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合理用药分析【关键词】 不合理用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已成为医院药学发展的趋势。我国许多医院都不同程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临床药学,其中处方分析就是临床药学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途径。现就我院在处方分析中发现的几例不合理用药处方加以分析,以便能指导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1 处方1林可霉素注射液 g;病毒唑注射液 g;扑尔敏注射液10 mg;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琥乙红霉素片 g连用4 d。维生素B6片20 mg 连用3 d。分析 林可霉素与大环内酯类合用产生拮抗作用。因大环内酯类阻止林可霉素与细菌核糖
2、体50 s亚基的结合,体外试验显示拮抗作用,合用药效降低。四种药品在同一注射器内肌肉注射,不仅相互影响吸收,而且对肌肉注射部位的刺激性大大增加。建议 林可霉素不要与大环内酯类同时使用;不同药品肌肉注射最好是分开使用。2 处方2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培氟沙星注射液 g,静脉滴注,每日2次;甲硝唑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分析 培氟沙星的特殊性是在体内组织和血中保持较高的浓度,一次静脉点滴 g就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其在体内半衰期约为12 h,如果使用间隔时间太短,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就会增加。建议 此例最好是分早晚2次使用。3 处方3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地塞米松注射液1
3、0 mg;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g;维生素C注射液2 g静脉滴注。分析 地塞米松注射液为磷酸钠盐,和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在同一容器中将发生沉淀反应,产生磷酸钙浑浊。建议 两药不能同在一个容器中使用,可以将地塞米松分开单独肌肉注射。4 处方4雷尼替丁胶囊 g每天2次;丽珠得乐颗粒1 g,每天4次;维生素B6片10 mg每天2次。分析 丽珠得乐颗粒的药理作用是在胃液pH条件下,在溃疡表面或溃疡基底肉芽组织形成坚固的氧化铋胶体薄膜,从而隔绝胃酸、酶及食物对溃疡黏膜的侵蚀作用。而雷尼替丁为强制酸剂,两药同时使用将使丽珠得乐颗粒不能很好地发挥药效。建议 两药不要同时服用,应在服丽珠得乐颗粒后 h以上再服用
4、雷尼替丁胶囊。5 处方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 g;辅酶A粉针剂100 U,静脉滴注。分析 辅酶A分子结构中含有磷酸根,与葡萄糖酸钙中的钙离子会发生沉淀反应。建议 两药不要同时使用。6 处方6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头孢噻肟钠粉针1 g,静脉滴注;阿奇霉素颗粒 g,每天1次。分析 快速杀菌剂头孢噻肟钠和速效抑菌剂阿奇霉素同时使用产生拮抗作用。建议 药理作用产生拮抗的抗生素不要同时使用。7 处方7维生素C片 g,每天3次;维生素B2片5 mg,每天3次。分析 具有还原性的维生素C和具有氧化性的维生素B2合用,在体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两药药效下降。建议 具还
5、原性的药物和具氧化性的药物不要同时使用。8 处方8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维生素C注射液3 g;肌苷注射液 g,静脉点滴;注射用辅酶A100 U;10%氯化钾注射液10 ml静脉点滴。分析 碱性药物和酸性药物维生素C、注射用辅酶A在同一输液瓶中同时使用,会发生酸碱中和,使药效降低。建议 酸性药物和碱性药物应分开使用。9 处方9氟哌酸胶囊 g,每天3次;维生素C片 g;呋喃 啶片 g,每天3次。分析 氟哌酸的作用机制是抑制DNA回旋酶,阻碍细菌的生长繁殖,而呋喃 啶是作用于微生物酶系统而起抑菌作用,两药合用将产生竞争性拮抗作用。建议 两药不能合用。10 处方10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头孢噻肟钠粉2 g,静脉滴注;银黄含片 g,每日4次;泰普芬胶囊50 mg;抗感冒颗粒3 g,每天3次。分析 泰普芬(酮洛芬肠溶胶囊)为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其主要应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各种疼痛,其解热作用较弱。此例为上感发热病人,因已使用了抗感冒颗粒,在这里泰普芬可以不用。建议 对于发热病人,在非甾体类解热抗炎药中,应使用解热作用较强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