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合同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8 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
2、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 3199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GB/T 3246.1 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3246.2 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6519 变形铝合金产品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 6987(所有部分)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7999 铝及铝合金光电(测光法)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 12966 铝合金电导率涡流测试方法 GB/T 14846 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 GB/T 16865 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
3、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 GB/T 17432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分析取样方法 YS/T XXXX 铝及铝合金热处理规范 3 要求 3.1 产品分类 3.1.1 型材分类 型材按用途分类如表1所示。 表1 型材类别 可供合金 车辆型材 5052、5083、6061、6063、6005A、6082、6106、7003、7005 其他型材 1050A、1060、1100、1200、1350、2A11、2A12、2017、2017A、2014、2014A、2024、3A21、3003、3103、5A02、5A03、5A05、5A06、5005、5005A、505
4、1A、5251、5052、5154A、5454、5754、5019、5083、5086、6A02、6101A、6101B、6005、6005A、6106、6351、6060、6061、6261、6063、6063A、6463、6463A 、6081、6082、7A04、7003、7005、7020、7022、7049A、7075、7178 注: 车辆型材指适用于铁道、地铁、轻轨等轨道车辆车体结构及其他车辆车体结构的型材。 3.1.2 标记示例 a) 用6005A合金制造的、供应状态为T6、型材代号为ELGDX-15的地铁型材,标记为: 车辆型材 6005A-T6 ELGDX-15
5、 GB/T 6892-2XXX b) 用6063合金制造的、供应状态为T5、型材代号为EL1755的电器用型材,标记为: 型材 6063-T5 EL1755 GB/T 6892-2XXX 3.2 化学成分 5005A、5051A、6101B、6106、6261、6463、6463A、6081、7049A、7178合金牌号的产品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规定,其他牌号的产品化学成分应符合GB/T 3190的规定。 表2 质量分数/% 牌号 Si Fe Cu Mn Mg Cr Zn Ti 其他杂质 Al 单个 合计 5005A 0.30 0.45 0
6、05 0.15 0.7~1.1 0.10 0.20 0.05 0.15 余量 5051A 0.30 0.45 0.05 0.25 1.4~2.1 0.30 0.20 0.10 0.05 0.15 余量 6101B 0.30~0.6 0.10~0.30 0.05 0.05 0.35~0.6 0.10 0.03 0.10 余量 6106 0.30~0.6 0.35 0.25 0.05~0.20 0.40~0.8 0.20 0.10 0.05 0.10 余量 6261 0.40~0.7 0.40
7、 0.15~0.40 0.20~0.35 0.7~1.0 0.10 0.20 0.10 0.05 0.15 余量 6463 0.20~0.6 0.15 0.20 0.05 0.45~0.9 0.05 0.05 0.15 余量 6463A 0.20~0.6 0.15 0.25 0.05 0.30~0.9 0.05 0.05 0.15 余量 6081 0.7~1.1 0.50 0.10 0.10~0.45 0.6~1.0 0.10 0.20 0.15 0.05 0.15 余量 7049A 0.40
8、 0.50 1.2~1.9 0.50 2.1~3.1 0.05~0.25 7.2~8.4 Ti+Zr: 0.25 0.05 0.15 余量 7178 0.40 0.50 1.6~2.4 0.30 2.4~3.1 0.18~0.28 6.3~7.3 0.20 0.05 0.15 余量 注: 表中单个数字表示元素质量百分比含量的最大值。 3.3 尺寸允许偏差 3.3.1 横截面尺寸允许偏差 3.3.1.1 型材横截面的壁厚、非壁厚及角度允许偏差应符合双方签订的图样规定,图样上未标注偏差但能直接测量的尺寸或角度,其偏差应符合GB/T 1484
9、6 中普通级的规定。 3.3.1.2 型材横截面的圆角半径、倒角半径及曲面间隙应符合GB/T 14846 的规定。 3.3.2 弯曲度 车辆型材的弯曲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其他型材的弯曲度应符合GB/T 14846 中普通级的规定,需要高精级或超高精级应在图样或合同中注明。 表3 指标名称 要求 宽面弯曲度 1)、长度小于4.5m 的型材,其弯曲度为:每1m 长度上不大于1mm,全长Lm上不大于1×Lmm。 2)、长度不小于4.5m的型材,其弯曲度为:每1m 长度上不大于1mm,全长Lm上不大于10mm。 窄面弯曲度 每2m 长度上不大于1mm,全长Lm上不大于6mm
10、当全长Lm上大于6mm时,应由供需双方协商。 3.3.3 波浪度 型材的波浪度应符合GB/T 14846 中普通级的规定。 3.3.4 扭拧度 车辆型材的扭拧度在每1m长度上不大于1mm,全长L米上不大于6mm。其他型材的扭拧度应符合GB/T 14846 中普通级的规定,需要高精级或超高精级应在图样或合同中注明。 3.3.5 平面间隙 车辆型材的平面间隙,在型材装饰面上不大于1.8mm,在非装饰面上不大于2.4mm。其他型材的平面间隙应符合GB/T 14846 中普通级的规定,需要高精级或超高精级应在图样或合同中注明。 3.3.6 切斜度 车辆型材的切斜度应符合GB/
11、T 14846 中高精级的规定,其他型材应符合GB/T 14846 中普通级的规定,需要高精级或超高精级应在图样或合同中注明。 3.3.7 长度偏差 型材的长度偏差应符合GB/T 14846 的规定。 3.4 力学性能 3.4.1 型材的室温纵向拉伸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规定,规格超出表4规定的型材,其力学性能双方协商,无协商时附实测结果。 表4 合金 牌号 状态 壁厚 mm 抗拉强度Rm MPa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 MPa 断后伸长率/% A A50mm 不 小 于 1050A H112 - 60 20 25 23 106
12、0 O - 60~95 15 22 20 H112 - 60 15 22 20 1100 O - 75~105 20 22 20 H112 - 75 20 22 20 1200 H112 - 75 25 20 18 1350 H112 - 60 - 25 23 2A11 O - ≤245 - 12 10 T4 ≤10 335 190 - 10 >10~20 335 200 10 8 >20 365 210 10 - 2A12 O - ≤245 - 12 10
13、 T4 ≤5 390 295 - 8 >5~10 410 295 - 8 >10~20 420 305 10 8 >20 440 315 10 - 2017 O ≤3.2 ≤220 ≤140 - 11 >3.2~12 ≤225 ≤145 - 11 T4 - 390 245 15 13 2017A T4 T4510 T4511 ≤30 380 250 10 8 2014 2014A O - ≤250 ≤135 12 10 T4 T4510 T4511 ≤25 370 230
14、 11 10 >25~75 410 270 10 - T6 T6510 T6511 ≤25 415 370 7 5 >25~75 460 415 7 - 2024 O - ≤250 ≤150 12 10 T3 T3510 T3511 ≤15 395 290 8 6 >15~50 420 290 8 - T8 T8510 T8511 ≤50 455 380 5 4 3A21 O、H112 - ≤185 - 16 14 3003 3103 H112 - 95 35 25 2
15、0 5A02 O、H112 - ≤245 - 12 10 表4(续) 合金 牌号 状态 壁厚 mm 抗拉强度Rm MPa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 MPa 断后伸长率/% A A50mm 不 小 于 5A03 O、H112 - 180 80 12 10 5A05 O、H112 - 255 130 15 13 5A06 O、H112 - 315 160 15 13 5005 5005A H112 - 100 40 18 16 5051A H112 - 150 60 16 14
16、 5251 H112 - 160 60 16 14 5052 H112 - 170 70 15 13 5154A 5454 H112 ≤25 200 85 16 14 5754 H112 ≤25 180 80 14 12 5019 H112 ≤30 250 110 14 12 5083 H112 - 270 125 12 10 5086 H112 - 240 95 12 10 6A02 T4 - 180 - 12 10 T6 - 295 230 10 8 6101A
17、 T6 ≤50 200 170 10 8 6101B T6 ≤15 215 160 8 6 6005 6005A T5 ≤6.3 260 215 - 7 T4 ≤25 180 90 15 13 T6 实心型材 ≤5 270 225 - 6 >5~10 260 215 - 6 >10~25 250 200 8 6 空心型材 ≤5 255 215 - 6 >5~15 250 200 8 6 6106 T6 ≤10 250 200 - 6 6351 O - ≤160 ≤
18、110 14 12 T4 ≤25 205 110 14 12 T5 ≤5 270 230 - 6 T6 ≤5 290 250 - 6 >5~25 300 255 10 8 6060 T4 ≤25 120 60 16 14 T5 ≤5 160 120 - 6 >5~25 140 100 8 6 T6 ≤3 190 150 - 6 >3~25 170 140 8 6 6061 T4 ≤25 180 110 15 13 T5 ≤16 240 205 9 7 T6
19、≤5 260 240 - 7 >5~25 260 240 10 8 6261 O - ≤170 120 14 12 T4 ≤25 180 100 14 12 T5 ≤5 270 230 - 7 >5~25 260 220 9 8 >25 250 210 9 - T6 实心型材 ≤5 290 245 - 7 >5~10 280 235 - 7 空心型材 ≤5 290 245 - 7 >5~10 270 230 - 8 表4(续) 合金 牌号 状态 壁厚 mm 抗
20、拉强度Rm MPa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 MPa 断后伸长率/% A A50mm 不 小 于 6063 T4 ≤25 130 65 14 12 T5 ≤3 175 130 - 6 >3~25 160 110 7 5 T6 ≤10 215 170 - 6 >10~25 195 160 8 6 6063A T4 ≤25 150 90 12 10 T5 ≤10 200 160 - 5 >10~25 190 150 6 4 T6 ≤10 230 190 - 5 >10~
21、25 220 180 5 4 6463 T4 ≤50 125 75 14 12 T5 ≤50 150 110 8 6 T6 ≤50 195 160 10 8 6463A T1 ≤12 115 60 - 10 T5 ≤12 150 110 - 6 T6 ≤3 205 170 - 6 >3~12 205 170 - 8 6081 T6 ≤25 275 240 8 6 6082 O - ≤160 ≤110 14 12 T4 ≤25 205 110 14 12 T5
22、 ≤5 270 230 - 6 T6 ≤5 290 250 - 6 >5~25 310 260 10 8 7A04 O - ≤245 - 10 8 T6 ≤10 500 430 - 4 >10~20 530 440 6 4 >20 560 460 6 - 7003 T5 - 310 260 10 8 T6 ≤10 350 290 - 8 >10~25 340 280 10 8 7005 T5 ≤25 345 305 10 8 T6 ≤40 350 290 10
23、 8 7020 T6 ≤40 350 290 10 8 7022 T6 T6510 T6511 ≤30 490 420 7 5 7049A T6 ≤30 610 530 5 4 表4(完) 合金 牌号 状态 壁厚 mm 抗拉强度Rm MPa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 MPa 断后伸长率/% A A50mm 不 小 于 7075 T6 T6510 T6511 ≤25 530 460 6 4 >25~60 540 470 6 - T73 T73510 T73511 ≤25
24、485 420 7 5 T76 T76510 T76511 ≤6 510 440 - 5 >6~50 515 450 6 5 7178 T6 T6510 T6511 ≤1.6 565 525 - - >1.6~6 580 525 - 3 >6~35 600 540 4 3 >35~60 595 530 4 - T76 T76510 T76511 >3~6 525 455 - 5 >6~25 530 460 6 5 注: A表示5.65的比例试样。 3.4.2 表4中的状态定义应符合G
25、B/T 16475的规定,各合金的热处理制度参照YS/T XXX 进行。 3.4.3 对于3A21、5A02合金,以H112状态交货的型材力学性能不合格时,可允许试样退火后重新检验;以O状态交货的型材,若H112状态的力学性能合格时,退火后可不再作力学性能试验。 3.4.4 壁厚不大于1.6mm的型材不要求伸长率,如有要求,可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 3.5 电导率 7075合金T73、T73510、T73511、T76、T76510、T76511状态及7178合金T76、T76510、T76511状态供货的型材,其电导率应符合表5规定。 表5 合金牌号 供应状态 电导
26、率指标 MS/m(%IACS) 力学性能 合格判定 7075 T73 T73510 T73511 <22.0(38.0) 任何值 不合格 22.0~23.1 (38.0~39.9) 符合标准规定,且Rp0.2大于规定值82Mpa 不合格 符合标准规定,且Rp0.2不大于规定值82Mpa 合格 >23.1(39.9) 符合标准规定 合格 T76 T76510 T76511 <22.0(38.0) 任何值 不合格 ≥22.0(38.0) 符合标准规定 合格 7178 T76 T76510 T76511 <22.0(38.0) 任何
27、值 不合格 ≥22.0(38.0) 符合标准规定 合格 3.6 超声波试验结果 需要进行超声波检验的型材,可双方协商检验部位和检验级别,并在合同中注明。 3.7 抗应力腐蚀性能 厚度大于或等于20mm的7075合金T73、T73510、T73511、T76、T76510、T76511状态及7178合金T76、T76510、T76511状态的型材,以及车辆用6005A合金的T5和T6状态型材,首批供货或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或合同中注明检验抗应力腐蚀性能时,应按附录A的规定,检测产品的抗应力腐蚀性能,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合金 状态 试样受力方向 试验应力 M
28、pa 试验时间 d 结果要求 7075 T73、T73510、T73511 高向(短横向) 纵向Rp0.2的75% ≥20 不出现裂纹 T76、T76510、T76511 高向(短横向) 170 ≥20 7178 T76、T76510、T76511 高向(短横向) 170 ≥20 6005A T5、T6 任意 纵向Rp0.2的75% ≥90 3.8 抗剥落腐蚀性能 7075、7178合金的T76、T76510、T76511状态型材,以及车辆用7005、6005A合金的T5、T6状态、5083合金的 H112状态型材,首批供货或工艺发生重大变化
29、时,或合同中注明检验抗剥落腐蚀性能时,应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剥落腐蚀试验,且不出现EB~ED级的剥落腐蚀。 3.9 抗疲劳腐蚀性能 车辆用6005A合金的T5、T6状态型材,首批供货或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或合同中注明检验抗疲劳性能时,应按附录C的规定进行B级应力水平的疲劳腐蚀试验。且达到合格要求。 3.10 低倍组织 3.10.1 型材的低倍试片上不允许有裂纹、缩尾存在。 3.10.2 型材低倍试片上的光亮晶粒、非金属夹杂、外来金属夹杂、白斑及化合物等点状缺陷不允许多于两点,且每点直径不大于0.5mm。 3.10.3 型材低倍试片上的氧化膜应符合表7规定。 表7 缺
30、陷名称 受检面积 每点缺陷长度在下列范围时 ≤0.3mm >0.3mm~2.0mm >2.0mm 氧化膜 全断面 允许存在 ≤4点 不允许存在 3.10.4 车辆型材低倍试片周边上的成层深度不允许超过型材的负偏差,其他型材低倍试片周边上的成层深度不允许超过0.5mm。 3.10.5 空心型材的焊缝允许存在焊合痕迹。 3.11 显微组织 型材的显微组织不允许过烧。 3.12 外观质量 3.12.1 型材的表面应清洁,不允许有裂纹和腐蚀斑点。 3.12.2 车辆型材表面上不允许有起皮、气泡。允许有局部的、轻微的碰伤、划伤、压坑、擦伤等缺陷,但上述缺陷的
31、深度,在装饰面上不得大于0.1mm。 3.12.3 非车辆型材表面上允许有深度不超过所在部位壁厚公称尺寸8%的起皮、气泡、表面粗糙和局部机械损伤。但在装饰面,所有缺陷的最大深度不得超过0.2mm,总面积不得超过型材表面积的2%。在非装饰面,所有缺陷的最大深度不得超过0.5mm,缺陷总面积不得超过型材表面积的5%。 3.12.4 型材上需要加工的部位,其表面缺陷深度不得超过加工余量。 3.12.5 非车辆型材的表面允许供方沿型材纵向打光至光滑表面。 4 试验方法 4.1 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型材的化学成分分析取样按GB/T17432规定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可采用GB/T69
32、87或GB/T7999,仲裁分析方法按GB/T6987的规定进行。 4.2 尺寸检测方法 型材的断面尺寸应用精度不低于0.02mm的量具进行测量,其他外形尺寸可用直尺、米尺、卷尺和塞尺等量具测量。 4.3 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型材的室温纵向拉伸力学性能试样应符合GB/T16865的规定。试验方法按GB/T228的规定进行。断后伸长率仲裁时,按GB/T228中测定断后伸长率的规定进行。 4.4 电导率检测 型材的电导率测试在拉力试样的样坯上进行,测量部位按表8规定,测试方法按GB/T12966规定进行。 表8 型材壁厚 mm 测量部位 ≤2.50 在型材的表面上测量
33、 >2.50~12.50 在加工掉型材10%壁厚后的表面上测量。 >12.50~40.00 在接近型材断面厚度中心、且与挤压方向平行的平面上测量。 >40.00 在离型材断面厚度中心大约10mm左右且与挤压方向平行的平面上测量。 4.5 超声波检验方法 型材的超声波检验方法按GB/T 6519进行。 4.6 抗应力腐蚀试验方法 型材的抗应力腐蚀试验试样为C环环形试样(7075、7178合金应在电导率检测合格后切取),试验方法按附录A进行。 4.7 抗剥落腐蚀试验方法 型材抗剥落腐蚀试验试样的尺寸为:厚度×宽度(30mm~50mm)×长度(100mm),且100
34、mm的尺寸应与型材的挤压方向平行。抗剥落腐蚀试验方法按附录B进行。 4.8 抗疲劳腐蚀试验方法 型材的抗疲劳腐蚀试验方法按附录C进行。 4.9 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型材的低倍组织检验方法应符合GB/T3246.2的规定。 4.10 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型材的显微组织检验方法应符合GB/T3246.1规定。 4.11 外观质量的检验 型材的表面质量用目视检验,当缺陷深度难以确定时,可以打磨后测量。 5 检验规则 5.1 检验和验收 5.1.1 型材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 5.1.2 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
35、准的规定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与本标准及订货合同的规定不符时,应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属于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一个月内提出,属于其他性能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应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 5.2 组批 型材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合金牌号、状态和规格组成。 5.3 检验项目 5.3.1 每批产品出厂前均应进行化学成分、尺寸及偏差、力学性能和外观质量的检验。 5.3.2 除6XXX 系中T5状态的型材外,其他型材每批均应检查低倍组织。 5.3.3 除在线淬火产品外,其他淬火产品每批均应检查显微组织。
36、 5.3.4 7075合金T73、T73510、T73511、T76、T76510、T76511状态和7178合金T76、T76510、T76511状态的型材,每批均应检验电导率。 5.3.5 厚度大于或等于20mm的7075合金T73、T73510、T73511、T76、T76510、T76511状态及7178合金T76、T76510、T76511状态型材,以及车辆用6005A合金的T5、T6状态型材,首批供货或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或合同中注明检验抗应力腐蚀性能时,应按附录A规定检验产品的抗应力腐蚀性能。 5.3.6 7075、7178合金的T76、T76510、T76511状态型
37、材,以及车辆用7005、6005A合金T5、T6状态型材和5083合金 H112状态型材,首批供货或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或合同中注明检验抗剥落腐蚀性能时,应按附录B规定检验产品的抗剥落腐蚀性能。 5.3.7 车辆用6005A合金T5、T6状态的型材,首批供货或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或合同中注明检验抗疲劳腐蚀性能时,应按附录C的规定检验产品的抗疲劳腐蚀性能。 5.4 取样 产品取样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 检验项目 取样规定 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 化学成分 按GB/T17432的规定进行。 3.2 4.1 尺寸允许偏差 取样数量不低于表10规定或逐根检验
38、 3.3 4.2 力学性能 挤压前端切取样坯,取样数量按表10规定。 3.4 4.3 电导率 挤压前端切取样坯,取样数量按表10规定。 3.5 4.4 超声波试验结果 按双方协商规定。 3.6 4.5 抗应力腐蚀性能 切取3个样坯。在每个样坯上切取3个相邻的相同试样。 3.7 4.6 抗剥落腐蚀性能 切取5个样坯。在每个样坯上切取1个试样。 3.8 4.7 抗疲劳腐蚀性能 切取3个样坯。在每个样坯上切取1个试样。 3.9 4.8 低倍组织 挤压尾端切取(空心型材检验焊缝在挤压前端切取)样坯。取样数量按表10规定。 3.10 4.9
39、 显微组织 切取2个样坯。在每个样坯上切取1个试样。 3.11 4.10 外观质量 逐根检验。 3.12 4.11 注:淬火状态的产品,其力学性能、电导率、抗应力腐蚀性能、抗剥落腐蚀性能、抗疲劳腐蚀性能和显微组织,生产厂按热处理炉次取样,仲裁时按批取样。 表10 每批或每炉数量(根) 取样数量(根) ≤50 2 ≥50~90 3 ≥90~150 5 ≥150~280 8 ≥280~500 13 ≥500~1200 20 5.5 检验结果的判定 5.5.1 化学成分不合格时,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5.5.2 尺寸及偏差不合格时,逐根检验的
40、判该根不合格。非逐根检验的判该批产品不合格,但允许逐根检验,合格者交货。 5.5.3 力学性能不合格时,应从该批(或热处理炉)产品中(含原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重复试验,重复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整批产品合格。若重复试验结果仍有不合格项目,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但允许供方逐根检验,合格者交货。或允许供方进行重新热处理后重新取样。 5.5.4 电导率不合格时,判该批(或热处理炉)不合格。但允许供方重新热处理后重新检验力学性能和电导率。 5.5.5 超声波检验不合格时,逐根检验的判该根不合格。非逐根检验的判该批不合格,但允许逐根检验,合格者交货。 5.5.6 抗应力
41、腐蚀性能不合格时,判该批(或热处理炉)产品不合格。但允许供方重新热处理后重新检验力学性能和抗应力腐蚀性能。要求电导率的还应检验电导率。 5.5.7 抗剥落腐蚀性能不合格时,判该批(或热处理炉)产品不合格。但允许供方重新热处理后重新检验力学性能、抗应力腐蚀性能和抗剥落腐蚀性能,要求电导率的还应检验电导率。 5.5.8 抗疲劳腐蚀性能不合格时,判该批(或热处理炉)产品不合格。但允许供方重新热处理后重新检验力学性能和抗疲劳腐蚀性能。 5.5.9 低倍组织不合格时,按如下判定: 5.5.9.1 低倍组织中因裂纹、光亮晶粒、非金属夹杂、外来金属夹杂、白斑、化合物及氧化膜等冶金缺陷不合格时
42、判该批产品不合格。但允许逐根检验,合格者交货。 5.5.9.2 低倍组织因成层、缩尾不合格时,允许从型材挤压尾端切去一段复验,直至合格,则该批中的其他产品均应按上述缺陷分布的最大长度切尾或逐根检验,合格者交货。 5.5.9.3 空心型材的低倍组织因焊缝不合格时,允许从型材挤压前端切去一段复验,直至合格,则该批中的其他产品均应按受检产品缺陷分布的最大长度切头或逐根检验,合格者交货。 5.5.10 显微组织不合格时,判该批(或热处理炉)产品不合格。 5.5.11 外观质量不合格时,判该根产品不合格。允许切除不合格部分重新检验,合格者交货。 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
43、 标志 6.1.1 在验收合格的产品上应打印如下标志(或贴标签): a) 供方技术监督部门的检印; b) 合金牌号; c) 供应状态; d) 产品批号。 6.1.2 产品的包装箱标志应符合GB/T 3199的规定。 6.2 包装、运输、贮存 型材不涂油,包装方式、方法由双方协商。其他按GB/T 3199规定。 6.3 质量证明书 每批型材应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其上注明: a) 供方名称、地址、电话、传真; b) 产品名称; c) 合金牌号、供应状态及规格; d) 批号; e) 净重或件数; f) 各项分析项目的检验结果和技术监督部门的印记; g) 本
44、标准编号; h) 包装日期(或出厂日期)。 7 合同内容 订购本标准所列产品的合同(或订货单)内应包括下列内容: a) 产品名称; b) 合金牌号; c) 供应状态; d) 尺寸规格或型号; e) 某些尺寸指标的高精级或超高精级; f) 对超声波的要求; g) 对抗应力腐蚀性能的要求; h) 对抗剥落腐蚀性能的要求; i) 对抗疲劳腐蚀性能的要求; j) 重量(或件数); k) 本标准编号。 ━━━━━━━━━━━━━ 41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铝合金
45、加工产品的环形试样应力腐蚀试验方法 A.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2XXX(铜含量1.8%~7.0%)系、7XXX(铜含量0.4%~2.8%)及6XXX系铝合金加工产品的环形试样应力腐蚀试验方法。 本附录适用于2XXX(铜含量1.8%~7.0%)系、7XXX(铜含量0.4%~2.8%)及6XXX系的铝合金板、带、管、棒、型、锻件等加工产品。 A.2 方法原理 本方法采用对C形环试样施加恒变应力,周期性浸入试验溶液中,在规定的时间内检验材料是否腐蚀破裂,来评定材料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及耐应力腐蚀能力。 A.3 试剂 氢氧化钠(NaOH, ρ:2.13g/cm3); 盐酸(HCl,
46、ρ:1.10g/mL); 氯化钠(NaCl,ρ:2.16g/cm3);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A.4 试验溶液 浓度为3.5%的氯化钠水溶液(用NaCl 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制,ρ:35g/L;Ph:6.4~7.2,用NaOH或HCl调整)。 A.5 试验设备 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各种环形试样应力腐蚀试验机。 A.6 试样 A.6.1 取样 A.6.1.1 试样的取样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产品标准未规定时,按本方法执行。 A.6.1.2 挤压管、棒、型材产品的C环取样如图A.1所示。轧制板材产品的C环取样如图A.2所示。锻压产品的C环取样如图A.3所示。
47、 图A.1 挤压产品的C环取样图 图A.2 压延产品的C环取样图 图A.3 锻压产品的C环取样图 A.6.2 试样加工 A.6.2.1 试样的规格由试验者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须保证试样的直径为16~32mm,直径与厚度的比值在11~16范围内。试样的精加工应在热处理后进行,以免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试样主表面的粗糙度不得大于0.8μm。试样不得有划痕、凹坑、毛刺等缺陷。加工过程中应避免试样产生塑性变形。 A.6.2.2 试样的型式如图A.4所示。 图A.4 C环试样的型式图 A.6.3 试样数量 试样的数量应符合产品标
48、准的规定,产品标准未规定时,按表A.1规定执行。 表A.1 品 种 每 批 取 样 切 取 样 坯 每个样坯的试样数量 试样总数 挤压管、棒、型 3根 每根1个 3个 9个 压延板材 3块 每块1个 3个 9个 锻造产品 1件 每件2个 3个 6个 A.6.4 表面制备 用有机溶剂(如汽油、酒精等)去除试样表面的油污。 A.7 试验程序 A.7.1 试验前应对试样进行外观和尺寸检验,但不得造成试样损伤。 A.7.2 配制和准备试验溶液,溶液和试样面积比应不少于30mL/cm2。如无特别规定,试验的温度为27℃±1℃,并控制试验空
49、间的相对湿度在(45±6)%的范围内。 A.7.3 计算试验应力。试验应力及试验时间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产品标准未规定时,按表A.2规定执行,表A.2未规定的合金、状态或品种的加工产品应双方协商。 表A.2 合金 状态 试样受力方向 试验应力 Mpa 试验时间 d 结果要求 7075 T73、T73510、T73511 高向(短横向) 纵向Rp0.2的75% ≥20 不出现裂纹 T76、T76510、T76511 高向(短横向) 170 ≥20 7178 T76、T76510、T76511 高向(短横向) 170 ≥20 6005A
50、T5、T6 任意 纵向Rp0.2的75% ≥90 A.7.4 采用与试验合金同系的材料做螺栓、螺母。扭紧拉力螺栓,即可使C环处表面受到拉应力作用。其中,C环的径向变化量按下式计算(C环直径在加力螺栓方向上测量,精确度应达到±0.01mm)。 ……………………………………………………………………… (1) ……………………………………………………………………………(2) 式中: ──── 加力前C环的外径,mm; ──── 加力后C环的外径,mm; ──── C环的径向压缩量,mm; ──── C环的中径,mm;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