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9 ,大小:1.72MB ,
资源ID:448596      下载积分:5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485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老金】。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老金】,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老金】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pdf

1、D O I:1 0.1 6 5 0 6/j.1 0 0 9-6 6 3 9.2 0 2 2.0 5.0 0 1专家共识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行为健康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体育运动与健康分会摘要:肥胖及相关慢性病已成为中国及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相关防控政策和行动方案,但肥胖及相关慢性病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在国内外最新相关指南和研究成果基础上,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等机构邀请3 0余位相关专家,经过多轮研究和会商,就当前和未来中国肥胖防治议题达成了 共识,指导推动未来中国肥胖防治工作,促进全社会参与,助力

2、“健康中国”建设。共识共包括7章,分别对中国肥胖流行状况和主要影响因素、面临的挑战、筛查和诊断、治疗、全生命周期防控、全社会参与综合防控策略进行总结,并提出科学建议,促进中国肥胖防治及体质量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有效。关键词:超重;肥胖;慢性病;防治策略;专家共识中图分类号:R 1 6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9-6 6 3 9(2 0 2 2)0 5-0 3 2 1-1 9E x p e r t C o n s e n s u s o n O b e s i t y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i n C h i

3、 n aC h i n e s e N u t r i t i o n S o c i e t y O b e s i t y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S e c t i o n,C h i n e s e N u t r i t i o n S o c i e t y C l i n i c a l N u-t r i t i o n S e c t i o n,C h i n e s e P r e v e n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A s s o c i a t i o n B e h a v i o r

4、a l H e a l t h S e c t i o n,C h i n e s e P r e v e n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A s s o c i a t i o n S p o r t s a n d H e a l t h S e c t i o n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W a n g Y o u-f a,G l o b a l H e a l t h I n s t i t u t e,S c h o o l o f P u b l i c H e a l t h,X i a n J i a o t

5、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H e a l t h S c i e n c e C e n t e r,X i a n,C h i n a,E m a i l:y o u f a w a n g g m a i l.c o mA b s t r a c t:O b e s i t y a n d r e l a t e d c h r o n i c d i s e a s e s h a v e b e c o m e m a j o r p u b l i c h e a l t h i s s u e s w o r l d w i d e.Wh i l e a

6、 s e r i e s o f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p o l i c i e s a n d a c t i o n p l a n s h a v e b e e n i m p l e m e n t e d i n C h i n a,o b e s i t y a n d r e l a t e d c h r o n i c d i s e a s e s h a v e n o t b e e n e f f e c t i v e l y c o n t r o l l e d.T h e O b e s i t y

7、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S e c t i o n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N u t r i t i o n S o c i e t y f a c i l i t a t e d t h e c o o p e r a t i o n o f 3 4 i n t e r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l e a d i n g e x p e r t s i n d r a f t i n g t h i s c o n s e n s u s b a s e d o n t h e l a

8、 t e s t r e l e v a n t g u i d e l i n e s a n d r e s e a r c h r e s u l t s i n C h i n a a n d f r o m o v e r s e a s.T h e c o n s e n s u s r e p o r t a i m s t o g u i d e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o b e s i t y i n C h i n a,e n c o u r a g e t h e p a r t i c

9、 i p a t i o n o f t h e w h o l e s o c i e t y a n d a s s i s t t h e r e a l i-z a t i o n o f a H e a l t h y C h i n a .T h i s r e p o r t i n c l u d e s s e v e n c h a p t e r s,i n w h i c h t h e p r e v a l e n c e a n d m a i n c o n t r i b u t i n g f a c t o r s o f o b e s i t y,t

10、h e c h a l l e n g e s d o w n t h e r o a d,o b e s i t y s c r e e n i n g a n d d i a g n o s i s,t r e a t m e n t,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d u r i n g t h e w h o l e l i f e c y c l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g i e s i n v o

11、l v i n g t h e w h o l e s o c i e t y a r e o u t l i n e d,a n d 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 f o r f u t u r e w o r k a r e p r o p o s e d i n C h i n a.T h i s r e p o r t w i l l h e l p t o s c i e n t i f i c a l l y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l y e n h a n c e o b e s i t y p r e v e n t i o

12、 n a n d w e i g h t m a n a g e m e n t i n C h i n a.K e y w o r d s:O v e r w e i g h t;O b e s i t y;C h r o n i c d i s e a s e s;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s t r a t e g i e s;E x p e r t c o n s e n s u s引 言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部分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中国居民总死亡人数的近9 0%,已成为中国乃至

13、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超重和肥胖是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当前,中国5 0%以上的成年人和约2 0%的学龄儿童超重或肥胖,在部分城市中,儿童青少年超通信作者:王友发,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公共卫生学院,E-m a i l:y o u f a w a n g g m a i l.c o m重、肥胖率已达4 0%2。在过去的2 0年间,中国超重率、肥胖率,以及相关慢性病的患病率迅速攀升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肥胖问题愈加凸显。自2 0 0 0年 以 来,世 界 卫 生 组 织(W o r l d H e a l t h O r g a

14、n i z a t i o n,WHO)呼吁各国采取有力措施遏制肥胖率的上升,尤其倡导要以儿童肥胖防控为着力点。中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与肥胖防控相关的政策策略,但肥胖及相关慢性病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控制。123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 0 2 2年5月第2 3卷第5期 C h i n P r e v M e d,M a y.2 0 2 2,V o l.2 3 N o.5肥胖的科学有效防治对实现“健康中国2 0 3 0”的目标至关重要。体质量管理、肥胖预防和治疗工作亟需从多方位、多层次的政策、经济、环境、社会和行为因素等方面,采取多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措施。中国现有的肥胖防控相关的共识及指南大多仅针对超重

15、/肥胖人群的治疗,对健康人群的体质量管理和肥胖预防重视不够,未做到全人群、全方位、全生命周期覆盖,对肥胖防控应采取的综合措施也未达成全面共识。另外,近年来国际上涌现出诸多关于肥胖的研究,中国现有的共识和指南尚未全面纳入最新研究成果。为推动全人群、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体质量管理及肥胖防治工作,结合中国已经发布的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包括2 0 1 9年发布的 中国肥胖预防和控制蓝皮书、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2 0 2 1年发布的 中国肥胖防控倡议书、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等机构2 0 2 1年发布的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 0 2 1)、2 0 2 1年中国专家在 T h e L a

16、 n c e t D i a b e t e s&E n d o c r i n o l o g y中发表的中国肥胖问题系列文章以及国内外其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 果,并 参考 WHO指 南 编 写 手 册等,根据循证医学规范,制定了 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为 专家共识),旨在为中国肥胖防控工作提供科学、规范、易实施的操作技术、方法和流程,促进全社会参与,助力“健康中国2 0 3 0”规划落实。专家共识包括7章,分别对中国的肥胖流行状况、主要影响因素及挑战、筛查与诊断、全生命周期预防与控制、临床治疗管理、全社会参与综合防控策略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1 超重/肥胖防控的重要性1.1 中国超

17、重和肥胖流行状况和趋势 当前,肥胖已经成为危害中国居民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4。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居民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超重/肥胖人数不断增加5。自1 9 9 0年代以来,中国成年人中超重/肥胖患病率平均每年大约增长一个百分点。从1 9 9 2年1 6.4%和3.6%(合 计2 0.0%)6增 长 到 2 0 0 4 年,分别为2 0.1%和7.1%(合计2 7.2%)3;到2 0 1 8年,分别为3 4.3%和1 6.4%(合计5 0.7%)7。依据最新 的 全 国 调 查 报 告,在2 0 2 0年,在61 7 岁的儿童青少

18、年以及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中,超重/肥胖率分别达2 0%和1 0%7。最新发表的研究预测,至2 0 3 0年,中国成人(1 8岁)超重/肥胖合并患病率将达到6 5.3%,在学 龄 儿 童 及 青 少 年(71 7岁)中 将 达 到3 1.8%,在 学 龄 前 儿 童(6岁)中 将 达1 5.6%2。中国不同人群和地区间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未来中国超重/肥胖率还将持续增加,肥胖防控问题亟需全社会关注。1.2 超重/肥胖的危害 肥胖已被WHO认定为疾病。肥胖也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例如,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及部分肿瘤等多种慢性病的风险8,肥胖也可导致社会

19、和心理问题,增加居民卫生保健服务成本,造成医疗卫生体系的负担加重。根据最新研究预测,保守估计,到2 0 3 0年,中国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将达4 1 8 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的2 1.5%2,见图1,附录3。图1 预测2 0 3 0年中国成年人(1 8岁)超重/肥胖患病率(%)和超重/肥胖导致的医疗费用2223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 0 2 2年5月第2 3卷第5期 C h i n P r e v M e d,M a y.2 0 2 2,V o l.2 3 N o.51.3中国肥胖预防和控制工作 过去2 0年间,中国在肥胖防控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发布了与肥胖预防和控制相关的一系

20、列政策、建议和指南。(1)1 9 8 9年、1 9 9 7年、2 0 0 7年、2 0 1 6年、2 0 2 2年,分别发布了第一至第五版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2 0 0 3年,原国家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司发布了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3)2 0 0 6年,原国家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司发布了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正式版)。(4)2 0 1 1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肥胖学组制定、发布了 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5)2 0 1 3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成人体质量判定。(6)2 0 1 6年,“健康中国2 0 3

21、0”规划纲要为制定全面的国家肥胖防控策略提供了历史性机遇。2 0 1 9年,健康中国行动(2 0 1 92 0 2 0年)提出1 5个重大专项行动,明确全民健康具体措施。(7)2 0 1 8年,由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发起,中国营养学会等多方共同编制了 超重或肥胖人群体质量管理规范团体标准。(8)2 0 1 9年,在中国营养学会的支持下,国内外专家共同编制出版了 中国肥胖预防和控制蓝皮书,从多维度指导和促进中国肥胖预防与治疗工作的开展。(9)2 0 2 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市场监督总局、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6 部门联合制定了 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为切实加强儿童青

22、少年肥胖防控工作。(1 0)2 0 2 1年,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等机构联合编写了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 0 2 1)。(1 1)2 0 2 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指导发布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2 0 2 1)。(1 2)2 0 2 2年,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推动3 0余位跨学科权威专家合作制定 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 肥胖防治行动专家建议1 5条,于2 0 2 2年3月4日“世界肥胖日”发布。(1 3)2 0 2 2年,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制作发布“2 0 2 2年世界肥胖日中国宣传主题片:肥胖防控-你我共行动

23、”,新华社正式推广。中国也实施了一系列肥胖防控相关行动,包括以营养及学校为基础的行动,例如“国家营养校园计划”、“学校营养支持计划”、“生命早期1 0 0 0天”营养和健康行动、学生营养改善行动和健康儿童行动计划;运动促进相关行动,如“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万步有约”活动;综合行动,如国家卫生健康委2 0 0 7年启动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质量、健康骨骼)”行动等。1.4 中国肥胖防控的主要挑战 肥胖的发生受到个体、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中国的肥胖防控工作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主要包括:(1)居民普遍对于肥胖危害的认识不足,肥胖

24、防治措施不当,健康素养基础薄弱,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不足,公众健康素养亟待加强。(2)中国肥胖问题严重,部分医疗卫生人员肥胖防控相关知识储备和更新不够,亟需修订完善超重和肥胖的定义、诊断、预防和治疗的规范和标准,并及时推广,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3)对于影响超重和肥胖的诸多因素,目前尚需在中国人群中开展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厘清各种危险因素与肥胖发生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以精准指导未来肥胖防控工作。(4)中国肥胖防控工作的许多政策建议的主要依据来自其他国家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尚缺乏支持肥胖防控政策制定与实施的中国实证研究证据,因而,中国亟待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以制定适合中国人的肥胖防控政策,针对肥胖群体和

25、个体确定适合的系统管理和干预措施。(5)在体质量管理过程中,中国尚缺乏利用新型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肥胖干预、监测评估的方法和应用。(6)肥胖的治疗和预防需要健全的社会支持,但中国目前尚缺乏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肥胖防控合作机制,各 方 职 责 不 明 确,监 测 和 监 管 制 度 不完善。(7)中国关于肥胖的防控政策体系尚不完善,例如医疗政策滞后,肥胖未被视为一种独立的慢性病,未被正式纳入国家三级医疗体系,缺少全面科学的防治指南;食品市场调控政策尚未完善;无统一的学校饮食政策等。2 超重/肥胖的筛查方法和诊断标准2.1 主要筛查指标、方法及优缺点2.1.1 身体质量指数(b o d y m a s

26、s i n d e x,BM I)身体质量指数为体质量(k g)/身高2(m2),可用来间接评估人体的脂肪成分,近3 0年来,是国323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 0 2 2年5月第2 3卷第5期 C h i n P r e v M e d,M a y.2 0 2 2,V o l.2 3 N o.5际上测量与诊断超重和肥胖使用最广泛的指标。BM I简单易用,在临床工作和流行病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但其有局限性,例如:(1)不是直接测量身体成分,不能区分脂肪量和瘦体质量,肌肉型个体体质量较重,易被误诊(如运动员)。(2)对老年人身体脂肪的预测不如中青年人有效。(3)对于特定的BM I,一些亚洲人群(包括中

27、国人群)具有比白种人更高的身体脂肪百分比和健康风险。(4)BM I与体脂肪含量及比例的关联性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尤其是在青春期前后男童BM I的变化与肌肉和骨骼等非脂肪组织密切相关,而与体脂肪量关联性下降,甚至呈负相关。2.1.2 腰围(w a i s t c i r c u m f e r e n c e,WC)、腰 臀比(w a i s t t o h i p r a t i o,WHR)和 腰 围 身 高 比(w a i s t h e i g h t r a t i o,WH t R)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是反映中心性肥胖的间接测量指标,可用于预测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在大型流行病学研

28、究中,腰围和臀围容易测量。腰围是定义代谢综合征的关键 标 准 之 一,被 广 泛 使 用,并 被 认 为 是 比BM I更便捷、更有效、与健康风险更紧密相关的测量指标。腰臀比的解释较复杂,而臀围的生物学意义不太明确,近年来已不推荐使用。腰围身高比适用于不同种族和年龄的人群,近年来其使用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在儿童中。2.1.3 皮褶厚度(s k i n f o l d t h i c k n e s s)皮褶厚度需要使用皮褶厚度卡尺对特定部位进行测量,包括了皮肤及皮下脂肪的厚度,常用测量部位有肱三头肌、肩胛下角、腹部的皮褶厚度,可用于间接评估身体脂肪的含量及分布。大型流行病学研究中,测量皮褶厚度

29、相对容易操作,并可用于预测总体脂肪和区域脂肪分布。但不同测试者操作时的测量误差较大,同一观察者的测量重复性也不够理想,多年来,其使用逐渐减少。2.1.4 双能X线吸收法(d u a l e n e r g y X-r a y a b-s o r p t i o m e t r y,D X A)D X A被认为是测量身体成分(包括脂肪成分的量和分布)的金标准,可对三大身体成分(去脂体质量、脂肪量、骨密度)进行特定分区测量,如手臂、腿部以及躯干,在测量体脂及去脂体质量方面具有良好重复性及准确性。D X A法的X线照射量很低,可用于儿童,但不适用于孕妇。D X A测量设备价格昂贵,不便于携带,难以在

30、大样本研究和临床工作测试中广泛使用。2.1.5 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 i o-e l e c t r i c a l i m p e d-a n c e a n a l y s i s,B I A)B I A是指给被试者身体通过安全的电流,测量从手腕到脚腕的电流情况。由于人体组织中非脂肪成分含水较多,具有比脂肪组织更小的电阻抗,因此,脂肪含量高的人,电流通过身体的速度要比脂肪含量低的人慢。通过B I A法可得到丰富数据,包括体质量、体脂肪、骨骼肌、体脂百分比等。相比于D X A,B I A设备具有快速、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无创、安全等特点,因而应用广泛。但B I A也存在局限性,主要是关于其测

31、量的精确性,使用B I A设备时需要标准化,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到B I A设备、受试者的身体结构、水合状态和疾病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B I A的使用快速增加。2.2 超重/肥胖的诊断标准 几十年来,国内外研究中主要是使用BM I诊断超重/肥胖,使用腰围诊断中心型肥胖见表13。中国目前建议使用BM I2 4.0 k g/m2和2 8.0 k g/m2分别诊断成人超重(2 4.0 k g/m2BM I 2 8.0 k g/m2)和肥胖(BM I2 8.0 k g/m2),采用腰围男性 9 0.0 c m、女性 8 5.0 c m诊断成人中心型肥胖,见表19-1 0。中国将61 8岁的儿

32、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定义为BM I分别大于中国性别和年龄别BM I值参考标准,是与成年人超重/肥胖年龄-BM I曲线相对应的临界值,见表31 1-1 2。与成年人相比,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评价和诊断更复杂,不同国际机构和国家推荐使用的标准也不同。WHO建议,对于5岁以下学龄前儿童,身高别体质量超过WHO儿童生长标准中位数的2倍标准差,可视为“超重”,超过3倍标准差则视为“肥胖”;对于51 9岁儿童和青少年,年龄别BM I超 过WHO生 长 参 考 标 准(WHO G r o w t h R e f e r e n c e)中位数的1倍标准差的视为超重,超 过2倍 标 准 差 的 视 为 肥

33、胖1 3-1 4。在2 0 0 0 年,国 际 肥 胖 特 别 工 作 组 建 议,对 于21 8 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假定1 8岁时BM I值达到2 5.0 k g/m2(超重)和3 0.0 k g/m2(肥胖),会对应特别设定性别和年龄别临界值,BM I大于该值即为超重和肥胖1 5。表1 中国成人超重或肥胖诊断标准临界值分类BM I(k g/m2)WHO中国WC(c m)I D FC D S超重2 5.02 9.92 4.02 7.9肥胖3 0.02 8.0中心性肥胖男:9 0.0女:8 0.0男:9 0.0女:8 5.0 注:WHO:世界卫生组织;I D F:国际糖尿病联合会;C D S:

34、中国糖尿病学会。423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 0 2 2年5月第2 3卷第5期 C h i n P r e v M e d,M a y.2 0 2 2,V o l.2 3 N o.5表2 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诊断标准临界值分类世界卫生组织(WHO)身高别体质量(5岁)年龄别BM I(51 9岁)中国性别和年龄别BM I(61 8岁)超重儿童生长标准中位数+2倍标准差生长参考标准中位数+1倍标准差性别和年龄别BM I参考标准对应成年人BM I切点肥胖儿童生长标准中位数+3倍标准差生长参考标准中位数+2倍标准差性别和年龄别BM I参考标准对应成年人BM I切点表3 中国61 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性别

35、年龄别BM I(k g/m2)超重/肥胖界值1 2年龄(岁)男生超重肥胖女生超重肥胖6.06.51 6.41 7.71 6.21 7.56.57.01 6.71 8.11 6.51 8.07.07.51 7.01 8.71 6.81 8.57.58.01 7.41 9.21 7.21 9.08.08.51 7.81 9.71 7.61 9.48.59.01 8.12 0.31 8.11 9.99.09.51 8.52 0.81 8.52 0.49.51 0.01 8.92 1.41 9.02 1.01 0.01 0.51 9.22 1.91 9.52 1.51 0.51 1.01 9.62 2

36、.52 0.02 2.11 1.01 1.51 9.92 3.02 0.52 2.71 1.51 2.02 0.32 3.62 1.12 3.31 2.01 2.52 0.72 4.12 1.52 3.91 2.51 3.02 1.02 4.72 1.92 4.51 3.01 3.52 1.42 5.22 2.22 5.01 3.51 4.02 1.92 5.72 2.62 5.61 4.01 4.52 2.32 6.12 2.82 5.91 4.51 5.02 2.62 6.42 3.02 6.31 5.01 5.52 2.92 6.62 3.22 6.61 5.51 6.02 3.12 6

37、.92 3.42 6.91 6.01 6.52 3.32 7.12 3.62 7.11 6.51 7.02 3.52 7.42 3.72 7.41 7.01 7.52 3.72 7.62 3.82 7.61 7.51 8.02 3.82 7.82 3.92 7.81 8.02 4.02 8.02 4.02 8.03 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肥胖属于慢性、易复发、进行性疾病状态,也是复杂的社会问题。从生物医学角度,肥胖可理解为遗传、膳食、生活方式与行为、心理因素及其他因素(如职业、文化程度、社会经济、健康素养、疾病状况及用药情况等)等个体因素导致的能量过剩。同时,环境驱动因素和更远端的系统动力因素(如

38、政策、经济、社会及政治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的行为,从而影响超重/肥胖的发生2,1 6,见图2。3.1 个人危险因素3.1.1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肥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可占肥胖发病的4 0%8 0%。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 S)已识别超过2 0 0个与肥胖相关 的 基 因 位 点,如L e p t i n、F TO、G P R 1 2 0、C R T C 3等。遗传因素不仅影响肥胖的程度,还影响脂肪分布的类型,特别是对内脏脂肪的影响尤为显著。遗传因素还可影响个体的基础代谢率、食物热效应和运动能量消耗速率,此外,人们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比例也会受遗传影响1。3.1.2 膳食

39、因素 当前,中国居民的膳食模式已从传统的以粗粮和蔬菜为主的植物性膳食逐渐转变为西式膳食模式,其中,动物源性食品、精制谷物和深加工、含糖饮料和油炸食品等高糖高脂食品消费量逐渐增加1 9。有研究表明,中国膳食模式的整体转变使中国成年人、儿童和青少年发生肥胖的风险显著增加2 0-2 2。3.1.3 生活方式与行为因素 由于工作机械化和自动化、家务劳动等身体活动减少、机动车出行增多,中国居民的生活方式日趋久坐少动,身体活动减少是中国肥胖增加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2 3-2 6。吸烟、饮酒、睡眠及生物钟节律异常等也影响肥胖发生风险。3.1.4 心理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抑郁急剧上

40、升,不良的社会心理状况可能是导致中国居民超重/肥胖发生率升高的因素之一1 6。有研究表明,心理健康障碍和各种图2 中国肥胖的群体层面决定因素和个体层面危险因素1 6-1 8523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 0 2 2年5月第2 3卷第5期 C h i n P r e v M e d,M a y.2 0 2 2,V o l.2 3 N o.5消极的情绪会导致饮食行为异常和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继而增加肥胖风险。此外,由于心理会影响运动行为,对体育运动有更好的主动性会增加运动参与,有利于预防肥胖。3.1.5 生命早期危险因素 母亲孕前及孕期的健康、胎儿期及婴幼儿早期的生长发育决定了重要器官的结构、功能及适应

41、能力,生命早期宫内不良环境的暴露(如宫内异常的代谢环境、电磁场等)可能会通过影响胎儿的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继而使其在儿童和青少年期更易发生肥胖。有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存在早期发育起源1 6,孕前高B M I和孕期体质量过度增加是巨大儿和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2 7。3.2 环境驱动因素 环境驱动因素(如环境污染、城市化、食品系统与环境、城市规划与建筑环境等)也是中国居民肥胖发生率增加的影响因素。有研究表明,部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可增加人类肥胖发生风险,包括己烯雌酚、双酚A、邻苯二甲酸盐和有机锡等化学物质。随着城市化迅速发展,中国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变化巨大,身体活动减少,肥胖风险增加。在城市消费主

42、义盛行的背景下,包装食品生产、餐饮业的快速发展使外出就餐越来越普遍,居民快餐、加工食品、膳食脂肪摄入量逐渐增加2 8-2 9。为实现规模化,很多食品行业选择生产更多深加工、可口但营养价值较低的食品,增加人们不健康食品的摄入机会。同时,中国外卖配送服务的迅速发展也增加了居民对不健康、高脂和高糖食品的消费,还会进一步减少居民的身体活动。城市规划和建筑环境中,公园、绿地面积和基础交通设施等则会通过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娱乐等途径增大肥胖风险。3.3 系统动力因素3.3.1 社会文化因素 一些传统观念可能潜在加剧中国肥胖流行。一些家庭的生活观念将“吃得多”、“能吃”、“富态”和身体好相等同,父母不科学或

43、不适当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会影响儿童肥胖风险。此外,很多家庭会经常鼓励孕妇在怀孕及产后期间“食补”,容易过度摄入能量,加上“坐月子”导致久坐少动,造成母亲营养过剩、体质量过度增加,分娩巨大儿和产后体质量长期滞留的风险也会增加。随着大众传媒、新媒体、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许多食品厂商会利用食品包装、商业广告及促销手段等宣传和销售高糖、高脂和高盐等不健康食品,影响人们对健康的观念、知识和行为,诱导消费不健康食品,导致肥胖的蔓延。3.3.2 政策因素 政府及其政策在肥胖流行方面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2。今后,中国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大力度,从根本上解决肥胖问题,使中国居民认识到肥胖问题的严重性,帮助人

44、们改变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国家城市化政策、农业发展政策、财政政策(如食品定价和税收)、农村地区购买家用电器和骑车的补贴政策均可能影响食品生产、膳食营养、消费选择及其他生活方式1 6。近年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与肥胖防控相关的政策,例如,2 0 2 0年发布的 儿童和青少年肥胖预防和控制战略计划明确了中国儿童肥胖防控的具体目 标,即 在2 0 0 22 0 1 7年 的 基 础 上,2 0 2 02 0 3 0年期间01 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降低7 0%,并强调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和政府多方面在肥胖防控中的责任。目前,欧美国家为解决肥胖问题而实施的

45、一些潜在有效的政策措施,例如,限制向儿童销售不健康食品、对含糖饮料征税及食品营养标签的使用等,在中国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和推进,中国今后还需进一步制定并加强实施对肥胖防控有效的相关政策2,3 0。4 全人群、全方位和全生命周期健康体质量管理和肥胖防控4.1 全人群、全方位和全生命周期预防措施 中国肥胖防控工作应纳入全人群、全方位和全生命周期的措施。全人群都应把保持健康体质量作为目标,孕妇和儿童青少年是肥胖防控的重点人群。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开展综合干预措施,实施全方位肥胖防控。全生命周期包括孕前期、孕期、儿童青少年时期、成年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过程。儿童时期是获得健康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习惯形成的

46、时期,也是肥胖预防的关键期。因此,儿童肥胖防控是“健康中国2 0 3 0”的重要着力点。2 0 1 7年,WHO提出终止儿童肥胖行动框架以及治疗肥胖儿童等干预措施,见图3,附录4。图3 世界卫生组织终止儿童肥胖行动框架(2 0 1 7)3 1623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 0 2 2年5月第2 3卷第5期 C h i n P r e v M e d,M a y.2 0 2 2,V o l.2 3 N o.5在儿童青少年、家长和学校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中,应宣传儿童肥胖防控“5 2 1 1 0”建议,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生活方式,预防肥胖3 2,见附录5。4.2 肥胖预防措施(个体层面行动)4.2.1

47、体质量的自我监测 定期监测体质量变化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措施之一,要经常关注自己的体质量,预防体质量增长过多过快。成年后总的体质量增长最好控制在5 k g以内,超过1 0 k g则相关疾病的危险将增加。对已有超重/肥胖的个体应控制体质量增长或降低体质量。研究显示,将减少体质量5%1 5%及以上作为体质量管理的目标,有利于减少多种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3 3。4.2.2 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是体质量管理的关键,需要从食物摄入多样化和平衡膳食为核心,不同人群应按照每天的能量需要量,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前提下设计平衡膳食,逐步达到膳食中的脂肪供能比2 0%3 0%,蛋白质供能比1 0%2 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

48、尽量控制在5 0%6 5%,见附录6。4.2.3 身体活动 适量的身体活动是体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居民应坚持日常身体活动,减少久坐时间。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推荐了一般成人的身体活动量,以达到健康获益3 4;中国 儿童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2 0 2 1)推荐儿童应进行适宜的形式多样的身体活动3 5,见表4。对于正常体质量的儿童青少年,适量、规律和多样的身体活动可强健骨骼和肌肉,提高心肺功能、降低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并有益于精神心理健康。而对于超重/肥胖儿童,不管是否进行膳食控制,都应将运动作为体质量管理的一部分。除足量适当的日常身体活动外,限制久坐和屏幕时间也是预防肥胖的有效手段,学龄前儿童静

49、坐时间每天应不超过1 h,学龄儿童不超过2 h。4.3 肥胖预防措施(群体层面)肥胖的有效预防需得到政府、家庭、学校及社区等社会支持。第6章提供更多相关信息,包括政策层面的措施和建议。5 肥胖治疗5.1 中国肥胖治疗原则及现状 肥胖的防治原则遵循常见的慢性病的管理模式,以疾病的三级预防和治疗为基本原则:(1)一级预防:针对容易发生肥胖的高危人群,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以预防超重/肥胖的发生,例如:通过科普教育、改造环境,促进健康的饮食和规律运动等行为。(2)二级预防:通过筛查,对已经确诊为超重/肥胖的个体进行并发症评估,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阻止体质量的进一步增加,并防止肥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必要

50、时可考虑使用药物减轻体质量。(3)三级预防:采用生活方式干预、膳食管理联合减重治疗的方式,实现减轻体质量或改善肥胖相关并发症、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必要时可采用代谢性手术治疗。当前,中国很多医院已经开展了肥胖治疗工作,有些已经建立肥胖门诊,但是发展不均衡,缺乏专门的医务人员,缺乏全国性的系统评估规范体系。与欧美国际多数肥胖治疗指南一致,中国也推荐将生活方式干预作为肥胖的一线治疗手段,但目前中国尚缺乏公认的生活方式干预方案以广泛用于肥胖管理。药物治疗被认为是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时的另外一种治疗选择,其在美国和欧洲使用颇为普遍。然而在中国,肥胖药物治疗较为保守,可选择的药物很少。对于重度肥胖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