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70 ,大小:5.71MB ,
资源ID:4405263      下载积分:15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4052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语文教学备课.pdf)为本站上传会员【曲****】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小学语文教学备课.pdf

1、1草原教材分析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笔下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 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 情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文章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因此在教学中要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以结合生活体验,边想象画面,让学生在读中品味作者语言的精 妙,感爱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通过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陈巴尔虎旗、迂回、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等词的意思。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

2、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景的美,情的深,并背诵一、二自然段。4.体会蒙汉情深的真挚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品读,体会句子中包含的深刻含义,感受作都对草原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深情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教学时间 2课时单元学情分析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第一课时一、单元导读1.同学们,课前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雪山,高原,草原,戈壁2.看到同学们为这些美丽的风光而赞叹,是啊,这就是西部,祖国版 图上神奇的土地!西部,世界历史上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如今,西部大 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建设者辛勤汗水的浇灌下,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课本第一单元的

3、单元主题就是走进西部,让我们打开书,快速浏览第一单元 课文,书上都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西部的景和物呢。(一望无垠的草原,古朴 典雅的丝绸之路,高大挺拔的白杨,跨跃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3.学习要求:同学们,阅读本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 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如果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老师同学讨论。4.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课文,走进西部,去亲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二.揭题1.今天,我们首先要去领略那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板书:草原)2.同学们,在你们的心目中,对于草原有哪些印象呢?3.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在他的眼中,草原又是一番怎样的画面 呢?让我们

4、走进课文,去感受老舍笔下的草原。三、初读课文,理清文脉。1.读通课文,检查字词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绿色渲染墨线勾勒翠色欲流忽飞忽落群马疾驰襟飘带舞拨转马头鄂温克姑娘陈巴尔虎旗蒙汉深情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1)分组读,正音理解渲染勾勒:正音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意思忽飞忽落:由一对反义词组成,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襟飘带舞:看图,理解“襟”就是衣襟鄂温克姑娘 陈巴尔虎旗:读准音 了解“鄂温克”是草原中的一个 少数民族;“陈巴尔虎旗:“旗”是民族自治地方的的一个行政单位,主 要在内蒙古自治区,旗相当于县级。陈巴尔虎旗位于呼伦贝尔盟西北部,是 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牧区四旗之一。(2)观察,每组词分别在写什么?(草原

5、景,草原的人,作者的感受)2.理清文脉(1)课文从草原的景和人这两方面来赞美草原,抒发“蒙汉情深何忍 另IJ,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这种民族大团结的美好情感。(板书:景 人)(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部分在写草原的景,哪些部分又在写草 原的人?(把课文分为两部分)(3)分小节朗读。(4)读了课文后,同学们,草原的景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草原的人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回答之后师小结)小结:草原的景和人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美。(板书:美)三、朗读品析,感受美景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理解字词: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一段,不懂的词,可以做上记号。3.理清结构:同学们,我们看看这段话哪几句

6、话是在写景的,哪几句 是抒情的,找出来,分别读一读。(个别读)4.读抒情的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 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 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5.“这种境界,是哪种境界呢?读读课文的15句。(1)师引读:我们看到那里的天,在天底下,那些小丘的线条(2)文中写这种境界就是按“天空一小丘一草地”这样的顺序来描 写的。(分句读)6.重点品读“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1)读句子(2)翠色“欲”流,流了没有?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草原和天空像是融合在一起,真可谓是“碧草与蓝天一色啊)(3

7、)再读读整个句子,这样一个画面,给你什么感受?(柔美、自然)(4)轻柔地来读一读这个句字,让我们感受到那份自然和谐的美。7.情感提升(1)师生合作读:同学们,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师 读写景的部分)这样的境界,(生读抒情部分)(2)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草原画卷呀!天空赋予了草原以明丽,小丘勾 勒了草原的线条,牛羊更赋予了草原以生命活力。这种境界,(生接读)8.写作方法指导:同学们,像这样,作者先写景,再抒情的写作方法 就是“情景交融”。9.背诵课文。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作业本1、2、3、4小题。2.课后作业:背诵第一段。试着用“情景交融”的方法,模仿第一段写 一个片段,可以写写“校

8、园”,“公园”等。第二课时一.复习背诵1.听写词语: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 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翠色欲流2.背诵:上节课,我们随着作者去领略了那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 草原美景。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味背诵。二、理清文脉1,导入:”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 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走了许久,远 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一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那是谁?(蒙古人民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驰迎接客人。)2.默读25小节,用最简单的语言说说看,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个 场面?(1)远迎相见款待一联欢(2)再看看,这些场面,作者是按

9、什么顺序来写的?(事情发展顺序)(3)着重写了哪两个场面呢?(骑马远迎、把酒联欢)三.质疑问难自由读25自然段,边读,边想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预设:1.了解“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蒙族人民习惯了招待客人用奶茶、奶豆腐和手抓羊肉及奶酒。奶茶,把牛奶熬在锅里,撒一把盐,然后放茶。既有奶香,又有茶香,还淡淡的有点咸味,既不腻口,喝了还很香,非常好喝的。就像咖啡的颜色 稍微浅一点。奶豆腐是把奶晾干,蒸发掉水分以后就变成块状的了,吃的时候掰一块,有软的有硬的,软的可以用刀切,硬的可以敲开吃,别有风味。手抓羊肉就是把羊肉连骨头切成比拳头还大的块,炖在锅里面,炖好了以后,把它捞上来,放在一个大盆

10、子里,端在客人面前,用手抓起来吃.2.“迂回”是什么意思?结合句子理解:(弯弯曲曲,环绕)平时,还可以说“迂回的一”四.骑马远迎1.自由朗读第2小节,划出描写远迎的句子。2.读远迎的句子“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1)个别读(2)自由读,说说,读了这个句子感受到了什么?人很多,速度很快,很热情重点品味(1)“男女老少”:来的人很多,很热情(说说可不可以换成人很多?)(2)“飞”:不但让我们感受到速度很快,更让我们体会到迎客的心情 是非常急切,热情洋溢.(3)为什么说“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穿着各色的衣裳,五光十色,像一条彩虹。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彩虹飞过来。(

11、群马疾驰,能不能说马儿奔驰?)(4)既然有这么多的人来迎客,那为什么作者说像一条彩虹而不是许 多条呢?(这些人是有序地来的,而且彩虹是由许多种颜色组成的,正是因 为这么多的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的盛装,群马疾驰,襟飘带舞,所以才汇成了 一条美丽的彩虹飞过来。)(5)那这“一条彩虹”到底还包含着什么呢?平时,我们总说彩虹是一座桥,桥就是把这头和那头连在一起。如果,这里的彩虹也是一座桥,你们觉得连起的是什么?(蒙古人民和汉族人民之 间的友谊,是一座连接蒙汉两族人民的友谊之桥。)小结:是啊,这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蒙古 族同胞那种扑面而来的热情,更包含着一份美好的情感,那就是蒙汉情深

12、。3.感情朗读:现在,就把你感受的这一份美好的情感读出来吧。(个别读齐读)。4.品读:“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1)刚才一个“飞”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蒙古人民的那份急切和热情,那么现在作者又用了一个“飞”,是车跟着马飞过小丘,还能换成什么字?(驰,跑,开)比较:哪一个更好?(飞更能体现出我们急切地想看到蒙古 包的心情。)奉化市居敬小学王穷(2)是呀,我们也是相见心切呀!读好句子,读出这一份急切。四.把洒联欢我们带着这一份急切的心情来到了蒙古包。引读第三自然段。1.了解民族风情。过渡: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读4、5小节,说说,你感受到了 哪些蒙古族的民族风情?2.理解“蒙汉情深

13、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1)“何忍别”是什么意思?(怎么舍得分别)(2)能不能换成“蒙汉情深不忍别”?(“何”有一种反问的语气,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让我们体会到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3)读出这一份难舍难分,深情厚谊。(个别齐读)(4)因为这一份深厚的情谊,我们不忍分别,我们“舞的舞(师 引读)”(5)在夕阳下,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我们“舞的舞(引读)”,(6)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 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 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一碧千里的草原上,依依惜别。)三、总结全文同学们,现在再让我们来看看整篇文章,

14、课文的第一段在写草原的风光 美,第二段则在写草原的人情美,那么,这两段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不管写景也好,写人也好,都抒发了对草原的赞美之情,热爱之情。2.作者就是从从两个侧面,从风光美,从人情美,表现了他对草原的 热爱和依恋。3.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赞美和热爱,读一读整篇课文。四、课堂作业:作业本5、6小题五、课外作业:1、背诵第2自然段。2、阅读林海 板书设计:草原 老舍远迎(骑马远迎)相见风光美一碧千里并不茫茫 人情美款待(把酒联欢)联欢教学反思:2*丝绸之路教材分析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 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

15、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 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作者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然后由点及面、由情入理地 阐明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由群雕遐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情形,重点描写了汉代张骞的副使 与安息国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展现了两国不同的礼节、文化及经济发展。课文描 写细腻生动,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栩栩如生。作者接着概述了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经 济、贸易、文化的促进与繁荣所起的重大作用。最后一段与开头相照应。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9个生字,理解“矗立、戎装、匕首”等词语,记记”不计其 数、绫罗绸缎、美轮美奂”等

16、四字词语。2.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初步了解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复述,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故事,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意义,初步培 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本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 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和故事。2.教师媒体准备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预设教学调整一.导入新课1.学习了草原这篇课文,领略了祖国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今天 让我们走进西部灿烂的历史文化一丝绸之路。2.读读

17、课后的资料袋,说说你对“丝绸之路”有哪些了解?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过渡:读着课题,你觉得文章会介绍什么?而课文又是怎样介绍的?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介绍了丝绸之路 的哪些内容?2.指名分节朗读,重点正音:矗立 高鼻凹眼戎装堞丝冶铁灌溉3.指名回答文章是怎样来介绍丝绸之路的,写了哪些内容?(先写看 到雕塑引起遐想;再具体描写了一个故事;最后总的阐述了丝绸之路的深 远意义。)奉化市居敬小学王幼娜三.入境悟情过渡: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曾经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美丽故事。1.读一读21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讲讲主要介绍了几个片段?(迎候一会面一赠礼)2.在这些片

18、段描写中,你觉得哪些句子很生动,读一读。3.如果你是播音员,会怎样来介绍这生动的一幕?可选择1-2片段介 绍。(自由练同桌练)4.指名串联片段,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5.在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两国人民怎样的交往态度?(友好热情)四.深化感悟过渡:其实,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一幕,只是在丝绸之路发生的一个小 小的故事。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1、欧洲、非洲的文明联系 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读一读13自然段,感受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2.点击资料袋:丝绸之路意义深远,怪不得说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 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

19、 文化的友谊之路。3.让我们再次来读读课题。五、领悟写法1.过渡: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1、欧洲、非洲的文明联 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在绵延的丝绸之路上,遗留下了大量的文明古迹,人们为了纪念这条路,在西安的玉祥门外雕刻了一座巨型石雕(出示课件)。2.课文哪些自然段介绍石雕?读读,你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 第 一自然段的过渡)3.看图介绍石雕。(语句流畅口齿清楚)这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文 明的见证。六.总结巩固1.积累四字词语古朴()()()()如生不()其()浩浩()()()道()迎 绫罗()()五彩()()()山峻()丰()多()美()美(

20、)2.和同学交流搜集的丝绸之路的故事。板书:丝绸之路迎候一会面一赠礼友好热情教学反思:3白杨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 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正面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 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因此教学这篇课文,要让学生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并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含 义深刻的句子。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

21、清晰、新疆”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并熟读成诵。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初步领悟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教学难点: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第一课时揭示课题,激起疑问:1.听歌曲小白杨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不仅要倾听旋律,还要 留心歌词。你们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看图片,白杨树很多很常见,想 想,你在哪儿看到过它?白杨树随处可见,在我们的眼睛里它没有柳树的婀娜多姿,没有榕 树一树成林的壮观,可是有的作家却对它情有独钟。这

22、是为什么呢?2.出示矛盾的白杨礼赞中的一段话: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 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 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 T;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 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 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自由读,分句读,读后说说白杨的外形有什么特点?(高,直,挺)3.矛盾用细细描摹的方法介绍了白杨的外形,作家袁鹰又

23、采用了什 么方法呢?二.检查预习,理清文脉1.听写词语:戈壁滩 新疆 介绍 抚摸 陷入2.校对字形,理解词语。疆:注意字形,给“疆”组词:(边疆、疆域等)从而理解“疆”的本义。戈壁滩:读注释,大家想一想,在粗沙,砾石覆盖的硬土层上普通的 草木能生长吗?因此戈壁滩自古以来就被称为“不毛之地”这个毛就是 指一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戈壁?3.选用以上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介绍白杨树的外形特点?(112)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杨的特点?(对话的形式)课文的后面部分又写了什么?三.初感形象,激发情感1.默读112段,摘录课文中体现白杨特点的词语。(高直高大挺秀 很快

24、地生根发芽 粗壮的枝干坚强不软弱不动摇)2.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白杨的外形(高直 粗壮 高大挺秀)白杨的品格(坚强不软弱不动摇)3.自由读13段,讨论:“高大挺秀”中的“秀”带给你怎样的 感受?交流中点拨:戈壁是“茫茫”,“浑黄一体”的,绿色的白杨给戈壁 带来了生机;给过往的旅客带来愉悦。有感情地朗读13段。四.凸现形象,升华情感(附片段)1.指名读爸爸的话。2.想象引读,丰富“哪儿”具像。3.创设情境引读,读出白杨屹然挺立的形象。4.与白杨对话,抒发情感。5.感情诵读爸爸的话。6、背诵爸爸的话。7.小结:车窗外白杨挺拔的身影给寂寞的旅客带来了一份惊喜,爸 爸的介绍让孩子们明白了白杨顽强的生命

25、力和坚强不屈的品格。此时,在孩子们的眼里,白杨树只是戈壁滩上的树吗?(戈壁卫士)五.布置作业1.摘抄爸爸的话。2.做语文课堂作业本第1、2、3题。第二课时一.过渡导语,承上启下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白杨的特点,令我们对这平凡的树,油然而生一股敬意,来,齐读爸爸的话。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 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孩子们此时明白吗?二。阅读链接,解答疑问1.师生合读第14、15段。理清孩子们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什么。2.孩子们不知道这些问题,你们知道吗?这篇文章于1963年发表,离现在整整45年了。让我们读读同一时代艾青的诗,说不定你就明白这 些问题了。(1)自由朗

26、读帐篷,读后思考问题。(2)围绕“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到新疆工作?”“新疆是个怎样的地 方”进行汇报,随机学习诗歌。交流一:到新疆工作是为了建设边疆。随机朗读第四节。补充时代背景:50年代,毛主席号召广大的知识青年服从 祖国的需要,参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交流二:新疆是个荒凉的地方。扣住“帐篷是流动的家”“荒原”“野地”等词。朗读1、2两节。交流三:环境的恶劣,工作的艰苦有没有吓退建设者们?抓住“爱”体会建设者们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情朗读4、5两节。(3)小组合作朗读诗歌三.理解心愿,领会思想1.再读爸爸的话。2.讨论:现在你们知道爸爸借白杨表白着自己怎样的心思了吗?(不 畏艰辛,扎根边疆,

27、建设边疆,奉献自己)3.爸爸的心不止这些,还有什么呢?读16自然段。重点理解:”在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白杨正迎正风沙成长起 来。”引导:“小白杨”在文中指谁?体会“迎着风沙成长”的含义。你读懂爸爸的心愿了吗?(希望孩子们长大后像他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4.感情朗读第16自然段5.老师小结:现在我们真正理解了爸爸的心,爸爸的心是一份沉甸 甸的心思,当他向孩子们深情介绍白杨的时候,实际上他是在勉励自己 要像白杨树一样不畏艰难,扎根边疆;爸爸的心还是一个殷切的心愿,那就是(希望孩子们长大后也能像他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奉献自己)四。领悟表达方法,尝试运用1.男女生分读表现爸爸心愿的两处语

28、句。奉化市居敬小学汪虹2.说说有什么发现?(爸爸的心愿并没有直接写出来,而是通过描 写白杨树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3.明确方法:像这样假借某一物品的特点来表现人的某些品质、思 想、或情感的写法叫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4.我们以前就接触过这类写法的,比如落花生一课,作者借花 生成熟了也藏在地底下的特点,告诉我们一(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 只讲体面,对别人没有用处的人。)5.练习:把物品与它所对应的人,连一连。梅花 出淤泥而不染的人荷花 无私奉献的人青松 品质高洁的人蜡烛 意志坚定的人6.运用表达方法,写一段话。在雪灾地震中赶赴第一线,为人民浴血奋战的解放军令你联想到了 什么?你能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

29、写一段话,表达你的赞美敬佩之情吗?可 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五.作业布置1.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2.完成课堂作业本其他习题。板书设计白杨戈壁滩的卫士 边疆建设边疆教学反思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材分析:这是本组课文的最后一篇,是一篇略读课文,又是一篇歌颂新疆建设者的感人力作。文 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的 西部建设者们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修筑 了青藏铁路的故事。整篇文章充满了昂扬的向上精神和英雄气概,字里行间包含了对西部建 设者们的歌颂与赞美。“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

30、现,既串连了全文,又体现了筑路大军们的 顽强意志,教学时可抓住这句话辐射全文。同时课文采用了侧面描写(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和正面描写(如何克服困难)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时应让学生了解并加以学习。教学目标:1.认识并读准“妖、烧”等14个生字,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废寝忘食”、“杯水车薪”等词语的意思。2.能根据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们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体会挑战 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和建设者们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教学重难点: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到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文中

31、含义深刻的 句子。课前准备:搜集、了解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一.谈歌赏图,揭示课题。1.听过天路这一首歌吗?(出示歌词),歌中所唱的天路 指的是什么?(青藏铁路)2.揭题,读题。通过课前预习,你对青藏铁路有哪些了解?3.读句:“一条长长的“铁龙”到达雪域圣城一拉萨。”(配地 图了解)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借助学习提示的帮助进行学习。自 由读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方面内容?2.交流(遇到困难、战胜困难)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一)面对困难部分:1.默读课文,想想筑路大军们遇到了哪些困难?2.交流:读出课文中句子

32、,再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看谁有能概括 成一个词。(难以控制施工温度、天气恶劣、极度缺氧)3.风火山隧道只是整条铁路的一部分,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它来写 呢?(带读第四自然段,理解“冻土”)由此可见,修筑铁路面临的困难 是非常大。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困难,有感情地读一读。(练读,随机交 流)“风火山一带经常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你在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情景?结合理解:撕扯七零八落不翼 而飞劈头盖脸“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理解“杯水车薪”(从字面了解到在文章中的意思,想象缺氧所带来 的严重威胁)资料介绍:风火山地区自然条件严酷,这里平均海拔4900米左右,年均气温-7,寒

33、季最低气温达-41,空气中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50%左右,被喻之为“生命禁区”。4.根据题目,作者为什么不重点描写修路的过程,却要花这么多的 笔墨来写遇到的困难呢?(学习写法:侧面描写)(二)战胜困难部分:1.面对困难,筑路大军们又是怎么做的?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 子,同桌交流。2.集体交流:用自己的话简单说。(找到喷射的最佳温度、奋勇 作战、建成高原制氧站)3.选择自己最想读的一部分读给大家听。(练读,随机交流)“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你体会到了什么?(抓住“昼夜”“反复”),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吗?战风雪,斗严寒,在生命禁区的高原,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施工。“指挥部的灯火

34、彻夜通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理解“废寝忘食”,想象科技人员是怎样废寝忘食地工作的?从中 你感受到了什么?4.写法指导:如果说刚才遇到的困难是侧面描写,那么现在的克 服困难就是(正面描写)。(三)补充资料:生命禁区的早晨四.理清文路,升华情感1.正是建设者们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 喊出同一个心愿“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有 感情地朗读)2.“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个句子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请你找出一 共有几次,读一读,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3.交流:(贯穿全文,起了连接作用,体现了筑路大军的强

35、大决心,更是对我们所拥有的智慧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自豪。)奉化市居敬小学江叶4.如果你就是筑路大军中的一员,看着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此时此 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5.青藏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给西藏带来了巨大的 变化。然而为了建设这条铁路,40多万各族同胞远离亲人朋友,奋战在 这荒凉恶劣的高原,多少年轻的生命永远地长眠在皑皑的雪山下,还有 多少人奉献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 泪的建设者们。如果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最高处为他们立一块丰碑,你 会在上面写下什么呢?(生动笔写,交流)五.课后作业交流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板书: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难以

36、控制温度遇到困难天气恶劣极度缺氧战胜困难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一教材简析本次“口语交际习作”是本组教材的专题“走进西部”的有机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 设计和讨论和远方的同龄人建立联系,加强交流,并开展活动,从而增进对彼此的相互了解。这次活动是学生自己设计并付诸实践的活动,通过他们自己的策划与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 口语表达、沟通和交际的能力。随后安排的“习作”是口语交际的延续,是与“手拉手”同 学进行交往的开始,同时也是一次应用文的习作练习。学生对西部缺乏了解,交往的范围不广,缺乏手拉手的对象。本次教学,既要引导学生 同远方的同龄人取得联系,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作一点有关西部的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

37、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建设者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提高学 生的口语表达、沟通和交际的能力。教学目标1.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2.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3.利用书信开展交际活动,在信中有条理地进行表达,写出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实 际交际能力4.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手拉手”活动的一些资料。2.准备各地风土人情方面的图片。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激发兴趣,组织讨论1.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原,浓

38、郁的 地理特色,迥异的风土人情,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比自豪和骄傲!(出示各地风土人情方面的图片,了解祖国各地的特色。说说自己 的向往:最想去哪里?了解哪里?)2.各地的风格迥然,你们想结交更多的异地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吗?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那里的风景和物产吗?今天我们就来 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3.组织讨论:用哪些方式才能与素不相识的远方小学生建立联系?方式:网络报刊杂志各类书籍电视栏目二.合作讨论,汇集精华1.联系上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同学合作讨论,策划活 动方案。2.教师到各组听到方案,参与讨论、合作。3.全班交流活动方案:(1)首先写信,建立联系。(2

39、)比较熟悉后,发出邀请,一同参与活动。(3)若对方生活困难,我们就对他给予生活上的资助。(4)三.确定方式,开展联系1 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那么我们该如 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现在大家集思广益,确定 交际方法,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请大家先在组内商 量和交流。2.学生分小组商量。(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探讨活动中,要对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可以为对方 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来进行具体的指导。)3.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的策划情况。学生的策划可以有充满关怀的支助活动,有情真意切的书信往 来,有简洁流畅的情况介绍,有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还有方便快捷的 网上交流.同学

40、们设计的活动方案都不错,但要开展好每一项活动,都要有 一个可行性的计划,现在就请你谈一谈你自己设计的活动的可行性。学生交流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学生自由交流,其他同学帮助完善设计的可行性。四.深入探讨,课外延伸1 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策划的活动付诸实践呢?那么我们利用书 信把这个活动告诉他们好吗?2.备课的时候老师在报刊杂志、网上、电视节目和搜集了一些小 伙伴的联系地址,你愿意把自己的“手拉手”活动构思告诉他们,与他 们一同架起友谊的长桥吗?教师提供联系地址:3.经过刚才的商量,你们一定还有很多与小伙伴建立联系的方法,请大家课后再收集一些,然后我们下节课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他们。愿我

41、 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设计好策划的内容,决定付诸行动,为行动的实施作好准备。)第二课时习作指导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古时候,人们把朋友见互通书信称之为鸿雁往来。看,这一封封信 就像一只只鸿雁,它们将把你们的心愿带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不论 相隔多么遥远,我们和远方小伙伴一定会“心连心,手拉手”建立相关 的联系的。记得在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今天就开始行 动,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二.讨论内容,激发灵感1.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情况:可以包括学习、生活、学校、班级等的情 况。详细地进行介绍一下自己班级所策划的活动

42、方案。提出自己对这次活动方案的实施建议。并希望活动开展成功及建立永久联系。2.回忆书信的格式及封皮的填写: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3.注意书信和信封的格式(1)书信的格式:书信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 成。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以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敬语 在书信结束时向对方表达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语。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 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2)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 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 人的地

43、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三.动笔写作,开启心扉1.写信方式:可以小组合作写信,分工合作,一人写一个部分。比 如有的写自己的情况介绍,有的写活动设想,有的对对方的请求等,最 后一起修改合成一份完整的信;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2.开始写信。第三课时习作讲评一.典型评价1.回顾交流:写好这封信要注意哪些?(1)学生讨论。(2)投影出示:2.投影一篇中等程度的习作。全体学生自由读这篇习作,对照评议标准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先评 议这篇习作的成功之处,有什么不足,说说理由,并且加以修改。3.投影一篇较优秀的习作。(1)让小作者本人朗读全文。(2)学生再次根据评议标准思考,评议。(3)学生听完后各抒己见

44、。二.交流充实1.交流第一部分内容:自我介绍。在交流中知道自己还需要如何修改,如何补充材料,才能让对方更 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的大家庭。2.交流第二块内容:活动的方案学生各抒己见,过讨论边修改,把自己的内容改得更加丰满。3.注意检查信的书写格式。奉化市居敬小学谢赛玉三.合作修改1.小组合作写信的同学,把自己所写的一个部分与其他几位同学合 起来,再读一读,一同修改: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文章内容 是否饱满。2.课堂交流。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小组合作写的文章就把自己组认为比较有新意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四.誉写邮递1 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或整篇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2.工

45、工整整的写在稿纸上。3.邮递出去。教学反思回顾拓展一教材分析“回顾拓展一”包括三个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交流平台是对本组 四篇课文的内容的回顾与交流,本次交流应抓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西部的认识与感受;走进西部,要引导学生结合四篇课文和课外搜集的资料,交流对祖国西部自然环境、历史文 化、民俗风情、西部大开发建设等方面的了解和感受。二是文章的表达方法及其他方面的收 获的交流。这个交流的内容是两篇精读课文的表达特点,草原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白杨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学习中的其他收获,如,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优美语 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质疑、背诵、搜集资料等方面,只要

46、有所收获,都可与同学交流。“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目的是继续增加学生对 古典诗词的积累。本单元的趣味阅读主要讲了标点符号的妙用。引导学生体会这个故事的趣 味性。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 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2.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3.就自己的某一点体会畅所欲言,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4.引导学生朗读、大概的了解诗意,背诵古诗词,积累古诗。5.通过“趣味语文”的学习,感受到标点符号的魅力。教学重点: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

47、,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在丰富的形式中交流、汇报。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西部情况介绍、发展状况、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2.阅读并背诵古诗词。3.搜集与诗词有关的趣味语文故事。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第一课时一。交流平台1.谈话引入:在近两个周的时间里,我们与蒙古族同胞共话夕阳,我们走进了古 老苍凉的雪域高原,观赏了风沙漫卷的茫茫戈壁上顽强生存的白杨。驼 铃声声的丝绸之路,西部的旖旎风光还历历在目,西部建设者可歌可泣 的故事还萦绕在我们脑际。2.相信你们收集到的资料更多,能介绍给我们大家吗?3.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文资料,并谈

48、谈自己对西部的感受: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引导:西部大开发建设西部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西部的旅游与开发西部的人的生存状态、生活环境西部的教育,西部孩子的学习与生活2.回眸课文内容,揣摩写作特点:(1)快速浏览课文草原和白杨,思考在写法各有什么特点。小组交流:把这两篇课文中你最喜欢的部分或者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推 荐给大家,并说说原因。你认为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分别说一说:草原: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写,脉络清晰、情景交融、中心明 确、语言优美。(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 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忽然,像被一 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

49、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 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白杨:借物喻人: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 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借 赞扬白杨树来赞扬西部建设者)全班交流、点评、总结:语言大师老舍的文章行文流畅而且语言 优美,时而直抒胸臆,时而精描细写,我们学习他的写法进行练笔,学 以致用。其实借物喻人的写法在很多古诗中也经常运用你能举一例子 吗?(墨梅、马等。)3.畅所欲言,尽情交流:在学习中你一定还有其他的收获,也可以同大家交流交流。利 用本文的利用本文的

50、写法进行练笔,以达到学,并学以致用,收到学用 兼得的效果。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在课内外学习和收集资料中的一些感 受,谈自己在学习上的收获。总结: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我、你、他的共同努力 下,西部必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西部必将会迎来灿烂辉煌的明天!二。日积月累1.导入古诗是中华文学的瑰宝,我们应该多积累的,融进我们的生命中和 血液中。如果长大后,多年以后我们还能吟读,还能脱口而出,那时何 等美妙的事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唐时期素有诗豪之称的大诗 人刘禹锡写的浪淘沙。2.学习诗句(1)轻声读诗句读准字音,特别是“簸”字。读后指读随机点评,再齐读。(2)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请边读边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