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跳板中的弹性力学问题跳板中的弹性力学问题摘摘 要要本文从力学的角度分析跳水运动员起跳时跳板受力,以及运动员的跳水高度的影响因素。建立简单的力学模型,利用弹性力学原理加以求解,得出跳板的静态受力及跳水运动员的起跳时机和角度。关键词关键词弹性力学 跳板 合拍引言引言跳水是一项集力量与智慧于一体的竞技体育运动,也是世界级比赛的重要参赛项目之一,我国在跳水领域成绩非凡。但随着该项运动的发展,跳水动作的翻转组合不断创新,难度不断加大,如何提高跳水运动员的水平已成为各国生物力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正文正文1 1、问题描述、问题描述运动员要想获得足够的起跳高度,必须使跳板获得足够的弹性势能。由于跳板是有弹性的
2、运动员需要走板,与跳板协调并利用跳板的弹性力起跳,这是一个动态的力。我先在静力状态下求解跳板的受力与变形。2 2、分析与讨论分析与讨论我们先建立受力模型,将跳板看成悬臂梁,宽度为一个单位,高度为 h,长为 L,并假设跳板满足连续性、均匀性,各向同性且完全弹性。跳板的重力以均布载荷 q 代替,端部受力 F,建立坐标系如下:矩形截面梁弯曲变形,任一截面上的弯矩为,横截面对 Z 轴2的惯性矩为,材料力学的结果给出应力为,截面上的剪力为,剪应力:y 方向的应力为,由平衡方程可得:,将方程带入莱维方程得:,满足该方程。在 y=h/2 和 y=-h/2 的边界上,边界条件为:,所以能满足条件。在边界 x
3、0 上,满足应力边界条件。在边界 x=L 上,应用圣维南原理得:,同样满足应3力边界条件。我们讨论了跳板的静止受力情况,再来分析一下运动员走板的问题。这时我把跳板简化为外伸梁,跳板的弹性模量为 E,对截面中性轴的惯性矩为 I,总长为 L,伸出长度为 L-a,跳板的变形为弹性小变形,运动员质量为 m。平稳走板时载荷为静载荷,跳板起跳点的挠度和转角为:,由此可以看出,跳板的挠度和转角与运动员的体重和外伸长度的平方成比例,运动员要获得大的起跳高度,就可以增大板的挠度来增加弹性应变能,但端部转角也会相应增大,过大的转角会影响起跳角度甚至使运动员滑落。运动员也可以调整外伸梁伸出部分的长度来获得合适的挠
4、度和转角。一般来说,体重较轻、腿部力量较小的运动员可以选择将外伸端的长度调大些,这就是“调软”跳板;而那些腿部肌肉发达,体重较大的运动员可通过减小自由端的长度来获得较硬的跳板。一些资料显示,运动员起跳前走板时,人-板系统处于震动状态,存在着所谓的“合板”问题,就是运动员的走步频率和人板系统的固有频率的协调问题。运动员越靠近板端,固有频率越低,而步频越快,所以二者越不容易形成共振。可以看出,运动员应该调整外伸端的长度,使得初始步频和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致,然后逐渐增大步幅,减小步频,达到处处共振,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大起跳点的变形,获得足够的起跳高度。3 3、结论结论将跳板简化为悬臂梁,用材料力学求出的跳板受力符合弹性力学的结果;同时将跳板等效为悬臂梁,求出起跳点挠度和转角,验证了运动员走板的力学原理。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沈有道,蒋春林.人-板系统模型.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542 刘卫国,李强,刘学贞.跳板跳水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3 郑秀瑗.现代运动生物力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