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19.60KB ,
资源ID:4497156      下载积分:7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4971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浅析对于淮安市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对策.docx)为本站上传会员【天****】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浅析对于淮安市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对策.docx

1、浅析对于淮安市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对策论文摘要:淮安市将于2012年完成教育现代化示范县(区)创建任务,目前对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需求尤为迫切。为全面了解淮安市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现状,探索改善对策,淮安市电化教育馆对市内中小学信息;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度剖析,提出了相关的对策。论文关键词:淮安市;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资源利用一、调查设计与统计报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资源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正在逐渐普及。淮安市将于2012年完成教育现代化示范县(区)创建任务,对中小学信息化教

2、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需求尤为迫切。按照市教育局整体工作部署要求,为全面了解淮安市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现状,探索改善的对策,我馆对市内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调研共开展了三项调查统计工作。一是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的调查,二是学校管理者对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认识与评价的调查,三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状况的调查。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调查采取现场调研的方法,并结合2009年底对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调研的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学校管理者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认识与评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份回收20份: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现状调查共向学科教师发放调查问卷

3、100份,回收100份。为保证调研的质量,我馆又对部分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走访和座谈,使调查问卷的回收数量和质量达到了预期的要求。二、关于信息化教学现状的调研结果分析通过对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统计数据进行整理(见表),并结合到部分学校实地查看、听取教师意见等综合调研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我市中小学教学资源建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总量不足,缺口较大通过表中教学光盘、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多年来,由于我市执行有关收费政策,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积极做好教育教学资源的宣传、推广、使用工作,因此,每所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为配合中小学课程改革推进和“

4、三百工程”实施,我市还重视本地中小教学资源建设。征集拍摄200多节课改观摩录像课和专家讲座,制作成光盘分发全市各中小学特别是自去年省教育厅实施“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配发教学光盘到农村中小学。先后六批共有682所学校接收省优秀教学光盘2414套共l2万多张,加速了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在看到成绩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建设中的不足。由于受经济条件制约,我市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缓慢,数量不足,缺口较大。根据有关教育现代化建设标准。与教材配套的音像教材每班1套,各年级每个学科数字化教学资源总量达20G。电子图书每生l0册。按照这一标准,中学按九门学科计算,每校数字

5、化教学资源需达540G,小学按语、数、外三门学科计算,每校将达360G,因此,我市中小学现有的教学光盘、课件、网络资源数量仍存在很大缺口。2结构不够配套,内容不成系统通过调查了解、听取教师反映,查阅几年来我市信息化教学资源购置目录,可以发现我市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在结构上不够配套,不成系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信息化教学资源与年级、学科配套不齐。目前全市无一所学校拥有按年级分学科完整配套的教学资源,语文、外语、计算机、政治思想教育等信息化教学资源较多,一些学科(特别是小学科)配套信息化教学资源缺乏。二是信息化教学资源与书本教材不配套。目前中小学课本教材一纲多本,针对江苏版课本开发的信息化教学资

6、源不多,引进的教学资源难以与课本教材匹配,为一线教师使用带来不便。三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类型结构不配套。目前我市中小学校拥有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从内容结构上看是教学案例多,媒体素材、文献资料少,教与学工具与模块更少;从表现形式上看是图片类资源多,视频类、动画类资源少,难以满足各类教师的不同需求。四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缺乏统一管理系统,不成体系,由于我市、县(区)缺少信息资源中心,导致全市教育资源建设不仅数量上难以保证,而且无法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由于缺少专用资源管理服务器和资源管理平台,大部分学校在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方面零乱分散,不成系统。3分布不均,存贮分散,共享困难我市中小学教学资源分布存在很大的

7、地区差异市县直属学校资源多,农村学校资源少:农村小学教学资源又多集中在中心小学,一般完小、教学点资源少,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基层学校教师将优质教学资源直接用于课堂教学、完成基本学科教学任务的需要。虽然经省教育厅实施的“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配发,此现象有所改观,但仍存在较大缺口。学校内教学资源的分布也存在不均衡现象。由于大部分学校校园网建设不完善。缺少专用资源服务器和资源管理应用平台教学资源多为单机版,分散在教研组或教师手中给教师资源的查阅、使用带来不便,难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了使用效率。4管理不尽规范,流转速度隧,利用率低如上所述,由于我市尚未建立教育资源中心,绝大部分学校校园网建设不完善,缺少

8、专用资源服务器和资源管理应用平台,导致我市及中小学教学资源建设管理不尽规范。信息化教学资源购置各自为阵,多有重复;资源归集整理、数字化改造程度低,建有校本资源的学校少;教学资源分布零散,教师自制资源难以集中交流资源共享困难。这些严重制约着我市中小学教学资源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益。据调查了解,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在市直中小学分别达到了总课时数的70和30,而农村学校教学资源直接用于平时课堂教学的较少,多媒体教学资源大多用于教研活动或公开实验课、评优课,较低的利用率不能激发教师应用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需求反过来又影响着信息化学资源的建设与发展

9、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应用需求分析通过对我市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现状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初步满足了需要,但在总量、结构、科目及应用层面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就信息化资源建设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要找准其发展思路,必须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一要找准现有问题的原因,二要看准实际应用的需求,从而把握好未来建设发展的方向,形成正确的资源建设思路。1领导、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原因(1)学校领导对资源建设的观念与认识有待提高。调查显示,尽管大部分学校领导(70)已认识到资源建设的重要性,但并没有深入理解,尤其在资源建设对本校发展所起的作用上认识不深刻,导致学校对资源建设的

10、各种管理与政策都不到位。(2)学校资源建设的方式及目标取向有待改善。调查表明,大部分学校资源建设流于形式,没有明确的目标,学校资源建设方案单一。只有条件优越的学校配有成套的教学资源库大部分学校仅以获取互联网传送的免费资源为主,以学校教师上公共课自制的优秀课件为辅。(3)经费支持及学校的内外管理制度仍需改善。经费的支持和学校的管理制度是资源建设能否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校没有严密的资源开发计划和管理条例,经费方面也得不到相关部门的可靠支持。(4)资源建设环境需要改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并非孤立进行的,需要良好的环境做支撑。调查结果表明,学校硬件设施的开放程度不够,一是设备存在

11、“精英化”,不符合大众化的教学需求,教师应用资源上课极不方便:二是设备的“专属化”,设备成为管理人员的专利和学校装点门面的摆设未能真正向教师、学生全面开放。2从教师应用层面看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应用需求分析(1)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认识。问卷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对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兴趣一般。通过访谈发现,尽管教师希望通过资源来改善教学,但相当数量的教师不能正确理解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含义和作用,参与资源建设和应用资源的意识淡薄。(2)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在使用各种信息技术设备方面中小学教师对教学设备虽具有了一定的驾驭能力但要在教学中使用自如,还有一定难度。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水平调

12、查显示很多教师只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网络的驾驭能力不够。尤其在网络交互方面;在课件制作方面,仅有4的教师能利用Authorware、Flash等制作工具,9的教师能利用几何画板,其余教师多用PowerPoint(59)0作演示性文稿,大部分教师制作和应用课件的水平还比较低。对教学与学习理论、方法的掌握程度。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理论、新课改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化教学设计等都有所了解。但就熟练程度而言,尤其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能够熟练应用的仅为调查总数的6,能够应用的也仅达到38。由此看来,中小学教师在现代教学理论方面的学习还有待加强。(3)中小学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

13、现状。获取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来源。调查表明,36的教师从互联网上获取教学资源,自己制作的占24,教学光盘占到16。可见互联网是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主要渠道,但来源仍然较为分散。常用教学资源的表现形式及满意程度。从表现形式看,教师目前使用最多的教学资源是文本(31)和图片(25),然后是动画、视频和音频。从满意程度看,教师对文本和图片的满意程度较高,这可能与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不够有关。常用教学资源的整合程度。调查表明,53的教师经常使用某一知识点的小课件,37的教师经常使用素材类资源,87的教师使用以章或节为单位的包含多个知识点的大课件,素材类资源的使用率低于小课件的使用。使用教学资源主要用于教

14、学的环节。调查表明,大部分教师将教学资源用于上课这个环节,其次是备课、练习、考试。这与访谈结果是一致的即教师对教学资源的使用只是围绕教学。(4)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评价。对网上提供教学资源的满意程度。问卷统计结果表明,57的教师认为网上资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资源更新不及时、内容与新课程不符、制作质量差、数量不够、不能实现二次开发等。对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效果的满意程度。调查显示,广大教师对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效果是持满意态度的。至于少数人认为效果一般或不佳,关键还在于使用者能否恰如其分地使用资源。对信息化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作用的认识。调查结果表明,教师认为

15、信息化教学资源对“演示讲解”和“呈现情境”的促进作用较大,认为演示讲解达到很好和较好程度的占89呈现情境占86:认为对个别辅导、学习答疑和教学反馈促进作用一般或不大的比例都超过了半数。可见,信息化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的作用还停留在呈现知识内容的层面。对信息化资源内容的需求状况。数据表明教师需求最大的资源是优秀课堂实录和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其次是教学方法和学科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接下来依次是演示实验、教学内容的解释和例题对试题需求最低。由此可知,不管何种情况下,教师对案例的需求都比较大,说明各种优秀案例是教师备课、上课和个人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四、改善对策1树立资源建设的系统观,

16、保证可持续发展要把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看作一个系统,从一开始就要宏观统筹,加强规划,做到科学管理,使其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从而得到不断的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领导的态度与认识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对学校领导的培训,使他们切实发挥带头作用,指导他们进行本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规划等尤为重要;其次,健全学校教学资源建设的管理机构。在对本校资源情况进行考察、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有关的资源建设规划。规划要有近期、中期和长期的目标,明确各阶段要完成的任务,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使资源建设有序进行。2明确资源建设的目标取向,建立优质丰富的资源库学校建设的资源必须支持创造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建构生动科学、多向

17、互动的教学环境,真正使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把学生从灌输式教育中拯救出来,充分激发教与学两个主体创造性。具体到中小学校,目标主要包括:为保障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建设资源;为学科教学提供资源;建设能够支持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资源。学校资源建设,应坚持积极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引进、购进优秀教育资源,并进行数字化加工改造。实现校内资源共享。自主开发,鼓励一线教师广泛参与资源建设。从网上下载将一些实用的素材或课件充实到学校的资源库。并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将这些自主开发和引进的资源重新归类,做好相关管理工作,方便教师获取。从而建成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学校校本资源库。3为应用创设良好环境信

18、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需要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做保障。在资金和设备有限的条件下,学校要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价值,建立开放的管理制度鼓励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或网络环境进行教学。除了建设和维护硬件设施环境外采取多种措施营造良好的政策与支持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如资源应用的指导理念、对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在资源建设和应用方面的一些激励制度和设备的管理方式等等。4加强资源应用的有效性研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资源建设要服务于教学应用,同时也要以应用促建设。我们可以将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同步进行,因为在应用过程中,既可以积累经验又能发现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新、改正和有效维护。从资源应用的实效来看。目前学校资源的应用还仅仅

19、停留在初级阶段,并未得到深层次的应用,学校应切实推广资源的深层次应用。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学校可采用各种手段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如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研究信息技术对所教学科课程的渗透,逐渐探索出适合课程与环境、教师与学生的资源应用模式。5建成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实现全市中小学资源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中第12条明确要求各地区要建成教育城域网,实现区域内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我市将在年内建成市级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并开通城域网应用。市级教育信息资源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将按照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的课程设计,详细分类到各学科、各单元和各知识点、章节内容

20、,使教师对资源的使用得心应手。学校可以组织教师集中精力应用上述资源,并在应用实践中对其进行个性化改造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校本资源库,实现校园局域网内高速共享。市级教育信息资源中心的建成将克服学校重复投资建设的弊端,解决目前信息化教学资源少、适用性差、与教材不配套等诸多问题有力促进全市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6大力开展普及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目的是应用,应用的效能取决于教师的应用水平。要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教师对教学资源的认识评价、选择取向、能力状况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教育技术应用的要求,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考核工作,并通过常态开展多形式、多类型、多层次的教学观摩、竞赛、研讨活动,大面积影响和带动广大中小学教师在理念、技术、方法等层面提高应用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效益,以应用的效能和需求来促进资源的建设,保障资源建设沿着科学有序的轨道不断推进。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