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三历史必修一学问点总结 高中历史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学问点,我们要对其进行把握并牢靠的记住它们,由于这一所学的历史是每个中国人应当记住的,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应当好好学习,是每个为了便利大家学习,下面我将为大家带来的高三历史必修一学问点总结的介绍,期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高三历史必修一学问点总结1 一、分封制 目的:稳固国家政权 内容: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受封者义务听从周王的指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
2、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周成为一个连续数年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稳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深厚的部族颜色。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心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建立
3、“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心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设置三公九卿中心官制:丞相关怀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稳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进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简洁导致暴政,造成阶级冲突的激化。 五、秦朝稳固统一的措施: 公布秦律、统一法令;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修建驰道、灵渠;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缘由是秦的暴政
4、六、汉武帝加强中心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消灭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心集权,稳固和进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消灭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学校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心掌控。 影响:加强了中心对地方的把握,消退了藩镇割据现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心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
5、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心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心集权,稳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转变 朝代制度 汉代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心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心集权: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进展到顶峰 高三历史必修一学问点总结2 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
6、方世界(1917-1939年) 此阶段的历史相当重要,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此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1)1917-1923:两块内容:一块是以十月革命为中心的世界性革命高潮(三小块:俄国,欧美,东方)一块是帝国主义战后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凡尔塞-华盛顿体系的确立。(2)1923-1929年:一块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块是帝国主义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和隐含的尖锐冲突。(3)1929-1939年:一是大危机沉重打击下帝国主义阵营分化成民主阵营和法西斯阵营;二是苏联的建设和斯大林体制;三是法西斯的疯狂扩张和大战的酝酿。总的来说是三条基本线索:一是帝国主义由一战后的动乱调整到形成临时稳定局面,
7、再到大危机后走向新的动乱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核心是帝国主义彼此间深刻而又冗杂的冲突;一是俄国经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后经过曲折稳固政权,恢复经济探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是东方的革命运动进入新时期,到三十年月和反法西斯结合起来。理解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明确此阶段是在一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的20年。 1.理解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国的历史缘由(经济、政治、阶级、政党、大战、演习)十月革命的经过(两个过渡: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由和平设想过渡到暴力夺权。集中表达在四月提纲中。)娴熟把握二月革命后俄国的冗杂形势。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2.如何理解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8、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建立、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体制的政治经济特点和评价)。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含义,内容(宰割战败国;重分殖民地;协调大国利益和冲突;策划反俄;建立国联)。如何评价该体系(反动性为主;但留意其三个主动意义?)通过分析该体系隐含的冗杂冲突理解其必不能长期的必定性。 5.把握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四国条约,五国公约的内容和作用。理清英,法,美,日之间的关系。 6.大危机的缘由,特点和影响。 7.大危机下美德不同选择的历史缘由。(经济,政治,思想,历史传统,外交,个人因素。) 8.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特点,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理论意义。)
9、 9.日本法西斯和德国法西斯上台的不同点。 10.三十年月后期世界形势的特点。各主要政治力气的活动和影响。 11.慕尼黑阴谋和苏德互不侵害条约 12.理解绥靖政策的历史背景,表现,影响。 1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缘由和过程。同盟建立后实行的重大军事行动。大战后期召开的会议的内容。高三历史必修一学问点总结3 高三历史必修一学问点总结3 古代中国的商业进展 一.了解“市”的形成与进展及其特点:渐渐打破时空限制,虽受政府严格限制,但仍相当繁华 (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汉代在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特地的管理机构 (3)六朝时代,消灭了“草市” (4)唐代“草市”的作用格外显
10、著,“夜市”比较繁华 (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1)“重农抑商”政策含义:强调进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进展; 开头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平安,维护政治的稳定,稳固君主的地位,但这一政策的实施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发育,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进展缓慢的重要缘由。 (2)“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11、。 影响:“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进步的可能性,不仅阻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拓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动工业化的契机;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高中历史必修一学问点总结: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进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后挨次: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拓。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
12、金业主要成就: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头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先有陶后有瓷 (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进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绝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创造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 高中历史必修一学问点总结: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
13、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消灭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二、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进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 3、秦:灵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水道,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水道。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浇灌工具筒车。 高三历史必修一学问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中必备历史必修一学问点总结 高考历史必修一学问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学问点总结 高考历史必修一学问点汇总 高中历史必修一学问点小总结 高考历史必修一学问点小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一学问点总结2021 高考历史必修一单元学问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学问点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一学问点总结第一单元 第 7 页 共 7 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