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总结世界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总结第一章1.文艺批判运动:战后初期,苏联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局势十分复杂,在美苏对抗、东西方冷战不断加剧的国际背景下,1946年-1948年苏联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的、由党中央直接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批判运动,首先在文艺界开展。列宁格勒出版的列宁格勒和星首当其冲,左琴科和阿赫玛托娃两位作家的作品受到了集中批判。1946-1948年,苏联先后开展了全苏作家、音乐家和美术家等会议,揭露和批判文艺界的“崇洋媚外”、“无思想性和非政治倾向”等问题。联共布斥责艺术脱离政治的企图,强调艺术负有社会使命,要为当代政治服务,同人民生活联系起来,同时强调马列主义世界观
2、对艺术创作的意义。这实为一场政治运动,混清了文艺问题、政治问题的界限,以处理敌我矛盾的方法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使问题扩大化,尽管联共布后也承认有不公正的行为,但基本上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加强了意识形态。2.列宁格勒案件:又称“日丹诺夫案件”,是19491950年间苏联发生的一起重大的政治冤案。此案牵连到联共中央领导人,政治局委员、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家计委主席沃兹涅先斯基,党中央书记处书记库兹涅佐夫以及俄罗斯联邦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罗吉奥诺夫。1950年9月,最高法院军事法庭确定以上三人犯有“叛国罪”,判处死刑。“列宁格勒案件”的制造是30年代各种冤假错案的翻版,其目的是为了把可能成为“斯大林反
3、对派”的政治势力消灭在萌芽状态,以此确保斯大林的个人权力和“斯大林模式”的稳固。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上宣布这是贝利亚等人策划的冤案,并为受害者和列宁格勒党委会恢复名誉。1957年2月,苏共中央监委会决定恢复沃兹涅先斯基等人的党籍。3.贝利亚事件:斯大林逝世后苏共发生的一次党内斗争事件。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后,贝利亚任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和内务部长,是仅次于马林科夫的第二位领导人,掌管具有特殊权力的内务部,颇有政治野心。赫鲁晓夫等人认为贝利亚正在为“阴谋夺取权力”进行积极活动,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灾难性后果”。在赫鲁晓夫策动下,主席团成员相互串联,取得共识,并得到朱
4、可夫等支持,1953年6月26日将贝利亚逮捕。同年7月,苏共中央认定贝利亚企图颠覆苏维埃国家,为外国资本效劳,并将内务部凌驾于党和政府之上的罪状,解除党内外职务,开除出党。12月18日至23日,苏联最高法院特别法庭秘密审理贝利亚案件,确定贝利亚犯有背叛祖国、组织反苏集团、企图夺取权力并恢复资产阶级专政等罪行,判处贝利亚和前国家监察部部长麦尔库洛夫等7人死刑,23日处决。这一事件直接导致赫鲁晓夫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仅次于马林科夫和莫洛托夫。4.医生谋杀案:1953年发生在苏联的一起重大政治案件,表明十九大提出的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出现了逐渐转向反帝国主义间谍特务的敌对斗争的政治形势。1953年1月 1
5、3日,塔斯社发布关于逮捕一批反革命医生的消息,说不久前国家保安机关破获了一个受英美情报机关收买,由国际犹太民族主义者组织直接控制的反革命医生恐怖集团。他们均是克里姆林宫中的医生(沃夫西、科甘、维诺格拉多夫等),利用职务之便,用有损健康的医疗方法来谋害苏联领导人,1952年已经他们逮捕法办。真理报就此案发表社论,着重批判“阶级斗争熄灭论”。此案使得一些高极将领和许多知识分子也受到怀疑和牵连。之后苏联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保持警惕,投入反特斗争。但由于斯大林在不久后便逝世,此案未能判决。同年 4月4日,被捕的医生获释,报纸公开宣布此案不能成立,恢复被捕者名誉。5.赫鲁晓夫:生于矿工家庭,乌克兰人,早年当
6、过牧童、钳工。1918年开始从事革命工作并意识到斯大林体制中的弊病。1953年9月-1964年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在任期间参与处决贝利亚,逐步清除反革命的领导人。1956年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错误并批判个人崇拜。1960年代,赫鲁晓夫统治下的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恶化,撤销对中国的援助计划。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使民生经济得到改善,主张东西方缓和,多次访问美国等西方国家,但他的对外政策仍然导致美苏核对抗,他也是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因个人作风粗暴,执政后期主观武断不断失误,1964年10月被解除党内外一切职务
7、。1971年病逝。6.苏共二十大:苏联共产党于1956年2月14日至24日在莫斯科召开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由赫鲁晓夫主持,是苏联历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应邀出席的有中国等55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团。大会讨论了赫鲁晓夫所做的中央报告总结和关于1956-1960年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指示,总结十九大以后党的工作并确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景。赫鲁晓夫针对当时国内外形势,提出“三和”理论,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并在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中揭发斯大林的错误,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这引发了国际共产主义的混乱,东欧国家爆发波匈事件,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党员大批退党,帝国主
8、义掀起了反共反苏的浪潮。促使各国探索适合本国的政治、经济道路,对世界形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7.秘密报告:赫鲁晓夫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所做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1956年2月14日24日,苏共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1956年2月25日,即苏共二十大的最后一天凌晨,赫鲁晓夫突然召集内部会议,作了一份长达4小时的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错误,以及对他个人崇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6月4日被美国纽约时报全文发表。这个报告在苏联国内和国际上引起极大震动,一时造成各国共产党和国际左翼力量内部的思想混乱,引发了东欧国家爆发波匈事件,
9、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党员大批退党,帝国主义掀起反共、反苏、反社会主义的浪潮。促使各国探索适合本国的政治、经济道路,对世界形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8.三和两全:60年代赫鲁晓夫的观点的概括词。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总结报告中谈到苏联对外政策时,提出了三和,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论点,它的提出较为准确的把握了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缓和紧张的国际局势,为苏联争取到了和平的外部条件,是列宁和平思想的继承与发展。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的报告中,又提出苏联已成为“全民党”,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已成为“全民国家”的论点,这模糊了共产党的阶级性质,违背了无产阶级革命原理,是走修正主义路
10、线的错误。9.垦荒运动:赫鲁晓夫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期间,为解决粮食问题在全国开展的开垦荒地的运动。1954年初赫鲁晓夫建议大规模开垦西伯利亚等地的生荒地,苏共中央通过决议,计划两年内开垦1300万公顷荒地,从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垦荒运动。共青团号召和征募了30万志愿垦荒者开赴垦区,政府鼓励向边疆移民。1954年国家运送了5万台拖拉机和6千辆卡车到垦区,荒原上很快出现了几百个大型国营农场和许多临时的帐篷城镇。截至1962年,开垦荒地共达4200万公顷,国家总投资40-50亿卢布。垦荒运动初期确有一定成效,促进粮食产量增产,为减轻农民负担,废除义务劳动制,改善全国农业结构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但是
11、缺乏科学的方法和周密的规划,破坏生态平衡,不加分析废除草田轮作制,致使新垦区发生风蚀和沙暴。1962年夏,几百万倾土地遭风蚀,粮食产量连年下降,垦荒运动被迫于1963年中止。10.利别尔曼建议:指苏联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利别尔曼教授于1962年9月9日真理报上刊登的计划利润奖金,提出的一些改革经济机制和经济关系的建议,核心内容是利润刺激,把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建立在利润分配的基础上,鼓励企业接受计划,挖掘生产潜力。要点是:以经济手段代替行政方法来刺激企业的生产;扩大企业权限,给予企业经营活动的自由;根据赢利率来评价和奖励企业,赢利率越高,奖金就越高;规定制订价格的灵活原则和程序,保证生产与使用单位
12、能获取利益等。同年11月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决定在小范围内实施该建议。经在首都莫斯科和高尔基市的两家企业进行试验后,推广到其他一些工业部门。在这种体制下,利于克服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利益矛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对苏联60年代中期的经济体制改革起了促进作用。11.苏共二十二大:1961年10月1731日在莫斯科召开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听取了赫鲁晓夫的总结报告,他认为社会主义在苏联已取得全面彻底的胜利,提出 20年内建成共产主义的任务,提出“全民党”“全民国家”的思想,即苏联共产党已成为全民的党,苏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已成为全民的国家,赫鲁晓夫还作了关于苏共纲领的报告和总结发言;听
13、取了科兹洛夫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大会进一步揭露和批判斯大林的错误,并决定将他的遗体从列宁墓中搬走焚毁。大会提出经济改革的原则和要求,指出要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充分利用货币关系,利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等。大会借批判阿尔巴尼亚来影射和攻击中国共产党,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随之出现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局面。这次会议使赫鲁晓夫进一步控制党和国家领导权,对他的个人崇拜兴起。12.反党集团:苏共“二十大”后,围绕党的政治经济政策的调整而展开的一场党内政治斗争。苏共二十大提出的一些列新方针、观点,特别是秘密报告对斯大林的揭露批判加剧领导层中分矛盾冲突,东欧波匈事件,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大批
14、党员退党,帝国主义掀起反苏反共的浪潮,国内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仓促造成国民经济的混乱和困难。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等抓住形势,趁赫鲁晓夫出访芬兰时策划了反赫鲁晓夫的行动。1957年6月18日,马林科夫等在赫鲁晓夫一回国就召开主席团会议,要求他重新考虑二十大的路线和对外政策,决定撤销赫鲁晓夫的第一书记职务。赫鲁晓夫奋力反抗,要求召开中央全会进行表决。经过激烈争论斗争,6月29日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揭发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反党集团的决议,谴责马、卡、莫等人反对二十大关于纠正个人崇拜错误的方针,反对经济改革与和平外交,力图更换党的领导机关,使党和国家离开社会主义的道路,将他们的行动定为
15、“反党阴谋”。决议宣布撤销马、卡、莫党中央委员会及主席团职务。13.克格勃: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简称,苏联的政治警察和安全机构,1991年10月11日苏联国务委员会决定撤销。前身是十月革命后俄国苏维埃政权于1917年12月建立的契卡,第一任领导人是著名的革命家捷尔任斯基。1922年改组为国家政治保安局,1923年改名为国家政治保安总局,由人民委员会直接管辖。1934年并入内务人民委员部。1941年3月从内务人民委员部中分出成立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1946年3月15日改称国家安全部。1953年3月,国家安全部又归入内务部。部长贝利亚被处决后,保安机构进行了改组。1954年3月13日,原属内务部的
16、国家安全局又独立出来建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简称“克格勃”,由苏共中央控制,其任务是掌握秘密警察,进行特务活动,管辖边防军,向国外派遣间谍,以各种公开身份从事搜集情报、招募特务和渗透、暗杀与颠覆活动。克格勃主要有四个总局(军事反情报总局、边防军总局、押送部队总计、经济总局)和若干个独立的局和处,在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各驻外机构中等都设有自己的下属机构和相应组织,是苏联推行其内外政策的有力工具。 14.勃列日涅夫: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后苏联新时期的领导人。乌克兰卡缅斯克镇人,1931年加入共产党,1952年任苏共中央书记,1956年当选党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和中央书记,1957开除马林科夫反党
17、集团后圣人主席团正式委员,1960年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64年10月14日参与推翻赫鲁晓夫的政变,任苏共第一书记。执政后在政治上,强调集体领导体制,加强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将党中央主席团改为党中央政治局,设中央总书记代替中央第一书记,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经济上,1965-1972年推行“新经济体制”,加大对科学技术投入,推进国民经济向集约化转变;军事上,发展重工业,进行军备竞赛,提高军事实力。执政期间国民经济有所发展,政治局势稳定,综合国力明显增长,对外推行全球进攻战略,压缩美国国际空间。但苏联积重难返,改革逐步停滞不前,晚年的他大搞个人崇拜,独断专行,片面追求“稳定”,党政
18、机关官僚主义、贪污腐败现象依然严重,社会矛盾尖锐,国家处于危机前的困境。1982年11月10日,因病猝逝。15.新经济体制: 全称是“计划工作和经济刺激的新体制”,是苏联在工业企业中实行的以利润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柯西金于1965年在苏共中央九月全会上所作的关于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的报告中首次提出。1966年正式在城市和大企业中试行。至1970年,基本上完成了向新经济体制的过渡。主要内容是: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提高经济杠杆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加强对企业集体和职工个人的物质刺激,实行“完全经济核算制”、“鼓励基金”等制度,以发展生产,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运用利润、奖
19、金等手段加强对生产的经济刺激;提高国家经济计划工作者的科学水平;设立“新奖励制度”,激发全体劳动者对生产成果的关心。它的推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旧体制和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并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企业自主权残缺不全,行政方法在管理中仍起很大作用。加上军费开支庞大,至80年代初经济增长出现了持续下降的局面。16.柯西金: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18年参加苏联红军,1927年加入共产党。1939年进入中央委员会,担任苏联中央政府纺织人民委员。1940年被任命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主管消费品生产工作,1948成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64-1
20、980年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几十年来主要负责国家经济领导工作,20世纪60-70年代与勃列日涅夫、苏斯洛夫并称,是当时的三驾马车之一,以经济专家和务实派著称。积极支持利别尔曼关于经济改革问题的建议,担任部长会议主席后积极推行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主张加速发展消费品生产,扩大工厂权力。主张同西方特别是美国发展经济和文化关系,引进先进技术,强调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扩张。属于同中国建立友好联盟的“鸽派”。后期其职权越来越多被勃列日涅夫所代替,在领导集团中的地位不断下降。1974年苏联为他出版柯西金选集,1980年12月18日逝世,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17.积极对外战略:积极进攻战略是在美
21、国经济衰退,而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增强的背景下,苏联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的全球进攻战略,其凭借空前发展的军事实力,利用美国收缩海外军事态势的时机,以进攻姿态推行全球战略,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战略。战略上,强调战争初期的作用,战术上,强调军队的机动力、生存力和集中兵力。军事力量的发展方针,是加强各种并兵种的进攻能力。苏联同美国争夺的重点是欧洲,两国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焦点是核优势,苏联占据核力量优势地位;同时,苏联在亚非拉地区发动攻势,包抄和孤立西欧,如在阿富汗策动亲苏政变、同越南结盟等,扩大势力范围。苏联还通过古巴插手尼加拉瓜,支持萨尔瓦多游击队,破坏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地位。此战略体现
22、了苏联处于优势的军事力量,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使美国长期处于守势,但此战略对苏联国力消耗巨大,最终使苏联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论述题1.如何看待斯大林功过与历史地位2.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主要特征、利弊、评价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主要特征:由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全面、直接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中央具有高度集中的经济决策、管理能力;高度集中地部门管理,更加重视行政手段对经济的作用;财政上实行统收统支,产品分配上实行统一调拨。排斥市场的高度集中的工农业产品的流通与分配体制,农业上实行义务交售制,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各级商业管理机关,实行全国统一定价的零售商品
23、流通机制,分配上实行劳动报酬制;重视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经济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注意苏联经济的独立性,提出“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的理论,导致其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的状态之中,基本上是在世界市场之外进行建设的,没有加入到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利:迅速调整经济结构;有利于各部门内部实行统一政策,使其专业化发展;国防工业发展迅速,有利于应对国家突发事件。弊: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导致后来苏联经济发展失衡;工业实行高积累,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使农民失去积极性;评价:一种社会体制
24、必然要承担其特定功能,解决一个时期特定的历史矛盾。因此,对一种社会体制的评价,主要看人们在当时面临什么样的历史难题,这种社会制度是否解决了这一历史难题。不管后人如何评价斯大林经济体制,当时它至少解决了横亘在苏联前进道路上的两个最主要问题:一是生存,二是发展。斯大林利用高度集中的模式,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取工农业产品实行剪刀差等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要求,它使苏联集中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时期内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国之一,为苏联迅速地创造出卫国战争需要的物质条件发挥了作
25、用。当年在创造经济奇迹方面,斯大林模式中的经济体制为战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向现代化确立了一个新范式。不可否认的是,斯大林经济体制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确实显示出它的一些弊端。由于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只能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提出的一些理论设想,结合苏联的具体情况进行探索,因此斯大林经济体制是一种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初期实践中的阶段性成果。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都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革命和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材料,尤其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3.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及其评价其经济改革
26、主要集中在农业和工业经济体制管理方面。农业:大规模垦荒和种植玉米,赫鲁晓夫强调垦荒是增加谷物生产最容易和最迅速的办法,1954年正式提出开荒计划,玉米种植由1954年的430万公顷扩大到1962年的3700万公顷;加强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农业投资在国民经济的总投资额比重不断提高,国家在技术设备和管理干部方面大力支持农业,调派共产党员担任集体农庄主席,派工程师、农艺师等到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工作;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实行单一的收购制度。1954年6月废除谷物义务交售制,取消农庄和庄员在这方面和支付实物报酬方面对国家的欠债国家规定统一价格收购农产品,其余的可在市场上买卖;普遍实行按月预支现金和年终结算
27、的劳动报酬制度,不少农庄还实行有保障的货币工资制;发展国营农场,扩大集体农庄规模,但是盲目追求大而公,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给农业造成不利影响;改革农业计划管理制度,扩大农庄和农场的经营自主权,国家只给下达出售农副产品的总额,其它具体生产管理有农庄农场自行决定。工业:在计划方面,逐渐将权力从中央下放到各部和各加盟共和国,扩大地方的预权;将部门管理体制改变为地区管理体制,力图克服中央部门管理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发挥地方积极性;扩大企业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推行“物质利益原则”,强调发挥经济核算和利润的刺激作用。评价:赫鲁晓夫对苏联经济体制的改革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
28、展。农业政策的调整对发展生产产生了积极作用,增加农产品产量,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增强农庄技术力量,60年代后期已实行全面机械化,改变长期依赖拖拉机站的被动局面,促进农业结构的改善,但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特别是执政后期,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失误和问题更为严重,出现左倾错误。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总体上是不成功的,但赫鲁晓夫积极推行物质利益原则、改善计划管理、扩大企业和地方自主权等措施给工业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使苏联在科技、航空航天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4.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效果新经济体制改革全称是“计划工作和经济刺激的新体制”,是苏联在工业企业中实行的以利
29、润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柯西金于1965年在苏共中央九月全会上所作的关于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的报告中首次提出。9月-10月苏共中央和最高苏维埃通过了一系列决议、法律和条例,构成了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方针和基本内容,成了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进行各种经济改革的基础。1966年正式在城市和大企业中试行。至1970年,基本上完成了向新经济体制的过渡。主要内容有:第一阶段是1965-1972年,1.改革管理组织结构,抛弃赫鲁晓夫时期按经济行政区设立各级国民经济委员会进行领导的管理体制,恢复按部门原则集中统一组织工业的管理体制;2.改进计划管理工作。在保证国家实行指令性计划的原则下
30、,取消对企业活动的繁琐规定,并建立以销售额、利润和盈利率为核心的新计划体系。3.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4.加强对企业的经济刺激,其基本原则是通过以利润留成为中心的途径加强对企业的经济刺激。5.从物质利益上提高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第二阶段,1973年实行工业管理体制改组,实行以集约经营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它的推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旧体制和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并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企业自主权残缺不全,行政方法在管理中仍起很大作用。加上军费开支庞大,至80年代初经济增长出现了持续下降的局面。5.试述勃列日涅夫时期军事战略勃列日涅夫时期实行积极进攻战略,是在美
31、国经济衰退,而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增强的背景下,苏联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的全球进攻战略,其凭借空前发展的军事实力,利用美国收缩海外军事态势的时机,以进攻姿态推行全球战略,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战略,开展军备竞赛。为了适应全球进攻战略的需要,苏联的军事思想和发展军事力量的方针都有了重大调整。战略上,强调战争初期的作用;战术上,强调军队的机动力、生存力和集中兵力;军事力量的发展方针,是加强各种并兵种的进攻能力。70年代末,已具备对世界多数地区进行高速直接干预的能力。苏联同美国争夺的重点是欧洲,同美国在欧洲争夺的焦点是核优势,在欧洲地区部署分导式弹道导弹、中程导弹,占据了核力量优势地位;对东
32、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强力约束,为东欧剧变埋下隐患。苏联打着“民族解放运动”的旗号,加强对第三世界兄弟国经济军事上的援助,与之保持密切联系,扩大势力范围,在亚非拉地区发动攻势,包抄和孤立西欧,实现与美国争霸的战略意图。在亚洲,以越南为据点进行扩张,1978年同越南签订友好合作条约,建立军事联盟。在阿富汗策动亲苏政变、1979年入侵阿富汗,镇压反政变政府的武装力量。利用控制南也门和占领阿富汗的有利战略位置,从东北和西南向波斯湾地区展开钳形攻势,推行南下波斯湾战略,1969年入侵珍宝岛和铁列克提地区。在非洲,策动政变或挑起冲突,利用古巴干涉安哥拉,1976年企图颠覆苏丹,两次策划入侵扎伊尔,窥测南大西
33、洋运输线。苏联还把手伸向美国的后院,通过古巴插手尼加拉瓜,支持萨尔瓦多游击队,破坏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地位,甚至派遣飞机军舰岛加勒比海显示实力。 此战略体现了苏联处于优势的军事力量,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使美国长期处于守势,福特政府基本继承了“尼克松主义”。但此战略对苏联国力消耗巨大,最终使苏联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第二章1.布雷顿森林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1944年7月在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的主持下于美国布雷顿森林城举行的一次重要的多边国家经济会议,亦称“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有美、英、苏、法等44个国家代表参加,会议通过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
34、银行协定。根据前一协定,35美元等于一盎斯黄金,各会员国货币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美元可代替黄金作为储备,从而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根据后一协定,美国在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中拥有的投票数最多,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支配地位。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及其所通过的一些列文件,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的确立。2.布雷顿森林协定:布雷顿森林协定是二战后美国为控制战后国际经济秩序、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而签订的协定。1944年7月,在美国的主持下44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在布雷顿森林举行的国际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35、,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各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样,美元事实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中的霸主地位。70年代,该协定确定的原则遭到破坏,美元贬值,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该协定对于恢复受战争破坏的各国经济,稳定各国汇率,平衡国际收支,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建立的国际金融组织。1945年12月 27日正式成立,1947年3月开始活动,同年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是国际金融组织中
36、成员最多、影响最大的机构。截至2001年有184个成员,总部设在华盛顿。我国是该组织的创始会员国之一,1980年4月17日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代表席位。该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便利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稳定国际汇兑,避免各国问的货币贬值竞争,消除妨碍国际贸易的外汇限制,通过贷款解决会员国国际收支困难,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时间。基金组织资金的来源主要由成员国缴纳的份额、借贷和信托资金组成。组织机构由理事会、执行董事会、总裁和众多业务机构组成。主要业务是监督汇率、协调政策、金融贷款、提供培训咨询服务。4.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简称世界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金融机构之一,与国际
37、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一起被称为战后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1946年6月25日开始营业,1947年11月5日成为联合国一专门机构,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在纽约、东京等地设有办事处。成立之初主要资助西欧国家恢复经济,1948年欧洲“马歇尔计划”后主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中长期贷款与投资。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用作生产性投资的长期贷款,以促进经济的复兴和发展;通过担保或参加私人贷款及其他投资的方式,促进私人对外投资;鼓励国际投资,协助会员国提高生产能力及其国际贸易平衡和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在提供贷款保证时,应与其他方面的国际贷
38、款配合。至2000年底,共183个成员。主要机构为理事会、执行董事会。美国在该行的作用甚大。出版刊物有年会纪录、年报等。5.关税总协定:关贸总协定是美国为建立一个国际贸易组织,并以此为工具垄断世界市场的计划破产后,建议签订的一项多边协定,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共同构成战后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1947年10月由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48年1月1日开始生效。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提高缔约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实际需求和有效需求的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利用。该协定按照美国提倡的门户开放原则,承认最惠国待遇的普遍适应性和消除贸易壁垒的必要性。这反映了美国企图通过自由竞争,凭借经济
39、实力夺取英法占有的排他性市场的意图,以确立美国的霸主地位。自成立以来一直是管理和协调国家贸易事务的中心,成功主持了8轮多边贸易谈判,大幅削减缔约方的关税水平,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增长。根据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协议,1996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6.希斯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麦卡锡主义时期的反共政治迫害案件。1948年8月时代杂志编辑、自称曾是共产党员的惠特克钱伯斯向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指控前国务院经济与政治事务顾问、旧金山联合国筹备会议秘书长和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主席希斯是三十年代“共产党间谍集团”成员,并曾于1938年向苏联透露国务院秘密情报。12月6日
40、,联邦特工人员在钱伯斯的农场中找到了藏在南瓜中的政府文件微缩胶卷。希斯否认一切指控,由于此案正好发生在麦卡锡指责共产党人渗入国务院之时,1949年7月和1950年1月希斯两次受审后,被认定犯有伪证罪,判刑5年。希斯坚持认为自己无罪,要求复审遭到拒绝。1951年入狱,但3年后获释。著有公众舆论法庭一书,为自己无罪辩护。调查希斯案件的是后来当选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他因处理此案而开始名噪全国。7.麦卡锡主义:指的是战后初期美国国内出现的一股反共反民主的政治潮流,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国内的反映,涉及美国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各个层面。1950年2月,威斯康星州参议员麦卡锡在西弗吉尼亚州发表演说,扬言他掌握
41、了205名渗入国务院的共产党人名单,从而开始了一连串诽谤活动。他肆意煽动反共,到处捕风捉影,制造白色恐怖。杜鲁门政府搞的“忠诚调查法”和“麦卡伦法”也为麦卡锡主义的泛滥推波助澜。许多民主党要员受到攻击和迫害,前美国驻华外交官、大批民主进步人士和科学家亦不能幸免。后来,麦卡锡主义又把矛头指向艾奇逊、马歇尔和杜鲁门,朝鲜战争失败后,麦卡锡趁机攻击民主党的对华政策。这场斗争除了反共外,还有党派斗争的色彩,共和党有意利用麦卡锡的活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麦卡锡主义受到美国社会各界的反对和抵制。1954年12月,艾森豪威尔政府和国会中的民主党人联合,促使参议院通过谴责麦卡锡的决议案,麦卡锡主义从此衰落。8.
42、塔夫脱哈特莱法案:美国国会于1947年6月6日通过的由共和党参议员塔夫脱和众议员哈特莱提出的反劳工立法,又称劳资关系法,反映了东西方冷战对美国社会的深刻影响。该法禁止废除华格纳法中关于自由集体谈判的条款;法院有权禁止罢工;禁止全国性的同行业工人集体谈判;禁止公会与资方订立只许雇佣工会会员的合同,法院有权颁令80天内不准罢工;禁止支援性罢工,工会不得进行就差;不许共产党员或同情者加入工会。罢工前必须有六十天静候调查的“冷却”时期;禁止工会将基金用于政治目的。根据该法改组了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联邦仲裁与调解局也脱离劳工部成为一个独立机构。1959年劳资管理报告和揭露法对塔夫脱哈特莱法进行了修正。法
43、案打着反共产主义的旗号,侵犯了工人的经济权利、政治自由,限制了工会的行动自由,激起了工人和工会组织的强烈抗议,被称为“奴隶劳工法”,杜鲁门打算废除该法。但随后众参两院推翻总统否决,该法正式实施。9.伟大社会:美国总统约翰逊为压制日益发展的民权运动,缓和国内矛盾而提出的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的统称。于1964年5月22日在密执安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的演说词中首先阐述,第二年1月作为国情咨文正式提出。主要内容包括:“向贫困宣战”,拨款实施儿童与青年教育计划、职业与再训练计划;减税;加强自然资源保护;控制水和大气的污染;改善城市交通系统;加强联邦政府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干预等。他的这些社会福利改革得以部
44、分实施,通过了1965年选举权条例、医疗社会保险条例和关于教育的40多件法案等。这个计划是美国统治阶级所推行的自罗斯福新政以来最雄心勃勃的社会改革计划,并且在立法上取得了成功,一定程度上缩小贫富差距,解决污染问题,改善了人民生活。但其背后隐藏着服务于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动因。由于它根本不能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财富分配关系,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社会底层仍存在着众多贫困现象,越南战争使政策,计划破产。10.尼克松主义:指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任内提出的调整美国对外政策战略重点的外交方针。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苏冷战加剧,尤其是第三世界崛起,西欧、日本离心倾向加剧,美国陷入越南战争,国际地位下降,
45、国内多种危机并发,尼克松主义应运而生。其出发点是承认美国丧失独霸地位的现实,一来收缩美国的海外态势,用有限的力量维护美国的主要利益;二来用“伙伴关系”调整美、欧、日联盟关系,要欧、日同美国分担军事负担,在经济上帮助美国摆脱困境;实施“现实威慑战略”的军事战略;增强实力,继续在世界一些重要地区发挥重要作用;缓和与苏联、中国的关系,以谈判代替战争。尼克松主义是战后美国外交战略的一次阶段性调整,也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的出点。实质是调整全球军事部署,加强欧洲战略重点和中东地区,集中力量遏制苏联扩张,争取主动权。它改善了美国不断恶化的国际地位,延缓了美国衰退的进程,但是它没有改变美苏均势向不利于美
46、国方向发展,阻止不了苏联的全球战略攻势。 11.水门事件:指由美国共和党人在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器引起的一件政治丑闻。1972年6月17日,争取尼克松连任委员会的5个成员闯入设在华盛顿水门饭店的民主党总部,准备实施非法窃听,结果在作案时被捕。民主党就此事提出诉讼。这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牵连到许多官员直至尼克松本人。美国政府、国会和司法部门先后组织十多个专门机构进行调查和审理。1973年10月23日众议院决定调查尼克松是否犯有可弹劾罪。1974年6月25日众议院公布同弹劾尼克松有关的证据,7月30日通过弹劾建议,8月8日尼克松公布辞职决定。9月8日继任总统福特宣布赦免尼克松一切罪行。由于尼克松作为
47、总统不仅向公众、国会撒谎达两年之久,而且滥用职权,破坏美国宪法的三权分立的原则,给司法工作设置障碍,涉及对宪法基本原则的破坏。因此,该事件又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宪法危机”,使民众的信心大大受损。 12.黑人民权斗争:20世纪50-70年代争取非裔美国人民权的群众斗争,是美国民权运动的一部分。美国黑人长期受到种族歧视,处于社会最底层。二战后有色人种独立斗争的鼓舞以及工业化的进展,大量黑人流入城市,使黑人地位成为全国性的问题。1955年蒙哥马利市公交汽车抵制斗争是黑人民权运动开始的标志,采取抵制、静坐、游行、和平进军等方式。1957年南部基督教领袖会议组成,马丁路德金任主席。1960年南部各
48、州开展静坐运动,冲击种族隔离制。1961和1962年,民权运动的重点是“自有乘客运动”和争取南部黑人的选举权,1963年达到高潮。8月,华盛顿发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游行示威“自由进军”,争取就业和自由。经过民权斗争,黑人的处境有所改善,包括1957年、1960年、1964年的民权法和1965年的选举权利法等,以立法形式禁止美国黑人受到的在选举权方面的限制和各种公共设施方面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制度。种族歧视有所减弱,但是要改变不平等地位,仍要进行长期斗争。13.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牧师,毕生为反对美国的种族歧视和争取黑人的自由平等地位不懈奋斗。1929年出生于美国亚特兰大州,毕业于
49、波士顿大学,1955年获神学博士学位。1956年成功领导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抵制斗争,此后着手组织了“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他在全国各地广为演说,与国内外人权运动和宗教界领袖讨论黑人问题,同时组织和领导黑人进行非暴力抵抗。最著名的是1963年参与组织20多万黑人为争取自由向华盛顿进军,并在群众大会上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说。迫使国会通过1964年民权法案,种族歧视被宣布为非法。同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 日在孟菲斯市旅馆阳台上遇刺身亡,近10万人参加了他的葬礼,全国降半旗志哀。1985年,美国政府宣布将以后每年1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节以志纪念。他所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揭露和打击了美国的种族主义势力,改善了黑人特别是南部黑人的社会地位。14.小石城事件:美国阿肯色州首府小石城的黑人反对种族歧视而遭当局镇压的事件。小石城的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