(三)生产物流的改进1综合考虑工厂布置在确定工厂布置时,不仅要考虑生产工艺,还必须考虑整个物流过程,这一过程包含物料在车间之间的运动,物料在车间内部的运动,各种储存、搬运装卸设施的选择和位置的确定以及搬运路线、储存方式等。2重视生产物流计划的制定生产物流计划是以生产作业计划为核心编制的,即根据计划期内规定的出产产品、品种、数量、期限,以及发展了的客观实际,具体安排产品
39、及其部件在各工艺阶段的生产进度。科学的生产物流计划既是生产计划顺利完成的前提,也是生产物流流的经济、安全、适时、顺畅的基础。3努力实现均衡生产均衡生产是指企业及企业内的车间、工段、工作地等各种生产环节,在相等的时间阶段内,完成等量或均增数量的产品。均衡生产的实现不仅有利于生产能力均衡发挥,还可以较好地避免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的储存,同时还能够及时暴露生产物流中存在的瓶颈问题。4加强工序管理一方面要实行各个独立工序的无缝衔接,消除生产物流那些完全不创造价值的停顿之处;另一方面要尽量减少工序。工序越多,工序间物流就越多,物流成本就越大,因而每减少一道工序,生产物流合理化就会提高一步。三、企业销售物流
40、(一)销售物流概念销售物流是指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售出商品时,物品在供方和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销售物流是企业物流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的又一个衔接点。它与企业销售系统相配合共同完成产品的销售任务。(二)销售物流的功能销售活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手段来出售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最终实现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销售物流的功能与整个销售系统一样,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市场调研与预测。(2)开拓市场并制定销售产品的方针和策略。(3)编制销售计划。(4)管理订货合同。(5)组织产品销售。(6)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7)经济性分析。(三)销售物流改进环节销售物流不仅仅是以最
41、低的成本单纯地送货上门,而且要为客户提供更佳服务,赢得客户信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手段。这就需要研究送货方式、包装水平、运输路线等并采取各种诸如少批量、多批次,定时、定量配送等特殊的物流方式达到目的。四、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一)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的概念回收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公法观念所形成物品实体流动。废弃物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用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二)回收与废弃物流的价值环境和资源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的管理既具有经济价值,
42、也具有社会价值。(三)回收与废弃物物流系统功能。1收集通过有偿或无偿的方式,将分散在各地的废旧物品收集起来,运往处理的地点。2检测和分类对回收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以确定合适的处理方案,并据此进行分类。3再处理对回收产品或其零部件进行处理,以重新获取价值。该步骤可能包括清洗、零部件替换和重新组装等环节。其中,再处理方式主要有再使用、再制造和再循环。4废弃处置对那些毫无价值的废弃物进行销毁处理,对那些出于经济或技术上的原因无法再利用的废旧产品或零部件也进行销毁处理。5再分销将处理后的再生产品运往市场进行销售。该步骤可能包括销售、运输和仓储等环节。第三节 社会物流从物流的空间范围方面进行分类,社会物
43、流包括城市物流、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等,这三种物流存在空间范围的差异,具有一些不同特征和要求。一、城市物流(一)城市物流含义城市物流是以城市为主体,围绕城市的需求所发生的物流活动。城市物流相对于国际物流、区域物流而言,城市物流的范围比较小。(二)城市物流的特点1城市主体的一元性城市物流的主要特点,是城市主体的一元化,所有的城市都有统一的政府行政组织,城市行政组织可以统筹和管理物流,因此,城市物流有非常强的可控性。2城市物流以短程物流为主受城市范围的制约,城市物流的短程性非常突出,再大的城市,城市的最大直径无非在百多公里,城市中心物流密度最大的部位,还要远远低于这个数字。因此,城市物流有非常明显的
44、短程物流特征和短程物流派生的特征。3城市物流是高密集型物流国际物流、区域物流的始发点和最终目的地基本都是城市,因此在广泛区域运作的物流,最后都归结到城市之中,这是造成城市物流高密度的重要原因。另外,城市本身的产业高密度及人口高密度也带来了高密度的物流需求。4城市物流存在着严重的人、物混流现象城市的物流平台,不仅支持物流,而且支持人流,虽然现代化城市已经开始建立单独的人流平台,但是,人流和物流混杂的现象还是非常严重。同时,城市的物流系统存在于城市的人居环境之中,物流环境与人居环境也是混杂在一起的。人、物混流和环境混杂现象带来三个直接的后果:一是影响效率。人和物的实体流动共同使用一个平台,争夺物流
45、资源,而物流资源缺乏专用性,因此效率不高。二是容易出现混乱。后果之一是容易造成交通混乱和交通阻塞。尤其当物流影响了城市中人的流动,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扰乱正常的城市秩序。三是恶化生存环境。人需要良好的生存环境,而物流又是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重要源头,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的结果又经常是物流破坏了人居环境。5配送物流是城市重要的特征物流由于物流的最终用户,例如,企业、商店、个人等都集中在城市,所以,配送这种物流形态和服务方式主要集中在城市,也成了支持城市运行的、有特点的物流形态。6精益化是城市物流的运行模式城市是一个国家经济水平最高的地区,有进行精益化运作的需求和条件。更重要的是,城
46、市交通条件的制约和生态的脆弱性,不允许进行粗放的物流活动。因此,低噪音、低排放、小吨位、封闭型的物流车辆是城市物流的主要工具,执行的是准时、准确的物流方式。这种精益的运作,是城市物流的重要特点。二、区域物流(一)区域物流含义区域物流是特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区、城市群、城市、农村等区域范围的物流活动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物流活动。(二)区域物流的特点1主体的多元性区域物流涉及多个地区、多个城市,区域物流的重要特点,是多元化主体下的物流,因此,除了国际、国内统一的规则约束之外,缺乏由行政力量对物流活动统一的管理和制衡的力量,协作和整合成了促进物流活动的重要手段。显然,这会给区域物流带来难度。2以中、远程
47、物流为主区域物流中、远程的属性,使其具有以下特点:(1)可以构筑理想的物流平台。区域物流平台是采用多种实物物流网络构筑的综合性物流平台,而不是单一的物流平台。区域物流平台的结构特点,是各种物流方式可以互补,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选择形式,以利于优化。(2)可选择大规模的、低成本的、高速度的物流方式。例如,大量物流方式、集装箱物流方式、专线直达物流方式等等,可以充分挖掘降低物流成本的潜力。(3)物流的各个功能要素在区域物流中的地位发生变化。主要是,运输这个功能要素无论在物流时间的比重上还是在物流成本的比重上地位都有所上升,变成了主要功能要素。(4)风险大。区域物流由于是中、远程物流,又有大量物流的特点,货值较高。因此,一旦出现计划不周、计划失误、事故、灾难等风险,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3需要完善的信息系统支持力度区域物流由于区域范围广大,往往是跨省、跨市、跨越若干不同的自然环和人文环境,影响因素既多又复杂,因而情况往往是多变的。情况一旦变化,就会使原来的计划受到冲击,这是造成失误、事故等问题的重要原因。要有效地应对这个问题,必须要有更强的信息支持能力。因此,区域物流需要有一个有效的信息平台,以保证物流信息在区域内的贯通,保证管理和经营所需要的信息支持。同时,需要有多种信息技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