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439KB ,
资源ID:4423198      下载积分:5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4231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2022-2022学年高中历史阶段综合测评2人民版必修3.doc)为本站上传会员【二***】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2022-2022学年高中历史阶段综合测评2人民版必修3.doc

1、阶段综合测评(二)(专题三、专题四)(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方今急边防,疲氓未息肩。苦心著此书,搜讨颇有年。”这是对下列哪本书的评价()A孔子改制考 B海国图志C明夷待访录 D天下郡国利病书B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故选B项;A项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著作,C项为黄宗羲所著,属于明末清初反对君主专制的著作,D项为顾炎武的著作,以讲述郡国利病贯穿全书,重点记述山川地形、物产风俗等内容,没有对外国的记述。2鸦片

2、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之“新”的主要含义是()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睁眼看世界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D鸦片战争的失败是新思想萌发的直接原因,因此新思想就是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故D项正确。319世纪末,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了救国探索的道路。其中康梁维新派要在中国变法维新,他们对社会发展的主要贡献是()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C明确“中体西用”思想 D宣传民主共和思想A康梁维新派变法维新,对封建的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对人们的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故A项正确。4“就像

3、一个朝廷命官头戴花翎,满脑子三纲五常,身上却穿了一身笔挺的西装。结果,躯干似西,头脑是中,似是而非,不伦不类。”与此评论相符合的是()A孔子:“克己复礼” B张之洞:“中体西用”C鲁迅:“打倒孔家店” D康有为:“托古改制”B“穿了一身笔挺的西装”说明是在学习西方,“满脑子三纲五常”说明是在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二者结合起来其实就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故B项正确。5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运西学的“移花接木”方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政治学说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C将西方的理论和实

4、践中国化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B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不但没有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反而把孔子抬出来打扮成改革先师,体现了他想借助孔子的权威来减轻宣传维新思想阻力的特点,故答案为B项。6范文澜曾评价19世纪末的某运动:“学问分子从此在封建思想里添加一些资本主义思想,比起完全封建思想来,应该说,前进了一步。”这场运动“添加一些资本主义思想”是指()A伸民权,设议院 B民主与科学C民主、共和、博爱 D实业救国A根据材料中“19世纪末”“在封建思想里添加一些资本主义思想”,可知这次运动的指导思想特点是将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是指维新变法运动,A项符合

5、题意。7胡适曾说过:“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所谓的“树墩”是指()A封建传统思想 B君主专制制度C传统的小农经济 D反动政府的统治A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尽管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剪断了树叶、砍断了树,但由于“树墩”还在,树还会发芽,这里的“树墩”显然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故A项正确。8“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导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

6、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A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B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C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D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由“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导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可判断该思想变革指的是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故C项正确。91903年,梁启超说:“今日之中国,实非贵族政体,而为独裁政体,其蠹国殃民者非媚满人,媚独裁耳故今日当以集全国之锋刃向于恶政府为第一义,而排满不过其战术之一枝线。”他的核心主张是

7、()A推翻清朝政府 B实行民主共和C反对专制统治 D反对民族压迫C根据材料中“以集全国之锋刃向于恶政府为第一义,而排满不过其战术之一枝线”,可确定梁启超的思想核心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而不仅仅是反对清政府的统治,故C项正确。101918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便不能发达。”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A其根本目的在于彰显文学的价值B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C斗争矛头直指外国文化的入侵D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B由材料内容“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

8、,便不能成立,便不能发达”说明,“文学革命”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故B项正确。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故“文学革命”的根本目的并非彰显文学的价值,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把斗争矛头直指中国传统的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对传统文化持批判态度,故D项错误。11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的意义是()A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B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C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D材料中“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

9、药重治”“开颅洗脑”分别指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是戊戌变法;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是辛亥革命;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是指辛亥革命;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新文化运动,故D项正确。12陈独秀说:“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曰忠、曰孝、曰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材料反映了()A儒家思想第一次遭到严厉的批判B20世纪初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C新文化运动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D向西方学习过程中资产阶级的困惑B陈独秀对儒家思想的批判说明了当时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故选B项。A项说法不对;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传统文化,

10、故C项说法不对;在新文化运动中,资产阶级旗帜鲜明地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故D项说法不对。13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B近代以来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社会的性质始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思想的共同主题应是反封建反侵略,即救亡图存,答案为B项。141895年,上海有多达三十份的报纸和杂志;1897年,天津刊发了国闻报,湖南刊发了湘报和湘学报等,这些报纸和杂志都为推动改革而鼓呼。下列选项中,属于“为推动改革而

11、鼓呼”的是()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A抓住时间1895和1897年,此时正在进行戊戌变法,严复翻译天演论,运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宣传进行变法,救亡图存的必要性,故A项正确。15习近平总书记说:“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20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就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下列属于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12、16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的结果,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其形成的标志是()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提出B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提出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提出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故A项正确。17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开创出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其主要依据是()A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B进攻长沙遭到严重挫折C井冈山具备开创根据地的良好条件D基本国情和当时的形势D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开创出农村包围城市

13、的中国革命道路,主要在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故选D项。18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毛泽东在第二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B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思想C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在第二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思想,故选B项。19图一、图二是有关中国共产党两次重要会议的图片。这

14、两次会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图一遵义会议旧址图二中共七大会场A在独立自主的探索中走向成熟B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A识图了解相关历史信息,图一反映的是遵义会议,图二反映的是中共七大。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在总结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根据图片反

15、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A项全面准确地概括了材料的信息。20有人曾经对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作出这样的评价: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这一评判出现于()A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B浦东开发与开放启动之时C“南方谈话”发表之后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时C本题考查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指的是1992年“南方谈话”,故C项正确。21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

16、、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B深化了体制改革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D冲破了思想藩篱D1978年邓小平的重要讲话并未涉及经济特区和改革开放问题,主要是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冲破“两个凡是”错误思想,因此与1992年南方谈话共同点是冲破了思想藩篱,故D项正确。22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深刻阐明了()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C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D破除迷信的重要性B这句话主要不是说实事求是而是怎样做才能实事求是,那就是解放思想。解放思

17、想才是生机所在,故选B项。23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年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此书。这主要是因为该书()A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C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D根据时间“1992年”及所学知识可知,该书记述的应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等问题,解决了困扰改革的诸多问题,故选D项。2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

18、俱进的品质都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它们之间具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A BC DD本题考查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共同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故排除。表述正确,故选D项。2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法律武器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A BC DB本题考查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综合认识和评价。说法不妥,应排除。故

19、答案为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守于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1)材料一代表哪一阶级的观点?概括其主张和目的。(6分)(2)材料二体现了康有为的什么主张?较之材料一,其进步性体现在哪里?又

20、有何局限性?(6分)解析本题以近代思想解放历程为主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要抓住材料一中“师夷长技以制夷”来分析。第(2)问要抓住材料二中“稍变祖宗之法”来分析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性与局限性。答案(1)阶级:地主阶级。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目的:维护清朝的统治。(2)主张:进行维新变法。进步性:要求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局限性: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27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

21、中西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吾今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材料三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使吾人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恪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吾敢断言,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指出“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背景。材料一中“那个世界的部分”的主要内涵是什么?(4分)(2)梁启超的上述主张对中国近代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3)当时陈独秀断言“国人所怀疑莫决

22、者,当为伦理问题”的依据是什么?为实现“伦理的觉悟”,先进的中国人做了哪些努力?(6分)解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结合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以及新思想萌发对他们启迪进行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军事以及科学技术角度组织答案。第(2)问,材料中主要介绍梁启超兴民权的思想,该思想影响从对维新变法思想以及思想启蒙的角度作答。第(3)问中第一小问,实际上是回答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根据材料三中“最初使吾人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的信息并结合西方思想传入以及国内尊孔复古逆流思想盛行等角度组织答案;第二小问,从新文化运动口号来回答。答案(1)背景: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清政府的内外危机

23、;师夷长技思想的启迪。内涵: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及近代工商科技。(2)影响: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促进了思想启蒙。(3)依据: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教训;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尊孔复古逆流。努力:发动新文化运动(宣扬科学、民主思想)。28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材料二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何况我们自己还耽误了二十

24、年。如果从新中国成立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1992年)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三邓小平的功绩是,他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采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说法。“邓小平理论”正是按他所希望的样子完成的:它们为支持继续扩大市场的实用主义政策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摘编自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认为的毛泽东学说中的孪生支柱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6分)(2)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提出的“我们要埋头苦干”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这一谈话的影响。(4分)(3)结合所学知

25、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合法性”的理解。(2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得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中心(或主力),据材料一“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得出帝国主义是当时世界政治的关键;“评价”结合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及材料观点进行回答。第(2)问,“内涵”据材料二“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得出;“影响”结合所学从推动思想解放,深化改革开放角度回答。第(3)问,据材料三中“继续扩大市场的实用主义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答案(1)支柱: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中心(或主力);帝国主义是当时世界政

26、治的关键。评价:这一观点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符合毛泽东学说的基本观点。(2)内涵:社会主义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发达国家。影响:推动思想解放,深化改革开放。(3)理解:邓小平理论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对这个问题,我们党已经有了明确的回答: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中共十三大报告材料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27、,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谈话要点材料三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则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摘自新民网(1)材料一中邓小平是怎样认识现阶段中国社会特征的?结合所

28、学知识回答,中共十三大在这方面做出了怎样的贡献?(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又有了哪些发展?(4分)(3)“小平您好”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声,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心声”产生的原因。并影响“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的最主要的思想理论成果是什么?(4分)(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后取得了哪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4分)答案(1)特征: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贡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发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3)原因:主持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国策;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成果:以邓小平为领导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即邓小平理论。(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0 -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