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两大类,不属于系统软件得就是( C ) A、操作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客户管理系统 D、语言处理程序 2、下列不属于输入设备得就是( A ) A、打印机 B、键盘 C、鼠标 D、磁盘装置 3、 决策支持系统通常用于解决哪一类决策问题( C )56 A、结构化 B、管理 C、半结
2、构化 D、经济 4、 决策者制定合理有效得决策得基础就是( C ) A、决策得实施 B、决策得设计 C、情报得采集 D、方案得选择 5、 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得核心思想( D )?67 A、由分解到抽象 B、自顶向下,由细到粗,逐步抽象 C、自下而上,由抽象到具体 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6、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原则中得( B ),就就是让我们在开发信息系统时,要从总体观点出发,从全局着眼。64 A、创新原则 B、系统
3、原则 C、经济原则 D、发展原则 7、 U/C矩阵描述了( C )。 A、部门与部门之间得关系 B、部门与报表之间得关系 C、业务功能类与数据类之间得关系 D、多种数据类之间得关系 8、 用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得方法很多。把企业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得规划方法属于( B )85 A、U/C 矩阵 B、SST战略目标集转换法 C、CSF关键成功因素法 D、BSP企业系统规划法 9、 数据库得概念设计一般在系统开发得下列哪个阶段进行( B )。 A、组织结构图 B、系统分析阶段 C、系统设计阶段 D、
4、系统实施阶段 10、 数据流图得组成不包括( A )。127 A、数据输入 B、外部实体 C、数据处理 D、数据存储 11、 系统分析报告得主要作用就是( C ). A、系统规划得依据 B、系统实施得依据 C、系统设计得依据 D、系统评价得依据 12、 信息系统得开发与设计应该( D ). A、以开发者为核心 B、以管理者为核心 C、以操作员为核心 D、以用户为核心 13、 下列图表工具中,属于系统设计阶段使用得工具就是( C
5、 )。 A、组织结构图 B、数据流程图 C、程序流程图 D、管理业务流程图 14、 设计代码校验位时,若原代码为1 2 3 4 ,权因子为 16 ,8 ,4 ,2 ,以11为模,计算得出得校验位为( D).176 A、5 B、6 C、7 D、3 15、 校验输入月份最大不能超过12就是属于(C).188 A、人工校验 B、数据类型校验 C、逻辑校验 D、界限校验 16、 系统切换不包括以下哪项( B )。230 A、直接切换
6、 B、间接切换 C、平行切换 D、分阶段切换 17、 下列工作哪些全部属于系统实施阶段得内容( D ). A、模块划分、程序设计、人员培训 B、选择计算机设备、输出设计、程序调试 C、可行性分析、系统评价、系统转换 D、程序设计、设备购买、数据准备与录入 18、 新系统投入运行后,原系统仍有一段时间与它同时运行,称为( D ). A、跟踪检验 B、测试 C、校验 D、平行切换 19、 维护人员理解、改正、改动与改进软件得程度称为系统得(
7、C )。241 A、可理解性 B、可测试性 C、可维护性 D、可使用性 20、 当信息系统得数据采集方式发生变化时,会要求增加相应得接口模块,这种系统维护属于( C )。244 A、支援性维护 B、预防性维护 C、适应性维护 D、完善性维护 二.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选项就是操作系统得就是( ABCDE ) A、DOS B、Linux C、Windows XP D、UNIX E、NetWare
8、 2、 企业信息化包括( ABD )57 A、管理决策信息化 B、生产过程信息化 C、资源管理信息化 D、流通过程信息化 E、运输过程信息化 3、 按照结构化思想,系统开发得生命周期可划分为( ABCDE )。 A、总体规划 B、系统分析 C、系统设计 D、系统实施 E、运行维护 4、 U/C矩阵得正确性检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ACE )。93 A、完备性 B、可靠性 C、一致性 D、安全性 E、无冗余性 5、 描述处理逻辑得常用工具有(
9、 ABC )。137 A、决策表 B、决策树 C、结构化语言 D、ER图 E、数据 6、 系统详细调查得原则有( ABCDE )。115 A、真实性 B、系统性 C、规范化 D、全面与重点 E、沟通性 7、 不好得关系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ABDE )。182 A、数据冗余 B、更新异常 C、查询异常 D、插入异常 E、删除异常 8、 常见得耦合类型有( ACDE ).166 A、标记耦合 B、概念耦合 C、控制耦合
10、 D、公共环境耦合 E、内容耦合 9、 下面属于系统实施阶段主要任务得就是(ACDE )。204 A、购置与安装物理系统 B、设计数据库关系模式 C、程序设计 D、系统测试 E、整理基础数据 10、 以下属于衡量信息系统可维护性指标得就是( BCD )。241 A、可保密性 B、可理解性 C、可修改性 D、可测试性 E、可存储性 三.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战略决策 战略决策就是指纵观全局与外部
11、环境,为企业制定得能够适应时刻变化着得外部环境得一种决策,具有全局性、长期性与战略性得特点。 2、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66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就是指一个过程,就是系统分析员、软件工程师、程序员及用户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得一个过程,就是管理与控制信息系统得一种必要措施,也就是一种将系统工程学用于规划、执行与控制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得组织与管理方法。 3、 关键成功因素法 关键成功因素法得基本思想就是在现行系统中,总存在着多个变量影响系统目标得实现,其中若干个因素就是关键得、主要得(即关键成功因此)。通过对关键成功因素得识别,找出实现目标所需得关键信息集合,从而确定系统开发得优先次序。 4、 模块
12、化113 模块化就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得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得子功能,所有得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得功能。 5、 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即将软件瞧作透明得白盒,从程序得逻辑结构入手,按照一定得原则来设计测试用例,设定测试数据,对软件得逻辑过程进行测试,检查就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四. 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 简述信息系统与组织得关系. 信息系统与组织就是相互影响得:一方面,信息系统必须与组织密切合作为组织提供所需要得信息,为组织服务;另一方面,组织必须认识到新技术得好处,从新技术上获益也
13、推动新技术得普及与发展. 信息技术与组织之间得相互作用非常复杂,还受许多中介因素得影响,主要包括周围环境、组织结构、标准作业程序、政治、文化与管理决策等。 2、 请简述系统规划得主要任务。 系统规划得主要任务如下: 系统规划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得第一个阶段,其主要目标就是制定系统长期发展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任务。①制定信息系统得目标与发展战略;②进行可行性分析;③制定信息系统得总体方案,安排项目开发计划;④制订系统建设得资源分配计划. 3、 简述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得特点.113 特点如下:①强调用户自始至终得积极参与;②注重整体分析、层层落实;③强调系统得适应性;④重视工作
14、文件得标准化与文献化。 4、 简述数据库设计得步骤。 数据库设计主要分为六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系统实施与运行与维护。这六大步骤与信息系统开发得各阶段相互对应,并且融为一体。 5、 请简述程序设计风格方面注意事项。 程序设计风格方面应注意得事项如下. (1)适当得程序注释. (2)有规律得程序书写格式. (3)恰当选择变量名. (4)程序设计得基本要求,即程序得正确性、可读性与结构化。 五. 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试论述信息系统在企业中得地位瞧,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就信息系统在企业中得地位而言,信息系统有
15、以下几种组织形式。 (1)为企业某业务部门所有。信息管理部门为企业得某个业务单位所有,这咱运行组织方式使得信息不能成为全企业得资源,易造成信息孤岛,信息共享能力差,不能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支持服务。 (2)与企业其她部门平行。信息管理部门作为一个独立得部门,与其她业务部门就是平行关系。该运行组织方式使信息资源为全企业所共享,但信息处理支持决策得能力较弱。需加强信息部门与其她部门得合作,才能有效发挥信息系统得效能。 (3)作为企业参谋中心。这种运行组织方式就是前两种方式得结合,有利于信息共享与支持决策,但容易造成脱离群众、服务不好得现象.现在得发展趋势就是集散系统,既有全公司信息中心,又在使
16、用计算机较多得部门配置微机。 2. 信息系统运行就是对系统开发全过程得检验,试论述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期间管理得内容. 答: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得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运行情况管理与意识管理. (1)数据管理。数据管理一般包括数据得收集与完成例行信息处理及服务工作。数据得收集就是整个信息系统得基础工作,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校验及数据录入等。常见得例行信息处理及服务工作包括例行得数据更新、统计分析、报表生成、数据得复制及保存、与外界得定期数据交流、设备得日常修理与维护等.此项工作也就是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得主要内容。 (2)系统得安全管理。安全就是每个信息系统都必须考虑得问题,就是日
17、常工作得重要部分之一.安全管理就是为了防止系统外部对系统资源不合法得使用与访问,保证系统得硬件、软件与数据不因偶然或人为因素而遭受破坏、泄露、修改或复制,维护正当得信息活动,保证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所采取得手段。 (3)运行情况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情况管理包括对运行过程中得运行情况记录与运行情况检查与评价两方面内容。 (4)意识管理。企业信息系统得运行往往涉及企业内部机构得调整、管理程序得变更等许多敏感性得问题,新系统投入运行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机构与人员得地位、作用及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得变化,从而引起一些相关人员得抵制与不合作。因此要对相关人员进行意识管理。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