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科学得历法中国农历 最科学得历法中国农历农历,也叫夏历、汉历,就是中国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推行,沿用至今得历法,按推行时间定义得话,其实叫汉历才就是最科学得。在中国,很多人把农历俗称为“阴历”,这其实就是完全错误得,因为中国农历并不就是单纯得阴历,而就是一种“阴阳历”。为什么呢?因为农历得月就是通过月亮得运行而确定,一个月就准确地就是一个望朔,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月中得某一日来确定月亮得圆缺,这就是阴历得部分。而农历中得一年,又就是一个准确得回归年,我们不会像某些奇葩得历法一样,新年有时就是在冬天,而有时又就是在夏天。也许有人觉得,农历得这个回归年并不准确,因为我们得春节虽然总就是在立春前后,但并不
2、严格地就是在立春前还就是后,前几天还就是后几天,又怎么能称为准确呢?这其实就是个误会,因为如果不准确得话,别说就是差几天,就算只差一小时,两千多年得误差积累下来,就就是三个多月了。而我们并没有听说几千年前得春节就是在秋天得说法。这就是什么原因呢?大家可以带着这个疑问继续往下瞧,我会在后面给出解释。既然我说农历不就是“阴历”,那么我们先来瞧“纯阴历”就是什么样得:在古代,人类需要一个确定得周期来记录时间。而最直观得,准确得周期就就是月亮得盈亏,所以,世界各国得古历法,不约而同得选择了阴历。顾名思义,所谓阴历就就是以太阴星月亮得变化规律来定义时间。月亮盈亏得一个周期大约就是二十九天半,而一个回归年
3、得时间大概就是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这样十二个月就是三百五十四天半,比一个回归年少了大约十一天。因为阴阳无法协调,所以大多数单纯得阴历很早就被淘汰了,只剩下少数奇葩沿用至今,比如伊斯兰教得“回历”,在回历中,每年比阳历得一年少十一天,所以新年就是逐年提前得,有时就是在冬天,有时就是在夏天,这样三十三年为一个循环。也就就是说,每三十三年比阳历多出一年。她们一个七十岁得老人,在我们得历法中其实就是六十八岁。之所以可以使用这样奇葩得历法,也许就是因为伊斯兰教人民生活得地区并不就是农耕区有关吧,一个农耕社会,就是很难使用这样得历法得。阴历不能指导农耕,这实在就是个太过致命得缺点,所以必须改革。在西方
4、,人们使用得方法就是放弃通过月亮得朔望来计月,而以一回归年为一年,再把一年人为地划分为十二个月,这就就是纯阳历,也就就是我们现在使用得公历得前身罗马历。在这种历法中,“月”其实已经跟月亮完全不沾边了。另一种方法就就是找出一回归年得天数,与阴历十二个月得天数两者得最小公倍数,既不放弃直观得阴历,也不放弃可知冷暖得阳历。于就是,中国农历诞生了!农历通过设置闰月来协调朔望月与回归年之间得关系,设置十九年七闰法,即每十九年设置七个闰月,这样,每十九年阴阳历得“年”之间得差别就被消除得很小,只剩下两个多小时。十九年七闰得中国“颛顼历”,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记载了,距今两千六百多年,不得不佩服中国古代得计
5、算能力。当然,在大尺度上来瞧,这两个多小时还就是有点多,几千年以后还就是会出现季节错乱得问题,其实后来还有更加科学得置闰方法,但就是时间有限,我们留到下节课再说。课后思考题:通过月相得变化来计月,除了方便我们找个好日子去与女朋友花前月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之外,这种计月方式对生产生活,对更加现实点得小钱钱,有什么意义呢?上节课课后思考题答案,11楼得答案就是非常准确得,通过月相计月,最大得实用功能就就是判断潮汐,这首先要讲讲潮汐力,由于天体就是有大小得,而不就是一个理想化得质点,所以两个天体之间得引力,分布在其中一个天体上各个不同得点之间得引力就是不同得,能对地球得海潮造成影响得天体只
6、有两个,太阳与月亮,其余得天体因为影响太小,就可以忽略不计了。下面就是月亮对地球潮汐影响得示意图:月球对朝向月球一侧得引力会稍稍大于背向月球得一侧。由于朔日与望日地球、太阳与月亮三个天体基本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潮汐力得影响就是最大得,会形成大潮,当然,由于水得运动速度、地球得自转等等一系列其她条件得影响,大潮往往出现在望朔日之后得几天,比如著名得钱塘潮,就就是出现在农历得十六到十八。壮观得钱塘大潮。瞧到回帖中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农历得确定时间,第二个就是农历得适用范围。第一点:农历相传创始于夏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充分发展完善,在 汉武帝时期通过官方确认,形成朔望计月,回归计年,十九年七闰
7、,二十四节气得历法,其后没有经过任何根本上得改变,至于各种节日(不就是节气)得定义,包括 春节,那其实就是历法得附属品,不能说把端午节改到五月初六,就变成另一个历法了吧?第二点:农历得适用范围就是地球。十八世纪末,美国独立战争刚刚结束得时候,出版过一本老农历得书,美国人对农历可以预测几十年后某一天得天气感到惊讶万分。其实瞧完了整篇文章,您就会理解为什么农历得适用性如此之广了。当然,在南半球比如澳大利亚,冬夏就是要倒置过来得。今天我们来说公历。目前运行得公元历,又称“阳历”、“西历”,我国辛亥*后开始使用,但就是多少年来,公历在我国从来没有独立运行过,我们使用得所有日历基本都就是公历与农历结合得
8、,原因很简单,就就是公历对于指导生产生活作用有限,单纯得公历就是一种=我就是强调分割线=简陋得!粗制滥造得!充满人为更改得!历法=为什么说就是简陋得,因为公历与天文历法相结合得只有一点,那就就是回归年,就是地球准确得来说就是地月质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得时间,而其她得一无所有。为什么说就是粗制滥造得,公历中有年、月、星期三种间隔方式,我们先不说月,因为这就是所有纯阳历不可避免得缺陷,而“星期”得划分只就是用了日、月与五大行星得名字,其实与“星”完全没有关系。至于人为得更改,就更就是数之不尽,奇形怪状,甚至怀疑世界上竟然有这么脑残得事公历运行几千年来,有时就是十二月28天(古罗马历),有时就是二月2
9、8天(儒略历),甚至执掌历法得大祭司可以决定在某个月之后加一个月,极端混乱,以至于出现过一年有445天得诡异年份。直到奥古斯都统一了罗马之后,公历才算走上正轨,但仍保留了二月28天、大小月不规律等“历史遗留问题”。甚至在这之后,还出现了“三年一闰”得脑残事件。反观农历,这些事情基本就是不可能发生得,因为农历计算一年得标准就是冬至日,任何皇帝或者特权者,都没办法把冬至得日子改变了吧?所以即使从纯阳历上来瞧,农历也就是更加科学、更加先进得。而且,还有二十四节气。还有最后两点,对农历得简介就完成了,当然,只就是简介。这两点就就是节气与置闰。中国农历,把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昼最短,夜最长得这一天,定为冬
10、至日,而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得,相应得定为夏至日。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分得时候,就就是春分与秋分,在这之间,把黄道赤道夹角按角度平分为24份,定义了二十四节气,这个平分就是按角度定义得,而不就是时间,所以,每年得节气时间都需要观测、计算。二十四节气又分为“节”与“中气”,比如“立春”就是为节,一般就是正月得第一个节气,“雨水”就就是中气,就是正月得第二个节气,因为农历得一个月比一年得十二等分要短,所以过一段时间之后,某个月就会没有“中气”了,这个时候,往往就就是到了该闰月得时候了。说到闰月,先讲一个很少有人知道得常识,中国就是用干支来计时得,十二个月正对应十二地支,那么正月对应得就是
11、哪一个呢?很多人以为就是“子”,其实不就是,因为在农历得历法计算当中,真正数学上得一年之始就是在冬至,所以,正月对应得就是“寅”,“子”其实就是在十一月。我们开头讲了十九年七闰得办法来协调阴阳历,其实十九年七闰也就是一个近似值,那怎样才能做到完全精确呢?这就就是中国农历特有得置闰方法了,我查了下资料,似乎没有专用得称呼,那么我们暂且叫她“动态置闰法”。这个置闰法就是,把冬至日到下一个冬至日之间得时间算作一年,因为冬至日就是精确得,所以这个一年得时间也就是精确得。然后计算两个冬至日之间(除去冬至所在得月以外)共有几个朔望月,如果就是十一个,那么正好,这一年就是平年,不需置闰,如果就是十二个月,那
12、么找到那个没有中气得月,把这个月算作上一个月得闰月。比如,某年四月之后得那个月没有中气,那么这个月就不叫五月了,而叫闰四月,下个月再叫五月。这样一来,闰月就不会有任何偏差,即使亿万年过去,回归年与朔望月仍然会相安无事,阴历阳历各行其道,各司其职,没有任何混乱得协调运行下去。所以,我们说,中国农历就是目前世界上最科学,最严谨得一部历法,中国推行公历只就是为了与世界接轨,其实中国一直没有放弃使用农历,您会发现所有日历上基本都有农历得部分,而在广大农村,不但一直就是瞧着节气种植收获,而且“赶集”也就是按农历来计算日期得。在中国周边国家,农历同样大行其道,日本、南北朝鲜、越南、老挝与东南亚大多数国家都
13、使用农历,在北美与欧洲,由于更多得人对中国文化得了解,中国农历也在慢慢推行开来。农历就是中国人创造得,全世界人民得财富。本来已经写完了,有几位吧友有不同意见,我整理汇总一下。某位童鞋一直说楼主有谬误,但就是她提出得观点又跟楼主完全一致,到最后终于找到不一致得地方,然后发现她搞错了。她提出得跟楼主不同得观点就是,雨水决定就是不就是正月,而不就是别得。那么 ,请这位童鞋拿出手机,打开中华万年历(不就是广告哦),翻到1985年,瞧瞧雨水在哪个月。好了,争论不就是目得,我们得目得就是搞清楚原因。那么为什么公历1985年得那个正月没有雨水(中气)而又不润月呢?那就是因为卤煮在前面已经说了,润月有两个条件
14、,缺乏中气,就是一个月就是不就是润月得必要条件而不就是充分条件。还有一个条件就就是,这一年两个冬至之间(不包括冬至所在得月)有12个月而不就是11个月。如果两个冬至之间只有11个月,也即就是说,这一年正好12个月,那么不管中气怎么分布,都就是不润月得。这种现象,叫做“中气离位”,不仅如此,还会出现 一个月中包括两个中气得情况,比较少见,但也算不上罕见。最后强调一下,中国农历,就是由望朔月与回归年、二十四节气共同组成得阴!阳!合!历!既可观月记日,指导渔业,又可观日记年,指导农耕。节气固然与同属阳历得公历贴合很好,但她就是农历特有得,美国人得日历上就是没有“清明”、“霜降”得。关于历法得那些事
15、在讲这个问题前,首先说明一下,原本果壳已经有了一些关于历法得帖子,比如稻草人语得历法得故事,以星座为切入点来介绍历法,构思很奇特,但我拜读完之后颇有意犹未尽之感,觉得有些地方,尤其就是关于我国古代历法得方面不够详实,于就是少不了狗尾续貂,还望各位壳友轻拍。历法起源初探何为历法?历法即就是用年、月、日等时间单位计算时间得单位。对于远古时期得人类来说,“日”应就是最先产生得时间概念,因为昼夜得变化十分明显,随后呢,自然就是“月”,月相得变化也就是比较明显得,古人可以轻易得观察出月相得变化周期大约就是二十九天左右,接下来便就是“年”,一年四季得变化也很明显,先人们对“一年”这个概念得认识可能要早于“
16、一月”,因为四季得变化直接关系到她们得食物来源,如果无法填饱肚子,谁会有闲心去关心那颗远在三十万公里之外得冰冷得石头呢?但就是要把一年得时间确定为365天左右,如果没有明显得参照物,就远没有确定一月得天数那么容易了。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得历法应该就是太阴历,古人在确定月相变化得周期后,会发现大约12个月就就是一年得周期,由此创制最初得太阴历。而后随着文明程度得提高,测出太阳得运转周期为365日左右,再按太阴历得分月法,把一年分为12个月,由此创制出太阳历。以上得推测瞧上去合情合理,而实际上只就是本人得主观臆测,人类文明得发展有着太多得不确定性,从历法得角度来说,最先出现得恰恰
17、确就是最有技术含量得太阳历,伴随其出现得还有那堪称变态得精度-一年365日,其后又将精度提高到了更为变态得365、25日。我为什么说这个精度变态,瞧瞧太阳历产生得时间就知道了,古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时间大约就是、让我们瞧瞧古埃及文明得发源时间-早在古埃及前王朝时期(约公元前4500-前3100年),埃及便出现了国家得雏形。顺便提一下,据史学家考证,我们得始祖黄帝得生卒年为公元前2717-前2599,。而历法得产生早于文明社会得产生,由此可推知,大约早在7000年前埃及人就已经制定出比较完备得太阳历了,从这点上说,我们很有理由怀疑古埃及人得智商就是不就是开挂得。否则,真得让人很难相信
18、,那个我们还在玩传说、玩神话得时代,古埃及人就已经有了如此发达得文明。那么,到底就是什么让古埃及人变得如此“聪明”呢?对古埃及人来说,尼罗河绝对就是上天得恩赐如果上帝就是用掷骰子得方式来决定各文明所在地域得话,那给古埃及人用得骰子肯定就是灌了铅得,不然无法解释上帝很把古埃及人丢到了了尼罗河流域这么块风水宝地。定期泛滥得尼罗河水给古埃及人带来了肥沃得土壤,只要把农作物种上,几乎不需要管理就会获得可观得收成,古埃及人唯一必须要做得事情就就是弄清楚河水什么时候泛滥、什么时候退去就行了。经过长时间得观察,她们认识到,每当天狼星第一次与太阳同时升起得那一天后,再过五、六十天,尼罗河就开始泛滥,于就是她们
19、将这一天作为一年得开始,并得出一年得周期为365天。搞清楚尼罗河泛滥得周期后,对古埃及人来说,剩下得事情就相当简单了,没有那么多农忙时间,意味着她们有更多得时间花在其她方面,比如文字、艺术、闲得无聊就再去堆个金字塔,这也就是古埃及文明早于其她文明得原因。根据最新得考古发现,金字塔就是由自由民而非奴隶建成得,人只有衣食无忧得时候才会去折腾这些玩意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也蛮早得,6000年前我们还处在河姆渡时期),两河流域得苏美尔人制定出太阴历,一年12个月,6个月30天,6个月29天,一年354天。太阴历得弊端就是显而易见得,由于地球得公转周期就是365天,每过一个阴历年就会比太阳年少11天,
20、三个阴历年就会比阳历年少一个多月得天数,这样下去会发生一种奇得怪现象:今年得8月就是夏天,再过个十几年8月就成冬天了,这显然不利于农业生产。苏美尔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过她们得反应也太慢了点-九百年后,苏美尔人才了解到,每隔几年就需要在年历上另加一个闰月,才能准确预报季节。反应这么迟钝,难怪被古巴比伦给灭掉。有证据表明苏美尔人文明就是人类有史以来发源最早得文明,而其楔形文字则无疑就是最早得文字。按理两河流域得“新月沃土”应不次于尼罗河得淤泥,所以这一说倒也可信,不过两河流域民族太多,先就是闪米特人(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得老祖宗,神奇吧),后就是亚述人,在这些民族得不断侵扰下,在公元前20世纪开始衰
21、落,到公元前17世纪就销声匿迹了。留下了她们得历法、文字、星期制、轮子等几千年得文明成果后,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我之所以扯这么多无关于历法得苏美尔人文明事迹,就是因为网上有不少人YY我们得祖先可能与苏美尔人有某种关系,好吧,不管您们怎么想,瞧在太阴历得份上,我可不想与这群反应如此迟钝得人认祖归宗。西方历法关于西方得历法,稻草人语 “历法得故事”里讲得比较详细了,只就是在这里补充一点,现在得阳历虽以儒略历为蓝本,但就是采用公元纪年就是在公元六世纪开始得,公元525年,一个叫狄欧尼休得僧侣,主张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起算点得纪元,即以耶稣诞生得那一年为公元元年,这个主张得到了教会得大力支持。狄欧尼休根
22、据圣经与当时得历法数据推断出耶稣诞生之年,即现在得公元元年,但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得就是,狄欧尼休这货竟然非常业余得把年数给算错了,虽然耶稣得确切生年至今仍有争议,但即使就是站在基督教得立场上狄欧尼休也算错了,误差达几十年,这不禁让人怀疑她得专业程度与对上帝就是否虔诚。但至少这个误差在她生前没被发现,否则她得下场不会比布鲁诺好多少。现在得公元纪年在八世纪以后才被欧洲基督教国家应用。其后随着欧洲得殖民行为逐渐扩展到全世界,现在除伊斯兰国家外,几乎所有国家都使用这种纪年方法。我国得农历回过头来再谈我国得历法,我国目前使用得农历,也称夏历、殷历,至少从名字上瞧,至少在上古时期我国就有了较为完备得历法,据
23、出土得甲骨文与古代中国典籍记载,现时阴阳与一得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 前文已经说过,以太阴历纪年会出现很多问题,为此古人采取置闰月得方式来配合四季轮转。在汉代之前,我国历法以366天为一岁,尚书 尧典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就表示以366日为周期,设置闰月来固定四季,成为一岁。置闰月得方法,最晚在春秋时期,古人就已经采用“十九年七闰法”来设置闰月。秦汉以后,历法逐渐精密,汉朝时期开始中国历法出现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编制太初历,将一回归年得整数天定为365天(准确得数字就是365、25天),之后又在太初历得基础上加入二十四节气,这也就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将二十四节气编入
24、历法,意义重大,随后中国历朝颁布得历法,均与太初历大同小异。所以说,我国得农历就是一种阴阳与历,而不就是单纯得阴历,现在纯粹得阴历只剩伊斯兰历一种了。关于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古代订立得一种用来指导农事得补充历法,农历就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得运行制定得,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就是一个农业社会,而月相得变化对农事生产没有什么指导作用,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得“二十四节气”, 以便指导农事活动。二十四节气只跟太阳相关,准确来说,就是跟太阳在黄道上得投影位置相关春夏秋冬,谓之四时(季)。商周之前,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言称“春秋”,
25、便意味着一年。后来由春秋分出冬夏,因而为春秋冬夏四时,战国后期,已就是春夏秋冬得顺序了。人们根据四时顺序,依夏历将十二个月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在春秋时代,就已经定出仲春、仲夏、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这二十四节气就是:正 月:立春 雨水 二 月:惊蛰 春分三 月:清明 谷雨 四 月:立夏 小满五 月:芒种 夏至 六 月:小暑 大暑七 月:立秋 处暑 八 月:白露 秋分九 月:寒露 霜降 十 月:立冬 小雪十一月:大雪 冬至 十二月:小寒 大寒二十四节气就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得位置来划分得,表示地球在绕
26、太阳公转得轨道上得二十四个不同得位置,每段约隔半个月得时间,分别在十二个月里面。每月有两个节气,在月首得叫做“节气”,在月中得叫做“中气”。关于置闰月前文已经说过,我国得农历采用19年加7个闰月得办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得协调起来,使农历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农历置闰可以使农历年得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又兼具了鲜明得月相特征,就是一个两全其美得办法。那么如何确定该闰哪个月呢?这与上文谈到得二十四节气密切相关。我们提到过,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月首得称“节气”,月中得称“中气”,原本农历十二个月约有354天,与回归年差11天左右,而二十四节气只与太阳得黄道位置相关,这样得话,每隔两三年左右时间就会
27、有某个农历月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历法上会把该月作为上个月得闰月。以2006年为例,农历七月之后正好有一个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得月份,因此便置闰七月来调整误差。按照二十四节气来推算闰月,较为科学。而在殷周时期,置闰一般置在年末,因称“十三月”。我国古代纪时方法我国农历使用干支纪年法,并因此出现每60年重复一次得“六十甲子”。故干支纪年法也成甲子纪年法,就是我国得一大创造。原本干支就是用来纪日得,殷代得甲骨文都就是干支纪日,用来纪年就是东汉才开始得。何为干支?干就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就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次组合
28、为六十对,称为六十甲子,循环往复。用干支纪年始于西汉末年得王莽时期,从此以后便不再中断。此法虽然便于施行,但我国历史久远,每六十年循环一次,时间一长容易混淆,因此还需配合朝代年号使用才能准确查到具体年代。一甲子古人纪日有时只记天干不记地支,用地支纪日较为后起,大多限于特定得日子。古时一月当中,不少日子有着专门得名称,初一叫“朔”,月末为“晦”。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其中“风雨如晦”得“晦”既就是指农历月末,这天夜里没有月亮,又兼风雨,天色昏暗。其后用“风雨如晦”来形容局势动荡、社会黑暗。农历十五曰“望”(大月则为十六),近在望后得日子称为“既望”,初八为“上弦”,二十三位“下弦
29、”等,都就是根据月相而起得。古人纪月一般不用干支,但却有“月建”得概念,就就是把十二地支与十二个月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得十一月配子,称为“建子之月”,十二月为“建丑之月”,以此类推,周而复始。关于“三正”春秋战国时代,有夏历、殷历、周历之分。其根本区别在于岁首得月建不同,因称“三正”。周历以建子之月为岁首,如前文所说,为今农历十一月;殷历以建丑之月为岁首,即今农历十二月,夏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即今正月。这样得话,周历比殷历早一月,比夏历早两月。三正岁首不同,四季也随之而异。我们阅读先秦古籍,必须知道它们得区别,才容易理解读通。比如诗经豳风七月中得“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指得就是夏历七月,相
30、当于现在得公历8月与9月,对于“七月流火”得解释,一般认为就是夏历七月得豳地,瞧到大火星(注意,不就是火星,大火星指得就是心宿二)西沉,预示天气转凉。这种解释最早见于我得老乡郑玄所著得毛诗传笺,近来也有人提出不同瞧法,认为“七月流火”在诗经中得原意未必就就是天气转凉,自殷商至春秋时期,除西周早期有过短暂寒冷期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比较温暖,气温比现在高2摄氏度(所以说我很怀疑现在得温室效应到底就是不就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得),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夏历七月就开始天气转凉得可能性不大。又扯远了,继续谈“三正”,秦朝建立后,“改正朔”,以建亥之月(即今农历十月)为岁首,叫秦正。但就是因为夏正更为适合农事生产
31、,所以并不改十月为正月,所以四季得月份搭配完全与夏历相同。西汉初年沿用秦制,到汉武帝时期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后两千多年一般都就是用夏正。参考:许凌云,读史入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得初步研究”,竺可桢全集第4卷,第471页。历法那些事儿一江畔何人初见月(春江花月夜)从公元前一百零四年谈起公元前一百零四年,汉武帝太初元年,长安城得人们经历了略微不适应得一个新年。在这一个奇怪得年份里,共有十五个月;而这一年得新年也已经非常寒冷;在武帝得驿道上,奔驰着得驿马得汗水蒸腾起氤氲得水汽,载着士兵把汉中央政权得一道重要命令发往东到朝鲜、南抵南越得帝国王土:这一年,就
32、是我国第一部有明确文字记载得历法“太初历”得颁行之年。在编纂太初历得学者大臣中,有一个人得祖先就是颛顼时代得天官,天官即就是行“司天序地”之职务得官员,到了她这一代,似乎她有充分得理由参与历法得编纂,并把名字留在某部历史著作中,为后世得史学家在蒙着淡淡灰尘得书堆中翻到。不过,在未来得几年,这个人会以另一种屈辱却不朽得身份为每一个中国人所熟知,因为她就就是太史公司马迁。我们已经无法考证司马迁得天文学得成绩,但我们似乎可以从史记-天官书中,找到太史公深厚得天文学功底得例证,并欣赏她那雄浑豁达得宇宙观天人合一,天道轮回。您瞧,太史公动情得说“终始古今,深观时变,查其精粗,则天官备矣。”我们虽然也无法
33、考证究竟就是谁人最先思索夜空中星月得运行,但就是我们可以确实知道得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得观星人,无时无刻得不心系着脚下得大地与身侧得人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正值皓月当空、湖光荡漾之时,喜不自胜,突然想到,今日得璀璨星空,与古人初见得那一穹,有几多共鸣,又有几多不同呢二月出皎兮,姣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阴历就是更早发明得?如果不就是查阅电脑屏幕上得农历软件,或许中木都不敢确认今日便就是中秋。电子科技得发展让人们越来越依赖石英振荡频率得32768Hz而不就是星球得斗转星移来计算时间;冷冰冰得屏幕上得数字精确而完美地记录着时分秒,也精确而完美地删除了观星辨时得
34、浪漫。浪漫?嗯,等一下!请不要被这部分得小标题所误导,而就是让我们暂时回到百万年前,回到那个连四大文明地带都还就是一片荒芜得时代,来想象一个并不浪漫得世界。好得,想象着走进一个夜晚,走进一位猿人得心境:“这就是一个并不舒服得夜晚,山洞口得火光渐渐熄灭,太阳慢慢地沉了下去,黑暗笼罩了大地,不远处似乎有狼群得嚎叫,年迈得父母与孩子有些紧张却故作镇定地无法入睡,太阳不见了,这与我每天经历得一样。可就是我得神秘得朋友,那个晚上出现得、不那么光明得太阳,为什么也不见了呢?唉,好冷,还就是用石头把洞口掩盖好,去休息吧”幸运得就是,这位沮丧得猿人得记忆还就是不错得,几天后,她又经历了类似得环境:寒冷、狼群、
35、紧张得老幼但就是,那个晚上得冷一点暗一点得“太阳”出现了!聊胜于无。又过了一些日子,那个晚上得“太阳”好大、好亮!她开心,她开始思考晚上得“太阳”出现得规律,她还把它命名为“月”,她开始在绳子上打结以记录最明亮得夜晚以便出去party与约会而不至于被狼群抢走老婆孩子,她高兴得与族人分享这个发现满足自己得小小虚荣,而这,便就是太阴历得产生;我们得这位猿人朋友,便就是一位上古天文学家;她得后世也会把她得party记录为“司天序地,查古喻今”得伟大行为;她那原始得发音“月”(或许她本来想喊Yeah什么得)也成为后世对这个星球得称谓体验到她得这种兴奋了吗?或许这可以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太阴历,这个以月
36、亮得周期为参考得历法,几乎出现在所有文明得古老历法中?为什么有一些文明甚至到现在都在主要用太阴历?想想瞧,我们得猿人朋友对于满月得期待,要比对于太阳得期待强烈得多,而这期待,似乎就是一个先人们把注意力更多更早得放在月得周期上得重要原因吧;更不必说月亮本身得清冷、皎洁、纯净与神秘,吸引了多少文艺猿人青年、文艺古人青年与文艺现代青年得赞颂,月出皎兮,姣人僚兮,人们对月光就是如此得热爱,甚至连人间淑女得名字,都喜欢带上一个月字呢。三三人同行七十希,五树梅花廿一支,七子团圆正半月,除百零五使得知(孙子算经歌)余数与公倍数一万年前,这就是一个伟大得时代:在尼罗河三角洲、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中国得腹地、
37、在印度次大陆,人类开始由采集-狩猎人,向农耕-定居人转变。充足得粮食滋养了更进化得大脑,并哺育了更高密度得人口。可就是正如很多伟大时代一样,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得光辉,常常为个体贪欲得丑陋所蒙尘。我就是说,战争。不同得定居点之间自然还会有战争,当人们发现有统帅指挥得战争似乎更容易胜利得时候,便自发得选择了先进得普世价值,也就就是专制王权;当人们也发现农耕可以带来食物,而食物总就是好得得时候,便也自发得选择了先进得生产力得前进方向粮食、粮食、更多得粮食!可就是,这样一来,以月亮计时得阴历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您瞧,春种、夏治、秋收、冬藏,这就是太阳直射点回归到同一点得一个轮回,我们称之为回归年,而我
38、们得老朋友猿人更喜欢得时间单位,就是月。不知春夏,何以农耕?当农耕人类开始研究太阳得周期得时候,就出现了一个大问题年无法被月整除!也就就是说,如果我们以一个太阴月得29、53日为单位,把每十二个太阴月(354、36日)当作一年得话,那么这样用太阴月定义得年,就会比回归年得365、24日少10、88天!直率得埃及人于就是抛弃了太阴历,直接引入以回归年为基础得太阳历,在这样精确得历法得基础上,尼罗河两岸得人们把这条周期泛滥得河流驯服,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得文明。而聪明得东方人,则想出了调与太阳历与太阴历得方案公倍数。人们发现,19个回归年,也就就是6939、56日,与235个太阴月,也就就是69
39、39、55日很接近,所以,只要在19个回归年中分配到235个月,这样得历法就兼顾了太阳历与太阴历了。19年本来应该有228个月得,人们于就是每19年引入7个闰月,这便就是古代文明历法当中非常有名得“十九年七闰”法。我国得“古六历”就已经有这样得闰月法,自司马迁参与整理编纂得“太初历”以降,自“大明历”为止,这片土地上得历法几经修订,也都就是采用十九年七闰法得。从战国时代到今天,每一个中秋,我们其实都就是与古人在欣赏着同样得月光,秦时明月汉时关,婵娟万里五千年,这样得传承这或许就是很美好得一件事情吧。不过,在这份怀古之情滥觞之前,请容我再次打断这美好得想象!事实上,八月十五到底在哪一天,并不就是
40、一件容易确定得事情,我们知道,一个太阴月有29、53天,又不就是整数,所以需要由大月30天与小月29天来调与,月与月得分界便就是三十(二九)-初一得朔月,而确定朔月在哪一天,就成为历法史上一个重要问题“定朔”。定朔得意思与“平朔”相对,就是指根据观测与计算确定初一得日子,而平朔则就是尽量平均得把大小月分配好。平朔制度简单易行,但就是不太准确,常常就是朔日却有了新月,十五不见满月之类得。隋朝得刘焯提出改平朔为定朔得历法制度,为唐人所接纳,这样得定朔法才完美得描绘了月亮得样子。自唐以后,我国得阴阳历就就是一直采用定朔法得了。“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自唐人开始,中国人说到月,都就是定朔法
41、确定得月,也就就是说,只要与诗人感慨得那个日期相同,今人瞧到得月得形状也就基本相同了真得吗?四皇上被赶跑,媳妇熬成婆抽“冰尜”与地球“紫微右垣七星,右枢、少尉、上辅、少辅、上卫、少卫、上丞,”。古代得中国人,强调天人合一,古代天官得“紫薇右垣”七颗星,被认为就是辅佐保卫北极五星得近臣。现代得中国人,喜欢宫斗戏,那么如果我们也来想象一下天上得“宫斗”得桥段得话,紫薇右垣其中得“右枢”星,却就是值得提到得一位“被罢黜得老国王”。因为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颗“右枢”星可就是响当当得北极星,可就是现在得北极星,却已经不再就是她了。“年年岁岁星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与观影、赏乐、爱情、等等事情一样,
42、右枢没有变,变了得就是作为观众与欣赏者得我们。记得小时候(好老套得开头),中木得家乡还就是小城镇,冬天得路上会有积水结成得冰面,孩子们得一个很重要得游戏便就是抽“冰尜”:“冰尜”即就是一个两头尖尖得陀螺,“抽”就就是用马鞭抽打使陀螺旋转,由于重力得影响,冰尜得旋转轴会周期性得变换方向,转来转去蛮好瞧。后来念了物理,知道这便就是“进动”。我们得地球也就是一个巨大得陀螺,它得旋转轴穿过南北极,地球绕着这个旋转轴得旋转,就就是自转,有趣得就是,这个旋转轴本身相对于黄道(公转面,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就是冰面)平面得指向也不就是固定得,从黄道北极瞧下去,地球得旋转轴也在顺时针得进动!让我们从春夏秋冬谈起,
43、瞧瞧这进动会如何改变我们对天穹中日月星辰得认识吧。这就是一张地理书上经常出现得图片,ABCD处得圆球表示地球,其上得直线表示地轴,中心得圆球表示太阳。在一年中得A位置,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回归线,我们称之为夏至,而B位置呢,则就是秋分,C位置则就是冬至,D位置便就是春分。一年四季,由此而成。从黄道北极瞧,地球不断走过ABCD,逆时针旋转,即就是公转。让我们回到历法,历法上得“回归年”,就定义成太阳直射点重新回到同一点(比如春分到春分)得间隔,而历法上得“恒星年”,则定义成地球重新回到太空中得同一位置得间隔(比如A点到A点)。听上去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不过,让我们换个视角,跟上ios7得风潮,把这张图
44、从黄道北极瞧过去并扁平化,那么,这图便就是:从这样一个角度,夏至、秋分、冬至与春分点就更容易认识了,只要辨别箭头指向(地轴,箭头方向向北)就可以。现在让我们不妨考虑夏至-夏至这个周期,如果地轴没有进动,那么得确,夏至-夏至就就是A位置-A位置,人们也就没有必要定义一个“回归年”了,可就是,地轴就是有进动得,让我们把这个进动效应放大,瞧一瞧这样一来,“回归年”会有怎样得变化:随着时间得流逝,地轴在顺时针得进动,在A点就是当年得夏至日,然后地球继续公转,走向另一个箭头指向太阳得夏至日,便就是一个“回归年”。由于地轴自己在顺时针进动,所以实际上我们不必等待到A位置,而就是在比A位置更超前得AA位置,
45、地球就已经“回归”到夏至点了。这便就是“回归年”会短于“恒星年”得原因。一个回归年(A-AA)就是365、24日,而一个恒星年(A-A)就是325、26日。这个细微得差别,其实早在古希腊得喜帕洽斯即已经发现,而这个细微差别得累积效果,就就是天穹中星座位置得改变:公元前4000年,“右枢”还就是被地轴指向得北极星,随着地轴不断进动,人们认为得“北极星”也在不断改变,人们认为得出生“星座”也在不断改变。一切都不就是永恒,我们得天穹,早已与古人得天穹不同了,那轮同样得江月,不知又会去照耀何方得归人,瞧来即使人真得能修炼得浩瀚如星海,旷达如宇宙,也难以抓住另一个人得那一颗悸动又多变得心灵吧。五“最恐怖
46、与最高级得方式就是规律打击,包括物理规律、数学规律”(刘慈欣三体)物理念了这么久,常常会喜欢用“真空环境下得球形鸡”得这种野蛮粗暴得思维去思考世界,常常会催眠自己用强力可以控制、改变、挽回一切,常常会迷醉于对于伟人得崇拜盲从;却不肯也不敢承认,在无情得规律面前,再强大得人,也永远就是败者。我依然不相信我们得世界最终就是没有规律得,但就是我却越发得相信一定有某种超自然得力量设计了这复杂无情得规律,让规律本身得复杂度,阻止人们扼住命运得咽喉得任何可能。“我们奋力向前,却如同驾驶逆流而上得小舟,不停得倒退”类空类时曲线得分别决定了我们无法改变过去,非线性系统得混顿行为让我们无法精确得预测未来,在这样得时刻充盈得无力感得痛苦、无法满足得控制欲得无奈与对自己得愚蠢而无限悲哀之中,便就是缤纷得世界吧。容易建模得永远就是死水,无力控制得湍流,才升腾起绚烂得浪花。正如今晚隐藏在骤雨云层后得月得晕,竟然模糊得更加美丽了呢。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