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脑电图学的基本(jbn)概况第一页,共九十四页。第一节 脑电图学的历史(lsh)1875年,英国生物学家R,Gaton已展开测量兔子的脑波研究。1929年,德国精神科医师ans Berger首次发表脑电波图并命名为,该理论成为神经诊断学的基础(jch),因而发表了人类脑电图证明脑波的存在。我院在1953 年由我科创始人周孝达教授带领下开展了脑电图检查,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第二页,共九十四页。第二节 脑电图学的发生(fshng)原理 人类的大脑与身体其他部位一样能产生微弱的生物电流,可通过在头皮上安放(nfng)电极描记到生物电活动称之为脑电图(EEG)。第三页,共九十四页。一、
2、脑波形成(xngchng)的解剖基础大脑皮质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最高中枢,也是脑波活动的主要(zhyo)解剖基础。第四页,共九十四页。大脑皮层是由约140亿个神经细胞和无计其数的突触形成庞大而复杂的信息传递(chund)网。大脑皮层分为6层:由外向里依次为(1)分子层(2)外颗粒层(3)锥体细胞层(4)内颗粒层(5)神经节细胞层(6)梭形或多形细胞层第五页,共九十四页。二.脑波形成(xngchng)的生理基础-脑电活动是由垂直方向的锥体神经元与它们(t men)的顶树突的突触后电位产生的。第六页,共九十四页。第七页,共九十四页。第二章 脑电图的总论(zn ln)第八页,共九十四页。第一节 脑电
3、图的一般性质(xngzh)和分类 第九页,共九十四页。一.脑电图的基本特征周期:在正弦波现象中把一个波与下一个波之间的距离用时间表示振幅:由基线(jxin)到波顶或波底的距离.位相:有正相和负相 以基线为标准朝上的波为负相波,朝下的波为正相波.第十页,共九十四页。二.影响(yngxing)脑电图的各种因素1.年龄和个体差异:年龄越小则快波越少而慢波越多,且伴有基线不稳;年龄越大则快波越多而慢波越少 2.精神(jngshn)活动 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时 节律消失,为波所代替3.外界刺激 如被试者睁开双眼时,波阻断第十一页,共九十四页。4.生物及化学因素影响a.氧气:低氧或缺氧症时,脑电图无变化-
4、周期振幅稍变小(bin xio)-振幅增大 波形的不规则性-振幅明显增大,出现,波.b.CO2:血CO2,波幅显著升高,波变慢-慢波c.糖:血糖,振幅增大,周期变短.d.体温:体温升高使脑皮层细胞代谢增加,节律增快;与脑无关的疾患引起的发热,脑电图无明显改变.第十二页,共九十四页。5.药物因素的影响:如乙醚、鲁米那、杜冷丁、苯妥因钠、丙戊酸钠、冬眠灵、安定、麻黄素、咖啡因、激素类等,检查脑波前最好停用一周(y zhu),以求减少药物影响所造成的误判断。第十三页,共九十四页。三.脑电图分类(fn li)一.按频率的分类 1.Schwab分类(1951年)波 0.5 3Hz 波 4 7Hz 波 8
5、 13Hz 中间(zhngjin)快波 14 17Hz 波 18 30Hz 波 31Hz以上 第十四页,共九十四页。2.Walter分类(fn li)波 0.5 3.5Hz 波 4 7Hz 波 8 13Hz 波 14 25Hz 波 26Hz以上第十五页,共九十四页。3.频率(pnl)自动分析器时的分类 2波 1 2Hz 1波 2 4Hz 波 4 8Hz 波 8 13Hz 1波 13 20Hz 2波 20 30Hz第十六页,共九十四页。二.按图形(txng)的分类1.-脑电图2.-脑电图3.平坦脑电图4.不规则脑电图第十七页,共九十四页。第二节 脑电图的描记技术(jsh)一.电极的种类1.头皮电
6、极2.特殊(tsh)(tsh)电极二.电极的安放方法目前普遍采用国际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第十八页,共九十四页。第十九页,共九十四页。第三节 脑电图的导联连接(linji)方式一.单极导联法:将头皮(tup)各活动电极与同侧的无关电极相联结,所描记出的电位差的方法.二.双极导联法:不使用无关电极而将头皮上的两个活性电极分别联结于脑电图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进行描记的方法.第二十页,共九十四页。第二十一页,共九十四页。第四节 诱发(yuf)试验 有一部分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脑电图在一般描记时,异常的电活动不够明显,也有不少癫痫病人在发作间歇期脑电图上不出现痫性或痫样放电,因此(ync)我们可以通过一些
7、措施来使潜在的痫样放电或其他异常电活动显现出来,称为诱发试验。(第二十二页,共九十四页。常用(chn yn)的诱发试验有以下几种:睁闭眼试验:最常用、最简便的诱发试验。过度换气试验:测试大脑皮层机能状态的试验睡眠诱发试验:尤其在儿童良性癫痫闪光刺激试验:对光敏感性癫痫及肌阵挛性癫痫是一种(y zhn)较好的诱发试验药物诱发试验。第二十三页,共九十四页。过度换气时诱发(yuf)出3c/s棘慢综合波第二十四页,共九十四页。第四节 正常(zhngchng)脑电图频率:构成脑电图的主要节律(jil)波即基本波的频率,多数属于波范围,即为8 13Hz.波幅:波振幅在5 100V范围,一般见于全部头皮导联
8、,以枕、顶区为著.位相:以基线为准绳,其上为负相,其下为正相.波形:波波形通常是正弦波样有是呈弧形或锯齿状.第二十五页,共九十四页。一.几种(j zhn)常见的脑波及其临床意义正常脑波1.波:频率8 13波/秒,波幅(bf)10 100 V,类正弦负性波.安静闭目时,在顶、枕区活动最为明显,数量最多,而且波幅也最高.2.波:频率18 30波/秒,波幅10 25 V,尖样负性波.在额、颞、中央区活动最为明显.在睁眼视物、情绪紧张、焦虑不安、惊疑恐惧或服用安定等药物时,活动急剧增多.第二十六页,共九十四页。异常脑波1.波:频率4 7.5波/秒,波幅变动范围很大,10 150V不等,多数为单形态类正
9、弦样波,少数为多形态复形波.活动多见于额、颞及中线区;广泛病变时,任何不为均可出现.临床意义:高波幅活动现局性出现,常见于局灶型癫痫、脑瘤、脑外伤、脑血管病等,且有定位价值;如果是弥散性出现,则常见于脑动脉硬化、炎症(ynzhng)、高颅压、低血糖、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以及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物所导致的中枢中毒性改变等;如果是双侧对等同位相地阵发出现,则于间脑癫痫有关.第二十七页,共九十四页。2.波:频率0.5 3.5波/秒,波幅10 500V不等,有时会更高.多数为多形态的复形波,少数为单形态的类正弦样波.任何部位均可出现.临床意义:波是病理波.高波幅波幅现局性出现,常见于颞叶癫痫、脑瘤、脑脓肿、
10、脑血管病变伴有软化灶、硬膜下血肿等,并且有定位意义;高波幅波若呈弥散性出现,则多见于脑炎、脑膜炎、昏迷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中毒;阵发性波则常见于皮层(p cng)下癫痫,如典型癫痫小发作.第二十八页,共九十四页。3.棘波:时限(shxin)小于80ms,波形如尖棘,波幅10 200V.负性棘波多见,它们来自皮层浅层;正性棘波或双相性棘波多来自大脑半球深部.多棘波是由两个以上的棘波组成的棘波群.棘波是大脑皮层神经元过度兴奋的反映临床意义:常见于癫痫大发作、颞叶癫痫、脑膜炎、脑膜瘤、脑脓肿等.多棘波则出现在肌阵挛性癫痫.第二十九页,共九十四页。尖波:时限(shxin)为ms,波形如锯齿;其上升支
11、陡峭而下降支略倾斜,像一个直角三角形。位相可以是正性、负性或双相形。临床意义与棘波相似,也是意味着皮层神经元兴奋性增高,与局限性癫痫、脑血管病、脑炎以及脑外伤后疤痕形成等疾病有关。第三十页,共九十四页。5。棘慢波综合:是一个棘波和一个慢波组成的复合玻;棘波时限20 80ms,慢波时限200 500ms;波幅200 500 V。临床意义:若棘慢波综合的频率为3波/秒,在额、枕区以双侧对等同位相的方式阵发出现,即可称之为典型失神(shshn)发作的确诊波形;若其频率为3 4波/秒,且为高波幅弥漫性阵发出现时,棘波往往甚小,挤于慢波之间或移行于慢波的升、降支上,此种波形与高热惊厥有关;若其频率为2
12、2.5波/秒,棘波波幅几乎等高于慢波波幅,也以阵发方式出现,常见于儿童顽固性癫痫,它提示脑功能有严重障碍并伴有智力发育不全。第三十一页,共九十四页。6。尖慢波综合:是一个尖波和一个慢波组成的复合(fh)波;尖波时限80 120ms,慢波时限500 1000ms;波幅200 500 V。常见于非典型性失神发作。第三十二页,共九十四页。7。三相波:是一组综合波,首先出现一个小负性棘波,然后是一个大而深的正性尖波,紧跟着是一个小负性棘波。常出现在以波或波为背景(bijng)的电活动中,临床常见于肝昏迷前期,与血氨升高有关,也见于癫痫和脑外伤。第三十三页,共九十四页。二.正常(zhngchng)脑电图
13、正常成人脑电图的频率几乎全由波及波组成,其波幅波形及频率丙侧均对称,频率恒定不变,波幅在两侧可相差30%,惯用右手的人,由于左侧半球传入冲动较多,波受抑制,所以右侧半球波幅较高。85%的正常人可以(ky)是上述脑电图波形,15%则可有轻度异常改变。第三十四页,共九十四页。正常(zhngchng)脑电图可分以下四型:(1)形脑电图:节律(jil)占优势,平均指数为75%,波幅在100v以下,以枕部最明显,呈纺锤状节律(jil)(2)形脑电图:以波占优势(3)低电压脑电图:全图均为低波幅(4)不规则脑电图:波频率变化大,可达3Hz以上,额,颞区有较多4 7Hz节律第三十五页,共九十四页。第三十六页
14、,共九十四页。第三十七页,共九十四页。儿童正常(zhngchng)脑波的分期及特点1.按成长年龄分期:期(波优势期):新生儿18个月EEG:脑波不规则,不对称,低幅的1.53Hz不规则波期(波优势期)26岁:23岁波渐被波替代(tdi),6岁后头部波开始减少,节律渐占优势期:(脑波不稳定期)69岁:6岁后头部波为波代替,右半球占优势,波幅可达100V,有少量低幅快波,9岁波频率可达912Hz期(波优势期):10岁以上,脑波已和成年人相似,前头部少量波,18岁才形成稳定的波节律第三十八页,共九十四页。2.正常儿童脑波发育的特点(tdin)年龄越小,频率越慢,不规则、不对称、不稳定,弥漫性分布枕部
15、脑波,首先具有节律性,波随年龄增大而增多幼儿期脑波波幅最高,以后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第三十九页,共九十四页。三。睡眠(shumin)脑电图在睡眠过程中,脑电图发生各种(zhn)不同变化,这些变化随着睡眠的深度而不同。根据脑电图的不同特征,又将睡眠分为两种状态:非眼球快速运动睡眠(NREM)和眼球快速运动睡眠(REM)。第四十页,共九十四页。1.NREM睡眠(shumin)期:此时(c sh)身体活动减少逐渐消失,肌张力降低,心率,血压,体温和呼吸均降低,但呼吸规则,出现慢的水平性眼球摆动。EEG从解体波减少甚至消失,波占优势,出现顶尖波一负相尖波,波幅100300V,位于双侧顶部第四十一页,共九十
16、四页。第四十二页,共九十四页。期:睡眠(shumin)进一步加深,身体很少活动,心率,血压,代谢率降低,呼吸规则,可出现鼾声,肌张力降低。EEG:不规则27Hz活动,双额,中央区出现睡眠纺锤及K 复合波,频率常为1214Hz,多为中波幅。第四十三页,共九十四页。第四十四页,共九十四页。期:睡眠更深,不易唤醒,肌张力低下,眼球运动消失,心率,血压,代谢及体温进一步下降(xijing),呼吸规则,生长激素分泌增加。EEG:不规则高波幅慢波为主,常为75V以上,2Hz或更慢的波,出现K复合波(为一高波幅1Hz慢波+睡眠纺锤。第四十五页,共九十四页。第四十六页,共九十四页。期:不易唤醒,肌张力低下,无
17、眼球活动,心率(xn l),代谢及体温继续下降,生长激素分泌增加 EEG:2Hz z或更慢的或更慢的波进一步增加波进一步增加,达达50%50%以以上上,有有K复合波。第四十七页,共九十四页。第四十八页,共九十四页。2.REM 睡眠(shumin)偶有活动,肌张力低下,出现(chxin)快速水平性眼球活动,80%有可回忆的生动梦境,心率比NREM增加,血压,心率,体温,代谢率增高,脑血流量增加,呼吸不规则,男性可出现(chxin)阴茎勃起,很难唤醒。EEG:从NREM第期以高波幅波为主低电压不规则波为主。第四十九页,共九十四页。第五十页,共九十四页。NREMNREM睡眠及睡眠及REMREM睡眠时
18、生理睡眠时生理(shngl)(shngl)现象的比现象的比较较 项目 NREM睡眠 REM睡眠 脑波 睡眠阶段1 4 类似睡眠阶段 I眼球运动 慢 快肌张力 渐减 消失脉搏 减少 不规则呼吸 减少 不规则(增加)血压 低下 动摇胃液分泌 减少 增加尿量 减少 显著(xinzh)减少阴茎 收缩 勃起梦 没有 几乎可见出汗 没有 有第五十一页,共九十四页。3.睡眠(shumin)周期从NREM睡眠(shumin)第1期REM睡眠(shumin)为一个周期,每夜有46个周期。每个睡眠(shumin)周期持续90 120分钟。全夜睡眠(shumin)中第1个周期最短。第五十二页,共九十四页。第五章 异
19、常(ychng)脑电图 异常脑电图可分为(fn wi)轻度、中度及重度异常第五十三页,共九十四页。(1)轻度异常脑电图*节律很不规则或很不稳定,两侧波幅差超过30%,调节不良,睁眼抑制反应消失或不显著。*额区或各区出现高幅波。波活动增加(zngji),某些部位活动占优势,有时各区均见波。*过度换气后出现高幅波。第五十四页,共九十四页。(2)中度(zhn d)异常脑电图*活动频率减慢至每秒钟78次,或消失,有明显的不对称。*弥散性活动占优势。*出现阵发性波活动。*过度换气后,成组或成群地出现高波幅波。第五十五页,共九十四页。(3)重度异常脑电图*弥散性及活动占优势,在慢波间为高电压活动。*节律消
20、失或变慢。*出现阵发性波。*自发或诱发(yuf)地出现高波幅棘波、尖波或棘慢综合波。*出现爆发性抑制活动或平坦活动。第五十六页,共九十四页。第六章 几种(j zhn)常见疾病的脑电图改变第五十七页,共九十四页。第一节 癫痫(dinxin)一.癫痫的分类(一)部分(局灶、局限)发作部分发作可分为下列3组:1 简单部分发作2 复杂部分发作(1)简单部分发作开始,继之以意识障碍。(2)起病即有意识障碍。3 部分发作发展(fzhn)到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二)全身性发作(惊厥或非惊厥)(三)不能分类的癫痫发作(四)不同环境发生的反复的癫痫发作第五十八页,共九十四页。二.癫痫(dinxin)的发病机制-是
21、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过度同步(tngb)放电的结果.第五十九页,共九十四页。三.常见癫痫发作类型与脑电图变化(binhu)的关系(一)部分(局灶、局限)发作1.单纯(dnchn)部分发作脑电图变化:主要表现为与临床发作相一致的局限于某一脑区的局限性癫痫波(棘波、棘慢波、尖波、尖慢波、爆发性慢波)发作间歇期:其脑电图的异常波主要是局部脑叶出现癫痫波.第六十页,共九十四页。2.复杂部分发作脑电图变化:精神运动性发作与颞叶的放电有关,发作时可见(kjin)颞叶出现棘波、棘慢波或阵发性慢波放电,出现于中线的(Cz,Fz)的每秒4 7次的节律性爆发波.第六十一页,共九十四页。3.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发作间期E
22、EG示普遍爆发的散在性棘波、尖波、棘慢复合波,枕部或颞部的慢波爆发.发作期的脑电图:由于全身痉挛发作时将大量(dling)的肌电活动混进脑电图中,所以记录全过程比较困难.第六十二页,共九十四页。4.失神发作其发作间期及发作期EEG均以普遍爆发的高波幅双侧对称同步的3c/s的棘慢综合波放电为特征.过度换气(hun q)是3c/s棘慢综合波放电最好的诱发试验.第六十三页,共九十四页。病例 女 43岁 有癫痫史 不规则服药,现每年发作(fzu)3 4次,发作(fzu)时意识丧失,全身抽搐 NS(-)第六十四页,共九十四页。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xtng)感染性疾病(一)急性病毒性脑炎EEG常见的表现
23、有以下几种:1.弥漫性非节律性多形性活动(hu dng);2.爆发性双侧同步的慢活动(hu dng);3.癫痫样异常第六十五页,共九十四页。病例 男 30岁.发热4天,抽痉4次,神志不清(shn zh b qn).EEG示弥漫性高波幅2c/s波第六十六页,共九十四页。治疗10天后,神志清,无发热.EEG示波出现,仍有少量(sholing)短段6c/s活动.第六十七页,共九十四页。(二)中枢神经(zhngshshnjng)系统慢病毒感染-是由某些病毒引起的一种缓慢持续感染过程,从感染到发病有较长的潜伏期及进展期,病情进行性加重,无特效(txio)治疗,预后不良.第六十八页,共九十四页。Creut
24、zfeldt-Jacob病(CJD)-是一类可遗传的海绵状脑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临床上以快速进展性痴呆、锥体系或锥体外系受累的症状、小脑共济失调、视力障碍(zhng i)、肌阵挛、及各种其他神经症状为特征的致死性疾病.第六十九页,共九十四页。EEG表现:在早期阶段正常背景活动减少,波幅调节差,波形不整,脑电活动进行性减慢.随着疾病的发展,出现双相或三相慢波放电,双侧不对称或以某个区域为主.最终发展为持续普遍性双侧对称同步的周期(zhuq)性以棘慢复合波放电(PSWCs),以500 2000ms的间隔反复发生,周期(zhuq)波的时限为100 600ms.第七十页,共九十四页。病例 女 77岁
25、 家属(jish)反映近10天来偶有问不对题,无发热,NS(-)10天后记忆力下降,行动迟缓,出现精神症状,EEG表现为弥漫性高电位1 1.5c/s 活动,并出现三相波第七十一页,共九十四页。一个月后,患者呈无动性缄默(jinm)状态,动态EEG示脑电活动弥漫性减慢,双额部导联出现高波幅三相波第七十二页,共九十四页。第三节 脑血管病脑电图对脑血管病的检测一般无特异性改变,无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EEG的阳性率都与受检时间、意识状态(zhungti)、病灶部位和大小有关.病灶部位越浅,面积越大,则EEG的异常率越高.病灶越小,位置越深,则EEG异常率越低.病灶接近大脑皮质表面,EEG可显示局灶慢
26、波.第七十三页,共九十四页。(一)脑出血第七十四页,共九十四页。病例 女 74岁.EEG是右侧各导联可见(kjin)大量中高波幅不规则慢波第七十五页,共九十四页。(二)蛛网膜下腔出血(ch xi)的脑电图急性期多呈广泛性慢波,可见阵发性波或多形性波.EEG异常与意识障碍程度有较好的平行关系(gun x),即意识障碍越重,慢波越明显.恢复期多数病例EEG恢复正常.第七十六页,共九十四页。(三)脑梗死的脑电图病例 男 74岁.有脑出血史.现突发言语不能.CT示右颞叶中风灶,双侧基底节区.半卵圆区腔梗,小脑萎缩.EEG示右侧(yu c)中央、枕区高波幅活动偏胜.第七十七页,共九十四页。第七十八页,共
27、九十四页。第四节 痴呆(chdi)在病程早期,脑电图可能正常,中至重度痴呆(chdi)患者,EEG显示主要节律变慢,和活动减少,慢波(波和波)广泛增加。第七十九页,共九十四页。病例女76岁 记忆力下降(xijing)一年,MMSE评分16,EEG示广泛性活动第八十页,共九十四页。第五节 颅脑(l no)外伤病例男18岁 反复发作意识障碍伴肢体抽搐5年就诊,追问病史出生时正常,在3岁时被铁棍敲击在右侧(yu c)额、颞部,到14、5岁时开始发病。第八十一页,共九十四页。第八十二页,共九十四页。第八十三页,共九十四页。第六节 脑膜(nom)癌病病例 女30岁 头痛10余天,无发热,神志清,部位在后
28、枕、颈部(jn b),既往史:胃癌术后,EEG示正常第八十四页,共九十四页。第八十五页,共九十四页。一个月后,此患者神志不清3天,颈痛,视物不清一周(y zhu),EEG示波解体,弥散性高波幅、波增多第八十六页,共九十四页。三天(sn tin)后,EEG 示弥漫性高波幅1 1.5C/S活动第八十七页,共九十四页。第七节 多发性硬化(ynghu)EEG无特异性.病例 女26岁.神志不清,近事记忆障碍,言语不准确,EEG示高波幅(bf)4 6c/s活动,2 2.5c/s活动.经过治疗,2周后,患者神志清,EEG示中至高波幅6 7c/s 活动,并出现8c/s波第八十八页,共九十四页。第八十九页,共九
29、十四页。治疗(zhlio)40天后复查,EEG恢复正常第九十页,共九十四页。第八节 颅内占位性病变(bngbin)术后病例 女 48岁.脑膜瘤术后一年多,目前(mqin)有眩晕感,患者自诉脑膜瘤部位在左侧枕区,EEG示左颞、中央、枕区散在尖波及波第九十一页,共九十四页。第九十二页,共九十四页。第七章 动态脑电图的临床(ln chun)应用价值所谓动态脑电图是指在病人24h正常活动中进行脑电监测,也可称脑电Holter.动态脑电图是在普通脑电图基础上,延长脑电监测时间的一门技术。接受检查时,只需要带上一个记录盒,照常(zhochng)吃饭、睡觉和出外活动。由于记录时间延长,包括了活动时的动态和夜间睡眠时的静态,大大提高了对癫痫等发作性脑电图异常疾病的阳性诊断率,尤其对夜间发作的癫痫患者、病情不典型和缺少先兆的患者非常有价值。医生通过分析记录盒的频率,可以指导癫痫病人用药及判断治疗期间的效果。第九十三页,共九十四页。内容(nirng)总结第一章 脑电图学的基本概况。1.年龄和个体差异:年龄越小则快波越少而慢波越多,且伴有基线不稳。d.体温:体温升高使脑皮层细胞代谢增加,节律增快。(2)形脑电图:以波占优势。治疗(zhlio)40天后复查,EEG恢复正常。所谓动态脑电图是指在病人24h正常活动中进行脑电监测,也可称脑电Holter.第九十四页,共九十四页。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