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理工通信工程通信电路综合课程设计7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 通信电路综合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通信电路综合课程设计 学院名称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 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任课教师 郭亚莎、陈金鹰、解振东、陶永莉 设计(论文)成绩 3 月 9 日填写说明1、 专业名称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2、 格式要求:格式要求: 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
2、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具体要求:题目(二号黑体居中);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第1章 (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 )。 实验一 集成稳压电源设计1. 目的与意义 电源电路是所有有源电子设备所必须具备的部分,正确理解与
3、应用是通信与电子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根据具体要求,灵活选取和设计,能够在节约成本的情况下,保证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经过本实验的电路制作与调度,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同时为后面的实验电路提供工作电源 2. 实验原理 图1电路为双电源电路,如图220V交流电经变压器后变为低压交流电源,经整流电桥后变为脉动直流,经C1滤波和三端稳压后输出直流电源。其中LM317输出正电源,LM337输出负电源。调整RP可改变输出直流电压的幅度。图2电路为单电源电路。 由于变压器设有中心轴头,故经过两个C1的相连中心获得“虚地”,图1中的二极管起反相电荷释放的保护作用,C2为三端稳压器提供参考
4、电压。图 1 双电源电路图 2 单电源电路3. 实验内容及结果 组装和调试所设计的电路,使该电路达到设计要求 图3为焊接完成并能满足实验要求的的电路板图 3 接上JP2、JP5后,L1、L2、L3、L4,都稳定被点亮,亮度稳定。经过万用表测量,JP4处为稳定5V电压,得到5V直流稳定电源输出。调节R7、R8两个滑动变阻器, L1、L2相继变暗,JP3处电压也跟随变化,实现了可调节电压的稳定直流电源输出。达到了本次实验的要求。实验二 多谐振荡器电路设计1. 目的与意义多谐振荡器是一种自激振荡器,在电路接通电源后,无需外加触发信号便能产生方波或者矩形脉冲。这样就为我们产生波形电路提供了方便,因此必
5、须掌握它的工作原理与功能。2. 实验原理图4为调频信号发生器,也是本次实验的电路原理图。如下图中所示三极管9013推动喇叭发声,R3为限流电阻,D3防止三极管击穿,D2控制U1B的谐振,U1C缓冲隔离。由于f1对f2的控制,喇叭输出断续的5.68Hg声音。图 4 调频信号发生器图5 调频信号发生器的波形图3. 实验内容及结果组装和调试所设计的电路,使该电路达到设计要求。图6为焊接完成并能满足试验要求的电路板。图 6 调节P1改变频率,蜂呤器声音变得尖锐,调节P2改变占空比,蜂呤器的蜂呤间隔时间发生变化。示波器上也能观察到图5所示波形。满足本次实验要求。学生学习心得学生(签名): 年 月 日诚信承诺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课程报告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它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学对本文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报告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生(签名):任课教师评语成绩评定:任课教师(签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