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桃花源记陶渊明八年级语文上 新课标人文言知识1.生字注音豁然()诣太守()垂髫()怡然()俨然()刘子骥()阡陌()要()咸()间隔()邑人()叹惋()huyti oyy njqi nmy oxi nji nyw n文言知识2.通假字便要还家()3.古今异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要”通“邀”,邀请(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丈夫的配偶。)(古义:鲜嫩美丽;今义:滋味好。)(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现仅指运输事业。)文言知识无论魏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足为外人道也遂与外人间隔屋舍俨然后遂无问津者遂与外人间隔说如此古义:不要说,(更)不必
2、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古义:隔离;今义:距离)(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古义:渡口;今义:唾液)(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文言知识4.一词多义寻向所志,遂迷(寻找)未果,寻病终(不久,随即)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余的)身高八尺有余(整数后头表示不定的零头)便舍船(sh,动词,舍弃)屋舍俨然(sh,名词,房屋)寻余舍文言知识鸡犬相闻(听见)闻有此人(听说)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寻向所
3、志(原来)眈眈相向(看)便得一山(出现)得其船(找到)闻志向得文言知识5.词类活用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处处志之未果林尽水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尽头)(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记)(名词活用为动词,实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消失)文言知识6.文言句式(1)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2)省略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省略便舍船,从口入“(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的省略问所从来“问(之)所从来”的省略作者作品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4、。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代表作有田园诗归园田居和郭主簿于西田获早稻怀古田舍等。咏怀诗,主要以杂诗咏贫士读等为代表。辞赋3篇(闲情赋感士不遇赋归去来兮辞)、韵文5篇(扇上画赞读史述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散文4篇(孟嘉别传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子俨等疏),共计12篇。理解文题“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桃花源”是记的对象。以“桃花源记”为题目,既点明了文章的体裁,又向读者阐明了文章所写的对象及内容。创作背景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真切的感受,但
5、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的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文章主旨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了鲜明对照。它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脉络梳理重点探究1.阅读全文,简要叙述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本文的故事情节。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
6、间先后为顺序,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首先写渔人捕鱼时迷路发现桃源并着力描写桃林美景。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重点写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热情好客的社会风尚。然后写渔人辞离桃源,太守等人先后探寻桃源未果的情形。全文不过三百来字,却写出这样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让人叹为观止。重点探究2.本文描写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状况?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这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什么不同?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社会状况可概括为: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人人安居乐业等。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7、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可以看得出来。文中所描绘的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是相对的。作者所处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的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社会。重点探究3.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该怎样评价?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所追求的理想世界。这个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8、,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也只能是一种空想。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阡陌()怡然()夹岸()豁然开朗()邑人()俨然()叹惋()黄发垂髫()qi nyji huyy nw nti o2.理解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咸来问讯。(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田间小路。都。邀请。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缘溪/行,忘/路之远近B.武陵人/捕鱼为业C.问/今是何世D.后遂无问/津者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2)此人一为具
9、言所闻,皆叹惋。解析正确停顿应为:后遂无/问津者捕鱼的人对此感到很诧异。(他)继续向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这个人(渔人)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知道)的事,听的人都长叹表示惋惜。D5.按照要求填空。(1)本文作者是著名诗人,名,字,他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朝代)。文章虚构了一个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2)后人把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这个成语是:,还有一些成语也出自本文,请再写出四个:、。陶渊明潜元亮东晋安乐宁静,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落英缤纷无人问津豁然开朗怡然自得世
10、外桃源6.图文转换。上海世博会湖南馆的展示主题为“都市桃花源”,即取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之意境。请结合文意和本届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谈谈你对这一主题的理解。示例:城市可以为生活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问题提供创意性的解决途径。二、阅读理解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1、,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借指老人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无助的境地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全,都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引领解析B项应为“与世隔绝的地方”;C项应为“详细”;D项应为“邀请”。A8.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B.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C.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
12、同类。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解析A.助词,起凑足音节作用,不翻译;B.助词,用在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C.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王吏攻宋”之间,不翻译;D.和例句中的“之”一样,代人。D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解析(1)注意“平旷”“俨然”“属”等词语的翻译。(2)注意“乃”“无论”的翻译。三、课堂小练笔桃花源的美好令无数文人墨客心神向往之,那么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呢?请
13、你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段文字。写作思路:(1)符合实际情况,立足于自己的生活实际。(2)写一写自己比较关心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情况。考点考点归纳 口语交际题一般设计为一种或几种对话的情景,要求考生根据情景答题,大致包含以下内容:1.理解说话人的言外之意。2.采访他人,发出邀请,发表呼吁,陈述或转述事件。3.在具体语境中安慰他人。4.通过对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5.在具体语境中设计广告词、短语、宣传标语等。6.按要求取名称,拟颁奖词、串台词、感言等。7.“表演”类的口语交际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当众演讲、致欢迎词、致开场白、主持节目等。口语交际解题技巧 1.审清题目的类型。口语交际类的考题,涉及的
14、内容广泛,题目类型多样。审题时首先要弄清题目属于哪种类型,根据不同类型有所侧重,做到“对症下药”。“交往类”的要充分体现交际性,所答内容充分体现交际的实效性。讨论类的要做到是非善恶判断准确,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介绍类的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叙述得简洁明了等。2.审清创设的情境。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因此每一道考题,都会创设一定的情境。审题时审清考题所设情境,才能使后面的答题更贴切,更符合题意。不同的场合决定着不同的用语在娱乐场所语言就应该生动幽默些;在工作场所语言就应该准确简明些;在生活场所就应该亲切自然,多用口语;在采访、开会、谈判等庄重场合用语就要尽量规范、严肃、
15、准确等。情境中不同的人物决定着不同的用语根据人物的长幼尊卑,使用不同的称呼;根据人物的身份地位,使用得体的语言;根据人物所站立场,使用不同感情色彩的语言等。3.审清隐含的要求。在口语交际的题目中,除了明确的要求外,考题中往往有一些命题者“别有用心”的要求或提示。这些“要求”是否能达到,往往决定着答题的“精彩”程度。因此,审题时要仔细揣摩,认真体会考题“隐含”的用意。(2015襄阳中考)“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后,同学们每人领到一本清风廉韵学生读本,大家都在翻看,赵健却拍拍书说:“回去之后,这本书可以睡大觉了!”假如你是他的同学,你将怎样规劝他认真阅读清风廉韵?解析此题考查口语表达能力。解答这
16、类题,首先要明确口语表达的要求:简明、连贯、得体,其中“得体”又是口语交际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在本题的这个语境中,由于是同学关系,所以在劝说赵健的时候,注意说话态度要诚恳,语气要平缓,要以理服人,切忌态度粗暴简单。答案示例:赵健,怎么能让书睡觉呢?廉洁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读一读清风廉韵,能培养我们的廉洁意识,我们应该认真阅读才对。你说是吗?如意娱乐 煵搴敤(2015株洲中考)按要求回答问题。课文好嘴杨巴中,李鸿章把茶汤浮头上的碎芝麻误当成了脏土而大发脾气。杨巴说:“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但杨巴的机灵是以
17、牺牲自己的人格做代价的。如果杨巴生活在今天,他应该怎么说?(注意:在原话的基础上删改,既让李鸿章明白是碎芝麻,又要给他留足面子。)示例:中堂大人息怒,我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您。您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我这次。我今后一定改正。解析此题考查语言交际能力。总体要求是“如果杨巴生活在今天”,其次要求在原文的基础上删改,继而要表达合理。因此在表达时需注意材料中杨巴的语言,将其用现代语言表达,又要不失得体。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