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人教版人教版 20222022 年高中地理乡村和城镇考点总结年高中地理乡村和城镇考点总结 选择题 1、2020 年新型冠状肺炎蔓延全球,表现出了大流行特征。疫情的发展给世界公共卫生环境和民众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防控疫情,广东省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推出加强疫情防控的创新举措-粤康码。下图为疫情空间扩散的四种模式,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中心城市成为大部分地区首先出现确诊病例的城市,主要疫情扩散模式是()A.邻近扩散 B.迁移扩散 C.等级扩散 D.廊道扩散(2)交通运输方式往往影响地理事物的扩散模式,导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
2、城际尺度表现出廊道扩散的主要交通方式是()A.公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水路运输 D.铁路运输(3)疫情期间,当你进商场、超市,坐公交、地铁,乘飞机、火车时,都会要求你扫描健康码。健康码的生2 成和作用涉及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数字地球GPSGISRS A.B.C.D.答案:B D B【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3S 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及其综合应用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中心城区经济发达,吸纳外来人口更多,因此首先出现确诊病例,主要属于迁移扩散,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2)据题干可知,全国城际尺度的扩散主要由于涉及全国的交通网络,公路
3、运输距离较短,无法长距离扩散,A 错误。航空运输和水路运输运送旅客数量相对较少,BC 错误。铁路运输距离长,人员多,是出现廊道扩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D 正确。故选 D.(3)健康码是系统通过获取用户一定时期的行程记录生成的,所以必须要用到的一个就是对用户地理位置信3 息的定位技术,也就是 GPS,其次还要需要对疫情防控地区的疫情跟踪记录和分析来划分那些地区为高风险那些地区为低风险,这就需要用到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就是地理信息系统 GIS,故选 B.2、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控制了黑海的出入口,黑海沿岸国家若想进入地中海,都必须经由博斯普鲁斯海峡到马尔马拉海,再经由达达尼尔海峡进入爱琴海。由于每
4、日交通繁忙、日渐不敷使用,土耳其政府计划修建“伊斯坦布尔运河”。这条运河长 4050 千米,深 25 米,宽 150 米,从 1500 万人口的伊斯坦布尔市西侧经过,联通候鸟停留地库科切梅切湖,与博斯普鲁斯海峡相平行(见下图)。这条人工运河开凿运营后,将缓解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运输压力,改变伊斯坦布尔的城市版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伊斯坦布尔运河开凿运营后,伊斯坦布尔城市空间结构可能改变为()A.同心圆状模式 B.多核心模式 C.扇形模式 D.田园城市模式(2)伊斯坦布尔运河开凿将对库科切梅切湖产生不利影响,表现在()A.引来大量海水,导致湖泊富营养化 B.改变局部小气候,旱涝灾害频繁多发 C
5、.带来环境污染,降低城市用水质量 D.改变湖水理化性质,破坏生物多样性 答案:B D【提示】4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由图可知,伊斯坦布尔运河在伊斯坦布尔市的西部开凿,开凿运营后,运河沿岸会形成物流业、制造业、商贸业等产业的集聚区,成为城市经济的又一高地和城市副中心,可能形成多核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故选 B。(2)伊斯坦布尔运河的开凿会将大量的海水引入库科切梅切湖,湖泊的理化
6、性质发生改变,生物因不适应改变了的生态环境,数量和种类减少,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故选 D。3、2017 年成都市新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县户籍人口 31.72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4.45 万人,乡村人口 17.27 万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2017 年新津县城镇化处于()A.起步阶段 B.初期阶段 C.中期阶段 D.后期阶段(2)新津县城镇化出现的新现象是()A.郊区城镇化 B.城市空洞化 C.逆城镇化 D.再城镇化(3)“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是对该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的生动写照。促使这一模式形成的措施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加快农、工、贸一体化进
7、程 5 C.促进农村产业化经营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答案:C A D【提示】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由材料可知,该县的户籍人口为 31.72 万人,城镇人口为 14.45 万人,其城镇化水平约为 46%,故该县城镇化处于中期阶段。故选 C。(2)分析可知,该县城镇化处于中期阶段,因而会出现郊区城市化。故选 A。(3)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农民可以在
8、家乡就业,因此得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故选 D。6 4、“城中村”是城市建成区内失去或基本失去耕地的村庄,传统的“城中村”改造主要是拆迁重建或就地整改。下图是某村首创的“迁而不拆、整体开发、综合整治”改造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导致“城中村”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征收成本高 B.村民文化素质低 C.保护生态环境 D.延续社会关系 (2)相比传统的城中村改造模式,该村模式的优势有()有利于保障农民收入有利于保护村落文化有利于解决产权问题有利于减小财政压力 A.B.C.D.答案:A B【提示】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城市化的利弊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 7 略
9、5、“我是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已顺利抵达您的楼下,请凭提货码提取商品。”这是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居民楼下发生的一幕(如图)。这些配送机器人不仅可以识别、躲避障碍物,辨别红绿灯,还能规划路线、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据此完成 1-2 题。(1)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规划线路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BDS(北斗系统)C.GISD.RS、GPS (2)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已顺利抵达您的楼下”主要应用了()A.RS、BDSB.BDS、GISC.BDS、GPSD.RSGPS 答案:C B【提示】互联网等电子传输手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8 3S 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及其综合应用 全球
10、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 略 6、目前 TOD 已成为国际上极具代表性的城市开发模式,TOD 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以公交、地铁为中心、400800m 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TOD 规划居住区、核心商业区、办公区,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A居住区 B.B办公区 C.C居住区 D.A核心商业区 (2)TOD 城市开发模式能够()A.降低土地利用密度 B.降低城市建设成本 C.降低区域人口密度 D.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9 (3)下列最适宜实行 TOD 开发模式的城市为()A.雄安 B.香港 C.乌鲁木齐 D.济南 答案:A D B【提示
1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解析:(1)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2)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3)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解答】(1)A 区域面积大,且离车站较远,可以判定地价较低,因此为居住区;B 区域靠近车站,交通便利,地价高,可能为核心商业区;C 区域位于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可以判定为办公区。故选 A。(2)TOD 城市开发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核心要素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公交服务,通过土地使用和交通政策来协调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和用地不足的矛盾,D 正确;该开发模式对土地的利用更加合理,土地利用密度并未降低,也不能降低城市建设成本,AB 错;
12、区域人口的居住、购物、办公等围绕车站和公共交通展开,区域人口密度提高,C 错。故选 D。(3)分析可知,TOD 开发模式能够缓解交通拥堵和城市用地不足的问题,选项四地区相比,香港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紧张,最适宜实行 TOD 开发模式。10 故选 B。7、下图为城市某功能区一天内不同时段的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数值越大占比越高)。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由图可知,该功能区是()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2)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气候因素 B.宗教因素 C.地形因素 D.经济因素 答案:B D【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解析:(1)本题考查了读图分析能力
13、。(2)本题考查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功能区早晨流出的远大于流入,黄昏流入的大于流出的,可能是住宅区,所以 B 正确。故选 B。11 (2)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城市中心商务区是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区,形成因素是经济因素,所以 D 正确。故选 D。8、农村土地整治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民生工程”。通过农用地整治和建设用地整治,调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结构,促进土地利用功能的供需平衡(如下图),从而实现乡村地域的振兴发展。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20 世纪末的乡村土地整治以单一的经济效益为目的,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工业用地增多,经济高速发
14、展 B.住宅用地增多,劳动力大量回流 C.生态用地减少,人居环境恶化 D.耕地面积减少,乡村景观破碎化(2)乡村土地利用功能的多样化发展,使得乡村空间结构()A.同质化 B.地域化 C.单一化 D.传统化(3)乡村土地整治能够促进乡村振兴的原因是()A.优化土地供需关系 B.注重乡村文化传承 C.提高生态功能地位 D.优先二三产业发展 答案:12 C B A【提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
15、用的能力。【解答】(1)20 世纪末的乡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少部分为工业生产,不能推动经济高速发展,A 错误;单一的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有限,无法吸引大量劳动力回流,B 错误;以单一的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土地整治,忽略了生态用地的保护,易引发生态问题,造成人居环境恶化,C 正确;土地整治会利用好荒废土地,增加耕地面积,D 错误。故选 C。(2)每个村落根据当地特点,进行多样化发展,会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空间结构,具有地域性。故选 B。(3)根据材料可知,土地整治可以促进土地利用功能的供需平衡,实现乡村地域的振兴发展。故选 A。综合题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 材料 1:2005 年北
16、京市 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京外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相对稳定,来自河北、河南、安徽、山东、四川和黑龙江六个省的外来人口占全市外来人口的 60.4%。其中,1559 岁就业人口在 90%以上,受教育程度以初、高中为主。材料 2:下图为北京城市化及三类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变化统计图。材料 3:改革开放前,北京的主要工业区分布在朝阳、石景山、丰台等近郊区,主要工业部门有化学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加工业等;1990 年以后,在通县、大兴、昌平、顺义等远郊形成了产业园区。近年来,为改善北京城市环境质量,退出了一批污染企业,关停了一批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企业。同时,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等呈
17、现出异军突起的态势。(1)据图概述北京外来人口的变化特点。(2)根据材料 1 分析:北京市外来人口占全市外来人口的 60.4%,其中,1559 岁就业人口在 90%以上,受教育程度以初、高中为主。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14 (3)据材料 2 说明,1990 年以来北京市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变化特点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答案:(1)外来人口不断增加,郊区增长速度快于城区。(近郊增长速度最快)(2)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较高、受教育机会较多。(3)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快速上升。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推动北京城市化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拉力、城市化等知识点,考查学生
18、读图分析知识点,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根据材料可知,北京从 2000 年大约 250 万人口到 2005 年增加至 350 万人口,所以北京的外来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城区的外来人口少增加缓慢,郊区的外来人口多,且增加速度快,其中近郊的外来人口最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2)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知识点。根据材料可知,北京的外来人口大部分来自于河北、河南、安徽、山东、四川和黑龙江六个省份,而且 1559 岁就业人口在 90%以上,都是青壮年年龄段。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这六个省份高,所以北京经济发达,劳动力不足,能够带来的就业机会多,提高经济收入;教育发达,受教育机会较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
19、保障体系完善;交通、通信发达等,吸引人口往北京迁移。(3)根据材料二图可知,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从 40%升至 45%后将至 25%,所以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从 30%不断增加至 69%,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不断上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说明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由图中可知北京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所以第三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小提示:10、我国山西省有一些四合院民居,其房屋的屋脊由外向内单向倾斜,用当地的话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读山西省的四合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5 (1)山西不少地方农户园内都建有水窖,请说明其水源来源。(2)“肥水不
20、流外人田”反映出()A山西农作物主要种植在院内 B山西的水资源较少,居民对其十分珍惜 C山西人以勤俭持家出名 D山西人将农作物种植在庭院内(3)分析图中屋顶的形式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4)说明四合院的住宅结构形式反映出华北地区冬季的气候特点,并分析这种结构的作用。答案:(1)大气降水。(2)B(3)当地为温带季风气候,且位于距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气候较干旱,降水量小;当地地表水缺乏,水资源紧缺;屋脊由外向里倾斜,可收集雨水,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问题。(4)该地区冬季寒冷且多风沙。四合院可以挡风御寒;南向开窗大,冬季可采光取暖。解析:本题以山西省四合院民居为背景,考查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21、建筑结构的主要作用。(1)山西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故水窖可以用来收集大气降水。(2)“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淡水资源缺乏,因此屋脊由外向里倾斜,可收集雨水,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问题。16 (3)当地为温带季风气候,但是位于距海洋较远的我国中部内陆地区,气候的大陆性较强,与沿海地区相比,气候较为干旱,降水量小;当地地表多黄土地貌,土质疏松,地表水易流失,因此地表水缺乏,水资源紧缺;而屋脊由外向里倾斜,可收集雨水,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问题。(4)观察四合院围成的院落封闭严实,且墙体高大,冬季时节该地区气候寒冷且多风沙活动,因此四合院可以挡风御寒;再观察四合院的南向开窗大,冬季可采光取暖,增
22、强房屋的保暖性。小提示:第 1、2、3 题,结合当地的气候类型和特征分析;第 4 题观察四合院的结构特征即封闭、墙体高大、南向开窗大,结合气候特征分析其作用。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道宁盆地位于湖南西南部永州市境内的一座狭长山间盆地,地处湖南、广东、广西三省区交界处,有近 500 个古村落密集分布于此。盆地周围高山阻隔,对外交通不便,道宁盆地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材料二:道宁盆地先辈们在建造住宅时,选择了“靠山而处,择术而居”理念,民居多采用高屋脊、大进深、多天井的做法来适应当地的气候,是人们世代赖以生存的宝地。材料三:道宁盆地位置图、上甘棠村古村落布局图、古宅天井景观
23、图。17 (1)道宁盆地古村落形成且保存相对较完整的原因。(2)试从通风、排蓄水、采光方面分析古宅的天井如何调节局地小气候。(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述古村落的保护措施。答案:(1)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河流众多;农耕发达。周围高山阻隔,对外交通不便,形成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2)天井与廊道构成环流系统,利于通风,改善空气质量;天井里排水沟、蓄水池利于排水且调节湿度,兼有防火功能;增加采光面积,改善采光条件。(3)完善古村落旅游基础设施,整治美化农村人居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古建筑的维护,弘扬和传承非遗文化;适度发展乡村旅游,严禁过度开发;加大宣传推介,将重点传统古村落纳入乡村
24、旅游精品线路;加强宣传,提髙村民保护古村落意识。解析:本题以道宁盆地位置图、上甘棠村古村落布局图、古宅天井景观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18 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1)由材料“道宁盆地位于湖南西南部永州市境内的一座狭长山间盆地”可知,地处山间盆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周围有山地围绕,气候温暖湿润;读图可知,区域 内有多条河流流经,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农耕发达。由材料“盆地周围高山阻隔,对外交通不便”可知,周围高山阻隔,对外交通不便,形成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25、。(2)由图可知,天井多用青石砖等材料,夏天在阳光照射下吸热快,温度高,廊道受光少,温度低,天井与廊道构成环流系统,利于通风,改善空气质量;由图可知,天井里设有排水沟、蓄水池利于排水且调节湿度,兼有防火功能;由材料“民居多采用高屋脊、大进深”可知,天井增加采光面积,改善采光条件。(3)根据材料“盆地周围高山阻隔,对外交通不便”可知,古村落交通不便,完善古村落旅游基础设施,整治美化农村人居环境;由材料“道宁盆地先辈们在建造住宅时,选择了“靠山而处,择术而居”理念,民居多采用高屋脊、大进深、多天井的做法来适应当地的气候,是人们世代赖以生存的宝地”可知,古村落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因此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古建筑的维护,弘扬和传承非遗文化;适度发展乡村旅游,严禁过度开发;加大宣传推介,将重点传统古村落纳入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通过旅游活动,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增加当地人们的收入,保护性开发为村落的传承和发展提供资金。有利于加强宣传,提髙村民保护古村落意识。小提示: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