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物室内污染控制模型的建立和应用(一)IAQ模型的建立摘要 本文建立了用于模拟分析建筑中无机污染物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通用室内空气品质模型。该模型可用来分析目前住宅内由于装修引起的VOC污染,也可用来分析自然通风情况下民用建筑及商业建筑的室内无机污染和有机污染情况,还可用于分析不同控制策略时建筑内污染情况。关键词 无机污染 挥发性有机物室内空气品质1 引言室内空气品质近年来得到人们广泛关注。室内空气品质是用来指室内空气的一种特征参数,要求能满足人体的热舒适、与呼吸有关的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正常浓度及可接受的室内污染物浓度1。室内空气污染分为有机污染如甲醛、挥发性有机物及无机污染如可吸入颗粒
2、物、氮氧化物等。文献3,4,5分别给出几种用于分析室内污染的模型,但这些模型过于简单,有的只能用来分析有机物,有的只能分析无机物,且都只能在最简单情况下应用。本文旨在建立一个通用的室内空气品质模型,能够分析各种发种情况下室内空气的污染状况。2 模型的建立一个房间可以分为工作区和非工作区,两个区的污染状况不同。房间内污染源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与浓度无关的恒定发源如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只与房间内的人数有关,另一部分为非恒定源如房间内装修材料毯子等散发的挥发性有机物与房间内浓度有关。房间内也可能含有污染的汇即对污染先吸收以后房间浓度低时再释放。工作区和非工作区还可放置净化器。对无机污染和有机污
3、染假定工作区和非工作区内浓度均匀。无机污染为恒定污染源,即与房间内散发源与浓度无关。有机污染为恒定污染源与非恒定污染源并存。对非恒定污染源如材料散发挥发性有机物作如下假定;材料内组成均匀,挥发性有机物初始浓度相同。材料扩散系数与浓度无关。忽略温度差、电场或磁场等导致的分子扩散。对于空气层与固体界面,挥发性有机物传递过程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房间有多个材料散发多种VOC时,认为各种VOC不互相化学反应或影响。对于象毯子这样的厚材料,认为VOC的散发或吸收在材料内部的传递动力是浓度差,且为一唯扩散传质7,8,9。对于象窗帘这样的薄材料,认为VOC或无机污染物的散发或吸收在表面发生,且遵循朗格缪尔方程1
4、0,11。材料与围护结构接触的一面没有质量传递,与室内空气之间为对流传传质。材料内挥发性有机物散发过程中,不存在化学反应。房间工作区及非工作区中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均匀。21 质量守恒方程的建立对某一区域有如下质量守恒方程式中:V-表示区域有效体积C-表示区域浓度;hm-表示厚材料m表面片的对流传质系数;Asm-表示厚材料m的表面积;Cfm-表示厚材料m与空气界在处的空气浓度;Asn-表示薄材料n的吸附面积;Kan-表示薄材料n对污染的当量传质系数;Csn-表示薄材料n的表面浓度;Qi-第I股气流的风量;Cai-进入该区域的第I股气流的浓度;C0-表示该区域的初始浓度;Spl-表示第l个恒定污染源
5、的产生量。Cai的几种形式方程中与Qi相对应的Cai有以下几种形式:自相邻区域流入,则有下式成立:Cai= Caj 式中:Cai-表示相邻区域的浓度。经过风道时入此区域,当气流进入风道的浓度为Cao时,则有下式成立:Cai=ECa0 式中: E-为第i路气流风道的沉降率。通过窗户等孔隙直接进入该区域,则有下式成立:Cai= Ca 式中:Ca-表示室外污染物浓度浓度为的Ca1空气经过净化装置,则有下式成立:Cai= Ca1Pi 式中:Pi-表示第i股气流净化装置的空透率。当回风经过回风道,再经过净化装置后,与新风混合,通过送风道送入该区域,则有下式成立:式中:r-表示回风比;Ehi-第I股气流回
6、风道的沉降率;Phi-表示第i股气流回风道上净化装置的穿透率;Esi-第I股气流送风道的沉降率。23 非恒定污染源方程由模型假设可知:厚材料m内的浓度方程方程的初始条件为:Cm= Cm0 方程的边界条件为:xm=Lm时xm=Lm Cm=KvmCfm 薄材料n表面由于吸附及解吸附而引起的浓度变化方程方程的初始条件为:Csn= Csn0 式中:Cm-表示厚材料m中的浓度;Dm-表示厚材料m的扩散系数;-表示时间;xm-表示厚材料m的扩散方向线性尺寸;Lm-表示厚材料m的厚度;Kvm-表示厚材料m表面处VOC的平衡常数;Cm0-表示厚材料m内VOC的初始浓度;Ln-表示薄材料n的当量厚度;Csn0-
7、表示薄材料n表面的VOC初始浓度。室内污染物由多种成分组成,忽略各种污染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则各种污染物质即可分别用上而一组方程描绘其变化。然而实际上空气中,可以认为各种污染物质不发生作用,但对净化装置如吸附器、过滤器和光触媒设备而言,它们会对几种污染物共同起作用,此时设备的穿透率则需要修正后才可真正反映这一相互影响。3 举例设某办公室尺寸543,房间内有一个胶合板M1和一个窗帘M2组成。M1内有一种挥发性有机物苯,其尺寸为52(m3),M1的物性如表1所示。窗帘作为表面材料,它的吸附表面积为1000m2,当量厚度为1m,对苯的当量传质数Kan为/h。假定空气流过材料时的对流传质系数为/h。室
8、内人员分布如表2所示,假定室内每人活动所产生的可吸入颗粒物为10mg/h,每人送新风量为50m3/h。室内没有其污染源。M1的物性参数 表1 内容M1苯初始浓度C09103苯扩散系数Dm10-10平衡常数Kvn1416室内人员分布表2 时刻18:008:008:0012:0012:0014:0014:0018:00人数0525空气的物性参数为D=/h,=1193g/m3, =/(hm),v=/h,Sc=室内污染包括无机污染和有机污染,无机污染中最主要的是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而有机污染则是由于建筑装饰材料散发出的挥发性有机物颗粒物、二氧化硫及苯的浓度情况,及表
9、3所列的各种情况下房间内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时间变化关系。当房间内有回风时,假设回风量与新风量相等,忽略风道的沉降率。通风情况表3 情况工作区体积百分比工作区送风新风道空透率回风情况回风道空透率排风位置情况11100%1无无工作区情况111100%无无工作区情况121100%1工作区工作区情况%1无无非工作区情况%无无非工作区情况%1非工作区非工作区情况%1非工作区非工作区4 模拟结果图1到图6为通风情况1时房间内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的浓度与时间关系。从图中以看出,由于新风的作用,房间内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由于新风的延迟作用,使得房间内的浓度峰值与室外不一致。对于可及入颗粒
10、物,由于夏季和冬季室外浓度有些时间内超过标准,致使全新风运行时房间内吸入颗粒物浓度也超标。二氧化硫在冬季由于室餐浓度超过允许值,室内浓度由于新风气作用也超过允许值。对于二氧化碳,当每人送风量为50m3/h时,室内平衡浓度为638ppm。当送入房间的新风量为60m3/h,即换气次数为1h-1时,房间内平衡浓度为1520ppm。房间内有机苯的浓度随着时间而减小,在第三天即达到允许值。图1 7月1日房间内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图2 12月1日房间内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图3 7月1日房间内二氧化硫浓度图4 12月1日房间内二氧化硫浓度图5 房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图6 房间内苯浓度图7 情况1情况12房间内可吸入颗粒
11、物浓度图8 情况2情况23房间内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由图7可知,新风道和回风道不装过滤器时房间内浓度最高,新风道上装过滤器时房间内浓度低于回风道上装过滤器时的浓度。这是由于影响室内的可吸颗粒物浓度的因素有室外新风及室内产生源,这与两种因素所因引的污染量有关。图8是把一个房间分为工作区和非工作区,房间下部为工作区,所占体积为房间体积的80%,房间上部为非工作区。送风及回风都从房间顶部进出房间,即从非工作区离开房间,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源即人在工作区内。从图中同样可以看出,当过滤器装在新风道上时房间内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低于装在回风道上时的浓度,当送风效率低时,房间内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升高。5 结论由于目前民
12、用建筑及商业建筑内室内空气品质越来越重要,为此本文建立的室内空气品质模型(IAQ model)可用来分析室外污染源、室内污染源及处理设备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不仅可用来分析各种情况下的室内无机污染和有机污染情况,也可用于分析不同控制策略时建筑内污染情况。参考文献1 Woods JE. Ventilation models for indoor air quality, ventilation, 85. Amsterdam: Elsevier, 1986: 3352.2 成通宝,江亿,室内空气品质及其改善途径,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3 ASHRAE Stand. ANSI/ASH
13、RAE 62-1999.4YU, ,Air-cleaning strategies for equivalent indoor air quality, ASHRAE Transactions, 98 (1), 1992.5 Amal Elkilani, Walid Bouhamra. Estimation of optimum requirements for indoor air quality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some residences in Kuwait.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7 (2001) 443447.6
14、Clark,Transport Modeling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7 Roache NF., Guo Z. Fortmann R. Tichenor BA. Comparing the field and laboratory. Emission cell FLEC with traditional emissions testing chambers. Indoor Air 1994:4:98 1108 Michele Low J. A study of the ve
15、locity and turbulence effects on volatile organic comound emissions from carpet adhesive assemblies. Master Thesis ,Carlton University, Ottawa, Canada, 19969 Christiansson J, Wei Yu J, Neretnieks I. Emission of VOCs from PVC-flooring-models for predicting the time dependent emission rates and result
16、ing concentrations in the indoor air, Proceding of Indoor Air 1993, 2: 3899410 Walid Bouhamra, Amal Elkilani, Development a model for the estimation of indoo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concentration based on experimental sorption parameters. Environ. Sci. Technol. 1999, 33: 2100210511 Axley, J. W., Lorenzetti. Modeling of Indoor air quality and exposure; ASTMSTP 1205: Nagda, N. L., Ed.;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Philadelphia, PA, 1993; PP 105127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