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65.50KB ,
资源ID:4590596      下载积分:7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5905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东山魁夷评价.doc)为本站上传会员【精***】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东山魁夷评价.doc

1、东山魁夷评价东山魁夷评价东山魁夷是日本一位有名的艺术家,擅长风景画、小说、散文,喜欢音乐,是一位在很多方面都有很深造诣的艺术家。东山魁夷在日本的画院展内担任重要职务,他带领日本艺术家大胆创新,把西方艺术风格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使他的艺术创作更具有生命力。东山魁夷是日本著名的风景画家、散文家。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的东山魁夷在艺术方面曾多次获得奖项。学习美术出身的东山魁夷因擅长于风景写实,所以在散文创作方面也很有建树。毕竟,艺术创作的第一步是发现美,拥有发现美的眼睛。东山魁夷就用他独特的视角仔细观察着这个世界,并将世界的美形象化、文字化,直接地呈现在众人面前。东山魁夷的画号叫做魁夷,这是被后人熟知的名

2、字。后人对于东山魁夷评价自然是很高的,但是后人到底是如何评价他,对于东山魁夷评价是褒是贬,接下来就是东山魁夷评价。在正统的东山魁夷评价中,他绘画的艺术高,文字优美精炼,是不可多得的天才式的人物,并且他涉猎书籍很多,比如心理学,哲学,文学,宗教学等等。这些成就和高评价是和他早年的经历和习惯密不可分的。东山魁夷在青年时期前往东京的美术学校学习美术,他原本是要学习西方绘画,但后来被调剂到了日本画专业。虽然结果不遂人愿,但是他不曾放弃过,一直扎实学习自己的专业,他学习了非常多的日本画绘画技巧,为他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早年绘画作品有许多都得到大家的认可。可以看出东山魁夷的学习途径还是比较系统扎

3、实的,并且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打倒,能够随遇而安的人。其实他在少年时代是十分爱好日本文学的,后来也对西方的油画等艺术有了兴趣。后来开始涉猎西方文学,之后受到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和熏陶,东山魁夷渴望接受各种各样的学派和先进的知识。后来他选择去德国留学,在柏林大学哲学系攻读美术史。由此可以看出东山魁夷是一位执着于自身理想和希望的人,一旦有机会,便会勇往直前。在二战后他对那些西方潮流十分有兴趣。他多次去往欧洲,到那里寻找灵感,去写生和考察。最后创作出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艺术作品,在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之后,东山魁夷曾经说:“画了一辈子的画,才感到刚刚迈进艺术之门。”这恰恰体现了东山魁夷先生的谦虚和心态上的淡

4、然平静,他拥有常人难以平和下来的内心。东山魁夷虽然是日本人,但是他和中国的渊源很深。因为东山魁夷作品经常出现在中国中小学生的语文教科书里,所以东山魁夷这个名字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比如,著名的一片树叶曾被编入苏教版的初中教材里,散文听泉被编入长春版九年级语文教科书里,代表作春晓更是经由日本政府之手,被送给了中国领袖毛泽东。这些都说明东山魁夷作品深受广大的中国人的喜爱。东山魁夷早年在东京美术学院就读,后来留学欧洲,在柏林大学攻读美术史。对美术、音乐、文学都非常热爱的东山魁夷选择在德国留学,这为他打开了艺术殿堂的一扇崭新的大门。遨游在西方艺术海洋里的东山魁夷在接触了西方文化之后,对本民族的美学意识

5、了解更加深入。以西方写实的眼光与视角去捕捉日本的情调之美,这些充分体现在东山魁夷作品之中。东山魁夷作品,尤其是散文创作有一种清新婉约的气息,和川端康成并称为“双壁”。东山魁夷出生在日本的一个平凡的家庭,父亲是一位商人。东山魁夷从小便喜欢画画,醉心于艺术,他成名后的艺术创作受到童年生活经历的很大影响。因为东山魁夷有过留学的经历,故其作品受到西方写实风格很大的影响。东山魁夷很喜欢西方艺术,也很崇拜西方的一些有名的艺术家。从他写过的我的留着时代、德国纪行作品可以看出他的德国留学经历对他影响很大。他也曾到欧洲游历,并写下北欧纪行。东山魁夷曾到中国三次,写下中国纪行,因此中国的水墨画对东山魁夷的艺术创作

6、也有较大的影响。东山魁夷的艺术创作受到世界中西方各国文化的影响,因此他的作品给人清新单纯、情操高雅、富有诗意和哲理。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来,他喜欢亲近大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他对自然世界走着特殊的迷恋,他的绘画也表达了他对这个世界的展望,他有名的绘画作品有春晓、京洛四季组画、唐招提诗壁画。东山魁夷曾说:“没有对人的感动,也就没有对自然的感动。”东山魁夷文与画一、日本民族审美对东山魁夷的影响日本民族是一个细腻情愫的民族,其艺术渊源即日本民族所特有的“物衰”之美。这种美如同散文:借景抒情,用景色之美反应人内心的美的情愫。它包含了“同情”、“感伤”、“悲叹”、“爱怜”等细腻又感叹人生过短的意义。

7、这种“物衰”之美不仅支配着日本民族精神的方方面面,也同样深深的影响着东山魁夷的作品。受感染的东山魁夷在其画中常常表现那早逝的风景,伤感樱花之早凋,秋色渐如人生之幻灭。基于这一审美传统,他的画中便有了一种象征,载体便是画中的山、石、水、树。画中表现的风景是一种永恒存在,风景的美是不因人生的无常而改变。东山魁夷的文字中,也传达着对传统美的崇尚与信仰。在探索日本之美随笔集中他这样说:“在艺术的道路上走来,就已经保持了日本人的纯粹性,直至今天依然不变的延续着。所以,日本人长期以来对乡土的传统的热爱是非常执着和强烈的,我个人心中的憧憬和乡愁,显示着日本人的一种类型吧。”同时,日本是一个工艺美术大国,细腻

8、的情感使得日本艺术品都带有装饰的风格。东山魁夷的作品也留有浓重的装饰意味。如日月四季图中大量运用的金银箔以及极具装饰效果的构图与形式。参看日本的和歌集,其所附画卷极具装饰效果。东山魁夷曾表明,装饰性是日本画美妙的精随。二、同时代文学家对东山魁夷文与画的影响东山魁夷认为传递给观众本民族特有的美与情愫是最为重要的,同时代的文学大家川端康成也是这样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中有着浓郁的日本本土佛教因果循环之义,人生不可违的喻意,而这一点也同样深深的影响着东山魁夷的文与画,前者在于表达人世的无常,后者则多以用来留住短暂的美丽。这种情愫与川端康成雪国中描述的景色如出一辙,更与古都中姐妹俩不同的命运,命运的不可逆

9、转极为相似。在东山魁夷的随笔集与风景对话中写到:“如果说是我选择了做日本画画家,不如说是人生使我不得不走上成为日本画家的命运”。在京洛四季中他说:“对旅行者来说,不期而遇是最幸运的事,有如生命”。这些都与川端康成有同样的宿命感,和对人世无常的深深体验。三岛由纪夫也对东山魁夷的文与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三岛由纪夫的作品强调力与美,在京洛四季中东山魁夷曾用很“钢烈”的文字记述了给三岛由纪夫做插图时的情形,其作画风格也与东山魁夷的风格不同,选用碳条作画,明显带有粗犷,力度的感受。东山魁夷与同时代的文学家的追求是殊途同归的,都在努力探寻着日本民族特殊的美的情愫与那一份浓浓的乡愁。三、东山魁夷文与画的关系

10、在东山魁夷的随笔集听泉、与风景对话、北欧纪行、探索日本之美中,文字连接着他画风的形成和把本民族美的情愫确立到作品中的过程。听泉中,东山魁夷大量描写小时候对家乡美丽风光和温情的乡愁,从那时起心中便已有了本民族美的情愫。北欧纪行中则多次将德国及北欧诸国的风景与日本相联系,确立了本民族之美在心中不可动摇的地位。探索日本之美中,终于将寻找到的这份乡愁与日本的传统美联系到一起。与风景对话中则又一次坚信了画风与文风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为了连结西方与日本传统自然之美。东山魁夷把日本民族古有的装饰风格与手法相结合,创造出意境空灵而又极富东方禅意的风景画作品。这些绘画不仅仅趋于平面化,而是将西方构图、造形方式及色彩

11、与日本装饰性画风结合起来,溶于一炉,将其日本化。东山魁夷的文,有的是详尽的作画过程,对我们理解他的作品有着重要意义。如壁画日月四季图创作的过程就被收录:“昭和三十四年(1959)十月,宫内厅的高尾经济主管请我为东宫御所画幅壁画。”“由于位置较高,如果壁画使用过于强烈色彩的话,人们会因为头上的重压感而心情不愉快,以白色本质为主体的房间也会因此而失去平衡。”诸如这样记录性的文字在东山魁夷的文中有许多,为后来者无论是观看,还是保护、临摹其艺术作品都有着极大的意义。东山魁夷的文还透露着他与文学家一同探讨绘画作品中日本之美问题。随笔集京洛四季中,记录东山魁夷为三岛由纪夫做作品插图的随笔,以及两人的谈话和

12、对三岛由纪夫作品的认识与理解,并在东山魁夷所做的插图中可以看出风格明显的有粗犷之风。在探索日本之美中,东山魁夷则多次记录了与川端康成的关系。川端康成在文中常常以大量的篇幅来描写日本的风格,在东山魁夷的文章、访谈、随笔中也反应出来对人与自然,人与风景关系的理解。川端康成作品中日本美的细腻与雅致可在东山魁夷的作品中寻到影子,这些文字的记录,作品的风格,都可以找到两位艺术家之间的相似与共同之处。从东山魁夷的画也可以解读其文中思想。当欣赏他的画作时,平行线的构图,平静的水面,以及没有人烟的山林,都可以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1989年朝云、1984年山峡清晨、1983年山峡朝雾等作品,使每个人的心灵为

13、之震撼。这些作品形象往往非常单调,色彩却异常丰富。远看一色,近看变化无穷,象征未经现代工业文明污染的纯洁大自然。其作品保持平面性的同时增强空间感,在装饰性中抒情寓意,格调高雅,充满诗情哲理,表达着散文随笔中描述心灵语句的淡淡伤感。这种特征代表着东山魁夷文中思想的主线“重视心灵与自然融合,注重心灵境界的净化塑造和提升飞跃。”于是形成了其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质,每一祯风景都是一种心境,自然的风景以充实的生命力映现在东山魁夷的眼帘,使我们在观看作品时获得了“风景打开心灵之门的体验”。指向生命之美的风景如明月一样照拂出东山魁夷的诗心,沐浴心灵的四隅。于是绘画中的每一朵云,每一株树,每一座山峰,每一条河流也

14、都显露着生命,表现着灵性。东山魁夷的文与画正是由于这种灵性其作品中才会有跳动着艺术灵魂与美的情愫,才会使观者从象征的画面中寻找到与其文中一脉相承的“心象”。东山魁夷其文与其画的关系紧密,画是东山魁夷的精神寄托而文是东山魁夷内心当中细腻情感的转述。附录:东山魁夷:不懂哲学的画家不是好散文家2016-05-08 09:04:45来源:澎湃新闻链接网址:5月6日是日本画家、散文家东山魁夷的忌日,这位日本画坛的国宝级人物同时也是一位散文大师,而充盈于文、画之间的是哲思、哲理、哲趣。中译本中,唐月梅、林少华的译文古雅素朴,皆为上乘。东山魁夷原名新吉,画号魁夷,1908年7月生于横滨,1931年毕业于东京

15、美术学校。1934年留学德国柏林大学哲学系,攻读美术史。1999年5月6日逝世。代表画作有京洛四季组画、冬日三乐章、光昏、唐招提寺壁画,散文代表作听泉、和风景的对话、探求日本的美等。曾获第一回日本画院展一等奖、日本艺术院奖、文化勋章和每日艺术大奖等奖项。东山魁夷是日本二战后最负盛名的风景画画家,对日本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与平山郁大、高山辰雄并称日本当代画坛的“三座大山”。因为强调创作是“通过每个人的眼睛而获得的心灵的感知”,又被称作“日本心象风景画家”。同时他又是杰出的散文家,文笔细腻,意境优美,亲近自然,富有禅意,与川端康成并称为日本散文文坛双壁。东山魁夷与川端康成不仅是人

16、生挚友,而且是追求日本传统美学中古典情调的同道。川端康成曾评价他:“作为一位日本画家,一位风景画家,他自觉服从命运的安排,阐明了自己对日本的美的认识。一方面把旅行当作人生,当作艺术,把流转无常看成人类的命运;另一方面又将孤独与忧愁埋在心底,对万物抱着肯定的意志,并努力加以贯彻,经常从自然中获取新鲜的感受,始终生活在谦虚诚实的情爱之中。”(美的情愫附录)对话风景,救赎心灵东山魁夷的家庭环境与艺术无缘,祖父在明治维新前来到江户谋生,父亲后来在横滨从商,但大环境的恶化让他的家境中落,少年东山魁夷十分希望得到画坛的认可,以证明自己的理想。他四处写生,积极参加日本美术展,然而其绘画生涯的早期颇多坎坷,直

17、到39岁时画作残照在全国画展上获奖,他才正式建立了画坛地位。东山魁夷的美学是和自然紧密相连的,战火中自然之美的巨大触动改变了他之后的创作道路。二战期间日本风雨飘摇,东山魁夷应征入伍,父亲因为肺心病而突然辞世,抛下身患重病的母亲、弟弟。一次行军至熊本城时,他登上天守阁楼的遗迹,远眺雄伟的阿苏火山和山脚下碧绿的森林。原本再平凡不过的风景却给心灵满目疮痍的东山魁夷巨大的感动,他在旅之环:自传抄中提到那难以忘怀的感触:说起来,这都是些平凡的景致,平时看到而不留意的风光。而现在看起来却那么美,是我看到生命的光辉吗?是不是因为以前对生命没有紧迫感,所以自然的反映中捕捉这种光辉的感觉很迟钝。正是展览会啦、名

18、声之类的东西妨碍我发现大自然真正的美。一定是没有以一颗纯真的心灵去观察自然。李泽厚曾指出,与西方文化追求永恒相对应,中、日文化都极其感慨世事多变,人生无常。但中国人是重生安死的,而日本人则是惜生崇死。战火中感受的天地大美让东山魁夷悟透生死,成了他艺术道路上前行的动力。他的文字能印证这一点:“倘若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二者的巧合不会引起任何感动。花儿由于其可能凋谢才更显示出生命的光辉。在感到花儿美好的心灵深处,我们一定会在无意识中不由得彼此珍惜自己的生命,感到在茫茫世界的短暂生存期间能有缘相遇的喜悦。”长寿的东山魁夷几乎见证了日本二十世纪的沧桑,他目睹了战争对人心灵和肉体的摧残,也痛感战

19、后恢复期精神的虚无和彷徨。战后经济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一同到来的还有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消费社会的空虚,他看到生活在现代文明下的人们非但没有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解放,反而逐渐在物质世界中迷失,成为“单向度的人”。东山魁夷曾警告道:“人类在快、再快的呼喊声中正一步一步地走向悬崖。”当自然失去其神圣性,自然赋予人的精神意蕴也就随之消失殆尽。当工业设施侵占了原始绿地,当人们对城市与自然景色的分别麻木不仁时,也意味着人对自然审美的终结。所以亲近自然成了东山魁夷自救、渡人的方式,对于他来说,周游各地写生是一种生活方式,即便在年过七旬之后,他仍时常往返于欧美、亚洲各国举办展览、旅游写生。哲心诗

20、意,文画双绝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认为,哲学活动的本质是精神还乡,凡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画作和散文中渗透出对日本之美永不停歇的追寻便是东山魁夷的哲学。旅欧期间,出于对音乐和歌剧的热爱,他落脚德国,在西方古典哲学和古典美术的滋养下,东山魁夷形成了日后创作中的深刻哲理底蕴。此时的日本画坛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冲击,莫奈、毕加索、凡高等人的画作风靡一时,艺术家的视线重新转向日本美的传统,试图从古典美中寻求日本画现代化的生机。东山魁夷大胆运用西洋画的表现手法改进日本画,以写实的眼光捕捉日本情调之美,使日本画在保持平面性的同时,增强了画面的

21、空间感。宵樱、残照、秋翳、青响凝结为自然的魄力:万物有灵且美。如果要用一条精神线索来梳理东山魁夷的艺术道路,那答案或许是“探索日本之美”。在散文集探索日本之美的前言中,他写道:“这些作品,是在我作隔扇画时,探索日本美的精神进一步昂扬的时期产生的。由于各篇作品都是用这样的心境贯穿起来的,所以才选择了这个书名。”学者郭勇健的日本之美东山魁夷绘画艺术研究试图提炼东山魁夷画作之中的“日本之美”,他找到的关键词有:乡愁、象征、无常、感受性、单纯化、装饰性、对称、映像。若用昆德拉式的表达,这些关键词可视为东山魁夷绘画艺术的“存在编码”,只有领悟了画作背后这些蕴含哲学意味的语汇,才有可能读出他看似简单的作品

22、的画外之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是晚唐人司空图在诗品论“含蓄”时说的,他说:“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这话用来评价东山魁夷的画也恰如其分,他的画元素简约,画面结构通常一扫便知,不同于江户浮世绘强烈的色彩感,也不似西方油画的琳琅满目,简单的色彩运用孕育着丰富的明暗层次变化,隐隐约约传达着某种关于自然的宗教情怀,让人看后,留下似懂非懂却又难以磨灭的印象,梦幻般的哀愁与静谧之下是涌动的希望与救赎。他的风景画中没有人物,却能感受到对生命深沉的激情,凝聚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思。处处关心人的境况,画中却无人,

23、他在六支彩笔中说:“我喜欢描绘的并不是人迹未到的景观,而多是随处散发人间气息的地方。但是,在我的风景中可以说几乎不出现人。其理由在于,我所描绘的是作为人心象征的风景,风景本身述说着人心,没有对人的感动,也就不会有对自然的感动。”东山魁梧的艺术境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王维,这位诗佛也是诗画俱佳,钱穆说摩诘诗之妙在于王维对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虽没有写出来,但情景却尽已在纸上。苏轼赞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山魁夷亦让人有同感,十四卷本东山魁夷的世界是他的诗文全集,他根据文字的意境和装帧设计配以适当的绘画。先读文后看画,文在画中,言犹未尽;先看画后读文,画随文彰,回味无穷

24、。文与画共享一个灵魂,散发出同样魅力,浑然一体。一衣带水,结缘中国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赠送给毛泽东的礼物之一便是东山魁夷的春晓。1976年,在绘制日本奈良招提寺障壁画时,东山魁夷提出要加入中国的风景,为此专程来到中国写生,最终将黄山和桂林的美景永远留在了日本唐招提寺的壁画上。中国之行使他走进了中国水墨画的世界。他以中国风景为对象所作的画,几乎都是采用水墨。2002年,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东山须美夫人将东山魁夷的50幅石版画代表作赠送给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他的散文也逐渐为国人所熟知,一片树叶成为2002年高考北京卷的现代文阅读题,我们的风景收录在人教版9年级上册、鄂教版9年级上册的教科书中,听泉及20张画作收录在长春版9年级下语文教科书中。(来源:澎湃新闻)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