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4 ,大小:215KB ,
资源ID:4525999      下载积分:5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5259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新苏教版-一1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doc)为本站上传会员【二***】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新苏教版-一1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doc

1、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 数一数 第二单元 比一比 第三单元 分一分 第四单元 认位置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 第六单元 认识图形(一)有趣的拼搭第七单元 分与合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丰收的果园第九单元 认识1120各数 第十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十一单元 期末复习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数一数教学内容教科书P2-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能力目标:能正确数出图中的物体各数。情感目标:激

2、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数一数,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难点:从具体实物过度到抽象的点子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儿童乐园里玩吗?老师前几天就去了儿童乐园,还带回来一张图片呢,你们想看一看吗?(出示图片)带领学生观察图片,进行教学。二、 学习新课1让学生数图上的物体个数同学们,儿童乐园里非常热闹,在照片中,你能看到什么?能告诉大家吗?谁能告诉大家,照片中有些什么?(引导学生在表述的时候说清各种物体在图中的位置。)总结: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

3、地在儿童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儿童乐园去玩,好吗?2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 (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师启发:小朋友,你能说出XXX有几个吗?(对于说的又快又准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学生喜欢先数什么就让他们说什么,不要限制先数哪一种,保持学习热情。对于比较难数的数目,要引导学生有次序的数,防止重复或遗漏。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3总结方法

4、。(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2)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我们再来数一数图上物体,看谁数的最快4用点子图表示个数。提问: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哪些符号表示?讨论:我们就先用点子来表示吧!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示。(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的个数?(出示点子图)探索: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

5、个点子来表示?8个点子呢?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自己在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什么?(一个一个让学生完成)三、 联系生活,进行实践1送小礼物说明:只要完成纸上的题目就能得到一个小礼物。题目: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2找数活动(1)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着多少个数?(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藏着多少个数?过渡:不但在我们身边藏着很多很多数,其他地方也到处充满着数学。今天回家就请小朋友们找一找自己家里藏着多少个数。四、 总结提升,激发学习责任感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朋友,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五、 作业

6、设计找一找自己家里藏着多少个数。比长短、高矮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4页的例题,第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1、 经历对客厅全景观察的过程,体会比较长短,高矮是生活中的数学。2、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了解长短、高矮是比较的结果。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3、 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判断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教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长和短也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小红家去作客,我们一起找一找,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好吗?)揭示课题。二

7、、 联系生活比一比。1、 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长短、高矮。(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客厅里有些什么东西。(2)、指导学生比较两根吸管,两件衣服的长短,比较饮料瓶、玻璃杯的高矮。(3)、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4)、交流反馈,说说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两盆花草的高矮,通过学生间的相互汇报交流体会比较的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5)、以吸管为例,引导学生用谁与谁比长(高)或谁与谁比短(矮)表述两个物体比较的结果,其余3幅图请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回答。2、 通过开放

8、性地找一找,比一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长短,高矮的方法。(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讲座,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桌子高,板凳矮;桌子比板凳矮;桌子比板凳高;板凳比桌子矮等等。3、 组织讨论,加深学生对长短、高矮是比较结果的认识。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三、 综合运用,发慌学生的比较意识。1、“想想做做”第一题。(1)、“爸爸和孩子好像一样高

9、,”这种说法你有意见吗?(2)、引导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3)、适时进行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思想教育。(4)、读题,指导学生在书本上完成练习。2、“想想做做”第2题。3、“想想做做”第3题。(1)、读题,学生自主练习。(2)、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的信息。(3)、学生交流,说明自己的想法,发慌学生的推理能力。4、“想想做做”第4题。(1)、明确题目要求。(2)、学生按照要求在书上练习。(3)、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四、 课堂小结,课外延伸。(1)、提问:今天,在学习中,你比较了哪些物体,比的结果怎样?(2)、学生自由交流。(3)、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

10、物体,比一比他们的长短、高矮。比大小、轻重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6页的例题,第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物体的大小,轻重,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2、 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过程:一、 场景引入,激发兴趣。有一位可爱的小姑娘,非常好客,有一天,她家来了一些客人,怎么招待呢?这个小姑娘非常着急,大家能帮她想想办法吗?二、 尝试比较,主动探索。叙述:小姑娘采用大家的好办法,现在正在和妈妈在厨房里忙呢?1、 看一看。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场景,小组内互相

11、说说你看到什么,看谁观察得最仔细,看得多,说得好。2、 比一比。提问: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真好,那么我们能不能把看到的比一比?(学生讨论,在小组长内自由发言,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比较交流。)提问:茄子老师也从图中找到两种物体进行比较,你能帮它比一比大小吗?请打开课本第6页,在大的下面画 ,小的下面画 。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老师也从图中找出了一些物体,请同学们也帮老师比一比,谁累谁重。再请一两个同学上来亲自操作,两手掂一掂比较轻重。出示土豆和萝卜(重量相差不大)、让学生想想用掂一掂的办法是不是能比较出土豆和萝卜的轻重。介绍支架。完成第6页,在重的下面画,轻的下面画。小结:用掂一掂的办法或

12、借助支架等工具可比较出物体的轻重。三、 活动深化,拓展应用。1、 题目一、谈话:瞧,小花猫和一群小鸡在争论什么呢?小花猫说:“我重!”四只小鸡说“我们和你一样重。”汇报结果,完成第7页相应练习。2、 题目二:狐狸想考一考小鸡和小花猫,狐狸说:我这儿有一个气球和一个小皮球,小花猫重,应拿重的,小鸡轻,应拿轻的,同学们你们说应该怎样拿呢?3、 题目四:在大象伯伯说话了,你们懂得了这么多的知识,我给你们买些水果吃,你们得说出谁轻谁重?并说说是怎样想的,再把自己的想法填在书上。四、 总结评价。提问:你们能说一说这节课我们都知道了什么吗?回家后,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再找一找实物,比一比,好吗?分

13、一分(1)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8页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1、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2、 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3、 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教学教程: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小朋友,你们的星期天一般是怎样过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兰的星期天是怎样过的。出示动画,提问:哪些东西应该放在文具盒里,哪些东西又应该放在学龄盒里呢?你能把它们分出来吗?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二、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 寻求“分类”的策略。(1)、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2)、交流分

14、的方法,相互评价。2、 动手操作,体验分类。同桌合作把这此物品分别放入文具盒和学具盒中,并说说每盒中的东西有什么不同?3、 反馈分类的结果。在你们的帮助下,小兰把东西整理好了,你们和她分得一样吗?4、 小结。刚才我们按这些物品的用途把它们分成学具和文具两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东西的摆放就显得更整齐了,我们用起来也更方便。5、 练一练“想想做做”第1题。想一想,下面的动物哪些生活在水里?圈一圈,你认为哪些动物生活在水里?说一说,你认为哪些动物生活在水里?三、 巩固深化,再次体验。1、 想想做做第2题。小兰在小朋友的帮助下,顺利整理好了自己的书包。这时电话

15、响了,妈妈在电话里说,有客人来,她要上街去买菜让小兰做妈妈的帮手,收拾一下家里,小兰高兴地答应了,客厅的桌子上摆着许多东西,把它们放在两个袋子里,该怎样放才合适呢?我们一起和小兰来比一比,看谁分得又快又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物品进行分类,选23个小组上台演示,说说分类的依据。2、 想想做做第3题。3、 整理好客厅后,小兰来到弟弟的房间,瞧,调皮的小弟弟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1)、说说它们各有哪里行驶。(2)、客人就快来了,我们来帮帮小兰好吗。就根据刚才那些玩具在哪里行驶的特点来分一分。(3)、同桌互相检查。(4)、你还能按别的特点来分一分吗?4、 想想做第4题。当小兰刚把房间整理

16、好,妈妈就回来了,她买了什么呢?哟,红红绿绿的多新鲜多好看呀!这些又可以怎样分呢?(1)、小组讨论可以按什么特点来分。(2)、小组活动:把分类的结果展示在小黑板上。(3)、评价每组的分类结果。5、 这时客人来了,在这些客人中你发现藏着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可以根据客人的年龄、性别、穿着、身高等多种标准来分类。四、 全课总结,拓展思维。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谈感想及收获,老师再作概括总结。认位置(上下、前后)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10页的例题,第101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

17、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过程:谈话引入,揭示课题。观察:小朋友们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调疑:它们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呢?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讨论交流,感悟新知。出示主题教室。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里有些什么?讨论交流。(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2)、小组汇报。(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分组讨论。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

18、关系?讨论后汇报。联系教室内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在的前面。在的后面。在的上面。在的下面。简要归纳小结。游戏。(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2)、拍手(儿歌):上拍手,下拍手,前拍手,后拍手,你拍手,我拍手,上、下、前、后认得准。拓展应用,深化提高。1、“想想做做”第一题。先让学生说说,指指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分别是谁。2、“想想做做”第2题。(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2)、小组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3)、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3、“想想做做”第3、4、5题。情境1:有几只小动物,

19、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小组讨论后汇报。情境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们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排队。(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情境3:小朋友,你能根据冰箱里物品的摆放的位置,用上、下说一句话吗?总结评价。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哪些本领。回家以后,把家里的各种物品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认位置(左右)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12页的例题,第1213页的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在具体的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在确定物体

20、所在的左右位置。能按左右的方位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采用左、右等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在熟悉的情境中酷爱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敏锐地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多媒体演示小朋友在教室画画的场景)。让学生初步认识左右方位。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画的时候是用哪一只手画的,请把它举起来,好吗?你们知道举的这只手是什么手吗?说明:这只手在身体的右边,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右手,接着举起左手问:“你能猜一猜在身体的左边的这只手叫什么手吗?引导学生认识左耳,右耳,左脚、右脚等,进一步认识和巩固左

21、、右的方位。通过的座位关系,进一步理解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提问:小朋友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右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我们一起看画面中的小明和小红是同桌,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同桌讨论,尝试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提问:小芳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二、通过练习强化左右的位置关系。想想做做的第1题,让每一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左边是谁,左边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同桌两个不朋友,请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

22、边。选横排的三个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摆一摆(想想做做的第2题)说一说。(1)、想想做做第3题,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由学生任选一物体,说说它的上,下,左,右各是什么?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物体的位置。(2)、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说法可以不同,说对就行。(3)、站一站请一个小朋友(1号)站到讲台前,2号小朋友站在他的左边,3号小朋友站在他的右边,4号站在3号的后面,5号站在2号的前面,6号站在3号的右边,7号站在6号的左边等。4、听口令,做动作。如:举左手,放下左手,举右手,举左手,两手都放下。瘵

23、右手,用右手摸鼻子,用左手摸右眼,用左手摸左耳等。考考你。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的图,让学生说说“都是靠右走,谁走错了?”15的认识及书写教学要求: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教学重、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教学准备: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主题画: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一)

24、认真观察,主动学习1、认识1(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3)请你拿出1根小棒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3、认识3(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二)、出示计数器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

25、表示?板书: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4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5板书:1、2、3、4、5(全班齐读:正、反读)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三)、教师说,学生操作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3、请你拿出5个圆片。三、教学写数字151、教师教拿笔姿势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四:练一练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1)学生互评(2)集体评(3)教师评价几和第几教学目标:1、具体的情境图中,

26、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一、 1、师生交流一、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云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一、 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8页的图画。一、 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标。

27、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吗?二、探求新知1、初步感知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叔叔呢?(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4)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标?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谁?(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先请大

28、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三、反馈练习:1、投影出示:5只小鸟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四:作业:书第8页“做一做”的第2题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0的认识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29、,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教具准备:1、三只小猴图片,2只桃子、1只桃子和没有桃子的图片2、实物投影仪,活动灯片二张学具准备:15的数字卡片和1张空白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同时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学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可以)二、揭謎底,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师:猴子吃桃子你们猜对了,但要吃几个桃子,为什么有那么丰富的表情?让我们数数看1、提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出示2个桃子,

30、问:用几表示?(小猴看到2个桃乐呵呵)学生举起数字卡片2出示1个桃,问:用几表示?(小猴吃了1个桃,嘴巴鼓鼓的)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出示空盘子,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板书:0的认识板书0并领读“0”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指头出没有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3)请说一说有关0的物体。三、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出示直尺图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

31、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教师可以示范性的量,说出大概远近强调: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学生活动: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就注意什么?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四、教学书写0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应该注意什么?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3、学生写0在书中第29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评从优缺点。4、在准备好的空白卡

32、片上写0五、巩固练习:1、投影出示第30页的第1题1)学生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2)在书上填写,注意书写2、摆一摆要求:1)学生分组活动按顺序排列05的数字卡片2)排好顺序的派代表上台演示3)鼓励不同的排法六、调查:0到底是双数还是单数,请大家回家查一下资料或问一问家长。认识“”、“”和“”教学要求: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教学重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教学准备:师:主题图或

33、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二个。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知:一、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一、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一、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二、新知讲授1、出示主题画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梨桃香蕉)343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3332343等于33大于23小于4(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

34、领大家读(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2、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谁会读?(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6、7的数数和认数。教学目的:1、认识6、7,能正确地书写6、7 2、能用6、7表示生活中的各种物体。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认真观察能力教学重点:1、区别6

35、、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2、写数字,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在电脑上出示42页认识6和7的主题图,并让学生仔细观察。1、图上有些什么?2、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多少桌子、椅子。学生报得数。3、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还可以怎样数?4、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先数已经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1把。)5、我们刚才都是按照1、2、3、4、5、6、7的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个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二、新授1、认识6和7你们都观察的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新朋友6和7,板书课题:6和7的认识2、你能拿出表示6的

36、学具吗?你能用它们摆成你喜欢的图形吗?(生拿学具,师出示点子图或其他磁性教具,生动手摆,师选有创意的表扬,展示)你知道6是怎么来的吗?5的后面又该是数字几呢?师出示计数器,演示,5拨上1是6。6的后面再加1个,又是多少?计数器演示。你能拿出表示4的学具吗?并摆出你喜欢的图形。3、比较大小,前面我们认识了5,今天又认识了6和7,那你知道谁大谁小吗?5和6比谁多谁少?6和7比呢?你还能看出谁比谁少?6比7小反过来可以怎么说?4、基序数意义(1) 你能从小到大数到7吗?从7开始从大到小数到1呢?(2)观察43页金鱼三、练习四、6和7的写法8和9的认识教学目的:1、熟练数出8和9,会正确读写,并能用这

37、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正确读写8和9教学准备:挂图、生备学具,点子图思维训练点:训练学生有序思维的初步形成一、引入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小组互相说说?然后派代表汇报图上有哪些东西是8个?有哪些东西可以用9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和9板书课题:8和9的认识二、新授1、动手操作这幅图上的点子表示8你能拿出表示8的学具吗?请自己摆一个喜欢的图形,你知道8是怎样来的吗?那8个再拨上1个是几?师出示计数器演示7加1等于8请你拿出表示9的学具并摆一个图形师出示点子图92、出示尺子图8在谁的后面?7的前面是几?9的前面是几?7的后面是几?3、

38、看看点子图,比一比谁多谁少?比较大小4、基序数把左边的8只蝴蝶涂上蓝色,给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红色。三、练习P591数一数小兔在第几车厢?小猪呢?第3车厢是谁?四、8和9的写法写8的时候要注意写半格,空半格,8像什么?上面的圆要写小点,下面写大点写9,先写圆再竖10的认识教学内容:6465页及练习九第13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10认识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2、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10的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掌握10的组成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器、

39、课件、尺子一、引入新课1、猜謎引出已认识的数09。同学们,我们来猜猜谜语,好不好?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0和6之间有哪些我们认识的数?(伸出5指)它添上2是谁?7的相邻数是谁?8再添上1是几?2、9再添上1是几?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1)生活中和10有关的事情很多,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2)请小朋友们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8人)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谁有办法?学生回答:一个小朋友站进去就可以了。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3)同学们在学习中经常用到

40、尺子,请小朋友观察(实物投影)9有8的后面,10在哪里,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10比09都大。(4)刚才我们猜了谜底09的谜语,你能编谜底是10的谜语吗?先在4人小组里说一说,再选一个最好的给大家听。2、比大小(1)10和一个数比大小,谁能说一说。除了这种,还可以填什么?109,谁来说说。认物体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实物的辨认,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引导学生认识相应的图形与名称,初步认识这些形体的主要特征。教学准备:积木玩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合作交流。1、 出示挂图

41、,引导学生说出图上意思。2、 分一分,帮助学生把积木按形状分成四类:3、 假如学生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在一起,圆柱和球分在一起,要先肯定是对的,然后再引导可以细分。4、 看一看,摸一摸:感知每类形体的特征,在这基础上再抽象出相应的立体图形5、 教学各形体的名称。6、 感知认识:(1)可以由老师说名称,学生拿出相应的形体。(2)也可以由老师拿出形体,学生说出名称。二、 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1) 通过实物和图形的连线,联系生活中的物体,加深对不同形体的认识,并通过举出实例得到进一步的巩固。(2) 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和它们相似的朋友。2、“想想做做”第2题。 观察图里的物体可以分成几类

42、,再独立地数一数、填一填,然后交流。3、“想想做做”第3题。 第(1)题,可以填一填,再相互交流。 第(2)题,只要求口答,不必进行书面回答。 三、 总结拓展四、 能力检验:练习与测试有趣的拼搭教学目的:1、 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2、 让学生体会平面与曲面,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3、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请四位小朋友表演小猴、小狗、小猪、小熊)1、 小猴和小狗分别选择用乒乓板托正方体、长方体奔跑。小猪和小熊分别选择用乒乓板托圆柱和球奔跑。提出问题:为什么圆柱、球这么快就掉下来

43、?2、 揭题板书(有趣的拼搭)二、 实践操作(一) 滚一滚1、 猜测:如果把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这四种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往下滚,哪些物体滚的快呢?2、 提出活动要求,请一小组示范,强调从“同一高度”同时“往下滚”。3、 分组体验4、 交流验证。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二) 摸一摸 1、示范摸;2、同桌互摸;3、组织评价。(三) 猜一猜 1、提出要求;2、学生互编互猜;3、师生评出最佳谜面。三、 拓展应用(一) 堆一堆1、 提出问题:把四种分别向上堆,想想哪一种物体最难堆?2、 分组体验3、 交流验证4、 总结归纳,引入生活(二) 搭一搭1、 提出问题;2、 分组体验;3、 汇报交流4、 师生

44、评出最佳作品(三) 数一数在搭的基础上数一数。左边两图中只含有正方体,容易数;右边一图中含有四种形体,要让学生认真观察,分别输出四种形体各用了几个,数好一种填一种。四、 活动小结分与合教学目的:、 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比较熟练地掌握以内数的组成,加深对以内数的认识。、 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课时:共课时的分与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031页的2、3、4、5的分与合。教学目的:1. 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比较熟练地掌握数2、3、4、5的组成,加深对以内数的认识。2. 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卡片、圆片、盘子、桃子等。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