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学会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一、教育学将会使你具有教育的资格教育事实,一方面作为研究对象,说明教育学研究对象是存在于现实 之中的客观存在物,而不是我们主观臆测的各种观念;另一方面,是 正在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教与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和教育行为)。教育问题,当教育事实积累到一定程度,被教育工作者议论、评 说,当做一个个的“教育问题”提出来进行回答、解释并解决矛盾和疑 难时,才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发端。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性的联系及其 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 性的联系,以及教育
2、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二、教育学将会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好教师。三、教育情境的介入将会使你学得更愉快、更明白教学情境即情况、环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 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一)教育情境的介入对教育学研究产生的影响1、深化理论学习2、典型示范引导 3、逼真的模拟训练 4、知识转化技能 5、理论联系实际(二)情境化了的教育学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1、加强了教材的教学法功能2、帮助任课教师克服缺少中学教育经验的局限3、引起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型的变化4、引导教学内容的更新。第一章教师认识教育第一节教育是什么教师的属性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
3、展施 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活动。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一)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以教育为目的把受教育 者作为对象,以其自身的活动来促进教育者身心的发展和变化。2、受教育者: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活动是 受教育者将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内化为他自己的智慧、才能、思想、观点和品质的过程。3、教育影响:置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二)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
4、桥梁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教师、教育影响和学生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教学过程 是在教师、教育影响、学生三者的互相对立、互为中介中运动和发展 的。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的产生教育是在劳动基础上,在人、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教育的产 生离不开社会和人的形成。(二)教育的发展1、远古教育 原始性:非独立性、贫乏性、无阶级性。2、古代教育 教育飞跃:教育具有了自身的独立活动领域;教育 内容丰富充实起来;教育具有阶级生、等级性、狭隘性;体力劳动与 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教育的第一次分化,古代 学校的出现,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3、现代教育 教育第二次飞跃,产
5、生现代教育,出现现代学校。三个阶段:以使用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阶段;以电气 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阶段;以使用信息机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 技术革命阶段。第二节 教育应该干什么教育的目的一、我国教育目的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的追求(一)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1、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2、鲜明地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3、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二)教育目的的结构教育目的,是把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 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的基本组成:第一个组成部分是对培养何种社会成员(角色)的规定;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对教育对象形成何种素质结构的规定。普通中小学的教
6、育目的包括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等五个组成部分。(三)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1、教育目标体系教育目标体系是一个多种层次的体系。第一层次教育目的;第二层次教育目标;第三层次课程目标(是 依据教育目标而制定的各种教学、教育活动的课程标准,体现在课程 计划、教学大纲以及德、智、体等各教育大纲中);第四层次单位目 标(一个教学单元或一项教育活动的教育目标)。2、教育目标的分类一般地分为三大类:认知领域(知识、原则、定理、定律)、能力 领域(智能、学科特殊能力、思想品德能力、审美能力、体育运动技 术技能)、情感领域(观点、信念、情趣、态度、价值观、适应性
7、)3、教育目标的实施问题制订目标程序: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育行动目标实施目标程序:教育行动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标教 育目的第三节教育能够干什么教育的功能一、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个体发展,即个体的身心发展。(一)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制的增长,是人的 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 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发展。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四种:遗传(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 剖的生物特点)、环境(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 的外部世界)、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8、(包括自身的态度和所付出 的精力)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人和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 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身心发展的动力。(二)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1、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先发展形成思维,后发展抽象 思维;先发展机械记忆,后发展意义记忆;先有高兴、恐惧等一般情 感,后才会有理智感、道德感等。2、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人在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年初期等各个不
9、同年龄阶段,无论是在生理心理上,还是在行为方 式上,都有很大差别,前后在连续。3、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身心某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 段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身心不同方向的发展的不平衡性。4、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表现为不同的个体身心同 一方面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不同,表现在不同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上,表现在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三)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个体社会化反映着个体与社会的一种关系,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 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 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1、政治社会化(个人逐渐学会被现有政治制度接受和采用的
10、规范、态度和行为的过程。)2、道德社会化(将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道德是一定社会调 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的道德性表现为三个方面:关心别人,愿意帮助和保护别人,为别人着想;对道德总是作出判断;行动。3、性别角色社会化(将性别角色的标准内化的过程。)(四)个体个性化的形成个体个性化侧重于个体的“独特性”的形成,包括能力、特长、独立 自主性、自觉积极性、能动的创造性等。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体总是处在一种矛盾之中。社会化和个性化都是在社会性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的。社会性 相互作用具有两大功能:一是使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一是个性化功能。社会化和个性化是贯穿人的一生的相辅相成
11、的过程,它们既相互 对立,又相互联系。二、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一)教育与人口的关系1、教育与人口数量的关系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结构。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 手段之一。2、教育与人口质量的关系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教育在提高人口质量方面的功能:对青年一代的培养;调整社会 人才构成与流动的功能;(构成:具有不同科学文化程度的人才之间 的比例;具有不同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人才之间的比例。流动:人才在 不同技术特点的劳动部门间的流动;在不同性质的劳动部门或工作种 类间流动;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流动;在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二)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关系1、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的作用。(1)社会物质生产的发
12、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2)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需求。2、教育对社会物质生产的作用(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和生产中所必须的各种人员“再生产”的重 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五方面表现:工作效率、工具损坏率、缩短掌握时间、创造能力、管理愿望与能力)(2)教育是加速现代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利因素。(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1、政治对教育的作用。(1)政治通过一定的组织手段对教育实现控制。(2)政治对教育作用的第二种手段是通过政府、政党制订一系列 方针、政策。(3)政治对教育作用的第三个手段是法律;(4)政治对教育作用的另一个最常用的手段是直接对受教育者进 行政
13、治思想教育,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政治立场、观点与态度,形成受 教育者的公民意识和行为。2、教育对政治的作用(1)通过教育,宣传一定的政治观点、理论、方针、战线,造成 舆论。(2)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政治活动。(3)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 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 系。(4)通过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四)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1、文化对教育的作用文化对教育的作用分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深入到学校教育活动 内部的文化,一个层次是作为学校教育外部的文化以文化背景的方式 对教育的影响。文化的发展除了直接影响教育内容的质量与结构外,也
14、影响教育 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传递文化手段的发展浸透到学校内部后产生的更深层的影响是使 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变化。文化浸透到学校教育内部所产生的最深层的影响是对教育目的的影 响。外部文化对学校教育的间接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 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社会文化发展促进学校与社会 联系的加强;人们的生活方式、习俗、民族特性等因素还以潜移默化 的方式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各方面的发展。2、教育对文化的作用(1)教育对文化的作用表现为教育是文化延续和更新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文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2)教育的第二个作用是对文化的普及。(3)教育还具有交流、整合没类型文化
15、的作用。(五)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可能影响:科学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 学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科学可以浸透到教育资料的 所有环节中去,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和 技术条件。(2)可能的影响转化为现实的影响。科学以理论形态进入教育领域,影响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能力,影响教育的内容;科 学以物质实体和操作程序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引起教育的物质资料 的更新,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向科 学提
16、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应用上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 活动,扩大技术的发展。3、新科技革命与教育(1)能力比知识更重要。(2)教学形式个别化。(3)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第四节 教育实际干了什么教育的效应一、应试教育的负效应(一)片面追求升学率结果:把基础教育搞成升学教育、应考教育,驱使广大学生为争夺高 学历而奋斗,脱离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把精力集中在少 数学生身上,放松或忽视了多数学生的培养使他们成为考试的弃儿,失去发展的机会与前进的信心;置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于不顾,忽视 甚至取消体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单纯抓智育;把学生封 闭在狭窄的生活空间里,压抑学生成长。原
17、因:在脑体、工农、城乡差别还长期存在,商品经济还需要继续发 展的条件下,高学历是诱人的,它往往是通向高地位、高待遇、高消 费的桥梁;我们的经济发展还没有为学生开辟出广阔的用武之地;学 而优则仕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还根深蒂固,直接影 响着人们对职业的评价和选择;家长学生向往升学,为了获得更充分 更完善的发展,以便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三)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1)确定名次是教育的重要目的(2)以考试为中心组织教学(3)实施恶性补习(4)大量购置应付升学考试的参考书、试题集和模拟 试卷(5)面对升学有希望的学生教学(6)简化教学方法 二、现代教育的功效(一
18、)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代教育是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管 理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形式的总和。基础特征:商品性、生产性、科学性、民主性、发展性(二)传统教育的扬弃传统教育中好的方面:注重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 用;教育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倡班级授课制;注意观察、实验。传统教育的问题:培养目标上,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能力;教学内容上,陈旧凝固,只重视纵向的知识体系,忽视知识的横向联 系和综合运用;教学方法上,是注入式、满堂灌,只研究教师如何教,不重视学生如何学;教学形式上,只是课堂一个渠道,单一化、模式 化,忽视因材施教和课堂外渠道;在师生关
19、系上,重教师作用,忽视 学生的主动性;方法论上,传统教育是保守的、封闭的。(三)创造型人才培养创造型人才应具备五种素质: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科学的 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或:专而博;有较强的创造思 维能力;对社会的发展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造型人才的个性五点特征:创造型人才,感觉、知觉、感情都极敏 锐,心扉开放,总想开拓自己的内心精神世界和对于外部世界的经验;创造型人才对非合理的事物、无秩序的东西是宽容的,他所感兴趣的 不是单纯明快的事物,而是复杂的和标准不明的事物;创造型人才不 屈于压力,不因循守旧,思考和行动有独立性,具有自信、讨嫌妥协、不介意他人的想法;创造型人才
20、内向,有的缺乏社交性;创造型有人,好奇心强,敢于冒险,找现状的担缺陷,不满于现状。教育任务:传递文化,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鼓励他发 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密切注意个人的独特性。第二章教师一了解自己教师,是受社会委托,在教育机构中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 的专门人员。第一节 塑造自己情感养成与智能储备一、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一个好教师的职业情感人格品质的基本内核是“促进”,即教师对学 生行为所帮助。教师促进的教育态度分为四类(一)理解学生1、心胸豁达其第一品质是灵活性。2、敏感性指一个人对他在人际关系即社交关系中出现的变化,能够及时作出情绪反应的能力。3、移情作用指在
21、情绪或理智上都处于别人的地位。4、客观性 指能够退后一步,并以一种中性、无强加的参照系来 看待发生的事件。指能够就事物本来的面目来看待它,而不受先 入之见、偏见或预期的歪曲,它也完全适合于移情的一般范畴。(二)与学生和谐相处1、真诚指开诚布公,不虚伪行事,不以个个的权威或职业地位作掩护。2、非权势不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应出于帮助的热情来追求相往的成效。3、积极相待是一种真诚的感情,概括别人的表现而向他表露自 己的情感价值和信念。4、交往技能教师用学生最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思想意义的能 力。表现:一层次涉及到通过使用字、词、和句子去传授信息内容;二层次涉及到人们感觉到的意思、含义、内涵和推
22、论。(三)积极的自我意识一个教师如果具有了积极的自我意识,他就有信心,能明确地正视 自己,他可能使已具有的教育技术得到积极的发挥。教师对自己具有比较全面、实际和最接近真实的看法,有助于他 的举动表现得敏感而有节制。(四)教育的期待是教师对学生发展的热切盼望,是教师职业情感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学生潜力的推测;二是 对品德发展的推测。教师的不同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表现在学生的自信心和自 我价值上,受到低期望的学生会感到自己能力低或品行不好,产生无 能为力之感;表现在学生的各种行为与学习成绩上,受到低期望的学 生会放弃努力或继续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导致学习成绩下
23、降;表现 在师生关系上,受到低期望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逐渐疏远。发挥教师期望的积极影响,应注意:要认真了解学生的特点,发现他 们的长处,对每个学生都怀有积极的期望;教师不断地反省自身的行 为和态度,不要由于自己的不公正而损害了学生的发展。要充分理解 每一个学生。优秀教师的更高层次境界:帮助他的学生自己去思考出答案;学生争 取用自己的语言形成他们的思想时,如何保持镇定和忍耐;尊重年轻 人的感情,比对待一位朴素的老人更自然;好品质不能在一门课程中“教”出来,而是通过日常活动而不是通过日常讲演而形成的。知道首 先必须控制自己;得到深刻的内心的愉快,这种愉快是无法用语言形 容,也不是能用金钱来折算的。学
24、生在每天的生活中得到报酬,他们 已经发现探索精神的生活是激动人心的。二、教师智能结构(一)教师的知识结构 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2、具有比 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二)教师的能力结构1、教育的预见能力教育活动开始以前对教育对象的身心状况,教育内容的适合性,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可能性以及教育效果的估计能力。2、教育传导能力教师将处理过的信息向学生输出,使其作用于学生身心的本领。核心是语言能力。3、教育过程控制的能力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操纵教育活动按照预期的 方向发展。包括:对学生的控制;对自己的控制;对情境的控制。教师能力的教育意义:它是实现人才培养
25、规格的重要保证,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因素。第二节进入教师角色教师行为规范与模式一、教师的“教员”角色角色功能:以教材为宗旨,对学生进行授业、传道、解惑和评定学业。二、教师的“领导者”角色领导概念的含义:领导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形态;领导是一种施加心理 影响的活动;领导是致力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1、教师的领导技巧 2、教师的领导品质3、教师对权力的使用三、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1、解决人的人生方向问题 2、对学生的思想灌输和改造四、教师的“心理医生”角色五、教师的“青少年的朋友”角色六、教师的“父母”角色七、教师的“榜样”角色八、教师作为“被攻击的对象”的角色九、教师的“研究者”角色十、学
26、校管理者的角色十一、教师的角色冲突十二、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 2、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 3、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第三节适应特殊劳动教师劳动的特点一、特殊的复杂性教师的对象是复杂的。劳动对象是具有一定自觉意识的、有情感有 理智的、作为社会整体一员的活生生的人,是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个性的一代青少年。任务也是复杂的。教书育人。教书: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学生 智力和体力。育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陶冶健康的感情,锻炼坚强的意志和性格。工作过程是一个运用智力的过程,是一种综合使用、消化、传递、发 现科学知识、技能的
27、复杂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二、强烈的示范性教师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直接影响劳动对象;青少年模仿教师是学生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的示范作用只能是对学生的启发诱导。三、独特的创造性创造性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境的 复杂性所决定的。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独特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因材施教上;也表现在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还表现在教育机智上。四、显著的长期性。五、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六、劳动量的隐含性七、教师劳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八、劳动的协作性第三章透视教育对象教育对象是教育活动的重要一方,是教育活动的
28、反应者,又是成果体 现者。第一节学生是怎样的人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观三个层次:观念、法制水准的学生观。一般水准的学生观;具体学生观。一、学生是人(一)是一个能动体 学生具有发展自身的动力机能;学生能够意 识到自己是被他人所塑造和改造的人。(二)是具有思想情感的个体(三)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一)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二)学生具有发展的 潜在可能(三)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三、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四、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一)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三)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五、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学生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对象
29、。他是一个有意识的人,他在教育过 程中的一切行为,能否接受教育,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都要受到他 自己意识的支配。教师的活动一定要与学生的主动活动相联系,教师的活动目的一定要 转化为学生的活动目的,教师所施加的影响一定要构成为学生活动的 手段和对象,教育才能产生它的作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样,是教育的一条基本原 则。六、学生的社会地位学生的社会地位是一个学生权利的问题。(一)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正是维护青少年儿童的社会 权利主体地位。其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 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二)青少年儿童的全法权利
30、1、生存权利 2、受教育的权利 3、受尊重的权利 4、安全的权力第二节学生都有哪些不同学生的多种特征一、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初中阶段是指1215岁左右的阶段,被称为学龄中期或少年期,也叫青春发育期。(一)初中学生生理发展的特点生理上的“激变期”主要表现为成长发育迅速:体形剧变,身体机能 迅速健全,性开始成熟。(二)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初中学生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有意注意进一步发展;记忆力的发展是人生记忆“高峰”的前奏;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 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前者仍起重要作用,而后者则逐步占主要 地位,处在一个质变时期;随兴趣的扩大和言语的发展,他们的想象 力也加速发展,而且想
31、象中的创造性成份逐步增加;意志行动的目的 性、自觉性和独立性不断提高;情绪活动表现很强烈,他们易于振奋、激动,表现出热情,容易动怒、惬气、争吵,甚至打架等。(三)针对初中学生身心特点的教育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激变期,教师对学生的体育和卫生保健教育特别 重要。学生进入性成熟的过渡期,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生理知识和性的教育。学生渴望有独立性而又自控制能力差,教师应协同家长创设有利于相 互理解的教育环境和关系,应该用亲切关怀、启发引导代替限制。学生处于认识能力介于儿童和青年之间,教师应精心选择教学方法,通过适当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 维能力。学生敬佩和向往英雄模范人物,有较强
32、的集体荣誉感,教师应善于组 织有利于培养集体荣誉感的竞赛活动;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注意 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制力。二、初中学生的气质、性格差异和教育。(一)气质差异和教育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 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教育工作者的任务 就在于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在组织教育活动时使他们克服自己气质 上的缺点,发展其优点。教师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特点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 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教师本人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对于搞 好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二)性格差
33、异和教育1、性格有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的主要原因:(1)性格特征具有社会文化的价值。(2)性格特征具有道德评价意义。(3)性格特征与个人的潜能发挥、心身健康密切相 关。2、不良性格是可以矫正的攻击型性格特点:常常误认为别人轻视他或对他充满敌意;在情 感上容易受伤害,容易为小事而难过愤怒,其习惯性的反应是攻击。3、良好性格是可以自我塑造的自我修养塑造良好性格的主要三条途径: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第二、要不断强化自我修养的决心;第三、在困难中磨炼自己。三、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一)身心失衡带来的困扰(二)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三)同 辈群体与父母价值观的冲突(四)自我探索中的迷惑(五)父
34、母过高 期望引起的压力。第三节学生是合作者师生之间的关系一、师生关系表现(一)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是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表现为 教师与学生的协调一致,良好关系的决定因素:教师的教育水平,直 接受制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技能、思想品德和人格力量等(二)师生间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在师生关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调 节器,良好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表现为情感上的融洽。(三)师生间的组织关系即从组织和制度上决定的关系。教师总是施教者,学生总是受教者;教师总是领导者,学生总是被领导者;教师总是具有控制学生的权威 和权力,学生总要听从教师的教导,服从教师的要求。
35、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教育民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应当 成为我国师生关系的特征。(四)师生间的心理关系1、师生之间的认知关系一切心理关系者都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师生之间的感知和理解,和其他人与人间的相互认识一样,还要受到 社会心理学的规律的制约。在对人的认识中,又经常要受到认识者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人们 总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来认识对方。师生之间的认识又具有相互反馈的特点。师生间积极肯定的认识,可以促进教育过程的进行,取得更好的教育 效果。2、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1)师生之间情感关系的功能。情感对教育的过程、教育的效果能产生重要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具有调节教师自身行为的功能。教
36、师对学生的 情感还具有调节学生行为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积极热情在教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与他喜爱的教师相处,可以形成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良好心境;学生对他所爱的教师,总会伴随着某种信赖感。学生对他所爱的教师,必然产生出更多交往的愿望和行动,从而也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多 的教益。(2)师生之间情感关系的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具有社会性;教师对学生 的情感具有普遍性;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具有稳定性。在个别交往的层次上,教师对学生的感情一般要经历生疏一熟悉一亲 近一热爱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学生对教师情感的特征:幼儿园和初入学的儿童对教师具有一种依恋 的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从满
37、足交往中的需要转变为从满足求 知欲和人格完善等的需要出发,建立起他们与教师的感情。学生对教师的感情也要通过实际接触而建立。对学生来说,教师既要 可敬,又要可亲,才会感到教师的可爱。学生对教师的感情,一般也总是经历下列几个发展阶段:接近一亲近共鸣一依赖。(五)教师与学生的非正式关系即师生之间存在的正式关系以外的个人交往关系。师生之间非正式关系的形成,可以有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它对于学 生的影响的控制可以起到正式关系所不能起的作用。师生之间产生非正式关系时,不要形成特殊“关系”;不能对学生偏爱 和不公正的待遇;遵循不同行为准则。二、师生关系的改善(一)我国目前中小学存在的师生关系类型对立型、依赖型
38、、自由放任型、民主型。(二)教师的人格态型每一个从业的教师,都有一个稳定的倾向性的职业人格态型,它决定 着多种多样的教学风格,影响着多种教育行为方式的选择。加拿大学者柏恩博士提出了著名的人格结构PAC理论,他认为个体 的人格结构一般有PAC三态,即父母态、成人态和儿童态。1、父母态人格结构,有明显的权威感和优越感,通常行为表现为统治人、训斥人以及权威 式的色彩。教学行为表现:主张教师主导学习环境;注重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强调指令行为;教学知识精确、清楚、纪律好;对学生有明显的监护 作用。2、成人态具有客观和理智的特征,体现健康成熟的成人人格。具有健康人格的六个特点:自我广延的能力;与他人热情相
39、处的能力;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表现具有现实知觉;具有自我客体化的 表现;有一致的人生哲学。教学行为表现:以学者的理智和学院式的态度对待学校传统;课堂教 学技术与学生的探索活动相一致;相信学生等。3、儿童态常常会像婴儿那样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他一会儿逗人发笑,一会儿乱发脾气,使人讨厌。教学行为表现:无甚主见,不善于临场决策,感情用事;一味做学生 的兄弟或姐姐,忽视师生间的角色差别,处理问题情绪化;按兴趣选 择教学内容,教学随意性大,教学方式多变;不能控制自己,易冲动、好激动、喜欢诙谐,很少有肯定性的意见,讲起话来总是“我猜 想”,可能是”。(三)教师的人际知觉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
40、间相互关系的认知,包括自己与他人关系和 他人与他人关系的知觉。教师人际知觉,把教师对学生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表现为两种:教 师与所教班集体的关系知觉;教师与某个学生个体关系的知觉。教师应建立正确的学生知觉观。教师的人际关系知觉在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学生知觉失真。将事 件的结果人格化的行为倾向。把眼下的评价志过去的印象一致起来,取得平衡。演变成严重的知觉偏见。现代教育主张建立的民主的、平等的、合作的师生关系。第四章,瞭望教育环境从教育生态学生的角度看,教育的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发 生、存在和发展产生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三种角度、三个层次:一是以教育为中心,由外部的
41、自然环境、社会 环境、规范环境组成的教育生态系统;二是以某个学校、霜一教育层 次或类型为中轴,由整个教育系统所构成的环境;三是以人的个体发 展为主线,由包括教育在内的外部环境组成的系统。第一节好的学校能出更多的好学生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一、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社会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学校建筑负有教育的使命。学校的设备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风气。教室研究:离开教室中 间行列愈远,被包容沟通以及交互反应的机会愈少;越是远离前面的 位置,教师接触的机会越少。经常变动位置。二、课堂内的环境教室中的环境优劣,对心理气氛的影响作用很值得重视。课堂环境包括人际环境和物质环境。人际环境
42、,就是通过人与人交往 而形成的在心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所造成的心理气氛。物 质环境是对人产生影响的物质条件。三、微观环境的影响微观环境的表现:同伴影响、花盆效应、教师的期待效应。第二节首席教师家庭教育的影响一、家庭的教育功能家庭的教育功能,体现着家庭群体在受教育者社会化过程中的特殊的 价值和作用。首先,家庭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起重要用作用。其次,家庭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起重要作用。再次,家庭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和志趣方面起重要作用。第四,家庭群体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也具独特的作用。第五,家庭在形成个人性格特征、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等方面,也有着它不可替代的影响
43、。二、家庭教育的特点第一,家庭教育影响具有先主性。第二,家庭对受教育者提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第三,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第四,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第五,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三、家庭因素对教育的影响研究表现:贫寒家庭出英才,这些父母热切希望子女通过受教育摆脱 父辈的贫困和愚昧,对子女的期望值和投入高于其它家庭。决定性影 响的两个重要时期:高中毕业以后和初中阶段。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不 可低估。家长职业在类别上的不同,使得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都受到不同影 响。家长的文化程度是影响子女学习成绩和品德面貌极为重要的因素之O家庭的经济状况、物质生活条件对教育的影响:经济水准低于温
44、饱以 下,不能为其子女提供正常或必要的学习条件;超过满足其子女正常 学习需求的家庭经济条件在任何幅度上的增长额,不产生积极影响。(家庭经济地位处于中上时,独生子女学业成绩较差,而经济地位相 对略低,独生子女的成绩反而是优秀的)非常态家庭情况:一是双亲曾有过离婚史的离异家庭;二是父母或其 中一方由于疾病、天灾等自然原因过早去世的缺损家庭;三是有继父(母)及收养关系的家庭。可能为学生学习、成长的精神负担。家庭的气氛,指的是家庭成员在经济状况下占优势的、一般的态度和 感受,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个非自然的主观因素。在“和睦”、“平常”和“紧张”三种不同的家庭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品德等都存在有显著的 差异。
45、四、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一)父母表率作用。(二)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家庭气氛是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父母文化和道德素质水平和家庭成员 间相互关系准则的体现。民主和睦家庭的主要特征:父母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相互支 持、相互体谅、相互爱护,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父母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既提供所需的物质 条件,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又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建立合理的生 活制度,有规律地生活,完成各自分担的家庭事务。(三)父母的文化修养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基本的一条是提高父母的文化修 养。(四)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第三节校外之校社区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社区
46、,是社会学中一个以空间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概念。一、社区文化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内一种高度的共同一致的文化。它拥有区别于其他 社区的行为系统,明显的居住形式,特殊的语言,一定的经济体系,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以及某种价值观念。社区影响大范围上可分为城市和乡镇区域。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其文化特质,表现出一种开放、进 取、自由、崇尚创新的精神。城市学生兴趣广泛,热衷于课处兴趣小组,注意服装的样式。在交往 意识方面,城市学生更多要求对方活泼、开朗、有特长、有幽默感。农村,经济活动较为简单,血缘、家庭观念浓厚,传统习俗多,人际 关系自然、密切。农村学生喜爱体育活动,愿意承担社会工作。
47、在交往上,农村学生更 多地要求对方持重、守纪律、勤劳、有集体责任感。集镇,经济结构具有混合性特点,农工商一体化,价值观更讲实惠、功利。集镇学生是城乡学生的兼容,上能登大雅之堂,下能走田间上路,有 很强的适应能力。二、社区在发展教育中的功能(一)服务功能服务功能是指社区对教育事业具有强列的认同意识和自我意识,把教 育的真正当成与社区的利益相关的事,置于应有的重要地位。(二)教育功能第一,社区环境对儿童及青少年及至成人来说,日子直接、最具体可 感、生动形成的社会氛围,它间接地反馈整个国家和国际社会的信息,它对人的影响往往超过整个社会或国际社会。第二,生长在不同社区文化背景中的人,在思想道德观念和价
48、值取向 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的特点。第三,不同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目标、方向等都具有区域 性的特点。经济发展的社区化,必然要求德育的社区化。(三)宣传功能(四)经济功能(五)协调功能 第四节 新的教育机制家庭、社会、学校间的结合 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的重要性(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整 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 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 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二、学校与家
49、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一)互相访问(二)通讯联系(三)召开家长会(四)在学校中组织家长委员会(五)举办家长学校三、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内容和方式(一)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处教育组织,使学校与学生主要居信区间形成稳定的联系(二)学校系统与宣传部门建立联系,共同开展一些对学生有益 的活动。(三)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建立和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四)学校与社会专门性的社会教育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五)学校有选择的与有关式矿、企业、村镇、部队等建立联系。第五章课程结构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 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进程。第一节教与学之间传递着
50、干什么课程内容的组成和类型一、课程结构的要素与成分(一)课程要素的演化课程结构的要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 的构成课程所必须的经验因素。经验主要是指学生需要掌握的间接经 验,经验因素是新生一代必须从前人经验中吸取的因子。一方面,课程要素的产生和演化受制于许多外在因素,即社会生产力、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历史经验发展的水平、受教育者发展的需要 以及课程人员的思想观点的影响;另一方面课程要互的演化与制约于 课程自身发展的历史,它使不同时代的课程要素既具有历史性,又具 有继承性。课程要素演化的规律,首先,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课程结构的要 素纯属于间接经验。后出现课程要素主要取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