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7 湖南省娄底市 2018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化学答案解析 1【答案】B【解析】A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误;B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B 正确;C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 错误;D木材成椅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错误。【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2【答案】D【解析】A取用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故 A 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 B 错误;C
2、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地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 C错误;D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故 D 正确。【考点】实验操作。3【答案】A【解析】A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 A 正确;B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 B 错误;C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 C 错误;D植物油中富含油脂,故 D 错误。【考点】六大营养素。4【答案】C【解析】A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镁离子,故 A 错误;B硝酸根离子带有 1 个单位的负电荷,表示为-3NO,故 B 错误;C22H O表示的是 2 个水分子,故 C 正确;D氧化铁的化学式为23Fe O,故 D 错误。
3、【考点】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5【答案】A【解析】A空气被压缩分子之间间隔减小,故 A 正确;B压缩空气是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故 B 错误;C分子始终在不断运动,故 C 错误;D气被压缩分子本身大小不变,故 D 错误。【考点】分子的性质。6【答案】B【解析】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时,挥发出的氯化氢能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酸雾,不是白烟,故 A 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故 B 正确;C木炭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固体由黑色逐渐变红,故 C 错误;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 D 错误。2/7【考点】实验现象的描述。7【答案】D【解析】A 汽油难
4、溶于水,将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故 A 错误;B.溶液具有均一性,把30%的硝酸钾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30%,故 B 错误;C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他的溶质,向 20 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能继续溶解,故 C 错误;D 配制 100 g10%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最后进行溶解、装瓶存放,故 D 正确。【考点】溶液的性质、溶液的配制。8【答案】C【解析】A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可减少污染物排放,利于空气净化,故 A 正确;B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可减少污染物的
5、排放,利于空气净化,故 B 正确;C化石燃料是现代社会的主要能源,可减少使用,但不能禁止使用,故 C 错误;D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减少空气污染,利于空气净化,故 D 正确。【考点】环境保护。9【答案】A【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 A 错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 B 正确;C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故 C 正确;D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故 D 正确。【考点】常见物质的性质。10【答案】B【解析】A异黄酮是由分子构成的,故 A 正确;B异黄酮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51 1016 290:5:16():():(),故 B 错误;C由化学式可知,异黄酮
6、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 C 正确;D异黄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 15 1 10 16 2222,故 D 正确。【考点】化学式的计算。11【答案】A【解析】A由图可知,2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故 A 正确;B比较物质溶解度大小时,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在未指明温度的情况下,无法判断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大小,故 B 错误;C 30时,甲的溶解度为 60 g,故将 40 g 甲物质加入 50 g 水中,只能溶解 30 g,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 80 g,故 C 错误;D 将 20 时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 30,两溶液的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 D 错误。【考点】固体的溶解
7、度曲线。12【答案】D【解析】A 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3/7 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第二支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此现象只能证明铁生锈与氧气有关,无法确定是否与水有关,不能用于探究铁生锈条件,故 A 错误;B实验中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只能确定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无法确定燃烧是否与氧气有关,故 B 错误;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应使用过量的红磷,以完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否则测定结果偏小,故 C 错误;D一段时间后,大烧杯中小烧杯内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故 D 正确。【考点】实
8、验操作与实验目的。13【答案】C【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8.8 g2CO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16 28.8100%6.444gg,5.4 g2H O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165.4100%4.818gg,生成物 8.8 g 二氧化碳和 5.4 g 水中所含氧元素质量之和为6.44.811.2ggg,11.29.6g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氧元素,氧元素质量为11.29.61.6ggg,则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 C 正确。【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4【答案】A【解析】将金属R放人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R能与稀盐酸反应
9、,即金属活动性:RH,由22R+2HClRCl+H 可知,R在化合物中显2价;将R放入4ZnSO溶液中无任何变化,说明Zn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A由于金属活动性:MgZnR,所以R不能与4MgSO反应,故 A 错误;B由于金属活动性:RHCu,所以R能与4CuS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4R+CuSORSO+Cu ,故 B 正确;C 由于金属活动性:RH,所以R能与24H S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442R+H SORSO+H ,故 C 正确;D由于金属活动性:AlZnR,所以Al能与4RS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24 32Al+3RSO=Al SO+3R(),故D 正确。【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10、。15【答案】B【解析】A23Na CO能与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 A 正确;BCaO和3CaCO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 B 错误;CFe能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 C 正确;D24H SO能与足量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 D 正确。【考点】物质的除杂。4/7 16【答案】(1)(2)(3)(4)【解析】(1)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用于除
11、去铁锈的是硫酸。(2)生活中常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碳酸钠)。(3)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熟石灰。(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考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7【答案】(1)A(2)混合物(3)吸附【解析】(1)A3KNO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B2 2CONH()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C24K SO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D34 2CaPO()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2)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钛合金是由金属钛和其他物质组成的混合物。(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常使用活性炭净水器来净化水。【考点】复合肥、纯净物与混合物、活性炭的性质。1
12、8【答案】(1)氮元素 2H O(2)S 三(3)最外层电子数【解析】(1)表中所示元素的名称是氮元素,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2H O。(2)2-X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说明 X 元素核外电子数是 16,则 X 元素是硫元素,元素符号是S,硫元素核外有 3 个电子层,处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3)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和同周期元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变化规律,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考点】元素周期表。19【答 案】(1)2NaOH+HClNaCl+H O (或或23242422Na CO+H SONa SO+H O+CO )5/7 复分解(2)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
13、成了水分子(或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了硫酸钡沉淀或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3)离子结合生成了水或气体或沉淀【解 析】(1)在 图 甲 中 氢 氧 化 钠 与 稀 盐 酸 反 应 生 成 氯 化 钠 和 水,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2NaOH+HClNaCl+H O ;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图甲中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3)由图甲、图乙、图丙发生的反应可知,上述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从微粒的变化分析可知,发生反应的实质是离子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考点】
14、微观粒子信息的提取。20【答案】(1)氧(2)2SiO+2CSi+2CO 高温 (3)置换反应(4)氯化氢会污染环境【解析】(1)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五位的是氧、硅、铝、铁和钙,故地壳中硅元素的含量仅次于氧元素。(2)二氧化硅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为2SiO+2CSi+2CO 高温 。(3)四氯化硅与氢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此反应为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生成一种新的化合物和一种新的单质,则此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4)氯化氢会污染环境,所以尾气氯化氢必须收集处理,不能排放到空气中。【考点】工业制取纯硅的流程方法。21【答案】(1)试管(2)B 3222CaCO
15、+2HClCaCl+H O+CO (3)AE(4)2222MnO+4HClMnCl+2H O+Cl b【解析】(1)A 中标号的仪器是试管。6/7(2)实验室既能制取氧气,也能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 B,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是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222CaCO+2HClCaCl+H O+CO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是固体加热型的反应,使用 A 装置作为发生装置;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故使用 E 装置即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4)实验室里通常用2MnO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同时生成2MnCl和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M
16、nO+4HClMnCl+2H O+Cl;如果用 F 装置收集氯气,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气体应从b端管口通入。【考点】实验室气体的制取、收集。22【答案】(1)二氧化硫 吸收二氧化硫 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高锰酸钾溶液完全吸收(2)高炉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3)能够同时吸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22322NaOH+SONa SO+H O 【解析】(1)甲同学在实验中发现 A 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高炉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B 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C 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高锰酸钾溶液完全吸收。(2)乙同学发现 C 中品红溶液没有褪色,E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高炉气体中
17、含有CO,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高炉气体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碳。(3)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优点是能够同时吸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2SO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2NaOH+SONa SO+H O 【考点】实验探究。23【答案】(1)+1(2)7:8(3)解:设次氯酸钠的质量为x。343233NaCl+2Fe NO+10NaOH2NaFeO3NaCl+6NaNO+5H O 223.5 332 x 8301 20%447kgx 7/7 答:至少需要次氯酸钠的质量是 447 kg。【解析】(1)在NaClO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得120 x(-),解得1x。(2)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则高铁酸钠(24Na FeO)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56 116 4=7:8:。(3)根 据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及 其 提 供 的 数 据,可 知 含20%杂 质 的 高 铁 酸 钠 的 质 量 为830kg1 20%664kg(),再根据高铁酸钠与次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通过列比例关系式,可求得次氯酸钠的质量。【考点】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