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数学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 自己准备好小棒 二、 教学课题教养方面: 1、以学生感兴趣的海底世界为题材,创设情境,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串,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算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教育方面: 1、创设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从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从解决具体的事物抽象到数的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
2、能力,建立初步数与符号感。发展方面:体验数学情境,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探究数学问题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乐趣。三、 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感受“满十进一”,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科书还在第11页的虚线框里说明个位上两个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以后怎样在和的个位上写数。教材这样编排,一方面突出了进位的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又将在前面不进位加法中学习的对位、从个位加起和进位等贯穿起来,为后面总结笔算两位数加法的计算
3、方法做准备。笔算两位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总结,教材改变了传统教材直接呈现计算法则的做法,采用合作探讨、交流等方法由大家共同从前面的实际计算中总结出计算方法。这样不但总结出从个位加起,学生在讨论中还发现“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从而体现出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材没有给出加法法则的名称,而是提示学生思考“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其目的在于淡化计算法则的文字表述,而注重学生对两位数加法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四、 教学方法 讲授法 练习法 创设情境法 演示法 实践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复习导入。同学们,今天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高兴吗?那请同学们把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展示给大家,有没有信心?下面我们来
4、进行口算比赛,看谁是口算小能手。出示口算题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表现得不错,前面我们在大海边做游戏,捉小虾,捉小蟹,从中还学会了许多数学知识,今天老师带你们到青岛海底世界的水族馆看一看。出示水族馆情境图3、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说出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在两个鱼缸里有这么多漂亮的鱼。老师可以紧接着再启发学生,看到这些美丽的鱼,都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海底世界的情境,引出教材中的情境图“展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出有趣的数学问题。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气氛,为学生的
5、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条件。三、主动探究,感悟新知。1、解决问题。(1)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解决提出的有趣的数学问题。首先解决左边鱼缸里有多少条鱼?(电脑出示情境图)老师把这个问题写在黑板上。(2)引导学生列一个算式。(板书14+28=) 引导学生思考用加法计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这么大的数,我都算不出来了,你用什么方法帮帮我?请把你的方法跟你的同桌说说。(口算、竖式、小棒)老师板书竖式请同学们自己做一做,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老师提要求,小组合作先摆一摆,再说一说,进行交流,还可以把摆的过程记录下来。3、交流汇报,析算理(1)教师引导学习小组汇报展示。把在小组内摆的过程用实物展台摆给大家看看。(2)
6、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是怎么把两部分小棒合起来的?单根的小棒满了十根怎么办?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能会一边摆一边说:摆好1捆4根,在它的下面对应着摆好2捆8根;先把单根和单根的合起来,也就是4根加8根,是12根,满了十,用皮筋捆成一捆放到成捆的那一边(演示捆成一捆的过程),然后还有2根单根的小棒,把4捆和2根合起来(用手演示合的过程),最后是4捆零2根,4个十、2个一,也就是42。师生共同演示竖式:14表示什么?(1个十和4个一) 摆小棒:1个十和4个一28表示什么?(2个十和8个一) 摆小棒:2个十和8个一从哪位加起呢?个位 4+8=12这个12我怎么写?写在哪呢?(12)是不
7、是这样呢?我们摆小棒来验证一下。师摆小棒:4+8=12,这12根小棒能放在个位上吗?怎么办?(数出10根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要放在十位上,剩下的两根表示2个一,要放在个位上。)师:个位上只剩下2根小棒了,这说明列竖式计算时,4+8虽然等于12,但在个位上只能写2,结合摆小棒想一想,12里面的那个10哪去了?应该写在哪?(写在十位上)这就叫“向十位进1”。师:摆小棒计算完个位了,我们就要计算十位上的数。 看一看十位上是几个十,1个十加上2个十,再加上刚才进上来的1个十等于4个十。所以竖式计算时,要先算1+2=3,3+1=4,对齐十位写4。师:在你们的帮助下,我终于算出14+ 28 = 42你能
8、再说说是怎样算的吗?(师带生说)谁能再说说?(指名说)师:大家用这么多方法算出了这道题,非常棒!这道题里面的两个两位数都比较大,口算起来容易出错,如果用竖式计算就容易多了,所以以后再做两位数加两位数,如果口算不好算就用竖式计算。4、归纳方法,明算理 小结:前面我们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时候,可以从个位也可以从十位,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进位加法,做这样的题的时候,从个位加起比较好。设计意图:介于学生的实际年龄和认知特点,先利用直观学具摆一摆,再抽象到数的计算,其中计数器的演示作为直观到抽象重要过渡过程,循序渐进,既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使学生更好的明确了算理。 5、仿
9、例练习,用竖式计算(1)教师谈话:刚才通过动手做一做,左边鱼缸里有多少条鱼我们解决了,哪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2)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和以前的计算题有什么不同?6、揭示课题(1)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2)在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都要注意什么?出示屏幕。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领读,齐读。四、巩固练习。1、我会算。学生自由做,师生对答案。2、火眼金睛辨对错。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做的时候应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10、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教学反思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加法。设计这节课时,我觉得依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自主探究,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用小棒、计数器、凑十法都在我的预料之中,但是用竖式计算出现的几种情况,我真没有预料到。这就是新旧课程的不同之处!我认为教师在使用新教材,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转变。1、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方面,提供给学生有关问题情境的机会,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让学
11、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教师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结论进一步反思,澄清认识,找到正确的方法、答案。2、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所要求的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数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本节课我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小组讨论中,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学会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和补充。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在不同观点、创造性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