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22.73KB ,
资源ID:4562476      下载积分:8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5624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性情论》与《孟子》“天下之言性”章.docx)为本站上传会员【丰****】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性情论》与《孟子》“天下之言性”章.docx

1、性情论与孟子“天下之言性”章孟子“天下之言性”是孟子讨论人性论的重要一章,但由于该章中存在难以训释的文字,其反映的思想也隐而不彰,严重影响了孟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拟通过新出土的郭店竹简材料,对该章文字进行梳理,并由字义疏证进一步探讨孟子性善论思想。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 读过孟子的人都知道,其中的“天下之言性”章非常难懂,千百年来注疏家们费尽了心思,仍不得其解。此章说: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

2、而致也。”此章难解,就在“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这一“故”字。此章下文又说,“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此两个“故”字应为同义,故以往学者多根据“苟求其故”的故字来推测“故而已矣”这一故字的含义。如汉赵歧孟子章句说:“天虽高,星辰虽远,诚能推求其故常之行,千岁日至之日,可坐知也。”了解了星辰过去的运行,千年之内的日至都可以推算出来,释“故”字为故常之行。与此相应,“故而已矣”的“故”被释为故常:言天下万物之情性,当顺其故则利之也。改戾其性则失其利矣。若以杞柳为桮棬,非杞柳之性也。恶人欲用智而妄穿凿,不顺物之性而改道以养之。禹之用智,决江疏河,因水之性,因地之宜,引之就下,行其空虚

3、无事之处。如用智者,不妄改作,作事循理,若禹行水于无事之处,则为大智也。从赵歧注来看,他所说的“故”或“故常”就是指人本来的性。顺人本来的性则有利,穿凿妄为,改变人本来的性则失其利。所以下面又说:“能修性守故,天道可知;妄智改常,必与道乖。性命之旨也。”赵歧注释此章时,联系到孟子“顺杞柳之性以为桮棬”的观点,是其可取之处。不过从“天下之言性也”一句看,是孟子引述当时人们的观点,同时加以评论,而赵歧注显然没有反映出这一点,所以其观点后人还存有不同看法。宋代以降理学流行,孟子被归入“四书”而倍受重视,理学家对此章多有讨论,如朱熹孟子集注说:性者,人物所得以生之理也。故者,其已然之迹,若所谓天下之故

4、者也。利犹顺也,语其自然之势也。言事物之理,虽若无形而难知;然其发见之已然,则必有迹而易见。故天下之言性者,但言其故而理自明,犹所谓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也。然其所谓故者,又必本其自然之势,如人之善,水之下,非有所矫揉造作而然者也。若人之为恶,水之在山,则非自然之故矣。朱熹将性规定为“人物所得以生之理”,而将故释为“已然之迹”。按照朱熹的观点,理属于形而上,是“若无形而难知”,但可以在具体事物中表现出来,“然其发见之已然,则必有迹而易见”,所以天下之人根据性的“已然之迹”就可以了解到性,就象从星辰的“已然之迹”,就可以知其运行规律一样。朱熹的这个解释是建立在他“理”“气”、“未发”“已发”的理学观

5、念之上,更多的是一种哲学再创造,它与孟子思想存在着一定距离,是学界公认的事实。宋代着名理学家、心学派代表认为陆九渊对孟子此章亦有解释。象山语录说:“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此段人多不明其首尾文义。中间“所恶于智者”,至“智亦大矣”,文义亦自明,不失孟子本旨。据某所见,当以庄子“去智与故”解之。观庄子中有此故字,则知古人言语文字,必常有此字。易杂卦中“随无故也”,即是此故字。当孟子时天下无能知其性者;其言性者,大抵据陈迹言之,实非知性之本,往往以利害推说耳,是反以利为本也。夫子赞历明易,治历明时,在革之象。盖历本测侯,常须改法。观革之义,则千岁之日至,无可坐致之理明矣。孟子言“千岁之日至,可

6、坐而致也”,正是言不可坐而致,无可坐致之理,明矣。陆九渊释故为“陈迹”,是取“故旧”之义。但这样以来,下文“苟求其故”的故字便不好解。所以陆氏实际是把上面一章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部分,认为前面是孟子对当时言论的评论,批评当时之人据陈迹言性,以利害相推算,忘记了性的根本;后面则是讲“赞历明易,治历明时”,并改“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为“不可坐而致”。陆九渊素以不读书自诩,且主张“苟得于心,六经皆我注脚”,故常常妄改经义,此章可谓一例。清代考据学流行,许多学者对孟子此章进行解释,如毛奇龄释故为“智”,“是以孟子言,天下言性不过智计耳。顺智亦何害,但当以通利不穿凿为主。夫所恶于智者,为穿凿也。如不穿

7、凿,则行水治历,智亦大矣。”1焦循将故释为“已往之事”,认为“孟子此章自明其道性善之旨”,“孟子独于故中指出利字,利即周易元享利贞之利。系辞传云:变而通之以尽利。彖传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利以能变化,言于故事中,审其能变化,则知其性之善。”当代学者中也有对此章进行探讨者,如杨伯俊孟子译注将此章译为:孟子说:“天下的讨论人性,只要能推求其所以然便行了。推求其所以然,基础在于顺其自然之理。我们厌恶使用聪明,就是因为聪明容易陷于穿凿附会。假若聪明人象禹的使水运行一样,就不必对聪明有所厌恶了。禹的使水运行,就是行其所无事,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假使聪明人也能行其所无事,无违反其所以然而

8、努力实行,那聪明也就不小了。天极高,星辰极远,只要能推求其所以然,以后一千年的冬至,都可以坐着推算出来。”杨注孟子以简洁、明了着称,但此章却很难说作到了这一点,这也反映了“故”字在理解上所存在的难度。孟子一书谈论性的地方很多,但正面发表对性看法的,却仅此一章,是理解孟子人性论不可多得的重要材料。但由于“故”字得不到训释,此章的含义也就混沌不清,“天下之言性也,故而已矣”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它与孟子是一种什么关系?是孟子所赞同的,还是所要批判的?这些都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且一直难有定论。所以一方面,尽管此章材料十分重要,但另一方面,在讨论孟子思想尤其是其人性论的各种着作中,却很少见有引用这段材料的

9、,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这种局面,直到郭店简的出土发现才有所改变。 1998年在湖北荆门出土的郭店竹简中,有性自命出一篇,其中明确提到“交性者,故也”,将“性”、“故”联系在一起,并对“故”字作了专门解说。性自命出年代在孟子以前,反映的正是当时“天下之言性也”的情况,为破解孟子“天下之言性”章提供了重要材料。竹简说:凡性,或动之,或逆之,或交之,或厉之,或出之,或养之,或长之。凡动性者,物也;逆性者,悦也;交性者,故也;厉性者,义也;出性者,势也;养性者,习也;长性者,道也。如学者所指出的,重视“学”、“教”对人性的塑造、培养,乃是竹简的一个重要特色。竹简提出“动性”、“逆性”、“交性”、“厉

10、性”、“出性”、“养性”、“长性”,正反映了这一点。对于“交性者,故也”一句,有学者认为“交”同“教”,意同于“使”;也有学者引小尔雅广诂:“交,更也。”认为“交”可以训为“更”。这样看来,“故”乃是指塑造、培养性的一种行为。这在下文的解释中也反映出来:“凡见者之谓物,快于己者之谓悦,物之势者之谓势,有为也之谓故。义也者,群善之蕝也。习也者,有以习其性也。道者,群物之道。”“有为也之谓故”,是说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即是故。说文:“故,使为之也。”段注:“今俗云原故是也。凡为之,必有使之者。使之而为之,则成故事矣。”“使为之也”也就是由某种原因引起的行为,与“有为也之谓故”是一致的,它应该是故的

11、本义,后又引申出原故、故事等等。上面一段翻译过来就是:对于人的性来说,感应、触动它的是外在之物,迎合、顺应它的是欢悦之事,教导、完善它的是有意识的人为,磨砺、锤炼它的是行为之义,使它表现、展示出来的是客观情势,培养、塑造它的是后天积习,增长、统率它的是人之道。竹简如此看重对性的塑造、培养,不是偶然的,而是古代“生之谓性”传统的一个基本内容。古人以生言性,认为生而所具的即是性,但此性需要经过后天的培养,养性乃是古人的一个重要观念。作为儒学的创始者,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认为人的性是相近的,而后天的积习却存在很大差别,仍然延续的是“生之谓性”的传统。竹简提出“牛生而长,雁生而伸,其性使然,人

12、而学或使之也”,“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认为牛、雁是由它们的性自然决定的,而人却是因为学习而成其为人。四海之内,人们的性是一致的,但由于教育的缘故,每个人的表现各不相同。因此,孟子以前,人们往往是将性、习联系在一起的,认为人虽然具有性,但需要经过后天的修习、培养,这可以说是当时的一个普遍观念,为儒道各家所承认。孟子说“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应当正是对此而言。所以“故而已矣”的“故”,应根据竹简训为“有为也”。它是说,人们所谈论的性,不过是指修习而已,这是当时人们的观点。孟子的看法是,性虽然需要有所为、需要修习,但必需以有利于和顺应性为根本,故说“故者以利为本”。“利

13、”,朱熹训为“顺”,甚是。这里的“利”是指有利于性,那么,怎样才能算是有利于性呢?自然顺于性即是有利,不顺于性则不利。由于性需要修习,这就涉及到“智”的问题,所以下面又有关于智的论述。不过孟子这里所谓的“智”,不同于他平时所说的“是非之心,智也”,不是指良知判断,而是指经验认知。因为性的修习总是和人的认知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上引竹简在“道者,群物之道”一段后也说,“凡道,心术为主”,认为道虽然客观存在,但只有通过心才能认识、实践道,并进一步增长、培养性。这里的“心术”就是指心的认知能力,同于这里所说的智。孟子生活的时代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智是不利于性的。所谓上古之世,“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

14、之谓至一”,“逮德下衰”,“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心与心识,而不足以定天下”,智本身是道德衰落的产物,它的过分运用导致人失去本性,故主张“去智与故,循天之理”,“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孟子则认为,问题并不在于智本身,而在于人们如何看待、运用智。人们之所以厌恶智,是因为有人穿凿附会,不从事物本身出发,如果能象大禹治水一样,根据水的习性采取相应的治理办法,“行其所无事”,那么智不仅不应该被反对,而且作用是非常大的,就好比了解了星辰的运行,其千年之内的日至可以轻易推算出来一样。可见,从事物本身出发,顺应事物的性才是运用智的关键所在。所以此章前后两个“故”字,虽然都是指“有为也”或“使为之也”,但

15、在文义上又有所差别。前一个“故”字是对性而言,指对性的修习、培养;后一个“故”是对星辰而言,实际指其运行规律。今试将此章翻译人们所谈论的性,往往不过是指修习而已。修习需要顺于性的发展为根本,人们之所以厌恶智,是因为用智的人往往穿凿附会,不从事物本身出发。如果用智的人能象大禹治水一样,那么人们就不会厌恶智了。大禹治水,顺从水的本性,采用疏导的办法,不有意多事。如果用智的人也不有意多事,那么智的作用就很大了。天极高,星辰极远,如果了解它们的运行规律,千年之内的日至,坐着都可以推算出来。 “天下之言性”章的解读,使我们对孟子人性论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我们知道,孟子“道性善”是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16、而对于孟子性善论如何理解,也一直是儒学研究中具有挑战性的重大课题。从孟子的有关论述来看,他是即心言性,以四端之心论证性善的。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这里的“心”就是指四端之心。孟子认为,充分扩充了生而所具的恻隐、羞恶、是非、辞让之心,就可以了解人的本性。四端之心中,恻隐、羞恶、辞让属于道德情感,是非属于道德理性,指道德判断,故四端之心实融合了道德情感和道德理性,可合称为情理。在孟子看来,四端之心作为实践主体可以判断善恶,并引发道德行为,所以说它是善的。“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

17、心,人皆有之。”从下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等内容来看,“乃若其情”的“其”就是指四端之心,因为它是生而所具的禀赋,故又称为“才”;“乃若其情”的“情”应训为“实”,指四端之心的实情。下面两句中分别出现两个“善”字,但具体所指又有所不同。其中前一句“则可以为善矣”的“善”是名词,指具体的善行,如见孺子将入于井,必生“怵惕恻隐之心”,援之以手;见长者必生“恭敬之心”,为其“折枝”等等。后一句“乃所谓善也”的“善”是形容词,是对四端之心所作的判断和说明。这一段话是说,至于四端之心可以表现为具体的善行,这就是所认为的善。所以孟子实际是以良知、良能言善,认为心具有良知、良能,所以是善的,并进一步由心善

18、论证性也是善的。不过孟子虽然认为性善,但又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只是仁、义、礼、智之端,故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一个“端”字道出孟子思想的奥秘。端,在古文中写作“端”,象幼苗初生之形。说文:“端,物初生之题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换言之,“端”即事物的萌芽、开始。“端”表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不是一种既定、完成的东西。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到仁、义、礼、智有一个生长、发展的过程,正如树苗到树木有一个生长、发展的过程一样。由于孟子以四端之心言性,其性就不是一种抽象的本质,而表现为一动态的发展过程。“君子所性,仁义

19、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在古汉语中,“所”常常用在动词的前面,组成“所”字结构,在句子中充当主、谓、宾、补等各种成分。据学者对易经、尚书、诗经、左传等21部先秦古籍的考察,在共出现的6484例“所”字中,用作“所”字结构的有6252次之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所字相结合的词,动词自不必说,即使非动词的其他各类词,一旦与所相结合以后,都可具备动词的性质。”所以有学者主张,凡与“所”相结合的词,一律可称作动词。因此,“君子所性”的“性”用作动词,指性的活动。在上面一段中,“君子所性”是主语,而“仁义礼智根于心”以下是谓语,指“所性”的具体内容。所以孟子

20、所说的“性”,实际是指由四端之心到仁义礼智,并进一步表现于形色和行为的整个实践过程,一个“根”字形象地道出孟子性的特点。由于孟子将性看作一动态、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固定的抽象本质,其人性论与修习论便具有一种内在的联系,二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荀子性恶说:“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杨倞注:“孟子言人之有学,适所以成其天性之善,非矫也。与告子所论者是也。”大凡一个人的观点,往往在他的批评者那里最能被真实反映出来。荀子在人性论上与孟子针锋相对,对孟子思想有过认真研究,他的概括应该是准确的。根据荀子所说,孟子的人性论实际是一种性善修习论,认为“学”和“性善”具有一种因果联系,因为“性善”,所以要“学”

21、,或者说,“学”促使了“性善”的完成,就好比树木的成长需要灌溉培养,而灌溉培养适促成树木的生长一样。从理论的层面看,孟子将性善与修习统一起来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内在的必然原因:首先,孟子即心言性,认为四端之心具有良知、良能,并引发道德行为,但这种良知、良能又是可以流失的,会因物质环境的好坏而“陷溺其心”,因没有得到及时培养而“放其良心”,因物欲的影响而“失其本心”等等,并导致“不善”的出现,所以四端之心作为实践主体,虽然具有价值判断的能力,但它又是未完成的,有待于后天修习的进一步完善。其次,四端之心虽然使道德实践成为可能,但由于是未完成的,还不能使道德实践从根本上得到保证,还需要经过一个扩充、

22、提升的过程,使其由一己的道德禀赋上升为普遍的宇宙本质,也即经过由心到天道的超越过程,达到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自足、完满的精神境界。还有,良知、良能之善还只是一种具体的善,一种相对于恶的善,还需要经过“达之于天下”的普遍化过程,上升为“仁民爱物”的普遍之善。所以孟子虽然主张性善,但并不意味着他所说的性是与后天修习无关的,相反,只有经过不断的完善、培养,他的性善才能真正实现。孟子“天下之言性”章,显然正是针对性的这一特点而发。学术界有一种看法,认为孟子“道性善”,故只重视内省,重视“思”,而不重视后天的修习,不重视经验认知,这显然有失片面。从“天下之言性”章的内容来看,孟子对后天修习和经验认知实

23、际也是很重视的,他所说的“故”,就是对性的一种修习,这种修习是和“学”等认知活动密切相关的。在孟子一书中,也不乏有关“学”的论述,如孟子认为“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如果有人说“姑舍女所学而从我”,那一定是办不到的,说明一个人的所学对其是重要的。孟子又说,“汤之于依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而当今的君主“好臣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认为“学”是区别君主贤明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还有,“滕文公问为国”,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要“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认为学校“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又说“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学”关系到一个国

24、家的兴亡,可见其在孟子思想中的重要。孟子还引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认为“学”乃是成圣的重要一环。甚或生而所具善端的显现,也往往需要以闻见“善言”、“善行”为机缘。“孟子曰:舜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这些都说明,“学”在孟子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认为孟子不重视经验认知是不正确的。不过由于孟子以四端之心言性,性具有自身的规定性,具有自身的生长过程,所以他强调后天的修习、培养必需“以利为本”,以顺从性的发展为根本。他提出“所恶于智者”

25、,也主要是针对有人穿凿附会,不顺从事物的本性而发。在孟子一书中,类似的论述还有不少,如“一暴十寒”:“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此章是以植物类比人性的培养。孟子认为,纵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一日暴之,十日寒之”,违背了其本性,便无法生长。同样,王虽然具有善的本性,但如果“退而寒之”,不及时加以培养,它一样难以表现出来。又如“拔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26、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可见,不论是“一暴十寒”还是“拔苗助长”,都不是从事物本性出发,不是“以利为本”,而是穿凿用智的结果,所以是孟子批评和反对的;但如果能象大禹治水一样,不事穿凿,从事物的本性出发,那么诚如孟子所说,智的作用“亦大矣”。所以孟子并非一般地反对“学”和经验认知,而是强调不能将“学”和经验认知看作简单的经验积累,不能以其自身为目的,而是要“适所以成其天性之善”,要服务于心、性的发展和需要,故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天下之言性”章可以说表达的正是这一思想,其中“故者以利为本”乃是这一思想的核心。只不过由于此章有没有训释的文字,其所含的深义也一直

27、不被人们理解;而通过竹简,不仅使此章文字得到理解,也使我们对孟子性善论有一全新认识。1毛奇龄:四书言,见焦循孟子正义引。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第1卷第344页。杨伯俊:孟子译注上,第196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据黄彰健先生告知,傅斯年先生当年写性命古训辨证时,就因为读不懂此章的内容,而没有将其收入书内。黄先生后写有释孟子“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章,释“故”为“有所事,有所穿凿”,认为此章是孟子批评杨朱“全性葆真”的自利思想,受到傅先生的赞赏。当黄先生得知我准备写作该文时,主动将其着作赠送于我。读黄文后,使我收益甚多,但在此章的理解上,我与黄先生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此章的艰难探索过程。参见刘昕岚: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笺释,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27259页,1999年10月,武汉大学;陈宁:郭店楚墓竹简中的儒家人性言论初探,中国哲学史1998年4期,第3946页。参见拙文:性自命出与早期儒家心性论,简帛研究网上首发。王克仲:关于先秦“所”字词性的调查报告,古汉语研究论文集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第69102页。又见李人鉴略谈“所”字结构和有关的一些问题,中国语文1982年6期,第416421页;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方言1983年1期,第1631页。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