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过程,认识元朝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过程与方法:识读有关成吉思汗、忽必烈两位历史人物的图像资料、文字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尝试了解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统一的历史;阅读《知识拓展
2、》,正确评价文天祥的抗元行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元朝统一对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 【学习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学习难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是本课重点,也是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导学历史 导入:播放德德玛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回答这首歌反映了哪个民族的生活。 生:蒙古族。 师:提到蒙古族,你脑海里的“蒙古印象”有哪些? 生:成吉思汗、大草原、羊群、蒙古包、马头琴、骑兵、游牧、马靴、马鞭…… 多媒体滚动出示图片,暂停在《成吉思汗陵内供奉的马鞍具》这一张。学生介绍,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12世纪开始
3、不断征战,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元朝。由此导入新课。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过渡:蒙古族是如何兴起、壮大并统一全国的呢?让我们通过对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的学习,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教师多媒体出示《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请学生结合教材,在地图上找一找蒙古族兴起的区域,说一说蒙古族生活的环境特点,猜一猜蒙古族的民族习性。 之后,教师多媒体出示《课后活动》中的蒙古族历史文献《蒙古秘史》: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劫财物…… 师:这些文字反映了蒙古族的什么社会状况? 生: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民
4、不聊生。 过渡:这一局面,后来是怎样改变的呢? 教师再次多媒体出示《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提问:从这幅地图中你收集到了什么重要信息? 生:蒙古草原统一了。 师:是谁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 生:铁木真(成吉思汗) 师:结合所学知识,你对成吉思汗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生:很会用兵、打仗;只住蒙古包;建立蒙古帝国;只识弯弓射大雕…… 教师第三次多媒体出示《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和两个《相关史料》的文字材料。 学生清楚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的政治发展和军事发展状况,对成吉思汗这个历史人物形成完整的认知。 三.探究材料,深化认知:
5、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教师出示材料: 材料一:《元大都平面图》和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师”称号的材料。 儒士元好问和张德辉请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师”的称号,忽必烈悦而受之。忽必烈尊崇儒学,“圣度优宏,开白炳,好儒术,喜衣冠,崇礼让”。 材料二:人类远祖阿丹以来迄今于今日世上从未见广有人民、土地、财货之强大君主。 ―――马可·波罗 探究一:元大都平面图的建筑有什么特点?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
6、与文化,这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帮助? 探究二:结合马可·波罗对忽必烈的评价,你对元朝统一全国有什么认识? 元朝统一全国是大势所趋,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四.辩证分析,化解难点:评价文天祥 指导学生阅读《知识拓展》,由学生讲述文天祥抗元的故事,教师补充点评,并展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及讨论题: 有人认为文天祥是愚忠,有人认为他不识时务。假如你是当时的文天祥,你可能会怎么做?为什么? 五.学生小结课文(略) 【当堂检测】 1.12世纪的蒙古草原的社会特点是( ) A.部落之间逐渐走向联合
7、 B.社会安宁,畜牧业快速发展 C.部落之间战争频繁,生灵涂炭 D.建立了统一的蒙古政权 2.被尊称为“成吉思汗”的铁木真是哪个民族的英雄人物( ) A.女真族 B.契丹族 C.蒙古族 D.藏族 3.下列哪一项不是铁木真时期的措施( ) A.将蒙古政权改国号为元 B.1206年,统一蒙古草原各部 C.率领蒙古军队进攻西夏 D.建立了蒙古政权 4.下列哪些政权是被蒙古灭亡的( ) A.西夏和金 B.金和辽
8、 C.北宋和南宋 D.北宋和辽 5.元朝的建立者( ) A.耶律阿保机 B.阿骨打 C.铁木真 D.忽必烈 6.下列历史事件不是忽必烈在位期间实行的一项是( ) A.灭掉南宋,统一全国 B.统一蒙古草原 C.接受汉族儒家思想 D.推行重农政策 7.1276年,南宋灭亡的标志是( ) A.辽攻占大都 B.元军占领临安 C.元军占领开封
9、 D.金攻占临安 8.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实行“治国安民”方略的目的是( ) A.维护中原地区人民的利益 B.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完成统一大业 C.削弱蒙古贵族势力 D.实现蒙古草原的统一 9.右图为“北京文丞相祠”纪念的是著名英雄文天祥,文天祥的英雄事迹是( ) A.抗击金朝的入侵 B.抗击西夏入侵 C.抗击元朝 D.抗击辽的入侵 10.下列历史人物在民族战争中不屈不挠,其反抗对象与文天祥相同的是( C ) A.寇准 B.岳飞 C.陆秀夫 D.阿骨打 能力提升 11
10、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蒙古族的历史文献《蒙古秘史》中,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 有星的天旋转着, 众百姓反了, 不进自己的卧内, 互相抢劫财物 …… 材料二:考察前代,北方少数民族完全占据中原后,一定要推行汉法,才能统治长久,所以北魏、辽、金统治时间最长,其他不明汉法的少数民族政权都相继灭亡。这种情况在史书上有详细记载,看得明明白白的元朝处在漠北时,还顾不得考虑这个问题。而处在现在的形势,不用汉法就很不合时宜了。
11、 ――(元)许衡《鲁斋遗书》(译文) (1)读材料一,说说材料反映了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改变这一局面的人物是谁? 答:反映了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局面。 改变这一局面的人物是:铁木真(成吉思汗) (2)材料二中所说的北魏、辽、金统治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推行汉法,借鉴汉族政权的制度等。 (3)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忽必烈仿效汉法有哪些做法? 答:如“行汉法”“行仁政”“不嗜shì杀”,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等。 附1 板书设计: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一、蒙古政权
12、的建立与发展 1.背景:蒙古族的兴起 2.建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3.发展:蒙古军先后灭西夏、金,形成与南宋政权的对峙之势 二、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背景:忽必烈继承汗位,推行中原制度与文化 2.建立;改国号为元,迁都大都(今北京) 3.统一:元军攻入临安,灭亡南宋,完成全国统一 4.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附2 填空题: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 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 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
13、 。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1.1227年,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 灭亡。 2.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和 结成联盟,南北夹击金朝, 年,蒙古灭金。 3.金朝灭亡后, 和 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忽必烈是 的孙子, 年,他继承了汗位。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shì杀”等建议, 实行“ ”的方略。 2. 年, 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 。 3.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 ,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 等人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4. 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 局面。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