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十三) 一、选择题 1.有资料显示,有86%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39%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或较大影响。上述材料反映了(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必然的 C.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变性 答案 C 解析 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A项错误。B项说法太绝对。联系的条件变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也会变化,D项错误。应选C项。 2.旧硬盘、雪花膏瓶盖儿、自行车辐条、易拉罐、脸盆……当这些看似毫无联系的日用品被“捆绑
2、〞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套用?大话西游?里那句经典台词——“我猜中了开头,却猜不到这个结局〞。谜底竟然是棉花糖机!这证明( ) A.规律是可以被打破的 B.任何事物都可以被联系在一起 C.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的状态 D.人类对世界的改造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答案 C 解析 旧硬盘、雪花膏瓶盖儿……经过组合后产生了新的功能,这表达了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C项正确;A项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打破;B项错误,联系都是依据一定的条件而建立起来的;D项错误,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应选C项。 3.据?神经心理学?杂志介绍,德国萨尔不吕肯大学医学院神经心理
3、学科的科克霍夫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发现,大脑特定区域对视觉障碍起到关键作用,并找到了有效治疗视觉障碍的新方法。这说明(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思维能够决定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德国科研小组发现大脑特定区域对视觉障碍起到关键作用,并找到了有效治疗视觉障碍的新方法,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①符合题意;大脑特定区域对视觉障碍起到关键作用,表达了联系具有普遍性,②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排除;④错误,存在决定思维,排除。应选A项。 4.在我国推进精准式扶贫工作中,许多贫困地区将一
4、家一户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采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通过对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和转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了农户增收。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产业链条说明( ) ①人们可以在实践根底上建立新的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的能动活动的产物,是主观的 ③人们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的活动都是有条件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的本质在于改变事物的原有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产业链条说明人们可以在实践根底上建立新的联系,也说明人们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的活动都是有条件的,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联系是客观的
5、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②说法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不能改变事物的原有属性,④说法错误。应选B项。 5.一些大学生在招聘中遭遇“姓氏歧视〞。一位“裴〞姓同学就因为这“倒霉〞的姓氏失去了即将到手的会计职位,因为老板说“裴〞和“赔〞同音,不吉利。这种认识( ) 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B.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答案 C 解析 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姓氏歧视〞这种认识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用主观联系去代替客观上并不存在的联系,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应选C项。
6、6.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开辟了中国和世界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通道。今天,“一带一路〞建议的实施和推进,使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联系更加紧密,中国由此获得了更大的开展空间,也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新的开展机遇。材料说明( )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属性,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也离不开人的参与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 ④正是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开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C 解析 “‘一带一路’建议的实施和推进,使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联系更加紧密〞,说明人们
7、可以根据事物的属性,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①符合题意。自在事物的联系没有人的参与,人为事物的联系才有人的参与,②表述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不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③表述错误。“‘一带一路’建议的实施和推进,使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联系更加紧密,中国由此获得了更大开展空间,也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新的开展机遇〞,说明正是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开展,④符合题意。应选C项。 7.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决策的重要参考之一。大数据技术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小学教育等多层次的政策制定、受教育者的学习方案与评价方式、教学模式及质量改良等教育全过
8、程。这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③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④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利用大数据来为决策提供参考,这说明人的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正确;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②错误;材料表达的是人为事物的联系,未表达自在事物的联系,③不符合题意;利用大数据为决策提供参考,这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④正确。应选D项。 8.引进外来物种是丰富本国物种多样性、促进品种更新换代的重要途径,但也有
9、局部外来物种具有极强的繁殖、生长、抗逆能力,对当地环境条件适应性极强,又缺乏天敌控制,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扩散,形成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产生巨大破坏。这说明( ) ①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②尊重事物固有的联系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③不能人为改变自然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④片面认识指导的实践,缺乏直接现实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变,①错误,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由于人们没有认识到事物的不利条件,导致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生态产生巨大破坏,要求我们在改造世界时要尊重客观规律,②③符合题意;实践具
10、有直接现实性,④错误,排除。应选C项。 9.海洋鱼源枯竭,联合国预估2050年将无鱼可吃,近年花枝、软丝等海洋鱼类遭过度滥捕,渔获量年年下降。国家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耗时2年成功建立花枝及软丝人工养殖技术,创下全球首例。从联系的观点看,花枝及软丝人工养殖技术的成功建立说明( ) 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②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人们成功改造事物的前提和根底 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可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④只有基于事物固有联系,改造世界才能到达预期目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
11、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③④符合题意,①是错误的;尊重事物开展的规律是人们成功改造事物的前提和根底,②是错误的。应选D项。 10.人生之中,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宜的,最适宜的才是最好的;生命之中,最美丽的不一定适合我们,适合我们的一定是最美丽的。上述人生感悟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 ①联系是客观的,人生历程中的联系不能够被改变和调整 ②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应该建立
12、有利于人生的新联系 ③联系的必然性,要求我们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把握人生历程中联系的各种条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的知识点。联系是客观的,但是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调整原有的联系,①说法错误,排除;联系是多样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有利于人生的新联系,②符合题意;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人生历程中既有必然联系,也有偶然联系,③说法错误,排除;联系是有条件的,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开展的各种条件,把握人生历程中联系的各种条件,④符合题意。应选B项。 11.最
13、新研究成果说明:增加睡眠具有很高的货币价值。研究者通过分析健康与睡眠的相关数据,发现平均每周睡眠量增加一个小时会使工资在短期内上升1.3%,在长期内上升5%。当然,这些工资增长并不全是由睡眠直接引起的,如果你周围的工作者因睡得好而稍稍提高了效率,那可能会让你也更有工作效率。这说明( ) ①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同等重要,都是不可或缺的 ②联系是多样的,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开展的条件 ③联系是普遍的,要发挥睡眠对收入增加的决定性作用 ④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不能说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哪一个
14、更重要,也不能说同等重要,要看具体情况,①不选;睡眠与工作状态有关,又间接与货币价值有关,这说明联系是多样的,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开展的条件,②正确;睡眠对收入增加不会起决定性作用,③不选;材料对睡眠与货币价值之间关系的研究说明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④正确。应选D项。 12.APEC和我们老百姓有关系吗?正因为有了APEC,我们才能买到更廉价的东南亚水果、新西兰奶粉;去巴厘岛的旅游签证才更好办;韩剧才会更多进入中国市场……这说明( ) ①联系是固定不变的 ②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③联系是可以被认识的 ④联系是多样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15、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正因为有了APEC,我们才能买到更廉价的东南亚水果、新西兰奶粉;去巴厘岛的旅游签证才更好办;韩剧才会更多进入中国市场……〞,这说明联系是可以被认识的,是多样的,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开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③④符合题意;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①错误;联系是普遍的、有条件的,②错误。应选D项。 13.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该植物迅速蔓延,造成我国外乡植物种类及以这些外乡植物为食物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这说明( ) 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
16、系的 ②事物之间联系具有多样性 ③事物联系是人创造出来的 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革命草〞最初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但后来随着它的迅速蔓延,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这说明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多样性,①②正确;③说法错误,因为联系是客观的,排除;④说法错误,因为事物的联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才具有“人化〞的特点,排除。应选A项。 14.“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即2022年,是此前我国多项中长期社会经济开展规划的截止年份。接下来的2021年,自然是未来新一轮中长期规划的起点。因
17、而,历史赋予“十三五〞规划以双重任务,既要为此前的中长期规划圆满收官,又必须面向未来,为实现下一轮新的中长期规划做好铺垫。这说明( ) ①不能无视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 ②要重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③需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 ④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联系的特点。“历史赋予‘十三五’规划以双重任务,既要为此前的中长期规划圆满收官,又必须面向未来,为实现下一轮新的中长期规划做好铺垫〞,说明不能无视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要重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侧重于事物之间
18、联系的普遍性,未表达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和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③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项。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答复下列问题。 材料 广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今天现代化海运的国际大港。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历史上,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物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开展,对世界的文化开展作出了奉献。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
19、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开展过程。 答案 (1)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海上丝绸之路是正确把握事物固有的联系形成的。(2)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海上丝绸之路〞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它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3)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人们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东西方紧密联系在一起,“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延伸是人们不断调整事物具体联系的表达。 解析 根据此题设问可知,此题的知识范围是联系客观性原理,切入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开展过程,题型属
20、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此题可从联系是客观的含义、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和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等三个角度并结合材料来分析说明。 16.阅读材料,答复下列问题。 材料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进行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它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区域开展模式,更强调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
21、承接与转移,这都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 有人认为:“‘一带一路’表达人类实践的特点,是根据人类主观意愿建立的新的联系。〞请结合所学“哲学〞知识,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答案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一带一路〞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其开展过程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实践具有能动性,“一带一路〞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开展交往活动的结果。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一带一路〞是历史地开展着的,不同时期的丝绸之路都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所以“一带一路〞表达了实践的特点,题目观点有其合理性。 (2)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
22、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一带一路〞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它是人们实践的产物,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具有客观性。题目观点认为人可以根据主观意愿建立联系,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是片面的。 (3)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彼此之间存在着固有的联系,通过“一带一路〞,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更加紧密、往来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这表达了人们根据固有联系,建立了新的联系,而非根据人的主观意愿建立联系。因此题目观点片面。 解析 有人认为:“‘一带一路’表达人类实践的特点,是根据人类主观意愿建立的新的联系。〞此题要求结合所学哲学知识,简要评析这一观点。从材料可以看出,“一带一路〞确实表达了人类实践的特点,但并非是根据人类主观意愿建立起来的新联系。可运用所学知识,从实践的特点,即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等方面,说明该观点的合理之处;可从联系的客观性,说明我国通过“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更加紧密、往来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这表达了人们根据固有联系建立了新的联系,而非根据人的主观意愿建立联系,由此指出该观点的片面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