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行业背景及需求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以后面对的是技术性强、操作性强且技术更新速度快的岗位,它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还应熟练掌握操作技术与技能,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适应市场对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中专院校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设已刻不容缓。学校要根据市场不断变化需求及技术的发展,加强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师队伍、专业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手段的建设,形成一个科学而规范的体系。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建设目标(一)专
2、业建设目标本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的从业人员,并要求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以及数据通信及各类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熟悉网络主流设备的性能,能够熟练掌握网络应用、维修和管理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方面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能从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管理与维护,网站的设计与开发等操作。同时,学校围绕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双线齐进的教学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实施“订单式”培养,突出高职实践应用特色,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及
3、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结合行业资格准入政策,实施毕业生的“一书多证”制度,以区域市场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保证,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成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专业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产学研结合紧密,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国家级示范专业。(二)课程建设目标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原理、体系结构与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互连、运输层、网络应用、Internet 的演进等。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可以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掌握组建局域网和连接 Internet 的
4、关键技术,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局域网设计、组建及网络应用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已有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跟踪最新的计算机网络理论和应用技术,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网络实验室和教学环境条件的建设,加强课程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争取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水准。(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我校主要专业之一,从建院就开始招生。本专业现有校内专任教师副高以上职称人,中级人,助教以下人,另有校外兼课老师人。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教学与科研梯队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根据专业建
5、设的需要,分析学校原有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现状,师资队伍建设将以巩固提高现有教师队伍为主,引进高水平人才为辅的策略,同时聘请本专业优秀的校外兼课教师。将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放在专业办学的首位,树立“专业办学,师资为先”的理念。力争组建一支专兼职的专业师资队伍,逐步建立起专业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显著、专业方向明确、中青骨干为主、结构层次合理的高素质校内专任师资队伍。同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逐年派遣师资到产学合作企业进行专业调研或技术实践,或参加专业性的技术研讨会,或参加技术培训学习,进一步加强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的力度,使双师型的教师占教师数的 85以上。(四)实训
6、基地建设目标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学科,因此,实现教学目标,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实践教学环境和资源。本专业从建立初期就规划和实施了实践教学的环境和资源建设。2010-2011 年,基本建成专业化、综合性的实验/实训校内教学基地,满足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的基本需求;2011-2012 年,依据专业教学的深入和发展,充实和加强设备类型、数量和专门化(特色和专用)程度,加强实践教学设施间的配套和建成职业环境与“氛围”。逐年建成适于开展新型教学模式的环境和资源体系支撑。实训基地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点
7、,以作业流程为导向,按专业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生产顶岗实习四个层次建设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实现校内实训基地的模拟性、生产性、开放性,校外实训基地的生产实践性、顶岗实习性、技术服务性。(五)教学督导体制与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目标加强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的评价,从制度、队伍、过程、方法上建立开放式、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重视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职业素质养成,顶岗实习落实情况以及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等方面的考评指标。考核内容及成绩评定均包括理论和实践环节,并有一定比例,同时积极探索现场操作
8、、项目实训等多种实践性能力考核方式。坚持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并尽力使课堂、实习和实训地点一体化。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修订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考核标准和工作规范,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一)融合职业资格标准,构建“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与课程之间内容的重组和调整,避免简单重复并使知识结构更为合理。如许多专业都对一些相互间有重复内容的课程进行了重组与整合,从而使课程既避免相互之间的简单重复。课程自身内容的删繁就简、去旧纳新,特别是要增加反映近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新成果内容的新课程,
9、或增设学科交叉的综合课程等。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增加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时,加强了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和进行实习改革。如加强了计算机校内实验室、增添了校外实训基地的质量和个数。添置了先进的硬件、软件和通信设备,建成了具有全国水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立了信息与优化模拟实验室,更新实验设备,改革实验方式,规范实验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而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重要基础
10、和保障。产学结合是第三课堂实践教学的主体形式,以企业为载体,工学结合,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专业同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建立了近 10 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聘请了双佳电脑有限公司、正大饲料有限公司、中关村电脑商城等单位一批行业企业网络专业人士为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外聘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为学生运用第三课堂开展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同时我校以校企合作为建设机制,做到“专兼结对,共建一门课;专兼协作,共管一基地;专兼互动,共育一方人”,探索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工学结合。通过校企深度融合,使企业充分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实训、教学质量监控等教学过程,
11、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基地、联合进行技能测试,使人才培养更贴近企业需求,更具针对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同时企业接纳专业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甚至是顶岗实习。学校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及时满足这些单位对提高技术人员素质的需要。通过探索和研究,我校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校企合作体系,目前,本专业有校企合作企业 4 家,通过校企合作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和实施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实现了工学结合模式的多元化,主要有:1.生产教学一体化模式 2 订单式模式,3.顶岗实习模式,4.工学交替模式。“正大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是我校学生对应的实习实训企业,在有生产任务的时候,本专业的学
12、生将调整教学,安排学生并在老师带领下参加生产服务与实训,实现产学结合和工学交替。本专业系依托这个企业也为学校创造了 50 万元的产值。(三)采用弹性学制、产学交替每学年的第一学期都要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教学、仿真实训,获得初步专业技能;第二学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见习、实习和专业综合实习,期间还有假期专业特色实践、课堂教学等多种产学交替教学形式。计算机网络专业可提供产学交替的工作岗位有以下几类:网络管理岗位:熟悉企业网络的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基本知识,熟练地安装和维护网络设备,保障企业网络的正常运行,并能根据对网络故障进行快速的判断,并及时解决问题。网站设计制作与管理岗位:能够根据企业的业务需
13、求设计并安装和维护企业所需的网络服务,能够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设计企业动态和静态网站。网络工程设计和建设岗位:能够根据企业需求为企业设计计算机网络、安装布线设备、网络设备、服务器等。网络产品销售与技术支持岗位:包括计算机网络产品的销售、安装、维护与用户培训工作。(四)建设模拟性、生产性、开放性的实训基地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点,以作业流程为导向,按专业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生产顶岗实习四个层次建设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实现校内实训基地的模拟性、生产性、开放性,校外实训基地的生产实践性、顶岗实习性、技术服务性。(五)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
14、”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打造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专业教学队伍,建设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一方面鼓励专业教师积极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并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并积极为企业服务;另一方面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通过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进行专题演讲、座谈、答疑、研讨,指导专项实训等,保持学生与社会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六)贴近就业市场,重视资格认证将职业资格
15、认证引入到课程之中是社会发展的需要,“21 世纪是职业证书的时代”,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职业资格证书也是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结合,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这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学生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本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方面都力争为学生获得资格认证提供方便。本专业规定:学生毕业除了通过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外,还需获得计算机专业相关的水平认证或职业资格认证。我校学生毕业后可获得计算机操作工初级/中级职业资格。学校要积极建立职业资格鉴定站,引入职业资格鉴定,鼓励学生具有一技之长,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七)成立专业
16、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进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确保专业建设规划制定和专业教学文件的生成,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导;在教学环节的安排和各教学环节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有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在教学成果评价中,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意见,保证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关配套政策1、课程设置改革:大幅度降低文化理论课的比重,加大实践、实训课的比重。2、课时安排改革:技能课课时安排必须采用模块制,而不能使用分时制。3、教学方法改革:对于技能课,应大幅度提高学生实践、实习等自我动手操作、自我学习比重,大幅度降低教师讲授比例,变教
17、师为教练,变学生为职员,变教学模式为训练模式。4、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改变对教师的水平评估方法,变表格资料考核为主,为教学实绩提高为主;改变学生水平评估方法,变期末书面考试为主,为企业化考核方式。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资金投入计划1、市场调查:调查人员车费、调查资料相关费、津贴2、资料购买:购买书籍、报刊杂志、多媒体教学音像等资料的相关开支3、实训基地建设:拓展实训基地、多媒体网络实训教室、增添校外实训基地等相关建设费4、设备投入:多媒体电脑相关设备等开支5、专家聘请与交流:聘请相关专业专家给教师与学生开讲座、座谈会与实训课,进行现场交流;或者到外聘企业顾问之企业进行现场考察与交流,由此而发生的相关车费、招待费、课时费6、教师培训:“请进来,走出去”与校内教师交流相结合,培训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而发生的相关车费、招待费、课时费、资料费、培训费7、学生实习:见习、模拟与实操相结合而发生的相关车费、课时费、津贴及其它相关开支六、总结只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实训室建设为龙头、以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为核心,以行业应用为重点”的原则,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就能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同时能在专业建设方面和人才培养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们相信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的实施,一定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水平和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11 年 7 月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