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数据收集整理是学生接触统计的起始内容,教材依托学生熟悉的情境,以收集数据、记录数据和呈现的数据为主,从中学习调查的方法并初步了解统计表,同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使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统计的价值。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分类整理,初步了解了统计的含义。本节课继续学习统计,以整理随机出现的简单数据为主要内容,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进行归纳成简单的统计表。教学目标:1、通过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2、能根据统计表的数
2、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调查统计表等。课前提示:阅读课本第 2 页(预习例 1,完成课本例 1 习题后, 请尝试完成以下思考题)1、我找到的信息是: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4 种颜色选择。2、问题是:选哪种()合适。3、先要调查()的人最多,就做什么颜色的校服。4、可以采用( )的方法进行调查,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 同时记录下人数。5、也可以采用( )的方法进行调查,同样每人只能选一
3、种颜色,每人都把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写在纸上,然后统计出喜欢不同颜色的人数。6、根据课本例 1,我们知道在班级调查中,喜欢( )颜色做校服的人数最多,所以如果本班订校服,选择( )色合适。如果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 )填(“合适”或“不合适”),因为调查全校同学,喜欢这种颜色做校服的人数( )最多。7、小结: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不管选用哪种方式收集数据, 都必须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收集完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将数据进行整理记录的表格叫做()。教学过程:环节一:情景引入上课之始,老师进行了新老学员的数据调查,提出了疑问什么是数据?从而引出了今天的课题。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
4、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四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一下选哪种颜色合适。教师引导:同学 A 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 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 创设矛盾冲突的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诱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环节二:互动新授1、收集数据,记录数据。(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学生思考收集数据的方法。(2)出示统计表。(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
5、方法。学生 1: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学生 2:可以举手调查。学生 3: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圆圈、画对号、画“正”字等。(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设计意图:教师设计一些探索性、合作性活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研究知识,创造知识。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发现新的概念和方法,从而体会学习的兴趣,学会思考。)2、分析数据,解决问题。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
6、现了错误。)(2)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设计意图: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分析统计表,培养学生用事实说话的态度。)环节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 6 页第 7 题,电视报销售情况统计表。(1)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什么样的建议才是合理的呢?(3)如果每个表示 2 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样表示?2、下面是老师调查的部分教师最喜欢的业余活动情况统计表。活动项目看电视看书运动旅游其他活动人数10285667(1)最喜欢()最多,最喜欢()最少。(2)最喜欢运动比喜欢旅游多()人。(3)喜欢看电视
7、与看书一共有()人。(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具备独立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核对数据的准确性,并且扩大问题的参与面,及时反馈信息调整目标。)环节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学习,你有什么收获?1、在对数据进行收集时,可以采用举手、投票等不同的调查方法。在调查的过程中,不要出现重复或遗漏。2、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每投一票就画一笔,而不是一票写一个“正”。3、对数据分析后,提出的建议要与题目相关并是正向引导。(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本课所学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从实施情况来看,整
8、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在教学中,我一改往日解决问题教学的枯燥、抽象之面貌,而是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有效地理解了统计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一、和谐课堂,快乐学习。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培养一个人的兴趣有多重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园地,教师工作的根据地,我们应该重视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活力。只有在宽松、平等、和谐、生动、充满活力的氛围,才能诱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创造思维。在教学中,我以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作为切入口,激起学生统计的欲望。课中我从“我们学校校服的颜色还没有确定,你觉得从红、黄、蓝、白中选择哪种颜
9、色合适?”导入新课,从“怎样才能知道最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来切入主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应把愉快与热情传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心情愉快充满激情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去。二、生活课堂,更有意义。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永远无法割舍。离开生活的数学是苍白无力的,数学只有在实践中得以延伸,生活是数学的生命之源。在教学中,我从解决例题中的实际问题开始,经过不断的学习与尝试,最后以统计是否解决了问题结束,充分抓住这个思路逐步推进,既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价值,又使学生学会收集、呈现数据的方法,体现了解决问
10、题的全过程。三、灵活课堂,轻松学习。学生不是学习机器,教师应合理科学安排,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把学生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培养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本节课我让学生充分地动口、动手、动脑,这样才能够很好地体现研究主题。因为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只有让学生亲自去经历、去体验,才能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学得有效。由于线上教学方式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够在班级里进行调查,因此,在课后补充教学时,我利用班级微信群里面的小程序发起了群投票,同时设置好参与投票的对象和投票方式,同学们参与投票后就可以查看投票结果。这样设计,一是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获取新知,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教师的“教”为“引”,变学生的“学”为“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解决问题;三是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乐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达到有效学习。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