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 1 编制依据.1 2 工程简况.1 3 试验目的.2 4 试验段的选取.2 5 施工资源配置.2 5.1 组织结构.2 5.2人员配备.3 5.3 机械设备配置.4 5.4 测量检测仪器.4 6 施工布置及施工准备.4 6.1 施工布置.4 6.2 施工准备.4 6.2.1 技术准备.4 6.2.2 作业条件.5 7 施工工艺、方法与质量检验.5 7.1 施工工艺流程.5 7.2 施工工艺.6 7.2.1 准备下承层.6 7.2.2 料场闷料.6 7.2.3 施工放样(是否考虑加宽每边 20cm).6 7.2.4 运输和摊铺集料.7 7.2.5 整平.7 7.2.6 碾压.7 7.2.7
2、 横缝处理.8 7.2.8 横缝处理.8 7.3 注意事项.8 7.4 质量标准.8 7.4.1 过程控制.8 7.4.2 结果控制.8 7.4.3 基本要求.8 7.4.4 实测项目.9 8 质量保证措施.9 9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0 10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0 11 环境保护措施.10 12 附件.11 首件级配砂砾底基层施工方案 1 首件级配砂砾底基层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1、G3012 阿克苏-喀什高速公路项目招标文件、补遗(答疑公示)书、工程量清单、设计图纸等及现场考察所获得的有关地形、水文、地质、交通、电力等资料;2、国家、交通部、省颁布的有关公路工程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规
3、程;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05327)JTG F80/1-2004第一册(土建工程);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手册;5、新疆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规范;6、本公司施工类似工程所累积的相关经验及现有技术装备和施工能力;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06221)(JTG F10-2006);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0431)JTJ 034-2000;9、沙漠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指南(1206)JTG/T D31-2008;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工程简况 阿喀高速公路第 X 合同段起点 K1302+500 桩号位于伽师县西
4、克尔镇伽师总场路口东侧 400m 处,对应现有 G314 国道 K1304+800,与第二合同段顺接,路线自东向西沿G314 国道与南疆铁路之间的走廊带布线,经西克尔镇、大山口、八盘水磨、伽师路口(格达良乡)、农三师红旗农场、巴羌、阿图什市、塔库提等,到喀什市库曲湾收费站以南 700m 处,终点桩号 K1453+982.258,对应现有 G314国道 K1457+955,全长 151.482km,另有辅道 24 条 55.803km,G314 国道改线段4 条 4.563km,伽师连接线(S213改线)1 条 4.537km。其中 K1302+500 K1421+000(即阿图什东互通立交起点
5、)长 118.5km 段按新建路基宽 28m,120km/h行车速度设计;K1421+000 K1423+700(即阿图什市友谊路口)长 2.7km 段按100km/h 行车速度设计,新建路基宽 25.5m;K1423+700 K1453+982.258 长30.282km 段按 100km/h 行车速度设计,完全利用现有 G314 国道一级公路,路基宽度 25.5m,公路标准均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合同中 首件级配砂砾底基层施工方案 2 约定的开完工时间为 2011 年 5 月 30 日和 2012 年 11 月 30 日,551 日历天。整个标段设大中桥 16 座,小
6、桥 137 座,立交桥/通道桥 54 座,涵洞 238 道,互通立交 10 处(完全利用 1 处,改造 1 处),分离立交 4 座,服务区 2 处,主线收费站 1 处。3 试验目的 1、确定底基层级配砂砾料的级配和比例;2、确定最佳松铺厚度、松铺系数,以及碾压遍数、碾压方式与压实度的关系;3、确定最佳含水量及施工偏差;4、选择最佳施工方案,优化人员及机械设备组合;5、掌握底基层施工工艺和检测手段;6、为确保本标段底基层高效、优质完成,选择首件试验段先期施工,积累施工参数和经验来指导全线底基层施工。4 试验段的选取 根据现场路基填筑情况及结合本标段的特点,选定 K1373+800-K1374+0
7、80段 280m 作为本合同段底基层的首件试验段。该段为一般 28m 宽整体式路基、干燥状态段,底基层设计厚度为 15cm,边坡率 1:1.5,单幅设计底宽 1351cm、顶宽 1306cm,采用级配砂砾料填筑,压实度 98%,设计填筑集料 1115.94 m。5 施工资源配置 5.1 组织结构 项目部成立以常务副经理为组长、副经理、总工、工程技术、质检、测量、试验人员组成的级配砂砾底基层首件工艺试验小组:总体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试验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测量负责人:物资设备负责人:首件级配砂砾底基层施工方案 3 安全负责人:现场组织人员配备:工区长一名、技术主管一名、技术员二名配置
8、;测量、试验人员各配置 2 名,专职质检、安全人员、各一名、施工人员若干。5.2人员配备 级配砂砾底基层首件施工主要负责人见表 1,工班作业人员见表 2。表 1 级配砂砾底基层首件施工主要负责人员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称 工作职责 备注 1 项目副经理 高级工程师 负责施工生产及相关工作的协调 2 工区主任 工程师 负责现场施工生产 3 技术部长 工程师 负责施工技术工作 4 质量管理部长 工程师 负责施工质量工作 5 物资部长 工程师 负责物资设备保障工作 6 安质部长 工程师 负责现场安全、环保工作 7 测量队长 工程师 负责施工测量工作 8 试验室主任 工程师 负责试验工作 9 工区副
9、主任 工程师 负责现场施工技术工作 10 技术员 助理工程师 负责现场施工技术工作 11 技术员 助理工程师 负责现场施工技术工作 表 2 工班作业人员配置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工作职责 备注 1 班长 2 负责本路段的各项工作 2 试验员 2 检测试验 3 工人 10 具体人工事项 4 压路机司机 2 底基层碾压 5 平地机司机 3 底基层平整 6 装载机司机 3 级配砂砾翻料、摊铺 7 洒水车司机 3 路面洒水 8 自卸车司机 8 运输集料 首件级配砂砾底基层施工方案 4 5.3 机械设备配置 首件底基层主要施工设备见表 3。表 3 首件底基层主要施工设备配置表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10、单位 数量 状态 备注 1 平地机 PY180 台 1 良好 2 振动平碾 XG6224M 台 3 良好 22T 3 装载机 柳工 CLG855 台 3 良好 4 洒水车 CA10B,8m 辆 2 良好 5 自卸车 红岩金刚 CQ3253 辆 8 良好 5.4 测量检测仪器 首件底基层测量、检测仪器配置见表 4。表 4 首件底基层测量、检测仪器配置配置表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检测状态 备注 1 全站仪 TCR402power 套 1/1 合格 2 水准仪 苏光 DSZ2 台 1 合格 3 水准尺 塔尺(3 米)对 1 合格 4 钢尺 50m 把 1 合格 5 电子秤 AG
11、T-10 套 1 合格 6 灌砂筒 200mm 套 1 合格 6 施工布置及施工准备 6.1 施工布置 采用三工区已有临建及施工便道布置进入施工区,级配砂砾料利用 Q10 料场的砂砾料由三工区砂石系统生产。在系统附近布置约 20000 的储料和集中闷料点,利用砂石系统生产用水进行洒水闷料,两台装载机进行翻料和拌和处理,用自卸车沿施工便道运到施工现场。6.2 施工准备 6.2.1 技术准备 1)在底基层正式开工之前,首先对路床顶进行验收,其各项技术指标均需 首件级配砂砾底基层施工方案 5 符合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要求,重点复核路床顶设计高程与实测高程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弯沉值是否满足设计
12、要求;熟悉并审核图纸,熟悉底基层填料性能和要求等;2)掌握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合理编制底基层的施工方案、工艺等;3)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操作、安全、环保交底,满足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的相关规定,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和人身安全;4)对料场取样试验,进行含水量、级配、液塑限、相对密度、承载比、易溶盐和表面振动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砂砾底基层所用石料技术及级配要求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级配砾石底基层级配宜接近圆滑曲线,液限小于 28%,塑性小于 9%,级配组成满足表 5 要求。表 5 级配砾石的集料级配范围表 筛孔
13、尺寸(mm)31.5 26.5 19 9.5 4.75 1.18 0.6 0.075 通过质量百分率(%)100 90100 7590 5070 3055 1535 1020 410 5)做好技术和质量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施工日志记录详实,工程质量验评和工程试验等各项资料齐全完整,工程竣工之时,向业主提交完整的资料。6.2.2 作业条件 1)对进场设备、机具进行安装、调试检查和试运转,确保机械正常工作,配备足够的备件;2)引好桩位控制线和高程的控制点并妥善保护,施工中要常复测;3)正式施工前,实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对首件施工进行总结,通过首件试验段获得技术数据和施工经验,检查所选择的机具设备及施
14、工工艺是否适宜于本标底基层施工。7 施工工艺、方法与质量检验 7.1 施工工艺流程 公路路面级配砂砾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为:准备下承层料场闷料施工放 首件级配砂砾底基层施工方案 6 样运输和摊铺整平碾压横缝处理检查验收。7.2 施工工艺 7.2.1 准备下承层 对已交验的路基用压路机碾压3-4遍,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则适当洒水;如土过湿有“弹簧”、开裂等现象挖开晾晒或换土等措施处理,如换填面积较大则应重新检测交工。7.2.2 料场闷料 级配砂砾由三工区砂石系统生产,在系统附近布置约 20000 的储料和集中闷料点,利用砂石系统生产用水进行洒水闷料,两台装载机进行翻料和拌和处理。1)确定闷料量
15、 根据填筑厚度和面积,计算相对大于填筑量的用料数量(用料数量=段长宽厚松散系数)。本试验段设计填筑压实方为 1115.94m3,根据现场实测的骨料松散密度,考虑一定的损耗量,取填料的松散系数按 1.5计,则本试验段的填筑取料方量为 1115.94 1.5=1673.91 m3。2)确定闷料用水量 根据取料量,按级配砂砾料最佳含水量上调 1-2个百分点,计算闷料所需的用水量。3)闷料工艺 闷料场采用抽“田”字格闷料方法,根据计算的取料数量,确定闷料场的面积和深度。按设计要求对料场进行清表。利用原地面地形,用挖掘机对料场进行整理,堆码土埂围挡场地,呈“田”字形布置,以便控制闷料面积。灌水闷料。闷料
16、时设专人负责,灌水量应按所计算闷料用水量控制,闷料时间根据当时气温、砂砾填料级配和含水量试验结果确定,暂定位23 天。闷料完成后,检测闷料含水量。4)取料时进行全断面取料,保证级配砂砾料含水量均匀一致。7.2.3 施工放样(是否考虑加宽每边 20cm)恢复中桩、边桩,按 20m 设一桩;放出底基层边线,并做好指示桩,以便控制底基层的宽度和高度。在中桩和边线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级配砂砾的松铺标高并挂线。首件级配砂砾底基层施工方案 7 7.2.4 运输和摊铺集料 根据每车料的方量和松铺厚度在路床上打出网格,网格横向间距相等,纵向根据厚度和方量调整。供料时,由远到近将料卸于网格内。集料在下承层上的
17、堆置时间不宜过长,运送集料与铺集料工序应紧凑衔接。本试验段采用平地机摊铺混合料,根据类是工程施工经验,松铺系数约为1.251.35,暂取上限值1.35,则松浦厚度按151.35=20.25cm 控制。大面积施工时的松铺系数和松铺厚度,通过本试验段确定。用装载机将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网格上,表面应力求平整,并按照规定预留路拱。检查松铺材料层的厚度是否符合松浦厚度要求,必要时,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装载机初平后试验员检查含水量,此时含水量要大于最佳含水量 3 个百分点,否则要根据方量推算出需要补水的数量,现场安排补水。7.2.5 整平 用平地机粗平,粗平完成后现场测量员检查标高,标高符合要求后通知
18、平地机进行精平。精平时由外侧向内侧进行刮平,然后技术员采用挂线法及时检查松铺高程及松铺厚度,符合要求后通知压路机碾压。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漏潜在的不平部分。压路机初压一遍后,再用平地机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形。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7.2.6 碾压 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不大于 3 个百分点)时,立即用 18t以上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然后进行振动碾压,震动 3 遍(往返一次为一遍)后进行压实度检查,直至压实度满足要求后停止震动碾压。根据类似工程经验,一般振压 34 遍可满足要求,最后用 20t胶轮压路机光面一遍。本试验段为直线段,由两侧
19、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碾压时,应重叠 1/3轮宽,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然后用胶轮压路机压到表面无明显轮迹。压路机的压实速度,头两边采用 1.51.7km/h为宜,以后用 2.02.5km/h;轮胎压路机采用 5km/h。路面两侧应多压 12 遍,以保证边缘压实度。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面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以保证底基层不受破坏。首件级配砂砾底基层施工方案 8 7.2.7 横缝处理 两作业段的衔接处,按搭接拌合处理。第一段拌合后,留 58m 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拌合整平后进行碾压。7.2.8 横缝处理 底基层填筑、碾压验收合格后,在底基层顶
20、面放出顶面的中线、边线,然后人工沿着边线以 1:1.5的边坡率向下修整底基层边坡。7.3 注意事项 1)按工序划分段落。2)施工过程中具体要求:对主线单幅路面底基层,每一摊铺、碾压的作业段长度控制在 100 范围内。3)各工作区要插标识牌,横向洒白灰区分。碾压区要求由低到高,与水车配合施工。4)现场试验员填写表格必需为正式用表,写完后监理签字认证。5)修坡和修边必须画线,保证边坡的平直度。6)压实的底基层上禁止行车,封闭管理。7.4 质量标准 7.4.1 过程控制 底基层在施工过程中应检测含水量、级配、塑性指数、承载比(CBR 60%)等要符合施工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7.4.2 结果控制 1)
21、压实后底基层表面应平整无轮迹、无隆起出现。2)底基层在施工结束后检测器压实度、弯沉值、平整度、纵段高程、宽度、厚度和横坡,要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及 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7.4.3 基本要求 1.选用质地坚韧、无杂质碎石、砂砾、石屑或砂,级配应符合要求。2.配料必须准确,塑性指数必需符合规定。3.混合料拌和均匀,无明显离析现象。4.碾压应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洒水碾压至要求的密实度。首件级配砂砾底基层施工方案 9 7.4.4 实测项目 级配砂砾底基层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底基层 1 压实度 代表值 97 按附录 B 检查,每 2
22、00m 每车道 2 处 极值 93 2 弯沉值(0.01mm)符合设计要求 按附录 I检查 3 平整度(mm)12 3m 直尺:每 200m 测 2 处10 尺 4 纵段高程(mm)+5,-15 水准仪:每 200m 测 4 个断面 5 宽度(mm)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每 200m 测 4 个断面 6 厚度(mm)代表值-10 按附录 H 检查,每 200m 每车道 1 处 合格值-25 7 横坡(%)0.3 水准仪:每 200m 测 4 个断面 外观鉴定:表面平整密实,边线整齐,无松散。8 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勤交底、勤检查,严格技术交底复核制度,并深入工班检查指导,与工
23、班技术员、质检员一起保证各工序质量。2)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执行“三检制”,实施工序质量检验程序,特别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质量监察。工序交接必须有班组间的交接检查,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3)纠正预防措施:施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项,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针对工程通病要制订预防措施,确保每一道工序质量合格。4)坚持自检程序,以过程质量确保工程质量。5)加强过程控制,实施程序化、规范化质量管理,使整个质量体系要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同时做好质量记录,确保工程质量的可追溯性。6)加大监控力度,严格要求,规范施工,认真执行规范、标准及相关技术文件要求。首件级配砂砾底基层施工方案 10 9 安全生产保
24、证措施 试验段施工前,做好安全措施落实工作,做到施工技术措施与施工安全同步。施工过程中,自始自终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技术交底的同时进行安全交底,施工安排的同时进行安全生产安排,施工检查的同时进行安全检查。为确保本试验段的安全生产,项目经理部成立以常务副经理为组长的现场安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以指导现场安全生产施工:组长:刘士诚 副组长:郑光义、张继华、王廷益、陈永林、黄 跃、郗启松、张虎成、梁 峰 成员:黎 立、叶柏青、丁凡稳、陈道斌、张海波、张 鹏、常少威、童峥嵘、王建民、吴绍生、孙章军、朱文华、余江、廖开立。10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科学化、规范化施工,讲究工艺质量和成本节约,促进工程质量的
25、提高和降低消耗。2)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醒目的文明施工标语。3)保证施工现场及工地沿线居民和单位原出入通道畅通。并做到要施工中无无重大工伤事故。施工现场设备、机具、材料施工总体情况统一布局,做到有条不紊,井然有序。4)保持施工便道路面的干净、整洁,并做好养护工作。5)施工垃圾应及时清理,杜绝在施工现场随意堆放垃圾。6)现场按施工总平面布置,材料堆放整齐,清洁有序,搞好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7)现场配备专职安全人员值班,作好进入施工现场人员的登记手续,防止外来人员随便进行施工现场。施工现场车辆在场内要服从现场人员的调度安排。11 环境保护措施 1)合理规划施工用地,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用地。2)现场堆
26、渣过多时用自卸汽车运往弃土场统一处理。3)定期会同当地环境机构对施工中的环保工作进行检查。4)施工便道和路基经常洒水,防止扬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首件级配砂砾底基层施工方案 11 5)做到工完场清,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清理。6)标准化管理图表要齐全、清晰、实用、漂亮。7)注意搞好施工场区环保工作,自觉维护场区卫生。8)对于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施工噪声,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轮流操作筑路机械,减少接触高噪音的时间,或穿插安排高噪音的工作。对强噪音源较近的施工人员,除取得防护耳塞或头盔等有效措施外,还应当缩短其劳动时间。同时要注意对机械的经常性保养,尽量使其噪声降低到最低水平。9)施工完成后,对施工便道两侧的施工遗弃物进行清理,平整便道两侧的地面,尽量恢复地面的天然状态。12 附件(1)试验段质量保证体系框图;(2)试验段安全、环保生产保证体系框图;(3)原材料试验检测报告。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