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想政治教学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中学思想品德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引导,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桥梁。【关键词】说;问;议【Abstract】The new course standard emphasize:Encouragement cooperate learning, promote the students of mutually exchanges, common development, help the teachers an
2、d the students to learn whilemain function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hought political lessons ising help the student set up exactitude of philosophy of life, value but high school thought moral qualities teaching material be a student study of leading, is the student set up exactitude philosophy of
3、 life, value of bridge.【Key words】Say;Ask;Argument新课程标准强调: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中学思想品德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引导,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桥梁。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教材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参谋、伙伴和帮助者,组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把握好学生认识中的现实性偏差、观点偏差、情感态度偏差三个问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处理好
4、这三个问题呢,概括起来就是“说、问、议,把好脉,对症下药”1说,就是给出主题、大家说,在说中找出现实性偏差,对症下药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给出主题,让学生说教材、说生活、说身边的人和事。通过学生的说了解学生认识中的现实偏差。如学习“珍惜新起点”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成为一名初中生的快乐,我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说说自己对认识新学校、新同学、新老师、新朋友的真实感受,而大多数同学表现出乐观、积极的感受,同时也有少部分同学感受到陌生、孤独、压力大等悲观、消极情绪。通过说,老师就可以了解到有的学生在认识中存在着现实性偏差。针对这一偏差,教师在教学时应使学生对现实生活尽可能有一个完整的而不是零碎的、
5、比较深入的而不是肤浅的了解;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现实,引导学生对现实的了解与认识逐步接近生活的本质,从而让学生树立起“笑迎新生活”“珍惜新起点”的观念,较快地融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2问。课堂上,让学生就学习中的困难、教材中的疑难、生活中的困惑等问题自由发问,找出学生认识中存在的观点偏差,对症下药如九年级思想政治有这样一个观点: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有的学生就会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贫富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怎么能实现共同富裕。这一问,就道出了某些学生在某些观点上存在偏差。针对这种观点性偏差,教师在教学时,应坚持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对形形色色的新观点
6、不能盲从。针对上面这个问题,教师应指出该同学这个观点之所以错误在于:他将共同富裕理解为同步富裕和同等富裕。而我们提倡一部份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才能对多数人起鼓舞作用,并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富裕。允许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诚实劳动先富起来,不仅不违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相反是整个社会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3议。在教学中,对于答案多元化或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应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分组辩论或共同讨论,了解学生认识中存在的情感态度偏差,对症下药如在山东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培育和宏扬民族精神课题。针对这一课题,我作了这样情境创设:组织学生讨论“要不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讨论的结果是:许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却十分冷淡与疏远,而对各种并不健康的“新潮”却有一种特殊的兴趣,如迷恋歌星、言情、武打;反之,有些学生对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领袖、英雄人物不感兴趣,却把歌星影星当作青春偶像推崇。针对这种情感态度的偏差,教师在教育时,应坚信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经过5000多年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思想文化宝库,它具有感召人心的精神力量,我们要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民族精神世世代代得以继承和发扬;坚信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具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他们的思想、情操和业绩,能够对学生起健康、积极的引导作用,从而理顺学生的思想情感,端正其对生活的正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