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摘要】: 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打好基础。而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却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和意义,正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课堂教学及课后操作学习与探究活动中,这种学习方式通过组内学习主体之间互助合作,共同探讨与实践,组间相互竞赛、公平竞争的格局,增强了学生“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的兴趣和动机。然而在当前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当中,由于教师
2、、学生、内在、外在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一学习方式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同时针对本文提出的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进行改善。【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小组合作学习历史与社会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冲击下,教育形势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伴随着这种变化,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求教师不能再一如既往地将现成的知识,强行传递给学生。新课程标准下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20世纪80年代,随着构建主义理论的兴起,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3、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具有明显的互动性;有利于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形成健全的人生观和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不仅是简单的课堂组织形式变化,而是彻底改变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一场学习方式的革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多地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形式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学习。但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谈谈这些问题。一、 小组合作学习 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新课程标准下,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4、其中小组合作形式是许多教师常用教学方法。确实有些小组合作活动对于调节课堂气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有时一堂课教师要组织好几次小组合作讨论活动。如果过多会对课堂的教学效果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针对小组合作,我们要静下以来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这些课堂中的小组合作讨论活动的安排有无必要?如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四课中“冷战”后的和平主题,专题探究中问题:“在图1-45上标出北约最近两次东扩的国家名称”,这样的问题就不需要学生之间开展讨论,因为学生可以根据书本上的地图1-45来解决。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并不适合所有的问题,教师需要深思熟虑后,对有必要的问题,才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这样才能达到教与学
5、完美结合,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是这些课堂中的小组合作讨论活动有无真正达到目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有些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只给学生一、二分钟的时间,学生还没深入的展开讨论,教师要求学生停止,各个小组学生的结论尚未统一,教师就草草收场。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二、 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缺乏合作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由于在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组合上,教师缺乏科学的安排(以学生自然座位随机组合的现象较多),在同一学习小组内部,各成员又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导致合作效率不高。在讨论学习时,
6、往往出现这样几种现象:一、有些小组一片安静,小组成员默不作声,既不查阅资料,也不参与讨论,你看我,我看你,等待老师宣布讨论结束和出示讨论题答案;二、有些学习小组,多数学生一言不发,心甘情愿当听众,从讨论到回答问题,往往就成为个别学生的“一言堂”,滔滔不绝;三、教室一片吵闹声,热闹非凡,小组成员你说一句,他插一声,大家抢着说,发表见解无序化,没有人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到后来时把握不好,讨论结束了,小组观点还未统一,这种合作看似热闹,实质效果很低。三、小组合作学习目标不明确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缺乏必要的讲述,由于一有问题马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或任务布置过于简单,学生没有
7、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问题本身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理解将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同样由于缺乏必要的讲述,无法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握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选择最佳的学习起点,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会造成一、由于没有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而采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同样由于单一方式方法的刺激,学生逐渐感到厌倦。二、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
8、浪费,教学效率事倍功半。 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措施来进行纠正,达到这种教学方式的合理利用。下面就本人教学实践中采取的措施,进行阐述。一、科学合理的分组是有效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基础。 为了便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展开,教师必须对任教班级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根据学生人数和学科特点,每个小组以4-8人比较合适(有时合作学习不需要太多成员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多分几个小组),教师在进行指导分组时,小组成员的搭配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要考虑全面型与特长型学生互补、形象思维型与逻辑思维型学生互补、动脑型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优势互补、优秀生与“后进生”知识互补
9、、性格外向型与性格内向型学生互补,达到组内互助学习的效率提高和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全班分成4-6小组,各小组之间整体素质基本一致,可充分发挥小组群体智慧,以保证小组之间竞争的公平性。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中,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问题。问题有两个分别一:你觉得郑和下西洋是否应该被禁止?为什么?二:你是如何看待“郑和为什么没有发现美洲”这个问题的?针对第一个问题,全班各个小组内互相进行讨论,各小组中形象思维型的学生就能根据当时的背景进行联想,而逻辑思维型的学生,就会与当前的改革开放联系起来,通过小组学生之间互相的讨论合作,最后得出该小组的一致结论。同时小组中内向型的学生进行深思熟虑,而
10、外向型的学生则对各种意见进行阐述,最后,由外向型的学生发表该小组的意见,参与对其它小组的辩论。针对第二个问题,各个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小组内的全面型的学生可以对郑和为什么没有发现美洲进行总体概括,而特长型的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地理知识进行阐述,对郑和为什么没有达到美洲的原因进行表述,两方面学生的互相合作,达到问题的解决。因此,科学的分组对小组合作的成功非常重要,只有这样,小组合作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二、明确小组成员之间的平等团结、分工合作是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的关键。 为了给小组合作学习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研究环境,教师要教导学生平等相处,做到互敬、互爱、互学、互动,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11、把学生个人能量凝聚为团队力量,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重点。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需要每个成员具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即: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有效地沟通;成员们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要互相帮助和支持,形成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并妥善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主要包括: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意识和技能;主动表达自己见解的意识和技能;学会小组讨论的意
12、识和技能;尊重别人发言的意识和技能;以友好方式对待争议的意识和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量力而行的责任分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找到自己的舞台,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一节课中课堂小组讨论时成员分工应包括:组长:负责召集和组织讨论活动;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小组成员的观点;发言人:讨论结束后,代表本组成员负责在课堂教学上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介绍;记时员:负责掌握小组讨论时间和每个成员的发言时间,以防语言霸权现象,确保小组每个成员都有交流机会;另外还可以安排噪音控制员等。至于人员的安排,开始时可以由教师指定,也
13、可以是小组成员自我推荐,内部认定。在这些分工中,组长的作用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这一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与成效。为了使小组成员的分工只能是相对固定的。所谓固定指为便于教师召开组长会议或安排组织活动时的联系工作,每个合作学习小组都必须确定一名固定的常务组长。所谓相对指在讨论学习时,成员的分工应进行阶段性调整,一般以一周为单位调整比较合适,如第一周A同学为组长,B同学为记录员,C为发言人,D为记时员,第二周则更换B为组长,C为记录员,D为发言人,E为记时员,依次轮流。三、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14、,我们要顺利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就应该建立一种促进学生作出个人努力并且小组内成员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这种良性制约机制主要是合理的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评价机制包括以下几类:一、定期评价小组共同学习的情况,检查小组功能发挥的程度,以便学生了解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让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合作学习的方式。二、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程度、团结合作、完成任务、学习效果等指标进行评价各组学习行为和效果,让学生认识
15、到小组合作成员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只有每个成员的共同参与才是合作学习所要实现的目标。三、教师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引导、调控和组织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以保证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同时,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团队合作,提高学生自我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以及一定的社交能力,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势与价值。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也是学生的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心智,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扬长避短,积极营造民主、开放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使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与活力。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