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化学 九年级下册 1/8 期末测试期末测试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30 分分)1.“一带一路”倡议植根于古丝绸之路,它不仅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的互联互通,更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古丝绸之路外销的茶叶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维生素 B.丝绸是由蚕丝交织而成的丝织品,属于有机合成纤维 C.中欧货贸班列的列车轮轨主要是由合金制作的 D.亚欧互联网使用的光导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2.人体中含有 50 多种元素,某些元素缺乏后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缺铁会引起坏血病 B.缺钙会使幼儿及青少年患佝偻病 C.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D.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
2、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3.下表是某同学测定的几种试剂常温时的p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草木灰溶液显碱性 B.氯化铵溶液显酸性 C.盐酸与草木灰溶液不发生化学反应 D.盐溶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呈酸性或碱性 4.物质存放在敞口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浓盐酸;浓硫酸;烧碱;食盐;生石灰;稀硫酸。A.B.C.D.5.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健康、安全、舒适理念的是()A.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B.为保证身体健康,食品中禁止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 C.注意个人卫生,全部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 D.步行或使用新型的“零排放”无污染交通工具,如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等 6.甲、乙两种物质的溶
3、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1t升温到2t 时都有晶体析出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下册 2/8 C.1t时,甲和乙各30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均形成饱和溶液 D.2t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7.对某pH2的溶液成分进行分析、检测,下列结果合理的是()A.3KNO 23K CO 3NaNO 2CaCl B.KCl 3NaHCO 24K SO NaCl C.NaCl 4ZnSO 3KNO KOH D.HCl 2MgCl 24Na SO NaCl 8.21 世纪是钛的世纪,利用钛白粉(2TiO
4、)生产海绵钛(Ti)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应 I 除生成4TiCl以外,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气体应该是CO B.反应的原理是42TiCl2MgTi2MgCl高温 C.反应需在氩气环境中进行,目的是防止镁被氧化,不能用氮气来代替氩气 D.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为氯气 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以下认识不正确的是()A.安全常识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家中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 B.健康常识 糖类、油脂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 人体缺铁易患贫血 C.厨房中的化学 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洗涤剂乳化功能去油污 D.家庭小实验 柠檬酸和小苏打自制汽水 小卵石、石英砂、活性
5、炭等制简易净水器 1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进行如下实验:取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稀24H SO,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24H SO的质量间的关系绘制出下图,下列对该图的有关分析初中化学 九年级下册 3/8 正确的是()A.Oa段发生的是中和反应 B.向b点时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C.c点与d点的pH相等 D.d点溶液中只有硫酸钠 11.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将上述溶液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做如下实验:各取少许,将甲分别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观察到乙和
6、丁中产生白色沉淀,丙中无明显现象。据此可判断甲是()A.碳酸钠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硫酸钠溶液 D.稀盐酸 12.某同学对下列 4 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 检验某气体为2CO 鉴别硫酸钾和硝酸铵两种化肥 区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方案一 用磁铁吸引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看外观 加紫色石蕊溶液 方案二 加稀盐酸 加澄清石灰水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加硝酸银溶液 13.小亮在学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后,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他先向只含3AgNO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过滤出的固体中滴
7、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Mg;滤液中一定不含3AgNO,一定含有32Mg NO;滤液一定是浅绿色。A.B.C.D.14.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B.C.D.初中化学 九年级下册 4/8 15.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 pH=2 的稀盐酸至过量 B.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二二、填空题填空题(35 分分)16.(7 分)某方便面面饼的营养成分
8、表如图所示(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指淀粉):(1)表中“钠”是指_(填序号,下同)。A.单质 B.分子 C.元素(2)营养成分表中缺少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人体缺乏维生素 C 会引起_。(3)油脂与糖类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它们的性质不同,原因是_。(4)针对网上流传的“能燃烧的面条不安全,是因为含有添加剂”的消息,从化学的视角分析缺乏科学依据。面条是以面粉为原料制作而成的。面粉的主要成分淀粉化学式为6105C H On是可以燃烧的,淀粉充分燃烧的产物是_;面粉燃烧过程中可闻到烧焦羽毛气味,是因为面粉中还含有的营养物质是_。初中化学 九年级下册 5/8 为避免面粉厂车间发生爆炸事故,生产过程可采取的措施
9、有_。A.密封门窗,隔绝氧气 B.严禁吸烟,杜绝火源 C.轻拿轻放,减少粉尘扬起 D.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优质的面粉来自优良的小麦。为了提高生长期小麦的抗倒伏能力,需施加_肥。17.(3 分)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1)能产生气泡的是_(填序号)。(2)能证明 C 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18.(7 分)走进“化学村”。“化学村”的布局如图:(1)认识“居民”。10 户“居民”中,俗称熟石灰的是_,属于氧化物的有_。“居民”CO与23Fe 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盐酸有 5 户相邻的“居民”:23Fe O、CO、23Na CO、NaOH
10、、3CaCO,其中不能与它发生反应的是_。(2)认识“村中的路”。只有相邻且能相互反应的“居民”间才是通路,例如,图中涂成黑色实线的是一条从“23Fe O家”到达出入口的路。请你在图中涂出一条从“2CO家”到达任一出入口的路。19.(6 分)(2018陕西)下表是3KNO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温度/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_(填一种)。初中化学 九年级下册 6/8 (2)30时3KNO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_。(结果精确到 0.1%)(3)90时,将一定
11、质量的3KNO溶液按图示进行操作:90时的3KNO溶液是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图中 n 的数值为_。20.(12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甲烷与水蒸气经高温催化反应得到的混合气体(以下简称“合成气”)中含有生成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同时检验“合成气”中是否含有未反应完的甲烷和水蒸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查阅资料知,氧化铁与氢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水;氧化铁与甲烷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二氧化碳和水。(1)请写出甲烷与水蒸气在高温催化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开始前要先通一会儿“合成气”,然后再点燃 B 处的酒精喷灯,目的是_。(3)装置 C 和 D 的连接顺序颠倒
12、,会影响实验结果,原因是_。(4)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 A、C、D 的质量均增加,其中装置 C 增加了3.6 g,装置 D 增加了3.3 g。假设 加 热 时“合 成 气”在 装 置 B 中 反 应 完 全,则 可 推 断 出 该“合 成 气”的 组 成 物 质 为_(写化学式)。(5)装置 A 与 E 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_、_。三三、实验题实验题(28 分分)21.(14 分)金属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应用广泛。(1)铜可用来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2)在空气中,铝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_。(3)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
13、快慢的因素,进行以下实验。实验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a 锌粉和铁粉分别与 5%的盐酸反应 锌粉产生气体快 b 铁粉和铁片分别与 15%的盐酸反应 铁粉产生气体快 c 铁片分别与 5%的盐酸和 15%的盐酸反应 15%的盐酸产生气体快 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初中化学 九年级下册 7/8 a._;b._;c._。(4)小明将一小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写离子符号)。22.(14 分)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
14、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猜想假设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你补上猜想四。猜想一:只有24Na SO;猜想二:有24Na SO和24H SO;猜想三:有24Na SO和24H SO和NaOH;猜想四_。乙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理由是_。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4CuSO溶液,无明显现象,溶液
15、中一定没有_。(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了老师提供的pH试纸、23Na CO溶液、2BaCl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 测溶液的 pH 滴加23Na CO溶液 滴加2BaCl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1 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下册 8/8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42H SO 溶液中有42H SO 溶液中有42H SO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反思评价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如下两处错误:“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四四、计算题计算题(7 分分)23.(7 分)实验室有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现取10 g置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24H SO,烧杯内固体质量与加入稀24H SO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1)固体样品中铜的质量为_g。(2)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B 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