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象信息化总体方案()(初稿)预报和网络司国家气象信息中心1月18日目录一、概述1(一)现实状况分析1(二)需求分析2(三)技术趋势3二、总体要求4(一)目标4(二)标准6三、气象信息化关键任务6(一)优化调整功效布局6(二)整合集约信息基础资源和共享81.整合共享信息基础资源82.提升网络性能和服务93.集中机房保障设施9(三)整合规范数据资源和共享104.搜集整合数据资源105.统一国省数据环境11(四)构建集约化应用平台136.整合构建专业化业务平台147.建立和完善科研支撑平台168.完善数字化教育培训系统169.建立综合行政管理信息系统1610.整合集成门户网站1711.建立园区智能
2、化管理系统18(五)完善信息化支撑保障体系1912.建立和完善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1913.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体系2014.建立和完善运行维护体系2115.建立业务应急备份体系21四、实施计划21五、保障方法24(一)加强组织领导24(二)加强统筹协调25(三)加强新技术应用25(四)加强队伍建设25(五)加强经费统筹25附表.实施进度计划表27一、概述党十八大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时发展”重大方针。加紧信息化进程,已成为中国当今社会
3、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中国气象局党组主动响应党中央号召,制订了到全方面实现气象现代化发展目标,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气象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做强气象和改造气象关键路径之一”,并着重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气象业务现代化”。加紧推进气象信息化,提升气象业务集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已成为目前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中关键和迫切关键任务。(一)现实状况分析气象部门信息化建设在中国政府部门中起步较早,发展也很快速,取得过不少成绩。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气象信息化步伐滞缓,对气象信息化内涵认识不到位、组织管理松散、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统筹,信息化概念还停留在“自成体系”、“自建自用”传统方法上,对局党组推进信
4、息化决议布署和目前集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信息化要求了解存在差距,信息系统低水平反复建设,全国气象业务系统层级过多、信息系统数量庞大、业务步骤无序、运行维护成本高等现象日益严重,“信息孤岛”遍布,“应用烟囱”林立,资源浪费严重,气象信息运行整体效率低下。在新兴信息技术方面技术跟踪不够、贮备不足,和中国外优异同行相比,新技术应用深度和广度全部存在不小差距。另外,完备气象标准规范体系还未建立起来。(二)需求分析信息化在气象部门深入推进过程,就是利用优异理念和技术手段不停分析和处理气象事业发展所面临突出和关键问题过程。全方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对气象信息化工作提出了十分迫切要求。1.提升系统运行和资源使用效
5、率需求。面对不停增加业务需求,业务系统功效、性能需求不停提升,不过,国、省、地、县各类实时业务系统不停增加,信息系统维护、资源管理和服务压力越来越大,急需对信息网络资源进行集约化管理,统一提供集约高效信息基础资源(服务器、存放、网络、系统软件等)服务,首先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其次减轻业务一线人员压力,从而提升气象业务质量和水平。2.提升业务系统整体集约化运行效率需求。气象数据类型日益多样性,应用系统逐年增多,业务之间步骤关系日益复杂,数据多处传输、多重存放、分散处理,造成难以有效提升业务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已成为制约气象业务发展瓶颈。迫切需要改变现有业务模式,以数据为中心重构业务布局、梳理业务功
6、效、整合业务平台、优化数据步骤,实现规范化、集约化和专业化业务体系,规范数据服务,大幅提升整体运行效率。 3.提升数据综合分析处理能力需求。极端天气监测和预警要求数据传输时效要求达成秒级,灾难性天气系统自动识别等业务应用要求对多种资料进行融合分析、快速处理和分析;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迫切需要对包含气象数据、相关行业数据、社会经济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大数据分析,以挖掘气象数据潜力。4.随时随地获取气象信息需求。卫星、天气雷达、自动站等现代化天气监测网应用,使得天气实况监测、临近预报和灾难性天气预警业务蓬勃发展,业务人员愈加依靠自动化处理业务系统,需要随时随地访问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取得动态改变信
7、息。5.提升气象信息系统运行保障能力需求。传统分散式系统布署和运维,难以适应该代气象业务发展需求,业务系统需要集中化布署、集约化管理,按信息流统一运维,提升实时业务运行保障能力。总而言之,集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是目前深入开展气象信息化工作必由之路。有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提升业务、行政管理、科研、教育整体运行效率,已成为目前气象信息化发展迫切需求,也是气象信息化深入发展关键标志和内容之一。(三)技术趋势近几十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连续突飞猛进,信息化浪潮已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全新信息生态环境。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为代表信息新技术在气象信息化进程中有效应用,将深刻改变气象业务、
8、行政管理、科研、教育等领域体系架构、应用模式和工作方法,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云+端”应用模式将成为未来应用关键技术架构之一,大数据被普遍认为是“新能源”和关键战略资源,搜集、处理和分析数据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商业机构、社会机构甚至国家整体实力关键指标,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在未来几年中将成为工作、生活新平台,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交互方法将全部重新定义,用户将不再仅是信息被动接收者,也是信息加工者和传输者。气象信息化内涵、方法伴随社会进步和技术发展而改变,有效利用优异理念和技术处理目前突出问题,既是气象事业发展要求,也是推进发展肯定路径。二、总体要求(一)目标总体目标:在大力开展气象科技创新,努力提升以
9、预报能力为关键内容气象业务关键能力同时,经过综合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采取非工程手段和工程手段相结合方法,在信息基础资源、数据资源、应用软件及支撑保障体系等四方面进行整合改造、在充足利旧基础上合适扩充、集中共享,逐步向国、省两级集中和集约化整合,形成两级布署、多级应用功效布局,从而大幅提升气象业务系统整体效率、效益和效能,以达成提升气象业务整体机能目标。关键内容:整合气象部门信息基础资源,实现资源集中管理和高效利用;优化数据步骤,整合部门数据资源,实现数据资源集约管理,提供标准规范数据服务;梳理数据资源和业务系统、归并业务功效、整合业务平台,形成规范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相结
10、合专业综合业务平台,打造含有CMA品牌效应应用体系;改造业务、行政管理、科研、教育等应用系统,逐步实现气象应用“云端布署、终端应用”新应用模式。具体目标:到底,初步完成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完成国家级气候改变大楼新建机房设计和装修,初步建立动态可扩展信息基础资源池;实现全部基础数据资源和气候专题数据库集约化管理和服务;初步建立一体化数据产品加工流水线;地面、高空、辐射等常规资料在线存放和服务率达成90%,国省数据一致率达成100%,同时时效小于1分钟;完成气象业务异地应急备份中心数据传输试验,国家级气象通信同城备份系统业务化运行。新疆、云南、贵州、湖南、辽宁等5省完成气象云试验建设,建立一定
11、规模信息基础资源池,数据环境含有直接支撑MICAPS等关键业务系统能力。到底,形成完备气象信息业务标准规范体系;完成国省两级信息基础资源、数据资源大集中,CMA直属单位各类应用系统迁移、搬迁入云;建立丰富专题数据资源,完成灾难、环境气象等专题数据补充;建成国省一致数据产品一体化加工处理生产流水线;初步实现应用系统移动化开发;初步建成统一运维体系,建立比较完善信息安全体系。到底,对应用系统逐一分析,初步完整天气、气候业务应用整合升级改造;建立功效相对完整移动应用体系;统一国省两级行政管理信息资源,集中化管理,横向纵向充足共享。到底,完成应用系统整合,完成信息化全部任务,气象业务应用运行高效,现代
12、气象业务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中国领先。(二)标准落实“以整合促效益、以技术促发展”基础要求,坚持以下标准:1.统一领导,总体计划。在中国气象局领导下,确定信息化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做好顶层设计,规范设计和布局,集中审批。2.需求牵引,标准先行。制订气象信息化技术和管理标准规范,指导气象部门信息化工作。重视新技术应用可行性,以新技术有效应用完成信息化建设。3.利旧整合,分步实施。充足利旧现有资源,整合、统筹在建项目资源、适度扩建资源,边建设边转化、早出结果、早见成效;国、省两级分级实施,有序推进。4.开放合作,共建共享。充足依靠各单位技术专长、调动各单位主动性,统筹协作,合作共建,共享资源
13、;同时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提升面向全社会提供气象信息及基础开放资料服务。三、气象信息化关键任务以大幅提升气象业务系统整体效率、效益和效能为目标,优化调整全国业务功效布局,实现业务体系扁平化;建立和完善各类标准规范,整合集约信息基础资源和数据资源,提供统一共享服务,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改造和整合气象应用,构建规范化、集约化专业综合业务平台,加紧发展移动互联应用;实现集约化运维服务,规范化管理。(一)优化调整功效布局调整全国业务功效布局,在国家、省级集中布署信息基础资源和数据资源,国、省、地、县四级应用,实现“二级布署、四级应用”业务格局,建立扁平化业务体系。梳理从观察传输到加工处理信息全步骤并进行优
14、化调整,截弯取直,降低无须要传输和存放步骤,实现数据步骤简约化。采取云计算技术建立国家气象云中心(含北京同城备份中心)、国家气象云异地应急备份中心(上海)、省气象云中心,整合集约信息基础资源、数据资源,统一提供共享服务。国省两级气象云中心按统一标准采取相同或相近技术架构,含有相同服务功效,按需建设资源规模。国家气象云中心、省气象云中心、国家气象云异地应急备份中心经过全国气象广域网(CMANet)实现互联互通(见图1)。图1.“二级布署、四级应用”业务格局中国气象局局机关、局大院直属单位(气象中心、气候中心、卫星中心、信息中心、探测中心、公共服务中心、气科院、干部学院、资产中心、服务中心、宣传科
15、普中心)应用系统全部由国家气象云中心提供信息基础资源(计算、存放、网络等)、数据资源和系统软件资源(操作系统、数据库、GIS等)。省气象云中心根据国家气象云中心技术规范建设,满足本省及地县三级需求。租用商业公有云信息基础资源,承载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数据服务网等应用,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气象信息、开放基础资料服务。(二)整合集约信息基础资源和共享信息基础资源集约化管理(见图2),是深入开展气象信息化基础,内容包含:整合现有信息基础资源、统筹在建项目资源,合适扩充新建资源,实现信息基础资源集中管理和按需动态分配使用。图2.集约化信息基础资源架构逻辑图1.整合共享信息基础资源整合各单位现有服务器、存放
16、资源,利用虚拟化技术建立计算存放资源池,并可在线按需动态扩充,以满足应用增加需求;合适扩建服务器存放资源,以满足新增应用需求。利用分布式计算技术建立大数据平台,以满足大数据处理和信息挖掘需求。现有服务器、存放资源按以下标准进行整合:满足虚拟化整合技术要求且未超出使用年限服务器及存放设备,整合到资源池;不能满足虚拟化应用技术要求设备,在达成使用年限后陆续退伍,其所承载业务迁入资源池。地、县业务、行政管理应用逐步经过网络使用省云中心信息基础资源。建设信息基础资源调度管理系统(见图3),实现资源动态调配和按需供给。逐步改变分散建设、资源独占使用方法。各单位不再自建信息基础资源,统筹建设和使用资源。建
17、立和完善高性能计算资源运行监控和调度管理系统(见图3),按需调度业务、科研数值模式异地运行,实现国家和区域中心高性能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共享应用。图3.信息基础资源整合共享2.提升网络性能和服务建立和完善网络运行管理规范,实现对终端设备管理。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建立网状网为主、星状网为辅全国气象广域网;整合互联网接入,按需扩充气象广域网和互联网带宽。完善全国统一域名服务系统、网络时钟服务系统,推广全网应用。3.集中机房保障设施根据绿色节能标准,建设和改造国家气象云中心机房(气候改变应对决议支撑工程项目大楼二层新建机房、卫星中心机房、华风大楼机房);云中心机房集中提供场地环境和专业化运行保障,降低能
18、耗和成本。(三)整合规范数据资源和共享梳理整合中国气象局各级机关和直属单位业务、行政管理、科研、教育培训等各类数据资源,搜集整理相关行业数据;对气象部门全部数据资源进行统一集约化管理;在部门内规范数据应用服务,提升数据共享应用水平。4.搜集整合数据资源梳理整合各单位、各业务系统气象数据资源,整合各级行政管理信息资源,搜集整理相关行业数据。(1)完善气象数据资源整编基础气象数据资源。连续追加中国地面、高空、农气、辐射、卫星、雷达等各类观察数据,建立实时历史一体化长序列数据全集;引进国外气象卫星数据、全球再分析数据,搜集全球(地面、高空、海洋)长序列气候数据。整理专题数据资源。依据业务或科研需求,
19、针对气候改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大气环境、水文等专业气象业务或科研需求,分类整理、整编不一样专题数据资源;整合科研和教育培训数据资源。搜集整理重大科学考察试验数据、历史气候代用资料、统计年鉴和灾难图集等出版物并进行在线管理;整合图书文件、教育课件等教育培训数据资源;(2)搜集整理相关行业信息资源经过合作和交换,搜集整理冰川、海洋等自然科学数据;搜集地理空间信息、土地利用信息、交通信息、水文信息等行业数据;搜集经济、人口、公共安全等社会数据,满足跨学科、跨行业数据融合和综合分析及信息服务需求。(3)搜集整理行政管理信息资源规范办公、人力资源、计划财务、业务管理、综合服务、科技管理、法规、外事等行
20、政管理信息资源表示方法,按摄影同标准规范存放和共享行政管理信息资源;提取共性数据,形成气象综合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关键资源。5.统一国省数据环境建立和完善国省统一数据环境,集中管理全部数据资源,国家-省数据双向反馈,保持同时,建立一体化数据产品加工流水线和大数据处理平台,发展和完善统一数据信息服务接口(见图4)。图4.统一数据环境逻辑结构(1)数据资源统一管理国省统一数据环境集中管理业务数据、行政管理信息、科研数据和教育培训数据,并提供共享服务。全部行政管理、业务、科研、教育培训等单位和系统所需要数据均由国省统一数据环境提供。国家级数据环境负责气象部门全部公用数据统一存放管理和安全备份,国省数据实
21、时同时保持一致,特色、自有数据各省数据环境自行管理和服务。(2)统一数据传输和同时机制统一台站-省-国家气象通信数据编码标准和传输方法,提升数据传输时效至秒级,建立国家-省数据双向反馈机制,实现数据及元数据实时同时,实现数据发觉和按需获取功效,做到用户需要什么可取什么。(3)建立一体化数据产品加工流水线在国省统一数据环境中建立一体化数据产品加工流水线,集成各业务单位数据产品加工算法,实现“算法向数据集中”处理模式,优化数据步骤,加工生成数据产品直接存放于统一数据环境。(4)建立大数据处理分析平台建立分布式气象大数据处理平台,实现海量数据高效分析处理,融合气象数据、相关行业数据、商业信息等,进行
22、信息挖掘,探索在农业、能源、交通、公共卫生等行业之间产生综合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路径和方法,为防灾减灾、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提供愈加正确气象信息服务。(5)统一数据和信息服务接口发展和完善统一数据服务接口,直接支撑MICAPS、SWAN、MESIS、SWAP、CIPAS、ASOM等业务系统,降低应用系统获取数据技术难度。发展气象数据统计分析、序列分析和图像产品制作等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提供能够满足业务和气象服务需求气象信息统一服务接口,提供客观、一致气象数据产品和信息服务。(四)构建集约化应用平台普遍实现“云+端”应用模式,是目前深入推进气象信息化亮点之一。构建集约化应用平台,加强信息新技术应用
23、,对业务、行政管理、科研、教育培训等应用系统进行整合改造。在信息基础资源和数据资源集约基础上,建立专业化、综合性业务操作平台、科研支撑平台、数字化教育培训系统、综合行政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对外服务网站,统一门户(见图5)。图5.集约化应用平台结构6.整合构建专业化业务平台在集约化信息基础资源和数据资源统一支撑基础上,进行业务应用系统专业化、集约化整合改造。(1)专业化综合业务平台业务应用系统迁移入云,实施“云+端”技术改造,服务端(数据+计算)布署到云中心(见图6)。对业务应用系统进行功效模块化改造,共性功效构件化,实现业务系统构件化组装,提升新业务系统研发效率,形成达成国际优异水平、含有CMA
24、品牌效应应用体系。开发移动互联应用,构建面向公众各类移动应用服务,满足随时随地、快捷访问获取信息和交互式气象服务需求(见图6)。图6.综合业务应用平台逻辑结构整合、建立面向天气预报、气候估计、公共气象服务专业化应用平台:整合MICAPS等6个业务系统,建立集约化国省两级天气预报综合业务平台;整合CIPAS等7个业务系统,建立集约化国省两级气候估计综合业务平台;整合公共服务中心现有47个业务系统,按决议、公众和专业气象服务等进行分类集约化整合,建立国省联动共享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整合全国雾霾监测产品制作和显示平台、全国天气雷达拼图系统等13个观察产品处理系统,集成于国省两级数据产品一体化加工流
25、水线;整合MDOS、ASOM、ISOS等业务系统,和中国气象通信系统无缝衔接,建立台站、省、国家三级观察和资料业务平台;建立和完善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业务平台。(2)业务和科研结合仿真平台搭建业务和科研结合仿真平台,为科研结果引进和业务转化提供业务仿真测试环境。进行业务应用模拟试验,对新方法、新技术、新型观察资料进行业务验证,促进科研结果快速业务转化。借此形成只有在试验平台上经过业务验证方法、技术、功效和系统才能应用于真实业务环境要求,确保业务整体可靠性和稳定性。在严格业务准入制度同时,提升科研结果业务转化效率,促进业务系统优化和发展。提供软件开发仿真环境,并将业务和科研应用中共性软件功效逐步构件
26、化,供业务科研开发人员直接使用,节省开发时间。(3)建立气象业务内网整合天气业务内网、气候业务内网、气象产品共享平台等业务产品共享系统,建立和完善国家级气象业务内网,集成和公布全部国家级业务产品及全国业务运行考评信息,面向部门内部用户提供统一数据产品和业务产品、业务运行信息服务。各省建立面向本省及省以下业务用户统一业务数据、产品和信息服务网站。7.建立和完善科研支撑平台加大对一院八所等科研机构支撑和服务,建立国省两级科研支撑平台,为气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重大工程关键技术预研等各类研究提供其所需信息基础资源、数据资源、分析处理工具和仿真模拟环境,提升气候一体化模式动力框架研究等重大技术攻关、第
27、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等重大科学试验保障能力。8.完善数字化教育培训系统以中国气象远程教育网、数字图书馆为基础,建立开放式教育培训平台,集成人员单位信息库、职员培训档案库、教育课件资源库、师资管理库和综合教育资源管理系统,支持远程培训、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等多个方法,构建服务于基层需要、服务于业务发展、服务于国际培训全覆盖、多元化、开放式气象虚拟网络大学。9.建立综合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气象部门电子政务内网基础平台及涉密信息处理交换应用系统,实现气象部门和各级政府部门电子政务信息交换,为上级决议部门提供气象决议服务信息,实现国家和省级涉密气象政务工作信息集约管理、共享。整合内部行政管理应用系
28、统。利用现有国、省两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逐步发展为集办公、人力资源、计划财务、业务和科研管理、资产管理等综合行政管理信息系统,梳理、调整并优化行政管理信息步骤,逐步实现行政综合管理资源集约化、信息共享化、工作协同化。建设全覆盖(国、省、地、县)、全步骤(申报、审批、督查、绩效)、一体化(办公、观察、预报、服务、科技、计划财务、人事、法规、外事、党建、资产、财务核实等)满足气象部门内部综合行政管理信息系统(见图7)。集约建设在线行政审批系统,和地方政府(一站式)政务服务系统连接,实现在线申请受理、状态查询和结果反馈,主动探索推行“一点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反馈”在线办理模式,提升社会
29、行政审批办事效率。图7. 综合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图10.整合集成门户网站深入整合对外服务网站,建立统一门户下分布式网站集群。对国家级49个对外网站(含12个政务门户类网站)、各省(区、市)694个对外网站整合改造,形成以中国气象局网(气象政务门户)、中国气象数据网(气象数据服务)、中国天气网(公共气象信息服务)为关键三大服务网站系统。(1)整合升级中国气象局门户网站(CMA网)在CMA网门户下,二级单位各保留一个网站,统一技术构架板块风格,行成CMA二级网站集群,地、县门户统一整合到省级门户。CMA网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着重加强全局性、政策性、权威性信息公布,为公众提供在线气象服务信息和服务
30、指导,回应社会关切。省级及省级以下气象政务门户网站着重就区域性重大问题加强权威信息公布,提供在线气象服务信息和办事服务,主动开展和公众互动交流。上下级网站之间要做好链接,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共建和整体联动。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拓宽信息公布及服务渠道,成为政务公开、为民办事及推行行政管理职责窗口。(2)建设中国气象数据网建立和完善中国气象数据网,面向中国外用户提供统一、权威气象基础资料和产品,成为中国权威气象基础资料和产品开放共享服务平台。(3)升级中国天气网开展大数据分析应用,深化专业气象服务,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象信息服务产品,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智能终端技术,开展精细化、个
31、性化、交互式气象信息服务。11.建立园区智能化管理系统将园区后勤信息系统进行互联和集成,建立园区智能化管理模式,提升园区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提供单一智能化证件“一卡通”,共享园区身份认证信息,和园区各大后勤信息系统对接,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在园区享受一卡就医、图书借阅、车辆进出、办公门禁、会议签到、活动中心进出等园区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并凭此卡在园区享受就餐、购物等消费服务。(五)完善信息化支撑保障体系完善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信息安全体系、运行维护体系和业务应急备份体系。12.建立和完善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改变气象信息系统建设中标准规范零碎、缺乏体系现实状况,对现有标准规范进行分类、整合,取消不适用
32、标准规范,编制和修订一批新标准、规范和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气象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促进信息系统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气象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关键包含信息资源类、数据资源类和气象应用类等三大类,依据订制标准具体对象可形成若干具体标准(见图8)。图8. 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图13.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体系根据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和信息安全要求要求,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和保障能力建设。从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和系统运维管理等5个维度,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电子政务内网根据涉密系统分级保护要求进行安全防护。建立和完善信息部门负责技术系统安全、应用部门负责内容安全信息和网络安全分
33、工负责制度,建立应用系统安全准入制度。制订用户身份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全网统一身份认证中心(CA),保障用户信息正确性和一致性,进行用户身份认证和管理。加强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安全管理,依据用户身份分类授权管理,明确各类用户资源访问权限。依据应用系统等级划分安全域,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预防非法数据拷贝和信息泄漏。14.建立和完善运行维护体系根据“事权不变、分工协作”标准,建立气象业务运维体系。信息部门负责机房场地、信息基础资源、数据资源维护和技术服务,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应用系统维护管理。构建全步骤、一体化国省两级业务运维管理系统,以适应信息基础资源和数据资源大集中模式下气象业务系统集约高效运行需要。
34、运维监视覆盖气象数据生成、传输、存放、服务和应用各个步骤,汇聚各系统本身状态信息和故障事件信息,自动报警提醒;经过数据链质量管理,集成全信息流数据产品质量和运行情况监控和管理;运维操作统一平台,打破分散割裂局面,支持集中便捷操作处理。建立运维管理体系规范、技术团体和规章制度。合理利用社会力量,建立企业和社会力量负担气象业务运行工作机制。15.建立业务应急备份体系以适度备份、集约建设、简单可靠、常备兼顾为标准,建立和完善业务应急备份体系。完善国家级气象通信业务同城备份中心,建立国家级气象业务应急备份中心(上海),形成国家级气象业务“两地三中心”业务应用模式和应急备份机制。四、实施计划信息化工作事
35、关全局。各级单位、各部门要通力配合,亲密协作。信息部门关键牵头负责制订气象信息化建设技术实施方案和标准规范,负责机房场地、信息基础资源、数据资源建设、维护管理及技术服务;各业务、科研和教育等单位分头负责本单位应用系统整合、技术升级等工作。-,气象信息化工作关键是推进信息基础资源和数据资源集约化整合;起,全方面推进应用系统整合和升级。,开展以下任务:(1)集中机房设施保障,完成气候改变大楼新建机房(信息中心);(2)整合共享信息基础资源(气象中心、气候中心),应用系统搬迁、迁移(信息中心牵头,气象中心、气候中心);(3)提升网络性能和服务(信息中心);(4)搜集整合数据资源,补充基础气象数据资源
36、,梳理气候专题数据(信息中心、气候中心);(5)统一国省数据环境(信息中心牵头,气候中心);(6)整合数据服务类网站,中国气象数据网上线业务运行服务(信息中心);(7)建立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信息中心,相关业务单位);(8)建立业务应急备份体系,国家级气象通信同城备份系统业务化运行(信息中心,气象中心);(9)完成5省气象云试验建设(新疆、云南、贵州、湖南、辽宁省局,信息中心);,开展以下任务:(1)整合共享信息基础资源,应用系统搬迁、迁移(信息中心牵头,探测中心、气科院、干部学院、资产中心、服务中心、宣传科普中心);(2)搜集整合数据资源,补充基础气象数据资源(信息中心),梳理灾难性天气专题
37、数据(气象中心);(3)统一国省数据环境(信息中心牵头,气象中心);(4)整合构建专业化业务平台,整合预报平台(气象中心),整合气候业务平台(气候中心);(5)建立综合行政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中心,各职能司,资产中心)(6)补充完善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信息中心,相关业务单位);(7)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体系(信息中心,相关业务单位);(8)建立和完善运行维护体系(信息中心,相关业务单位);(9)建立业务应急备份体系,开启国家级气象业务应急备份中心(上海)建设(信息中心,上海市局),开展以下任务:(1)整合共享信息基础资源,按需扩充完善(信息中心);(2)整合构建专业化业务平台,推进应用系统“云+端
38、”改造,开发移动互联应用(气象中心、气候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信息中心、探测中心);(3)建立和完善科研支撑平台(气科院,信息中心)(4)完善数字化教育培训系统(干部学院,信息中心)(6)整合集成门户网站(宣传科普中心,信息中心,各单位)至,继续整合专业化业务平台,继续完善科研支撑平台、数字化教育培训系统及综合行政管理信息系统(气象中心、气候中心、卫星中心、信息中心、探测中心、公共服务中心、气科院、干部学院、资产中心、服务中心、宣传科普中心)。具体实施进度计划见附表。五、保障方法(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气象信息化工作统一领导,加紧推进气象信息化工作,提议成立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中
39、国气象局直接、全方面领导全国气象信息化工作,统筹协调包含气象业务、服务、科研、教育培训、行政和管理等气象工作各方面气象信息化重大问题,制订发展战略、总体计划和重大政策,推进气象信息化工作整体发展,不停增强气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省级参考中国气象局模式加强气象信息化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关键职责包含:根据领导小组制订信息化发展战略,组织制订具体气象信息化发展目标、政策、标准、规范等,推进全国气象信息化发展战略落实。负责全国气象信息化统筹协调管理工作,组织气象信息化建设前期审核和后期验收,统筹协调气象信息化资源和建设投资,组织协调信息新技术在气象部门应用和气象关键业务系统开发和攻关等。(二)加强
40、统筹协调气象信息化事关全局,各单位须加强协作。组建由信息部门、各业务科研单位教授组成信息化技术工作组。遵照统一计划、统一标准、集约建设、统一管理标准,打破现有系统建设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局面,共建共用,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三)加强新技术应用主动跟踪中国外信息领域新技术进展,开展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技术气象信息化应用研究,做好技术贮备。加大气象研发和技术集成经费支持力度,加紧信息技术结果转化、产品研发及推广应用,提升气象信息化技术水平。(四)加强队伍建设为推进气象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要加强对新常态下气象信息化内涵和规律认识。强化气象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制订人才培养计
41、划,广开人才培养渠道。加强专业队伍培训,提升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建立一支技术精、能力强、作风正信息化工作队伍。(五)加强经费统筹在资源高度整合和设备充足利旧基础上,统筹山洪地质灾难防治气象保障工程、气候改变应对决议支撑系统工程和小型业务建设项目等经费,推进气象信息化系统集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加强年度任务目标设计,强化建设过程中统筹协调,重视建设实效,充足发挥投资效益。加强“十三五”气象雷达发展计划、“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计划和海洋气象发展专题计划等编制工作,做好“十三五”期间及后续气象信息化工程项目设计,统筹计划建设内容和经费安排,有力保障气象信息化连续稳步发展。附表.实施进度计
42、划表任务子任务-整合集约信息基础资源和共享整合共享信息基础资源整合气象、气候中心信息基础资源,合适补充整合信息基础资源,合适补充,实现基础资源大集中/提升网络性能和服务建立和完善网络运行管理规范完善推广网络服务优化全国网络拓扑结构按需扩充气象广域网和互联网带宽/集中机房保障设施完成气候改变应对决议支撑工程项目大楼二层机房设计建设逐步精减机房数量,实现云中心机房集中保障/整合规范数据资源和共享搜集整合数据资源开展气象数据资源整合,梳理集成气候专题资源,整理行政管理信息资源完成气象数据资源整合;搜集整理相关行业信息资源;完善行政管理信息资源整理补充完善/统一国省数据环境统一数据传输和同时机制;建立
43、统一数据服务接口;建设一体化数据产品加工流水线实现数据资源统一管理;建设大数据处理分析平台建成一体化数据产品加工流水线;建成大数据处理分析平台/技术升级和整合应用系统整合构建专业化业务平台升级气象业务内网建成专业化综合业务平台;开展应用系统移动化开发;建设业务和科研结合仿真平台完善专业化综合业务平台建设,开启天气、气候业务应用整合升级改造;建立功效相对完整移动应用体系;完善业务和科研结合仿真平台建设;完善气象业务内网系统建设完成专业化综合业务平台建设;完成业务和科研结合仿真平台建设;完成气象业务内网系统建设任务子任务-技术升级和整合应用系统建立和完善科研支撑平台/建设科研支撑平台依据需求补充完
44、善完善数字化培训系统/建立开放式教育培训平台建成综合教育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综合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开展电子政务内网气象局节点接入网建设;开展综合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设综合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在线行政审批系统/建设园区智能化管理系统/建立园区一卡通智能化管理系统整合集成门户网站中国气象数据网上线完善中国气象数据网建设整合升级CMA网和天气网/完善支撑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初步完成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补充完善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体系开启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建立系统安全准入制度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分工负责制度;完善系统安全防护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完善系统安全准入制度;完善系统
45、安全防护/建立和完善运行维护体系开启运维体系建设建立业务运维体系;构建国省两级业务运维管理系统;建立企业和社会力量负担气象业务运行工作机制补充完善业务运维体系/建立业务应急备份系统国家级气象通信业务同城备份中心业务运行开启国家级气象业务应急备份中心(上海)建设基础建成国家级气象业务应急备份中心(上海)建成国家级气象业务“两地三中心”业务应用模式和应急备份机制七、-实施任务(一) 业务建设目标到底,完成国家云中心机房设计和装修,初步建立动态可扩展IT基础资源池,部分业务系统迁移入云;国家级气象数据环境实现全部基础数据资源和气候专题数据库集约化管理服务;初步建立一体化数据产品加工流水线,实现气候统
46、计数据产品集约加工处理;地面、高空、辐射等常规资料在线存放和服务率达成90%,国省数据一致率达成100%,同时时效小于1分钟;完成异地灾备中心数据传输试验,国家级气象通信同城应急备份系统业务化运行。贵州、云南、湖南、新疆、辽宁等5省完成气象云试验建设,建立一定规模IT基础资源池,数据环境含有直接支撑MICAPS等关键业务系统能力。到底,建成国家云中心,实现IT基础资源大集中,含有IT资源集约化管理和按需动态分配能力,CMA直属单位(除卫星中心、公服中心外)各类应用系统迁移、搬迁入云,IT资源平均利用率提升3倍以上,能耗降低50%;建立丰富专题数据资源,完成灾难、环境气象等专题数据补充;建成国省
47、一致数据产品一体化加工处理生产流水线,满足各业务单位关键数据产品加工处理需求;初步建成统一运维体系,建立比较完善国家云中心安全体系;形成系统化气象信息业务标准规范体系,指导省级云中心建设。试点省完成IT基础资源池大集中,已经有业务应用全部迁移入云,数据环境支撑省级及以下业务应用。(二) 建设内容1大集中IT基础资源池-,整合和新建相结合,在国家云中心机房(在依靠气候改变应对项目建成高性能计算大楼,以下简称“新大楼”),构建由服务器、存放和网络资源组成IT基础资源池,新业务系统全部布署入云、老业务系统搬迁迁移入云,逐步实现业务系统IT基础资源大集中和池化管理。(1)计算、存放资源池建设建设计算、存放资源池。按需新建服务器、存放、云操作系统软件等资源,形成大集中计算、存放资源池,含有提供600台以上服务器(含虚拟机和物理机)和5PB以上存放能力,满足精细化预报、农业气象、数值预报解释应用、干旱估计预警、CFCS、人影作业信息采集、远程培训等-新上线业务、已经有业务增加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