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末综合检测(一) [学生用书P101(单独成册)] (时间:120分钟,总分值:150分) 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命题中,正确的选项是( ) A.经过不同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B.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异面直线 C.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直线 D.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解析:选C.A中,可能有无数个平面;B中,两条直线还可能平行,相交;D中,两个平面可能相交. 2.以下几何体是柱体的是( ) 解析:选B.A中的侧棱不平行,所以A不是柱体,C是圆锥,D是球
2、体,B是棱柱. 3.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高是4,那么它的侧面积是( ) A. B.12π C.15π D.30π 解析:选C.圆锥的母线长是=5,所以侧面积是π×3×5=15π. 4.如图,α∩β=l,点A,C∈α,点B∈β,且BA⊥α,BC⊥β,那么直线l与直线AC的关系是( ) A.异面 B.平行 C.垂直 D.不确定 解析:选C.因为BA⊥α,α∩β=l,l⊂α,所以BA⊥l.同理BC⊥l.又BA∩BC=B,所以l⊥平面ABC.因为AC⊂平面ABC,所以l⊥AC. 5.假设直线l不平行于平面α,且l⊄α,那么( ) A.α内的所有直线与l异
3、面 B.α内不存在与l平行的直线 C.α内存在唯一的直线与l平行 D.α内的直线与l都相交 解析:选B.由题意可得直线l与平面α相交,如图: 具体分析 结论 A α内的所有过交点的直线与l相交 错误 B 如果α内存在与l平行的直线,那么直线l与α平行,故直线不存在 正确 C 可得直线l与α平行,与题设不符 错误 D α内的所有不过交点的直线与l异面 错误 6.水平放置的△ABC是按“斜二测画法〞得到如下图的直观图,其中B′O′=C′O′=1,A′O′=,那么原△ABC是一个( )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三边中有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4、 D.三边互不相等的三角形 解析:选A.依据斜二测画法的原那么可得,BC=B′C′=2,OA=2×=,所以AB=AC=2,故△ABC是等边三角形. 7.正方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的球面面积分别为S1和S2,那么( ) A.S1=2S2 B.S1=3S2 C.S1=4S2 D.S1=2S2 解析:选B.不妨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那么外接球直径为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为,而内切球直径为1,所以=()2=3,所以S1=3S2. 8.a,b是不重合的直线,α、β、γ是两两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以下说法: ①假设a⊥α,b⊥β,那么α⊥β;②假设α⊥γ,β⊥γ,那么α∥β;③假设b⊥α,β⊥α,
5、那么b∥β;④假设α∥β,α∩γ=a,β∩γ=b,那么a∥b.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解析:选A.①中α与β可能相交不垂直,也可能平行;②中α与β可能相交;③中b可能在β内;④中符合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正确. 9.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底面ABCD的中心,B1H⊥D1O,H为垂足,那么B1H与平面AD1C的位置关系是( ) A.垂直 B.平行 C.斜交 D.以上都不对 解析:选A.如图,连接BD,B1D,B1D1,那么平面DBB1D1⊥平面AD1C,平面DBB1D1∩平面AD1C=D1O.因为B1H⊥D1O,所以
6、B1H⊥平面AD1C. 10.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的所有棱长都相等,且∠A1AB=∠A1AD=∠BAD=60°,那么对角面B1BDD1是( ) A.平行四边形 B.菱形 C.矩形 D.正方形 解析:选D.AA1在面ABCD内的射影在底面的一条对角线上,因为AC⊥BD,所以AA1⊥BD,所以BB1⊥BD. 又因为∠BAD=60°,所以BD=AB=BB1, 所以B1BDD1是正方形. 11.P是△ABC外一点,PA,PB,PC两两互相垂直,PA=1,PB=2,PC=3,那么△ABC的面积为( ) A. B.4 C. D.5 解析:选A.如图,作PD⊥
7、AB于点D,连接CD. 因为PC⊥PA,PC⊥PB,PA∩PB=P, 所以PC⊥平面PAB,那么PC⊥AB,PC⊥PD, 又AB⊥PD,PC∩PD=P, 所以AB⊥平面PCD,那么AB⊥CD. 在Rt△PAB中,PA=1,PB=2,那么AB=,PD= .在Rt△PCD中,PC=3, 那么CD=== . 所以S△ABC=AB·CD=××=. 12.一个球与一个正三棱柱的三个侧面和两个底面都相切,这个球的体积是π,那么这个三棱柱的体积是( ) A.96 B.16 C.24 D.48 解析:选D.由球的体积公式可得,球的半径R=2.设球的外切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高即侧
8、棱长为h,那么h=2R=4.在底面正三角形中,由正三棱柱的内切球特征,有a×=R=2,解得a=4.所以此三棱柱的体积V=××(4)2×4=48. 二、填空题:此题共4小题,每题5分. 13.直线b∥平面α,平面α∥平面β,那么直线b与β的位置关系为 . 答案:b∥β或b⊂β 14. 如图,在△ABC中,∠ACB=90°,直线l过点A且垂直于平面ABC,动点P∈l,当点P逐渐远离点A时,∠PCB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由于直线l垂直于平面ABC,所以l⊥BC,又∠ACB=90°,所以AC⊥BC,所以BC⊥平面APC,所以BC⊥PC,即∠PCB为
9、直角,与点P的位置无关. 答案:不变 15. 如图,四面体PABC中,PA=PB=,平面PAB⊥平面ABC,∠ABC=90°,AC=8,BC=6,那么PC= . 解析: 取AB的中点E,连接PE. 因为PA=PB, 所以PE⊥AB. 又平面PAB⊥平面ABC, 所以PE⊥平面ABC. 连接CE,所以PE⊥CE. ∠ABC=90°,AC=8,BC=6, 所以AB=2,PE==, CE==, PC==7. 答案:7 16.如下图,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当四边形A1B1C1D1满足条件 时,有A1C⊥B1D1(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
10、情况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况). 解析:由直四棱柱可知CC1⊥平面A1B1C1D1, 所以CC1⊥B1D1,要使得B1D1⊥A1C,只要B1D1⊥平面A1CC1,所以只要B1D1⊥A1C1.此题还可以填写四边形A1B1C1D1是菱形、正方形等条件. 答案:B1D1⊥A1C1(答案不唯一) 三、解答题:解容许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总分值10分)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主视图是底边长为1的平行四边形,左视图是一个长为,宽为1的矩形,俯视图为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成的矩形. (1)求该几何体的体积V; (2)求该几何体的外表积. 解:(1)由三视图可
11、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平行六面体(如图),其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高为,所以V=1×1×=. (2)由三视图可知,该平行六面体中,A1D⊥面ABCD,CD⊥面BCC1B1,所以AA1=2,侧面ABB1A1,CDD1C1均为矩形,该几何体的外表积S=2×(1×1+1×+1×2)=6+2. 18. (本小题总分值12分)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H分别是AB,AD的中点,F,G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 求证:(1)E,F,G,H四点共面; (2)三条直线EF,GH,AC交于一点. 证明:(1)在△ABD中, E,H分别是AB和AD的中点, 所以EHBD. 在△CBD中,==
12、 所以FGBD. 所以EH∥FG. 所以E,F,G,H四点共面. (2)由第一问可知,EH∥FG,且EH≠FG,所以它们的延长线必相交于一点,设为点P. 因为AC是平面ABC和平面ADC的交线,EF⊂平面ABC,GH⊂平面ADC,而点P是平面ABC和平面ADC的公共点, 所以P∈AC. 所以三条直线EF,GH,AC交于一点. 19. (本小题总分值12分)如图,A1A是圆柱的母线,AB是圆柱底面圆的直径,C是底面圆周上异于A,B的任意一点,A1A=AB=2. (1)求证:BC⊥平面A1AC; (2)求三棱锥A1ABC的体积的最大值. 解:(1)证明:因为C是底面圆周
13、上异于A,B的任意一点,且AB是圆柱底面圆的直径,所以BC⊥AC,因为AA1⊥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AA1⊥BC,
因为AA1∩AC=A,AA1⊂平面AA1C,AC⊂平面AA1C,
所以BC⊥平面AA1C.
(2)设AC=x,在Rt△ABC中,BC==(0 14、点,E、F、G分别是BC、DC、SC的中点,求证:
(1)直线EG∥平面BDD1B1;
(2)平面EFG∥平面BDD1B1.
证明:
(1)如图,连接SB,
因为E、G分别是BC、SC的中点,
所以EG∥SB.
又因为SB⊂平面BDD1B1,
EG⊄平面BDD1B1,
所以直线EG∥平面BDD1B1.
(2)连接SD,
因为F、G分别是DC、SC的中点,
所以FG∥SD.
又因为SD⊂平面BDD1B1,FG⊄平面BDD1B1,
所以FG∥平面BDD1B1,且EG⊂平面EFG,
FG⊂平面EFG,EG∩FG=G,
所以平面EFG∥平面BDD1B1.
21.(本小 15、题总分值12分)如图,四棱锥PABCD中,PD⊥底面ABCD,底面ABCD是矩形.
(1)假设PD=AD,E为PA的中点,求证:平面CDE⊥平面PAB;
(2)F是棱PC上的一点,CF=CP,问线段AC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PA∥平面DFM?假设存在,指出点M在AC边上的位置,并加以证明;假设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1)证明:因为PD⊥底面ABCD,所以PD⊥CD.
又因为底面ABCD是矩形.所以CD⊥AD,所以CD⊥平面PAD.
又PA⊂平面PAD,
所以CD⊥PA.
因为PD=AD,E为PA的中点,
所以DE⊥PA.
CD∩DE=D,
所以PA⊥平面CDE,又PA⊂ 16、平面PAB,
所以平面CDE⊥平面PAB.
(2)在线段AC上存在点M,使得PA∥平面DFM,此时点M为靠近C点的一个四等分点,证明如下:
连接AC,BD,设AC∩BD=O,PC的中点为G,连接OG,那么PA∥OG,
在△PAC中,
因为CF=CP,
所以F为CG的中点.
取OC的中点M,即CM=OM,那么MF∥OG,所以MF∥PA.又PA⊄平面DFM,MF⊂平面DFM,
所以PA∥平面DFM.
22.(本小题总分值12分)一四棱锥PABCD的三视图如图,E是侧棱PC上的动点.
(1)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
(2)假设点E为PC的中点,AC∩BD=O,求证:EO∥ 17、平面PAD;
(3)是否不管点E在何位置,都有BD⊥AE?证明你的结论.
解:(1)由该四棱锥的三视图可知,该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侧棱PC⊥底面ABCD,且PC=2.
所以VPABCD=S正方形ABCD·PC=.
(2)证明:因为EO∥PA,EO⊄平面PAD,PA⊂平面PAD.
所以EO∥平面PAD.
(3)不管点E在何位置,都有BD⊥AE,
证明如下:连接AC,因为ABCD是正方形,
所以BD⊥AC,
因为PC⊥底面ABCD且BD⊂平面ABCD,
所以BD⊥PC,
又因为AC∩PC=C,所以BD⊥平面PAC,
因为不管点E在何位置,都有AE⊂平面PAC,
所以不管点E在何位置,都有BD⊥AE.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