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 1 - 1.1 计算机特点与应用范围 - 1 - (一)计算机特点 - 1 - (二) 计算机应用范围 - 1 - 1.2计算机的诞生发展和分类 - 1 - (一)计算机的发展 - 1 - (二)计算机的分类 - 2 - (三)计算机发展趋势 - 2 - 1.3计算机安全 - 2 - (一)病毒概念 - 2 -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 2 - (三)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 3 - (四)破坏行为 - 3 - (五)防治 - 3 - (六)传播途径 - 3 -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组成 - 4 - 2.1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
2、成与功能 - 4 - (一)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 4 - (二)计算机的存储 - 7 - (三)计算机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 - 7 - 2.2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 7 - (一)软件系统:涉及 程序、数据、文档 - 7 - (二)计算机语言 - 7 - (三)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 8 - 2.3计算机中的信息表达 - 8 - (一)数制(进位计数制) - 8 - (二)进制转换(必考) - 9 - (三)数的表达方法:数值在计算机中以二进制表达 - 9 - (四)数字编码 - 10 - (五)字符编码 - 10 - (六)汉字编码 - 10 -
3、2.4多媒体计算机 - 11 - (一)多媒体概念 - 11 - (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 11 - (三)多媒体特性 - 11 - (四)常用文献类型 - 12 - 第3章 操作系统(Windows) - 13 - 3.1操作系统基础 - 13 - 3.2桌面(主显示区+任务栏) - 13 - (一)主显示区 - 13 - (二)任务栏 - 14 - (三)开始(完毕大多数功能) - 14 - (四)菜单 - 14 - (五)窗口 - 14 - (六)对话框 - 15 - 3.3文献、文献夹及磁盘操作 - 15 - (一)文献、文献夹的起名 - 15
4、 - (二)工具(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 - 15 - (三)文献、文献夹的操作 - 16 - (四)磁盘操作(非重点) - 17 - 3.4系统设立→控制面板 - 17 - 3.5附件(应用软件) - 17 - 第4章 字解决软件Word - 19 - 4.1WORD基本知识 - 19 - (一)WORD启动 - 19 - (二)WORD退出 - 19 - (三)窗口组成 - 19 - 4.2 文档操作 - 19 - (一)对整个文档操作(“文献”菜单) - 19 - (二)对文档的内容操作(“编辑”“视图”“插入”) - 20 - 4.3文档排版 - 21
5、 (一)字符格式排版(先选定) - 21 - (二)段落格式 - 22 - 4.4格式→边框和底纹:应用范围:文字、段落 - 22 - 4.5格式→分栏: - 22 - 4.6格式→首字下沉 - 22 - 4.7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 - 22 - (一)页面格式 - 22 - (二)样式排版 - 23 - 4.8图片操作 - 23 - 4.9表格操作(表格、行、列、单元格) - 23 - (一)创建 - 23 - (二)编辑 - 23 - (三)计算及排序 - 24 - (四)表格→转换 - 24 - (五)表格其它操作 - 24 - 第5章 电子表格Ex
6、cel - 25 - 5.1 Excel基本知识 - 25 - 5.2基本操作 - 26 - (一)工作簿操作(“文献”菜单,同WORD操作) - 26 - (二)输入数据:常量和公式(=号开头) - 26 - 5.3工作表操作 - 27 - 5.4工作表编辑 - 27 - 5.5格式排版 - 28 - 5.6公式与函数 - 28 - 5.7图表操作 - 30 - 5.8数据库操作 - 31 - 第6章 计算机网络 - 32 - 6.1计算机网络概述 - 32 - (一)网络定义 - 32 - (二)网络功能 - 32 - (三)网络的分类 - 32 - (
7、四)网络结构(拓扑结构) - 32 - (五)OSI网络体系结构 - 32 - (六)网络组成 - 33 - 6.2 Internet知识 - 34 - (一)Internet概述 - 34 - (二)Internet地址结构 - 34 - (三)接入Internet的方式重要有三种: - 34 - (四)Internet提供的重要服务 - 35 - (五)IE浏览器 - 35 - (六)扩展服务方式 - 36 -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特点与应用范围 (一)计算机特点 1. 解决速度快 MIPS(百万条指令/秒) 2. 记忆、存
8、储能力强 3. 计算精度高 4. 具有自动运营的能力 5.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6. 可靠性强 7. 通用性强 计算机最重要的工作的特点: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 (二) 计算机应用范围 1. 科学计算,最早(天气预报、人造卫星、地震分析、航天技术等) 2. 实时控制(工业生产) 3. 数据解决(办公自动化,大部分应用) 4. 计算机辅助功能:CAD、CAI、CAM、CAT 5. 人工智能(模拟人的智能:机器人) 6. 信息高速公路 Internet 国际互联网 【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9、CAT(计算机辅助测试) 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2计算机的诞生发展和分类 (一)计算机的发展 Ø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第一台计算机→ ENIAC Ø 1958年→中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 Ø 1983年终,我国第一台被命名为“银河”的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诞生 Ø 迄今为止,我国自行研究的巨型计算机中运算速度最快是“天河一号” Ø 按“电子元件”不同,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四个时代 1. 第一代:电子管 (1946-1958) 使用的软件程序重要为机器语言 2. 第二代:晶体管 (1958-1964) 重要逻辑元件的计算机,软件
10、程序使用汇编语言且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诞生 3. 第三代:集成电路 (1964-1971) 操作系统和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诞生使用 4. 第四代: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971至今) 软件情况为网络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开始使用 (二)计算机的分类 1、解决数据方式:数字、模拟、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2、按用途: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2、按规模和解决能力分类(1)微机 (个人、PC-Personal Computer) (2)小型机(终端) (3)中型机 (4)大型机
11、 (5)巨型机 (三)计算机发展趋势 巨型化(功能)、微型化(体积)、网络化(适应网络发展)、多媒体化、智能化 1.3计算机安全 (一)病毒概念 1、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程序,具有破坏性。(人为特制,不独立以文献形式存放) 2、 病毒的共性:能将自身进行复制,并依附在其他程序上,当运营此程序时,病毒一方面发作。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1、 传染性:自我复制(可移动磁盘、网络) 2、 破坏性:(破坏软件的程序、数据及文档) 3、 隐蔽性:短小精悍,不易发现。 4、 潜伏性:不立即发作 5、 易激发性:满足条件时,病毒发作。 (三)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1、引导型
12、病毒 2、文献型病毒 3、混合型病毒 4、宏病毒 (四)破坏行为 1、破坏系统数据区 2、破坏文献 3、破坏内存 4、破坏磁盘 5、干扰系统运营 6、扰乱系统运营 7、破坏COMS数据 8、干扰键盘正常操作 9、使计算机喇叭发出异常响声 (五)防治 1、不用盗版盘或来历不明的磁盘 2、尽量不要软盘驱动 3、要定期对磁盘上的文献做备份 4、密切观测计算机系统的运营情况,对于任何异常现象都应及时才去杀毒措施 5、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病毒卡 (六)传播途径 1、 磁盘:软盘、硬盘、优盘、光盘等。 2、 网络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组成 2.1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
13、组成与功能 (一)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冯.诺依曼原理: a) 五大基本部件: ² 运算器 (算术逻辑单运算) 计算机的核心,称为CPU ² 控制器 CPU和内存储器合称为主机 ² 存储器(内存和外存) ² 输入设备 ² 输出设备 b) 明确了二进制在计算机中的地位 c) 指令像数据同样存放在存储器中 2、硬件系统(主机+外设) (1)主机 1)CPU(中央解决器)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①运算器:(ALU)进行二进制的
14、u 算术运算 u 逻辑运算 ②控制器: 控制与协调各部件自动,连续地执行各条指令。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组成。 ③寄存器 ² 存储器: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涉及: u 内存储器 u 外存储器 2)内存(主存储器) ①ROM(只读存储器)又称CMOS u 存放引导程序及机器参数 u 只读不写 u 断电信息不丢失 ②RAM(随机存储器) u 可读写 u 暂存数据 u 速度快(相对外存) u 断电信息丢失(要存盘) ² 通常所说内存2.0G→RAM 的容量为2.0G ² 存盘实质:将 RAM 中的信息保存到外存(软盘、硬盘、
15、光盘、U盘)上。 3)总线:是微机中为CPU与其他部件提供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传输通道。 ①地址总线(AB):只传输地址信号 ②数据总线(DB):只传输数据信号 ③控制总线(CB):只传输控制信号 4)IO接口电路:连接主机和外设 (2)外设 1)外存(辅助存储器)特点: ² 速度低 ² 容量大 ² 价格低 ² 永久保存数据 ² 如:磁带、磁盘 ①软盘:300转/分,数据轨道是同心圆; u 软盘3.5英寸:最外为0道,最里为79磁道;512字节/扇区; u 高密磁盘容量:2面*80磁道*18扇区*512字节=1.44MB u 写保护口:3寸软盘写保护口
16、打开(透光),禁写,但可读。 u 读盘时,软驱灯亮,此时不可取出软盘,以免损坏。 u 格式化时重要是对磁盘划分磁道和扇区,新盘只有被格式化后才可以被操作系统使用和辨认。 u 格式化是彻底消除病毒的方法,但也消除了磁盘上原有的文献。 u 盘符为A或B ②硬盘: ² 容量大(160G,1TB)、 ² 转速:(5400转/分钟 7200转/分钟)、 ² 盘符从C开始 【注】 存储容量=磁头数*柱面数*扇区数*512B ③光盘: u 普通CD标准容量650MB,DVD可达4.7GB; u 数据轨道不是同心圆,是螺旋线; u 速度: ü 单速:150KB/s ü 倍速:
17、300 KB/s ü 40速:40*150 KB/s u 类型: ü CD-R→只写一次光盘、 ü CD-ROM→只读光盘、 ü CD-RW→可重写光盘 ④优盘:USB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是软盘速度的20倍,USB2.0速度可达480Mb/s 【注】速度比较:CPU > Cache(高速缓存)> RAM(内存) > 硬盘 >光盘>软盘 2)输入设备: u 键盘、 u 鼠标、 u 数码相机、 u 麦克、 u 触摸屏、 u 光笔、 u 摄像头、 u 扫描仪 (3)输出设备: u 显示器、 u 打印机、 u 绘图仪、 u 音箱 u 打印机分类 ²
18、1击打式和非击打式 ² 2针式、喷墨、激光 u 21英寸显示器指屏幕对角线长度为21英寸; u 分辨率设立为1024*768时,指屏幕图像水平方向分为1024个像素点,垂直方向为768个像素点。 (4)其他:Modem→调制解调器 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解调: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注】软盘驱动器、刻录机 既是输入设备又是输出设备 CD-ROM驱动器、DVD-ROM驱动器仅仅是输入设备 (二)计算机的存储 (1)位(bit),是构成信息的最小单位 (2)字节(byte),是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 (
19、3)字(word),CPU在解决信息时一次存取、解决货传输的数据 (4)字长,CPU解决信息时,一次解决的二进制位数 【注】1GB=1024MB=1024*1024KB=1024*1024*1024B (三)计算机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 1) 字长:越长,精度越高,解决能力也越强; 2) 主频:(单位:MHz)每个时钟周期,CPU能完毕的操作次数; 3) 主存容量:(容量大,速度快)512MB、1GB; 4) 软件、硬件系统配置; 5) 兼容性 运算速度:MIPS(millions of instructions / second); 2.2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与功
20、能 (一)软件系统:涉及 程序、数据、文档 n 指令:计算机执行操作的命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程序:一组能完毕特定功能的指令序列。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 (二)计算机语言 (1) 低档语言 1、机器语言(0,1):唯一能直接辨认的语言 2、汇编语言(引入助记符): 3、高级语言(语句):FOXPRO C BASIC VB JAVA (三)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运用计算机和系统软件解决具体问题所编制的各种程序。如Word、WPS等。 系统软件:管理、维护计算机,保障计算机正常运营的程序。 (1)操作系统: ①用户与计算机之间
21、的接口 ②举例:DOS、Windows、UNIX、Linux、Netware (2)语言解决程序 ①汇编程序 ②解释程序 ③编译程序 ④连接程序 (3)服务程序:监控程序、诊断程序、调试程序 (4)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网络管理软件 (5)程序设计语言 2.3计算机中的信息表达 (一)数制(进位计数制) u R进制特点:“逢R进一,借一当R” ² 十进制 R=10 0,1,2,3,4,5,6,7,8,9 ² 二进制 R=2
22、0,1 ² 八进制 R=8 0,1,2,3,4,5,6,7 ² 十六进制 R=16 0~9,A,B,C,D,E,F 1、 基数:R进制,基数为R。 2、 权: ² 数制中每一固定位置相应的单位值称为“权” ² 权是基数的N次幂,个位序号为0,即N=0。 ² 如:123.45 百位1的权为102 ,十位2的权为101 ,个位3的权为100,4的权为10-1,以此类推。 二 八 十 十六 符号 B O(Q) D H 基数(基底) 2 8 10 16 位权值 2i 8i 10i 16i (二)进制转换(必考) 1、 十
23、 → 二、八、十六 转换规则: (1)整数部分:除以基数、取余数,直到商为0,余数倒排序。 (2)小数部分:乘小数、取整数,整数正排序,直到小数部分为零为止。 例如: (100)D=(144)0=(64)H (100)D=(144)0=(64)H=(1100100)B 2、二、八、十六 → 十: 规则:按权展开求和 例如: (101.11)B=1*22+1+1*2-1+1*2-2=5.75 (101)0=1*82+1=65 (71)0=7×81+1*80=57 (101A)H = 163+161+10*160=4122 【注】权是基数的N次幂,个位
24、序号为0 3、二转八 规则:从小数点开始,三位二进制位转换为一位八进制位,不够3位加0补足3位 例如: 100011.1001(B)=43.44(O) 74.21(O)=111100.010001 4、二转十六 规则:从小数点开始,四位二进制位转换为一位八进制位,不够4位加0补足4位 100011.1101(B)=23.D(H) 7A.2(H)=1111010.0010(B) 5、八转十六 规则:通过二进制转换 (三)数的表达方法:数值在计算机中以二进制表达 ² 定点数:小数点位置固定不变的数 ² 浮
25、点数:小数点位置不固定的数,浮点数由阶码和尾数组成。 (四)数字编码 BCD码:(binary coded decimal)用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也称BCD码或8421码。 ² 即把十进制数按位编码,每一位十进制数码用四位二进制数表达,且刚好等于4个二进制位的权值8421相加。 ² 如:3-0011 5-0101 8-1000 9-1001 ² 例如:对二进制00100101序列,把它理解为二进制数时,其相应的十进制为37,把它理解为BCD码时,其相应的十进制为23。 (五)字符编码 1、 ASCII码 ² 美国标准信息互换代码,共有128个字符(0-127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